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秦怀雪 《重庆医学》2006,35(10):947
患儿,女,24d新生儿,3.5kg。因鼻阻20多天,四肢抖动20min来我院急诊。患儿生后3d即出现鼻阻,无发热、咳嗽、流涕,在外院治疗有所减轻,但仍时有鼻阻。入院当日来我院门诊给予1%氯麻液滴鼻,嘱每次每侧鼻腔1滴改善鼻阻症状。入院前20min,家长给患儿双侧鼻腔滴入共3滴1%氯麻滴鼻液,患儿当时出现唇及唇周发绀,口吐少许白沫,很快缓解。不久患儿就出现四肢抖动,不对称地手足阵挛,不伴意识障碍,面色可,无双目凝视。入院后考虑诊断为:(1)新生儿吸入性肺炎;(2)氯麻药物过量。  相似文献   

2.
以肢体疼痛为首发表现的纵隔纤维肉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20岁。固左小腿疼痛20余d,颈痛5d,双上肢痛2d入院.患者20余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小腿疼痛,无放射痛,无肿胀。影响行走,予局部封闭治疗后疼痛好转.5d前出现颈部疼痛.活动受限。2d前出现双侧上肢疼痛,予迪克乐克、罗痛定等治疗,疼痛略减轻,为求进一步诊治,入住我院。入院查体:T37℃,P76次/min,R20次/min,BP120/80mmHg。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特定电磁波治疗器(TDP)用于治疗由于腹泻引起肛周皮炎的效果。方法:选择住院期间发生腹泻后已出现肛周皮炎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排便后做常规清理后采用特定电磁波治疗器照射20~30 min,0.125 h,后给予氯锌油外涂;对照组排便后做常规清理后只给予氯锌油外涂。分别于3 d,5 d,7 d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且在第3天,5天,7天后试验组较对照组治愈的人数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特定电磁波器治疗肛周皮炎比单纯使用氯锌油药物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48岁,兽医。因持续发热,皮肤、口腔粘膜溃烂7d于2006年5月10日入院。患者病前接触病畜后2d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5〈12,无畏寒,随后出现全身皮肤散在性小溃疡、口腔粘膜糜烂伴有咽痛、吞咽困难。查体:T38.3℃,P92次/min,R20次/min,Bp85/55mmHg。  相似文献   

5.
吴艳 《当代医学》2013,(35):126-126,160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抵抗与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缺血性事件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在服用氯吡格雷前及术后5d血小板聚集率前后差值分组,第1组差值≤10%(氯吡格雷抵抗组),第2组差值介于10%~20%,第3组差值≥20%。结果冠状动脉介入术后5d有13%的患者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现象。在术后6个月的随访期内,第1组有37.5%的患者发生心脏缺血性事件。第2组有1例患者(3.5%)出现脑梗死,第3组无缺血性事件发生。结论部分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现象,患者对氯吡格雷抵抗可能增加术后心脑血管缺血性事件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1例血容量不足诱发心绞痛如下。 1病例介绍 患者,男,62岁。因腹泻、呕吐1d,胸痛20min就诊。患者1d前不洁饮食后出现腹泻水样便10余次,伴呕吐胃内容物4次,20min前出现心前区疼痛,自行含服硝酸甘油0.6mg无缓解。  相似文献   

7.
静推头孢噻肟钠引起过敏反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资料 患者,男,81岁,因阵发性心悸、胸闷加重伴咳嗽,咳黄痰2d,于2004年6月3日9am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支气管炎收入院。查体:136.4℃,P78次/min,Bp18/11kPa,患者无明显胸痛、心悸,咳嗽,咳黄色粘痰,量约20mL/d。治疗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30mL加入5%GS250mL静脉点滴,1次/d,悉复欢0.2g静脉滴注2次/d,头孢噻肟钠2g加入生理盐水20mL静脉推注2次/d,于6月3日11am首次静推头孢肟钠后约5min,患者出现面红、大汗、腹部绞痛并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排出黄色稀便1次。  相似文献   

8.
吴晓东 《吉林医学》2008,29(1):74-74
1病历摘要 患者女,23岁,因食不洁豆腐干后出现腹痛、腹泻2h来诊。查体:137℃、P78次/min、R18次/min,Bp105/70mmHg。心、肺听诊无殊。腹软、脐区压痛,无反跳痛。既往体健,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诊断为急性肠胃炎入院。给予间苯三酚针40ra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nd中静脉滴注,以解痉止痛。当静脉滴注20min,约输入lOOml时,患者感胸闷、气促、全身瘙痒、出现片状红斑。随之脸色苍白,脉搏不易触及,心率116次/min、Bp86/54mmHG,神志模糊。立即平卧位、吸氧,给予肾上腺索1mg皮下注射,扑尔敏10mg肌肉注射、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mg及10%葡萄糖酸钙针10ml+50%葡萄糖注射液20ml、氨茶碱0.25g+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约10rain后,患者神志清楚,面色、口唇转红,Bp:94/66彻Hg,心率95次/min,后给予VitC、葡萄糖酸钙针静脉滴注,口服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经观查10h,皮疹消退后出院。  相似文献   

9.
院前应用压宁定抢救高血压急症65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院前应用压宁定治疗高血压急症的降压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5例高血压急症患者予以25rag压宁定溶于20mL液体内静脉注射,然后用50mg压宁定加入250mL液体中维持静滴;观察用药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血压在用药后5min即明显下降,30min达到高峰并保持稳定;给药60min后总有效率97.8%(64/65);心率无明显变化。结论:院前应用压宁定院前治疗高血压急症起效快、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可作为首选降压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75岁,退休工人。因反复胸闷发作10年、加重20d于2002年12月23日入院。患者10年前出现劳累后胸闷、心悸,每次持续3~5min,口服麝香保心丸后可缓解。2002年12月4日晚突发胸闷、心悸,伴头昏、冷汗,持续2h不缓解,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演变可能,外院予丹参静脉滴注10d,仍反复发作胸闷、心悸。患者45岁  相似文献   

11.
饶静 《中国医学创新》2008,5(3):171-17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5岁,于2006年8月因腹痛、腹泻、恶心,呕吐5min来本院门诊求治,肌注阿托品0.5mg,异丙嗪25mg,20min后患者出现精神兴奋、坐卧不宁入院。入院时查体:T37℃、P80次/min、R18次/min、BP110/7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回答切题、欠合作、精神极度兴奋、狂躁易怒、坐卧不宁。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3mm,对光反射敏感。心肺腹部无特殊发现,四肢肌张力高,查血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正常。立即给予安定10mg肌注、大量补液,应用速尿20mg静推加速体内药物排泄、对症支持等治疗,30min后患者狂躁减轻,能安静入睡,2d后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2.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环切术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对14例混合痔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14例患者术后脱垂痔核完全回缩,术中平均出血量28ml(20~50ml),平均手术时间25min(15~45min)。术后3例出现大便带血,2例有可耐受的肛门疼痛,5例尿潴留。手术后平均治愈时间4.25d,平均住院时间5.23d。结论PPH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患者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有望替代传统手术。  相似文献   

13.
耿晓霞  刘明江  周咏梅  李刚 《四川医学》2007,28(10):1194-1194
患者,男,44岁。因心悸、胸闷5d,加重9h,于2006年11月30日入院。患者入院前5d饮酒后出现心悸、胸闷、气紧,无头昏、黑蒙晕厥,持续约4~5min,呈突发突止。发作停止后未有任何不适。1d前饮酒后上诉症状再次发作,未治疗。9h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再次发作上诉症状,感头昏、黑蒙,持续约10s余,无晕厥、抽搐,为进一步诊治入院。门诊查ECG:频发室早,短阵室速。病程中无多汗、多食、消瘦、易怒等表现。既往无特殊疾病史。入院查体:T36.6℃,P155次/min,R20次/min,BP120/70mmHg。神清,无突眼,颈软,甲状腺无肿大、压痛、结节。双肺呼吸音清,  相似文献   

14.
静脉滴注盐酸甲氯芬酯引起过敏反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历介绍患者 ,女 ,6 5岁。因脑梗塞于 2 0 0 4年 1月 15日入院。给予盐酸甲氯芬酯 0 .2加入 5 %GS2 5 0ml静点 ,1次 /d。滴入 2 0 0ml时 ,病人感穿刺手背发痒 ,无其他不适 ,换用其他液体后缓解。次日继续使用盐酸甲氯芬酯入液静点 ,滴至 15 0ml时 ,患者感头晕 ,胸闷 ,全身出现荨麻疹 ,以注射侧手背最为明显 ,即刻停止滴注 ,换用其他液体滴注。对患者持续高流量吸氧 ,保暖 ,肌肉注射氟美松 10mg ,5 0 %GS2 0ml加葡萄糖酸钙 10ml静脉推注 1次 /d ,口服扑尔敏 8mg,3次 /d ,2 0min后症状缓解。 2天后皮疹消退。2 讨论盐酸甲氯芬酯能促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予以替米沙坦80mg/d、氢氯噻嗪12.5mg/d;对照组予以卡托普利75mg/d、氢氯噻嗪12.5rag/d;疗程均6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压、心率、血钾、血尿酸等,并观察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组内组问SBP、DBP、H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钾、血尿酸与心脑血管事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替米沙坦与氢氯噻嗪合用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效果肯定,不良反应少,可作为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一线药物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两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20岁和21岁,均为药剂科制剂室工人。两患者于2002年10月20日粉碎氯化钙后,面部及手臂等外露部分皮肤均出现红色斑疹伴肿胀瘙痒等过敏反应,其中较轻患者3d后症状减轻,5d后消失;较重患者5d后症状减轻,7d后消失。因两患者本身从事药剂工作,分别于2003年3月12日和2003年5月7日两次粉碎氯化钙后,重复出现上述过敏症状。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20岁。住院号235880。于2003年9月3日上午10时30分因“停经48d,服米非司酮3d”步行人院。入院当日上午10时服最后一餐米非司酮25mg,于11时服米索前列醇600mg。服药后5min自觉头晕、胸闷,未引起注意,20min出现呼吸困难、心悸。当时体查:血压80/50mmHg,呼吸16次/min,脉率50次/min,面色苍白,口唇苍白,意识尚清,懒言。双肺听诊无异常,心率50次/min,律整,未闻杂音,腹不胀.阴道无流血。  相似文献   

18.
瑞芬太尼联合氯诺昔康用于全麻患者苏醒期清醒无痛拔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氯诺昔康单独或联合应用于全麻患者能否在苏醒期清醒、无痛拔管。方法选取颌面部手术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n=15)。Ⅰ组,术毕停用瑞芬太尼;Ⅱ组,术毕瑞芬太尼减量至0.05μg/(kg·min),拔管后即停药;Ⅲ组,诱导前20min、术毕前30min分别静注氯诺昔康8mg,瑞芬太尼术毕即停药;Ⅳ组,诱导前20min、术毕前30min分别静注氯诺昔康8mg,术毕瑞芬太尼减量至0.05μg/(kg·min),拔管后即停药。观察记录患者苏醒期有无呛咳、躁动,呼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术毕、拔管即刻、拔管后5、10min血压(BP)、心率(HR),拔管后5、10min疼痛评分采用语言评价量表(VRS)。结果Ⅱ、Ⅳ组患者呛咳发生率均明显低于Ⅰ组(P<0.05),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比Ⅰ组稍延长(P<0.05)。Ⅱ、Ⅲ和Ⅳ组拔管即刻、拔管后5min BP和HR均低于Ⅰ组(P<0.05或P<0.01),Ⅲ组和Ⅳ组在拔管后10min BP和HR仍低于Ⅰ组(P<0.05或P<0.01),Ⅳ组患者各时间点的BP、HR无明显差异(P>0.05)。Ⅱ、Ⅲ和Ⅳ组拔管后5min VRS评分均低于Ⅰ组(P<0.05)。Ⅲ组和Ⅳ组拔管后10?min VRS评分低于Ⅰ组或Ⅱ组(P<0.05或P<0.01)。结论瑞芬太尼或氯诺昔康单独应用均可降低全麻苏醒期不良反应;二者联合应用可在患者清醒、无痛条件下安全拔管。  相似文献   

19.
东菱迪芙与丹参血塞通合用致多浆膜腔出血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68岁,2004年3月20日因“洗澡时晕到1次伴右上肢肌力减退”于外院就诊,头颅CT示“腔隙性脑梗死”,当天即开始给予东菱迪芙5BU/d,隔日使用共3次,同时予“丹参30ml/d 血塞通16ml/d”,连续使用5d。2004年3月24日晚7点3d分左右患者与家人交谈中突然意识不清,随后发现血压测不出。立即给予“多巴胺”静脉滴注,约2min后患者神志转清,但出现气急、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和肢体冰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氯吡格雷50mg/d维持剂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入选心绞痛接受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的患者119例,随机分为A组(氯吡格雷维持剂量75rag/d)和B组(氯吡格雷维持剂量50mg/d)。术前均给予300mg负荷量,术后A组给予75mg/d维持剂量口服至少1a,B组给予75mg/d至术后第30天,术后第31天始给予50mg/d维持剂量至少1a。研究终点为随访6个月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支架内血栓形成、支架内再狭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CI术后氯吡格雷50mg/d维持剂量可以有效地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不增加心血管事件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