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73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锁定加压钢板与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合适的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方法。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苏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1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32例行解剖型钢板固定。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Neer评分标准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锁定加压钢板组25例患者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解剖型钢板组29例患者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7~4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6个月。锁定加压钢板组术后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优良率优于解剖型钢板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 vs 90%,P>0.05)。解剖型钢板组1例患者发生肱骨头坏死、吸收,2例出现螺钉松动、部分拔出。两组均未出现断钉、再骨折移位、骨折不愈合、桡神经损伤、腋神经损伤等术后并发症。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和解剖型钢板内固定均能有效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但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并发症少,更加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硫酸软骨素酶ABC(chondroitinase ABC,ChABC)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髓鞘化和胶质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ChABC治疗组(A组)、生理盐水治疗组(B组)和假手术组(C组),每组24只。A、B组采用改良Allen撞击法制作大鼠T9中度脊髓损伤模型,分别在伤后1 h和之后连续7 d每天1次经蛛网膜下腔注射6μL浓度为1 U/mL ChABC和生理盐水;C组仅打开椎管,不损伤脊髓。术后1、7、14、28 d,采用BBB评分评定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取出损伤段脊髓组织,行HE染色和Nissl染色,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 43,GAP-43)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各时间点C组BBB评分均明显高于A、B组(P<0.05);术后随时间延长A、B组BBB评分逐渐增加,14、28 d时A组BBB评分明显优于B组(P<0.05)。HE和Nissl染色显示术后各时间点A组脊髓组织形态和神经元数量均优于B组。术后各时间点A、B组MBP和GAP-43的积分吸光度(IA)值及GFAP染色阳性面积均高于C组(P<0.05),术后7、14、28 d时A组MBP和GAP-43的IA值明显高于B组(P<0.05),GFAP染色阳性面积明显小于B组(P<0.05)。结论 ChABC能有效改善大鼠脊髓损伤区域微环境,提高MBP和GAP-43表达并抑制GFAP表达,促进轴突再生与髓鞘化,抑制胶质瘢痕形成,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显微外科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均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予后正中入路显微镜下行肿瘤切除术。结果本组41例,均获显微镜下全切除,其中9例一并切除与瘤体伴行神经。术后症状、体征消失或改善者36例,未变化者5例。未出现与神经功能相关症状体征加重病例,9例切除粘连神经束患者均未出现神经症状加重,仅遗留部分术前症状,均能耐受,2例术后出现颅内感染,1例死亡。38例获得随访(3-55个月),末次随访均恢复较好,无复发病例。结论显微手术是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有效治疗措施,术中辅以神经电生理监测可提高肿瘤切除率及手术安全性,最大限度地降低神经损伤风险。  相似文献   
4.
背景:利用有限元法可以分析静止及活动时正常脊柱的生物力学,并预测应力时的风险。目的:建立腰椎L3~L5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选取一名健康30岁男性志愿者L3~L5薄层CT扫描图像,使用工具软件Geomagic和Ansys,应用逆向工程原理构建三维有限元模型,设定边界条件进行加载,记录角位移及应力集中部位,计算模型的平均刚度。结果与结论:建立L3~L5椎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包括椎体、韧带、椎间盘、纤维环和小关节,模型总单元数51905个,通过定量和定性两方面验证模型有效。说明所建立的L3~L5椎体三维有限元模型符合脊柱生物力学特征,可用于进一步脊柱生物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背景:脊髓损伤最初往往会导致细胞和组织的不断丢失,组织工程支架可以模拟细胞外基质的生理状态,从而有利于细胞的黏附、迁移、扩增和分化。目的:总结近年来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联合细胞和/或细胞因子修复脊髓损伤的新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Medline及CBM数据库中2000-10/2010-10与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修复脊髓损伤相关的文章。结果与结论:组织工程材料治疗脊髓损伤需要3因素:种子细胞、组织工程支架、细胞因子。组织工程支架对于损伤脊髓断端起到桥接作用,而种植于材料的种子细胞和/或细胞因子可以促进神经轴突的生长和迁移。可用于组织工程支架的材料可分为天然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包括胶原、壳聚糖、琼脂糖/藻酸盐、聚乳酸、纤连蛋白、聚羟基乙酸/聚乳酸、聚β羟丁酸等,动物实验已经取得一些成果,显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联合细胞移植修复效果更好,但临床上目前尚无开展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修复脊髓损伤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背景:细胞移植是脊髓损伤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但目前尚缺乏脑脊液对细胞影响的实验依据。目的:动态观察体外脑脊液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变化。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传代扩增。选择生长良好的第3,4代细胞接种于脑脊液中,通过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法鉴定脑脊液对细胞表型的影响。取生长良好的第5代细胞,分别用含小牛血清的L-DMEM和脑脊液培养。结果与结论:运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能成功有效地分离纯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型鉴定结果为CD90、CD106、CD71、CD29阳性,CD45阴性。脑脊液培养后细胞仍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并可见少量小圆细胞,表现为神经样细胞,表形鉴定结果为CD90、CD106、CD71、CD29阳性,CD45阴性,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呈弱阳性(〈1%)。细胞具有相似的S形生长曲线,生长曲线基本相似。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脑脊液培养基中可继续生长和增殖,无诱导分化作用,且细胞对生长环境有高度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脊髓损伤最初往往会导致细胞和组织的不断丢失,组织工程支架可以模拟细胞外基质的生理状态,从而有利于细胞的黏附、迁移、扩增和分化.目的:总结近年来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联合细胞和/或细胞因子修复脊髓损伤的新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 Medline及CBM数据库中2000-10/2010-10 与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修复脊髓损伤相关的文章.结果与结论:组织工程材料治疗脊髓损伤需要3 因素:种子细胞、组织工程支架、细胞因子.组织工程支架对于损伤脊髓断端起到桥接作用,而种植于材料的种子细胞和/或细胞因子可以促进神经轴突的生长和迁移.可用于组织工程支架的材料可分为天然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包括胶原、壳聚糖、琼脂糖/藻酸盐、聚乳酸、纤连蛋白、聚羟基乙酸/聚乳酸、聚β羟丁酸等,动物实验已经取得一些成果,显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联合细胞移植修复效果更好,但临床上目前尚无开展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修复脊髓损伤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背景:自体骨在颈椎植骨融合术中应用最早、最多,但其来源有限,同时也带来供骨区感染、出血、术后疼痛等并发症。近年来随着新型植骨融合材料的使用,使上述并发症得以避免或减少。 目的:比较MC+®椎间融合器结合自体骨与硫酸钙人工骨在颈椎前路融合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于2008-01/12对2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共34个节段实施前路椎间盘摘除、椎体融合术,取颈前斜切口3.0~4.0 cm,切除椎间盘及后纵韧带,保留终板,自体骨组椎间融合器填充自体髂骨松质骨,硫酸钙组椎间融合器填充Wright公司OsteoSet人工骨,结合固定嵌片使用。以术后X射线片和JOA评分及术后Odom’s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疗效。 结果与结论:两组共26例患者(34个节段)全部获得随访,术后两组JOA评分无明显差异,术后两组临床疗效评定(Odom’s标准)优良率,硫酸钙组高于自体骨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术后3,6个月人工骨组融合率比自体骨组低,但12个月时两组融合率均为100%。硫酸钙组术后6个月前凸角丢失较自体骨组多0.4°,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硫酸钙结合MC+®椎间融合器与自体骨结合MC+®椎间融合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一致,但硫酸钙人工骨可以有效避免取骨区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绝经后脊柱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调查绝经后脊柱骨质疏松症(PSO)的发病率,建立PSO骨量参考值数据库,为PSO的诊断、选择治疗方式和疗效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收集绝经后X线影像学提示椎体骨疏松352例,用单光子吸收法(SPA)检测跟骨骨量,提示骨质疏松的称真性PSO,资料和数据存于电脑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真性PSO 232例(占总数的65.91%),骨量112.82~250.82mg/cm^2,平均191.55mg/cm^2。352例中45岁以下年龄组32例(9.09%),均因肿瘤、妇科疾病等原因致双侧附件过早切除而较早绝经;45~55岁组60例(17.05%);56~65岁组92例(26.14%);66~75岁组124例(35.23%);75岁以上年龄组44例(12.50%)。结论单凭DR—X线影像学不能确定真性PSO,诊断PSO,X线影像学应结合骨量检测;全身各骨骼骨量的丢失率是不同步的,对各部位骨骼的骨质疏松的诊断应有所区别,并合理命名;真性PSO应根据椎体形态、个数和节段来确定椎体成形术的适应证;绝经后不进行医疗干预,骨量丢失速度会更快;对PSO应采取综合保守治疗的方式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10.
良Judet膝关节松解术治疗膝关节强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膝关节强直是膝关节周围骨折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亦是一个治疗难题.我们在赴法跟随Judet教授学习并掌握膝关节松解术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膝关节松解新的理念,设计了一套改良Judet膝关节松解术,包括术后处理.自1995年4月~1999年10月,对35例创伤后膝关节强直进行松解治疗,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