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导航技术在引导腰椎内植物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40例下腰椎节失稳手术,采用导航下的椎弓钉加后路椎间钛笼植入技术.内植完成后即作X线正侧位摄片与导航路径进行吻合测量.结果内植物位置理想,进钉点均差2.2 mm(最大3 mm),角度均差3°(最大5°);Cage深度均差1.8 mm(最大3.2 mm),轴线角度均差2°(最大4°).结论导航的瞬时追踪功能,使术者的手术工具做到实时监测,内植物达到精确制导,使操作形象、多维化,实时感强,是一种理想内植物引导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椎体成形术中注入的骨水泥量对疗效和渗漏的影响. 方法 对2006年7月至2011年5月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86例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行椎体成形术,注入聚甲基异丁烯酸( 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治疗,对VAS缓解程度和生活质量进行比较. 结果 术后出现骨水泥渗漏73例.出现渗漏患者注入骨水泥量为(4.05±0.76)ml;未出现渗漏患者注入骨水泥量为(3.03 ±0.82) ml,两者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00).注入骨水泥量<3.5 ml者83例,≥3.5 ml者103例,两组术后VAS、疼痛缓解程度、生活质量,在统计学上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椎体成形术中,注入骨水泥量对疗效影响不大;注入过多的骨水泥会导致渗漏增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导航条件下椎体成形术治疗疼痛性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重点对48例(76个椎体)用虚拟X线导航引导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脆性骨折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做好各种术前准备、术前宣教,术后加强观察和护理,积极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结果该组患者手术在导航指引下均获成功,配合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疼痛强度VAS评分在术后明显改善,注射椎体无塌陷,无严重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在影像导航引导下,能提高经皮椎弓根穿刺的安全性、缩短术时、减少X线辐射,加强心理护理、详细的健康教育以及安全的术前术后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恢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硬膜外腔导管松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硬膜外腔导管松解、精确药物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8例,男48例,女40例;年龄25~72岁,平均(40.76±10.59)岁。所有患者分成两个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骶管组)采用单纯骶管注射治疗;观察组(导管组)采用经皮、经骶管入路,行硬膜外腔导管松解、精确药物注射。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术后疗效。[结果]88例均获得25~36个月的随访,平均(29.3±4.0)个月。对照组:ODI术前平均为(68.3±13.2)%,末次随访平均为(41.2±21.1)%;VAS评分术前平均为(6.6±1.2)分,末次随访平均为(3.9±2.1)分。观察组:ODI术前平均为(70.5±13.6)%,末次随访平均为(23.3±18.6)%;VAS评分术前平均为(6.7±1.2)分,末次随访平均为(2.1±1.6)分。末次随访时,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改善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经骶管行硬膜外腔导管松解、精确药物注射,是可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症状的微创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改良二维影像导航方法引导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发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8例(73个椎体)多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获取手术椎节的正侧位及斜位X线影像,通过影像导航模拟手术椎体的正侧位及椎弓根轴位虚拟影像,引导经皮椎弓根穿刺行椎体后凸成形术.结果 本组28例患者均为单侧穿刺,通过影像导航引导椎弓根穿刺均获成功.术中进行导航虚拟影像与实际穿刺针影像进行匹配,两者影像基本吻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的注射量为2.5~4.0 ml,术后CT复查显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填充良好.术后疗效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17例.结论 改良二维影像导航通过术中获取病椎的正侧位及左右的斜位片,模拟手术椎体的三维影像(正侧位及椎弓根轴位的虚拟影像),更加精确地引导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发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减少了手术时间和术中辐射暴露时间,使手术更安全、更准确、更微创.  相似文献   
6.
导航辅助脊柱胸腰段椎弓根钉植入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运用计算机影像导航技术引导脊柱胸腰段椎弓根钉植入的准确性。方法2003年5月-2007年5月,29例患者接受116枚计算机影像导航技术引导脊柱胸腰段椎弓根钉植入手术治疗,T10-T1250枚胸椎弓根钉,L1-L3 66枚腰椎弓根钉。术中记录椎弓根钉植入所需时间及C-臂透视工作次数,椎弓根钉植入完成后,即行C-臂正侧位摄片并与导航路径进行比较测量。术后CT进行椎弓根层面扫描,根据椎弓根钉与椎弓根皮质问关系分为四级:A=在椎弓根内;B=突破皮质,〈2mm;C=突破皮质,2-4mm;C=突破皮质,〉4mm。结果术后CT椎弓根位置扫描显示:A级101枚(87.07%);B级10枚(8.62%);C级2枚(1.72%);D级3枚(2.59%)。1枚椎弓根钉植入平均所需时间:2.73±0.64min(1.15~4.02min)。下胸椎9枚(7.75%)胸椎弓根钉突破皮质,上腰椎6枚(5.17%)腰椎弓根钉突破皮质,且临床观察未发现与椎弓根钉突破皮质相关的神经血管等并发症。植入的椎弓根钉C-臂正侧位摄片与导航路径吻合比较,进钉点均差2.6mm(最大3.1mm),角度均差3.3°(最大5.4°)。结论计算机影像导航辅助脊柱胸腰段椎弓根钉植入,提供二维、多平面实时显示,保证了脊柱胸腰段椎弓根钉植入的准确性及安全性,明显减少放射线的暴露强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报道显微镜辅助直视下腰间盘切除术与椎间盘镜辅助腰间盘切除术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比较分析显微镜与椎间盘镜辅助下的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治疗病例分别为33例和36例.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住院天数、术前及术后腰腿疼痛的JOAS(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及VAS(Visual Analog Scales)评分、围手术期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所有病例平均随访2年2个月(11个月至4年),2组术前及术后腰腿疼痛的JOAS及VAS评分、围手术期并发症、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微镜辅助直视下腰间盘切除术与椎间盘镜辅助腰间盘切除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均疗效满意,均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using improved 2D computer-assisted fluoroscopic navigation through simulating 3D vertebrae image to guide pedicle screw internal fixation.Methods Posterior pedicle screw internal fixation,distraction and  相似文献   
9.
2002年1月-2003年8月,我科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27例33个椎体病理性压缩骨折,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0.
一期后前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治疗多节段重度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 采用一期后路“双开门”椎板成形、侧块钛板固定加前路减压支撑植骨钛板固定术治疗术前MRI显示三个节段以上(含三个节段)颈脊髓前后方受压,X线动态片显示颈椎失稳或后突畸形的20例脊髓型颈椎病。结果 一期后、前路手术20例,手术时间平均5.5h(5~7h),失血量平均500ml。术后1~2d病人戴颈围离床活动,颈围外固定12周,所有病例随访6~18个月(平均10个月),无伤口感染,未见颈椎内固定及植骨块松脱移位,X线摄片显示术后4个月前方植骨块与椎体融合。临床颈痛消失,四肢神经症状按Nurick分级均较术前上升一级以上,平均从术前3.3级升至术后2.4级。结论 一期后、前路颈椎管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为复杂棘手的多节段的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提供了一种比较安全、可靠的方法。在达到充分解除颈脊髓前后压迫同时稳定颈椎,预防了前方支撑植骨的松脱、颈椎的后突畸形发生,提高了植骨融合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