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在出生前后双酚A(BPA)暴露对子鼠雄性生殖表达。方法 ICR孕鼠饮水染毒,自受孕0天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100 nmol/LBPA组、300 nmol/LBPA组;雄性仔鼠出生后6周处死,取睾丸组织,免疫组化检测β-catenin、DKK1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溶剂对照组比较,BPA暴露组β-catenin、DKK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多分布在精原细胞和睾丸间质细胞中,且间质细胞强阳性。结论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可能参与了BPA暴露对子鼠雄性生殖细胞表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孕鼠双酚A(BPA)染毒对雄性子鼠睾丸结构及MnSOD-SIRT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ICR孕鼠随机分成4组,自受孕第一天始,用溶剂对照组、BPA低剂量(10 nmol/L)组、BPA中剂量(50 nmol/L)组、BPA高剂量(300 nmol/L)组,饮水染毒,待子鼠出生后第6周,处死雄性子鼠,取睾丸组织,HE染色、电镜观察染毒后子鼠睾丸结构改变,Hoechst染色观察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睾丸组织MnSOD、SIRT3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溶剂对照组比较,HE染色显示,染毒组睾丸组织的形态有损伤,且中、高剂量组较为严重;电镜显示,中、高剂量组的间质细胞、精原细胞、支持细胞均有损伤;Hoechst 33258染色显示:染毒组较对照组睾丸组织内各细胞凋亡明显;Western blot检测显示:随染毒剂量增加,睾丸组织MnSOD、SIRT3蛋白表达呈下降趋势。结论 BPA可影响睾丸组织学结构,诱导生精细胞和间质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睾丸组织中MnSOD和SIRT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父源性( F0 代雄性小鼠)十溴联苯醚(PBDE-209)暴露对胎鼠(F1 代)体格发育状况及出生后70 (PND70)天F1 代雄性子鼠脏器系数、睾酮水平、精子数和睾丸组织形态的影响. 方法 4周龄雄性小鼠,按小鼠每日体重进行灌胃染毒,随机分为玉米油组( 0 mg/kg )、低剂量组(100 mg/kg)、中剂量组(300 mg/kg)和高剂量组(500 mg/kg) ,连续染毒6周. 染毒结束前1 d与健康雌鼠1: 2合笼,观察F1 代胎鼠体格发育和PND70天F1 代雄性子鼠脏器系数、睾酮水平、精子数和睾丸组织形态变化. 结果 高剂量组F1 代胎鼠体重、体长和肛殖距(肛门到生殖器距离)降低(P<0. 05),雌雄比增加(P<0. 05);与玉米油组比较,高剂量组PND70天雄性子鼠睾丸系数、附睾系数、肝脏系数、肾脏系数、附睾尾精子数和血清睾酮水平明显降低(P <0. 05);雄性仔鼠HE染色显示中、高剂量组精子数目减少,间质间隙明显增宽,基底室出现空腔,支持细胞和间质细胞数减少等. 结论 F0 代雄性小鼠暴露PBDE-209 可能会影响F1 代子鼠体格发育,还可能会使PND70天雄性子鼠的精子数、睾酮水平降低,以及睾丸形态结构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双酚A(bisphenol A,BPA)暴露下的21日龄SD仔鼠一般发育参数,睾丸形态学变化及相关蛋白的表达,以探讨妊娠期及哺乳期BPA持续暴露对仔鼠睾丸发育的影响。方法对40只孕鼠持续饲服双酚A饲料,按每组10只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组[10、50、100mg/(kg.d)]及对照组。记录分娩后第21天雄性仔鼠发育参数,对所取睾丸标本进行光镜及电镜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检测睾丸曲细精管上皮CD117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结果实验组低、中、高BPA剂量组雄性仔鼠体重及睾丸重量呈逐渐下降趋势,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光镜及电镜形态学观察提示实验组睾丸曲细精管及精原细胞均出现受损改变。低、中、高BPA剂量组睾丸精原细胞和支持细胞相关蛋白表达逐渐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和P﹤0.01)。结论妊娠期及哺乳期BPA染毒对雄性仔鼠睾丸发育具有一定毒性作用,可能导致睾丸精原细胞发生质和量的变化。此外,精原细胞与支持细胞间的联系受到干扰也许是BPA对睾丸毒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内发育迟缓出生后追赶生长(CG-IUGR)大鼠脂肪组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6(LRP6)/β-联蛋白(β-catenin)通路表达变化。方法:随机将SD孕鼠分为两组,一组孕鼠全程限食喂养,生产后通过减少喂养子鼠数量,建立子鼠CG-IUGR模型(CG-IUGR组);另一组孕鼠正常喂养,生产的子鼠作为对照组。为排除性别因素的干扰,CG-IUGR组和对照组均选取雄性子鼠。CG-IUGR组和对照组在12周龄时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并取肾周脂肪组织标本,通过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脂肪结构,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脂肪组织LRP6、β-catenin及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的免疫活性,蛋白质印迹法检测LRP6、β-catenin、IRS-1蛋白表达。结果:CG-IUGR组在60?min时血糖浓度及曲线下面积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表明CG-IUGR组葡萄糖耐量受损。CG-IUGR组脂肪细胞面积较对照组增大,脂肪组织中LRP6、β-catenin和IRS-1免疫活性较对照组降低(均P<0.05)。结论:CG-IUGR大鼠脂肪组织胰岛素抵抗可能与LRP6/β-catenin通路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双酚A(BPA)对成年小鼠睾丸组织的损伤作用,阐明BPA对动物机体的生殖毒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8周龄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玉米油)和低(100 mg·kg-1 BPA)、中(200 mg·kg-1BPA)、高(400 mg·kg-1BPA)剂量BPA组。灌胃染毒4周后,取小鼠睾丸组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睾丸组织中细胞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as和FADD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BPA组小鼠睾丸组织中细胞凋亡率、Fas和FADD阳性细胞表达率无明显变化(P>0.05);中和高剂量BPA组小鼠睾丸组织中细胞凋亡率、Fas和FADD阳性细胞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与低剂量BPA组比较,中和高剂量BPA组小鼠睾丸组织中细胞凋亡率、FAS和FADD阳性细胞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与中剂量BPA组比较,高剂量BPA组小鼠睾丸组织中细胞凋亡率、FAS和FADD阳性细胞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中剂量BPA组细胞凋亡率与FAS、FADD阳性细胞表达率呈正相关关系(r=0.430,P<0.05;r=0.238,P<0.01),高剂量组细胞凋亡率与Fas、FADD阳性细胞表达率呈正相关关系(r=0.637,P<0.01;r=0.359,P<0.01)。结论: 一定剂量BPA会导致小鼠睾丸组织中细胞凋亡率升高,凋亡调控基因Fas和FADD表达上调;BPA对小鼠睾丸组织有损伤作用,其生殖毒性与激活Fas死亡受体信号通路从而导致细胞过度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哺乳期接触双酚A(BPA)对雄性小鼠睾丸结构及雌激素受体β(ERβ)表达的影响.方法 20只妊娠母鼠,待分娩后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组,BPA染毒剂量为100、50、5 ms/(kg·d)和对照组,母鼠分娩后第2天开始每天灌服BPA,仔鼠通过乳汁暴露于BPA,一直持续到第22天断奶,研究其成年后睾丸组织形态学改变.并用免疫组织化学、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研究BPA对其成年后睾丸内ERβ表达的影响.结果 睾丸形态学分析表明BPA处理组睾丸发育受到严重影响,生精细胞排列紊乱,支持细胞和各级生精细胞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免疫组化、RT-PCR及Western blot均显示,高、中、低剂量组雄鼠成年后睾丸组织中ERβ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哺乳期接触BPA影响雄鼠睾丸发育,改变其成年后睾丸形态,提高睾丸组织内ERβ表达,提示BPA可能通过改变雌激素受体表达从而影响睾丸发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F0代孕鼠围产期不同时期双酚A(bisphenol A,BPA)暴露对子代小鼠海马中淀粉样蛋白前体(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微管相关蛋白(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Tau)?磷酸化的Tau蛋白(p-Tau)的影响,探讨雌雄小鼠胎儿发育阶段BPA暴露的敏感期?方法:利用C57BL/6J胎鼠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共孵BPA;F0代小鼠围产期皮下注射建立BPA暴露小鼠模型,根据不同暴露期分为4组,即对照组?胎儿期(P6-PND0)?哺乳期(PND0-PND21)?胎儿期和哺乳期联合暴露(P6-PND21),取其成年子代海马组织(8月龄)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PP?Tau及p-Tau的表达量?结果:海马神经元细胞与不同浓度BPA共孵后,APP?Tau及p-Tau的表达均上调,呈剂量依赖性?BPA连续暴露后的子代小鼠中,雌性小鼠PND0-PND21组?P6-PND21组海马组织中APP?Tau及p-Tau表达增加,而雄性小鼠仅P6-PND21组3种蛋白的表达上调?结论:围产期BPA连续暴露可引起子代小鼠海马APP?Tau及p-Tau表达改变,从而可能引起神经损伤,而雌性小鼠相较于雄性小鼠可能对BPA引起的神经损伤更敏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砷暴露及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对雌、雄胎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ECⅡ)内雌激素受体β(ERβ)表达的影响。方法 孕19~20 d ICR小鼠剖腹取胎鼠,分离、纯化雌性组和雄性组胎鼠AECⅡ。四甲基亚唑蓝(MTT)法确定亚砷酸钠(NaAsO2)染毒AECⅡ细胞的剂量。将AECⅡ细胞分为以不同剂量(低、中、高)NaAsO2染毒的砷暴露组,培养24 h;另取AECⅡ细胞为联合暴露组,分别加入二甲基亚砜(DMSO)(溶剂对照组)、NaAsO2 5 μmol/L(单独砷染毒组)、NaAsO2(5 μmol/L)+ICI182,780(1×10-4 mol/L)(砷+拮抗剂组),培养24 h;均设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试剂)。24 h后,砷暴露组行流式细胞术测凋亡率,砷暴露组、联合暴露组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检测胎鼠AECⅡ内ERβ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AECⅡ纯度达(87.0±2.5)%。MTT法将0.5(低)、1.25(中)、5(高) μmol/L的浓度设置为染毒剂量。砷暴露组中:雌、雄中、高剂量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而雌、雄各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雌性中、高剂量组ERβ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和同剂量组雄性(P<0.05);雄性各剂量组ERβ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暴露组中:雌性单独砷染毒组ERβ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砷+拮抗剂组(P<0.01)及同剂量组雄性(P<0.05),且高于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P<0.05),雄性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雌、雄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砷暴露可使雌性胎鼠AECⅡ内ERβ表达上调且高于雄性,此过程可被雌激素受体拮抗剂阻断。  相似文献   

10.
李欣  金秀东  初彦辉  赵冰海  李丽  张际绯 《医学综述》2012,18(16):2639-2641
目的评价孕鼠染毒全氟辛烷磺酸盐(PFOS)对胚鼠生殖系统的影响。方法取孕鼠16只随机分为4组:0.05%TW-20(对照组)、5 mg/(kg.d)低剂量灌胃组、10 mg/(kg.d)中剂量灌胃组、20 mg/(kg.d)高剂量灌胃组,各4只。SD大鼠从怀孕第11天开始灌胃给予PFOS,第19天结束灌胃,第20天处死孕鼠取组织。观察测量平均妊娠胎鼠数、胎鼠雌雄比例和雄性胎鼠体质量、睾丸重量,采用real-time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睾丸Cyp17α1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四组孕鼠平均妊娠胎鼠数、雄性胎鼠体质量、睾丸重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睾丸内Cyp17α1 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1)。结论孕期染毒PFOS对胚胎发育和雄性生殖系统有毒性作用,不同剂量具有不同的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围生期高剂量双酚A(BPA)暴露对仔鼠生命早期调节性T细胞(Treg)的影响,初步探讨BPA发育免疫毒性的机制。方法将确认妊娠的ICR母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BPA低剂量组(0.125 g/L)、BPA中剂量组(0.5 g/L)和BPA高剂量组(2 g/L);母鼠自妊娠第0天(GD 0)至仔鼠出生后第7天(PND 7)经饮水染毒。PND 7时处死仔鼠,无菌取胸腺,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胸腺Treg细胞数量,RT-PCR检测Treg细胞特征性转录因子Foxp3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及溶剂对照组比较,BPA高、中剂量组仔鼠体重在PND 1、PND 4和PND 7时明显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及溶剂对照组比较,BPA高、中、低3个剂量组仔鼠胸腺Treg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1);与空白对照组及溶剂对照组相比较,3个BPA暴露组仔鼠Foxp3 mRNA表达水平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围生期高剂量BPA暴露可明显影响仔鼠生命早期体内Treg细胞,从而影响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酚A(BPA)对成年小鼠睾丸组织的损伤作用,旨在阐明BPA对动物机体的生殖毒性及机制。方法:8W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溶剂组(按体重比例玉米油灌胃)、低剂量组(100mg/kgBPA)、中剂量(200mg/kgBPA)、高剂量(400mg/kgBPA)4组,双酚A灌胃染毒4周后,取睾丸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CD95、CD95L蛋白的分布和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BPA不会导致睾丸组织内细胞CD95、CD95L蛋白的表达上调(P0.05);中、高剂量组睾丸组织内细胞CD95、CD95L蛋白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A会造成小鼠睾丸组织内凋亡调控基因CD95、CD95L表达上调,说明BPA的生殖毒性是激活了CD95蛋白死亡结构域,使之与其天然配体CD95L相结合结合,进一步激活CD95死亡受体信号通路所引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Wnt3a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中对神经发生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7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AH组、Wnt3aⅠ组、Wnt3aⅡ组、Wnt3aⅢ组、Wnt3aⅣ组和DKK-1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模型通过枕大池自体血注入法建立。应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的神经发生情况,应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中Wnt通路信号分子散乱蛋白-1(Dvl-1)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表达情况。结果随着Wnt3a剂量升高,各组中BrdU阳性细胞百分率呈上升趋势(P<0.05),各组中Dvl-1与β-catenin的蛋白表达量也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给予经典Wnt通路抑制剂DKK-1后,Dvl-1、β-catenin蛋白表达量与阳性细胞百分率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早期脑损伤中,Wnt3a可能通过经典Wnt信号通路促进神经发生,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修复与保护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利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孕晚期暴露诱导子代SD大鼠发生尿道下裂,验证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及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在胎鼠生殖结节中的差异表达,探讨该通路在DBP致大鼠生殖系统发育异常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孕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DBP组和对照组,在妊娠(GD)14~18天,每天分别通过灌胃给予DBP和大豆油800 mg/kg,于GD 19天处死后取胎鼠,鉴别出DBP组中发生尿道下裂的雄性胎鼠及对照组中的雄性胎鼠,分为尿道下裂组与正常对照组,提取生殖结节组织,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糖原合成酶-3β(GSK-3β)和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DBP染毒后子代雄性胎鼠出生体重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肛门生殖器距离(AGD)明显缩短,尿道下裂发生率为46.7%,同时尿道下裂组与正常对照组中β-catenin相对表达量的比值为0.505±0.014(P < 0.05),GSK-3β与NF-κB相对表达量的比值分别为1.903±0.018和3.661±0.021(P均< 0.05)?结论:DBP可能通过干预生殖结节中Wnt/β-catenin和NF-κB信号通路的正常表达导致尿道下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双酚A(bisphenol A,BPA)对大鼠未成年Leydig细胞睾酮合成的影响,探讨糖皮质激素受体(GR)、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及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蛋白表达的改变及意义。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均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予出生后第21天起分别给予不同剂量[(2.4μg/(kg.d)、1mg/(kg.d)、200mg/(kg.d)]的双酚A灌胃至出生后第35天。正常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玉米油灌胃。实验结束时处死大鼠,测量大鼠体重、睾丸重量,光镜及电镜下观察睾丸Leydig细胞的形态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睾酮浓度,Western-blotting法检测睾丸Leydig细胞GR、11β-HSD及StAR的蛋白表达。结果高剂量组Leydig细胞线粒体肿胀明显。低剂量组大鼠血清睾酮下降(P<0.05)。低剂量组大鼠睾丸Leydig细胞GR蛋白表达升高(P<0.05),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大鼠睾丸Leydig细胞GR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高剂量组大鼠睾丸Leydig细胞11β-HSD蛋白及StAR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双酚A可以干扰大鼠未成年Leydig细胞的睾酮合成,GR、11β-HSD及StAR的蛋白表达改变可能是其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研究鳖甲煎丸对肝细胞癌中Wnt 信号通路及抑制基因DKK-1、FrpHe 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细胞癌转移
侵袭的作用机制与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24 只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3 组(8 只/组),分别以临床剂量的20 倍、
10 倍的鳖甲煎丸和生理盐水灌胃3 d,3 d 后采血,离心,获取血清。分别将3 组血清加入DMEM培养液中培养肝癌细胞
HepG2,48 h 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中的β-catenin 蛋白含量,qRT-PCR法检测DKK-1、FrpHe基因的表达情况,以进一步
阐明药物的作用机制与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的关系。结果流式细胞术结果: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含药血清均可显著降
低细胞中β-catenin 蛋白表达,且该作用与药物浓度有关。RT-PCR结果: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含药血清均可显著下调DKK-1
基因的表达,且该作用与药物浓度有关。而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含药血清对FrpHe 基因的表达影响不明显。结论鳖甲煎
丸能显著抑制肝细胞癌的生长、粘附和转移,且这种抑制作用与显著降低肝癌细胞中β-catenin 蛋白表达、显著下调DKK-1 基
因的表达,从而阻断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雌性大鼠孕期暴露大豆异黄酮(SIF)对雄性子代生殖系统发育造成的影响。方法 SD大鼠按雌雄2:1同笼交配获取40只孕鼠。将孕鼠随机分为5组:0 mg/kg(对照组)、25mg/kg、50mg/kg、150mg/kg、450mg/kgSIF组。在孕期13~19天将SIF以花生油为溶剂灌胃染毒。雄性子代于出生后第18天检测子鼠生长发育指标,剖杀称取睾丸等内脏重量,用放免法检测血清黄体生成素(LH)和睾酮(TT)水平。结果 SIF在450mg/kg剂量时肛殖距(P〈0.05)和睾丸系数(P〈0.01)明显低于对照组。生后18天放免结果显示SIF可以降低LH的血清水平,但尚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150mg/kg后,可以升高血清中睾酮水平(P〈0.05)。结论孕期暴露SIF对雄性子鼠的生殖发育的影响跟SIF存在关系,当SIF剂量较高时将对雄性子鼠生殖发育产生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孕哺期铅暴露对仔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组织中磷酸化JNK蛋白(P-JNK)表达的影响。方法:0.3(低剂量铅暴露)、1.0(中剂量铅暴露)和3.0(高剂量铅暴露)g/L醋酸铅溶液以自由饮水方式对母鼠孕哺期染毒,每组10只,并设未染毒对照组。每组取10只仔鼠用于实验,仔鼠出生第21天用水迷宫实验检测其学习记忆能力,并检测其血液和海马组织中铅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其海马组织中P-JNK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迷宫实验中,各组仔鼠错误次数和平均逃避潜伏期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2.475和26.902,P<0.001);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仔鼠血及海马组织铅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139和9.392,P=0.003和0.001),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仔鼠海马组织中P-JNK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103,P<0.001),各剂量铅暴露组P-JNK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铅经血脑屏障,可能通过上调海马中JNK磷酸化水平并激活其信号传导通路,造成子代神经系统的损伤,从而影响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外源性钙结合蛋白A8/A9(S100A8/A9)通过Wnt/β-catenin促进口腔鳞癌(OSCC)细胞CAL-27和SCC-25迁移和侵袭能力。方法 分别或共同添加S100A8、S100A9蛋白培养CAL-27、SCC-25,蛋白印记法(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鉴定添加S100A8/A9蛋白培养CAL-27、SCC-25 48 h后β-catenin的表达;加入20μg/ml Wnt/β-catenin通路抑制剂Dickkopf相关蛋白1(DKK-1),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荧光PCR(qPCR)检测β-catenin的表达;采用Transwell实验比较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添加S100A8/A9蛋白组、加入DKK-1组、加入DKK-1并添加S100A8/A9蛋白回复组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髓细胞瘤病毒癌基因(c-Myc)和细胞周期蛋白D(cyclinD1)的表达。结果 S100A8、A9能激活Wnt/β-catenin通路,与S100A8和S100A9分别培养相比,共...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哺乳期铅暴露仔鼠海马学习记忆能力损伤的作用,及对β淀粉样蛋白、脑啡肽酶的影响。 方法 选取SPF级C57BL/6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铅暴露组。铅暴露组孕鼠在哺乳期饮用0.5%醋酸铅水溶液,对照组饮用蒸馏水。染铅结束后,取40只染铅雄性仔鼠(分为低、中、高剂量EGCG干预组、铅暴露模型组,每组各10只),对照组10只雄性仔鼠,分别用不同浓度的EGCG溶液和生理盐水等体积灌胃21 d,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各组小鼠血铅含量,并对海马组织中Aβ1-40、Aβ1-42、AβPP mRNA、AβPP、脑啡肽酶( Nep)的蛋白含量进行测定。 结果 铅暴露模型组,低、中、高剂量EGCG干预组的血铅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低、中、高剂量EGCG干预组和铅暴露模型组血铅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4,0.086,0.071);铅暴露模型组逃避潜伏期高于对照组(P<0.001),中、高剂量EGCG干预组的逃避潜伏期低于铅暴露模型组(P<0.001);铅暴露模型组小鼠海马内Aβ1-40、Aβ1-42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01),Nep含量明显降低(P<0.001),中、高剂量EGCG干预组Aβ1-40、Aβ1-42的含量与铅暴露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Nep含量明显升高(P<0.001),其中以高剂量EGCG干预组效果最佳。 结论 EGCG干预能明显提高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且EGCG能够降低小鼠海马组织中Aβ1-40、Aβ1-42的含量,抑制Aβ相关基因AβPP的表达,上调Nep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