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糖尿病家族遗传特性与肾虚证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遗传特性和肾虚证的相关性。方法:根据自编糖尿病四诊症状调查表对2269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及3个典型T2DM家系进行调查,通过肾虚主症和四诊症状总计分的比较,分析肾虚证程度与T2DM家族史背景的关系及肾虚证在T2DM家系中的分布特征。结果:2269例患者中,有家族史者有444例,占总调查人数的19.57%;阳性T2DM家族史的患者的四诊症状定性总分明显高于阴性家族史患者(P0.01);3个典型T2DM家系中肾虚证成员占总调查成员的比例分别为66.7%、50%和75%。结论:肾虚证在T2DM家系中呈家族聚集性趋势,且和T2DM有伴发倾向,肾虚在T2DM的遗传特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第五年追踪病证结合调查一对糖尿病双生子,研究其含二对双生子家族祖孙三辈的肾虚证、血淤证分布特点.方法 用39 项的肾虚证及四诊量表和19项的血淤量表调查家系3 代15 个成员,并进行糖尿病筛查及糖尿病教育.结果 家系中孙、子、祖三辈的四诊、肾虚症状的平均分以1.5~2.0倍递增.血淤证在家系中具有遗传倾向性,血淤症状明显的儿子,其所生女儿血淤程度最重.除先证者糖尿病双生子外,余家系成员尚未发现糖尿病患者.结论 肾虚证积分可见到随年龄增高而增加的趋势;血淤证有一定的先天(遗传) 背景,似有成群分布状态;糖尿病、肾虚证、血淤证均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需要早期筛查及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肾虚证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中的分布特征.方法 根据自编的128项糖尿病四诊症状调查表对5 01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建立糖尿病临床症状数据库,采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探讨肾虚证在糖尿病中的分布特征.结果 5 010例糖尿病患者的病位以肾为主,病性以虚为主,肾虚证在糖尿病证候中呈集中分布趋势.结论多元统计方法分析结果提示肾虚证是糖尿病的基础证候.  相似文献   

4.
肾虚糖尿病家系中的血瘀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通过一个肾虚糖尿病家系,研究血瘀证候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提示利用家系和基因芯片深入研究血瘀证分子机理的可行性。方法:对一个糖尿病家系18个成员做理化测试及肾虚血瘀诊断后,精选其中3例肾虚血瘀证糖尿病患者与该家系中的2例正常人作14000点的基因芯片杂交测试。结果:获得肾虚血瘀证糖尿病家系图谱和肾虚、血瘀症状分值比较表,同时得到肾虚血瘀证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的差异基因446条,尤其是血栓素A合成酶1等5条基因与血瘀证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利用家系研究寻找宏观的证候和微观的差异基因表达具有极强的的优势,有助于探讨肾虚血瘀糖尿病证候与差异表达基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谭从娥  王米渠  张辉 《中医杂志》2011,22(21):1836-1839
目的探讨肾虚证与2型糖尿病(T2DM)遗传易感性的关联性。方法从62个T2DM家系中筛选出年龄≥35岁的先证者(62例)的一、二级亲属188例,将包括先证者在内的250例家系成员分为T2DM组(136例)、糖耐量异常组(52例)和家系健康组(62例);并选取无糖尿病家族史且糖耐量正常者60例作为非家系健康对照组。按照68项肾虚辨证因子调查表的内容,对各组症状和体征作正常为"0"、异常为"1"的二值化计分,比较各组肾虚因子总计分的差异,并对各组排前10位的肾虚辨证因子进行统计。结果 T2DM组的平均年龄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组之间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的肾虚辨证因子总分显著高于糖耐量异常组(P<0.01),家系健康组的肾虚相关因子总分高于非家系健康对照组(P<0.01)。腰痛症状在T2DM组、糖耐量异常组、家系健康组中出现频率均列于前10位,分别占54.8%、53.2%和19.4%,而在非家系健康对照组中出现频率非常低。结论肾虚或肾虚体质在糖尿病家系中有可遗传倾向,此倾向与家系亲属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T2DM家系肾虚证遗传基础的差异性.方法 筛选两个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核心家系,对家系中先证者的一级亲属进行辨证和理化检测,选择两个家系一级亲属中的糖尿病肾虚证患者各3例为病例组,家系中的正常人为对照组,作基因芯片实验;采用SAM芯片数据分析软件筛选两个家系的显著表达基因,并利用FatiGO数据库对筛选到的2组显著表达基因的功能和涉及的疾病作比较.结果 两个家系一级亲属中的T2DM患者均为肾虚证,T2DM肾虚证患者分别占先证者及其一级亲属的50.0%和57.1%;通过SAM软件分别筛选到两个家系T2DM肾虚证相关的473和529个显著表达基因,基因功能注释比较结果提示免疫反应和糖代谢类生物学过程存在差异;在筛选到的显著表达基因中,家系2中与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相关的基因各有1条,而家系1中与此两个糖尿病并发症相关的基因为0条.结论 T2DM家系中肾虚证和T2DM有伴发倾向;两个T2DM家系肾虚证的生物学差异主要集中在免疫反应及糖代谢方面,不同的家系对T2DM并发症的易感性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从统计分析的角度探索糖尿病中医辨证的规律.方法应用中医四诊量表和血淤量表分别对102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调查,对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①四诊量表因子筛选和辨证结果糖尿病四诊因子多为肾虚证因子.②聚类分析将筛选后的四诊因子分为了肾精虚、肾阳虚和肾阴虚三类.③糖尿病肾虚与血淤的样本聚类具有高度一致性.结论 应用聚类分析的统计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地验证糖尿病中医辨证规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肾虚证在一个糖尿病家系中的分布特征及其差异基因表达谱。方法:对一个2型糖尿病(T2DM)家系的12个成员进行辨证分析和理化检测,选择不同代的典型糖尿病肾虚证3例分别与家系中的正常人1例作基因芯片杂交测试;采用SAM基因芯片数据分析软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作进一步的基因功能分析。结果:肾虚证患者占总家系中追踪到成员的66.7%;通过SAM软件筛选到81个显著表达基因,基因功能注释结果提示免疫反应、糖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类基因显著表达。结论:肾虚证在此T2DM家系中呈聚集分布;糖尿病肾虚证与免疫反应及代谢功能类基因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糖尿病的证候分布特征。方法根据自编128项糖尿病四诊症状调查表对170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建立糖尿病临床症状数据库,采用聚类分析统计方法,挖掘糖尿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结果 1702例糖尿病患者的症状被聚为三大类,主证主要为肾气虚及肾阴阳两虚,兼证主要为湿热及血瘀。结论肾虚证是糖尿病的基础证候,而且贯穿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脐诊与中医证候、四诊信息的内在联系以及脐诊对于2型糖尿病的诊疗价值.方法 对90例T2DM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判定、脐诊诊察及四诊信息调查,同时以90例正常成年人作为对照,录入并分析数据.结果 T2DM患者的肚脐大小与气虚积分、阳虚积分相关;肚脐的形状与大便的异常、带脉的功能相关.结论 肚脐的大小可反映气血的盈亏和脏腑的虚实变化,2型糖尿病患者多存在气血不足的情况,治疗应注重扶正;脐形可以判断带脉虚实,从带脉角度指导2型糖尿病的诊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腰痛酸软在糖尿病肾虚证辨证中的重要性。方法将460例糖尿病患者按是否具有腰痛酸软分成腰痛酸软组(154例)和无腰痛酸软组(306例),提取各组患者39个症状、体征、行为,根据编制的肾虚调查量表评分细则对每个患者逐一进行等级评分,分析糖尿病肾虚证的构成与分布状况。结果两组患者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8项症状除舌质红、面色无华、大便稀溏、脉迟微、尿频余沥不尽5项外,其余13项症状出现频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痛酸软组与无腰痛酸软组频率比约为2∶1。结论腰痛酸软可作为是糖尿病肾虚证的定位症状,五心烦热、盗汗、两颧发红、潮热、齿松发脱、健忘、少津、夜尿频多、肢冷畏寒、耳鸣、精神不振、脉沉无力可为腰痛酸软作为诊断糖尿病肾虚证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谭玲 《世界中医药》2013,8(2):219-220
目的:观察中医家庭医生对血瘀型糖尿病患者慢病管理效果。方法:对45例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中管理的血瘀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慢病管理,中医家庭医生在常规慢病管理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中医保健知识和中医适宜技术服务。结果:管理后患者中医临床症状较管理前明显改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管理前有所降低,管理前后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中医家庭医生对血瘀型糖尿病患者的慢病管理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广西地区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候的分布特点,指导临床辨证治疗。方法调阅2000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风湿病科住院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病历,统计性别、年龄、职业、病程、家族史、诱因、症状、舌脉、体征及中医证候等,研究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医证候、致病因素的分布情况及中医证候与年龄、性别、病程的关系。结果广西地区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证候分布依次是湿热痹阻(32.30%)、邪郁化热(19.47%)、瘀血阻络(12.39%)、肾阴亏虚(11.06%)、痰瘀互结(8.41%)、寒湿痹阻(7.96%)、肝肾不足(6.64%)、肾阳亏虚(1.77%)。在各种致病因素中,湿、热、瘀所占比例较大;各年龄段及不同性别间的中医证候构成比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各证候在病程上存在差异。结论广西地区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证候以湿热痹阻多见。湿、热、瘀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常见致病因素。各证候在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分布无明显差异。在病程方面,痰瘀互结证病程最长,而虚证的病程普遍较长。  相似文献   

14.
李跃华  肖爽 《环球中医药》2010,3(6):431-434
目的分析抑郁症各证候类型中核心症状及其他症状的构成情况,为研究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标准及证治规律提供依据。方法对入组的抑郁症患者进行了中医辨证及证候指标调查,分析各证候类型中核心症状及其他症状的构成比例。结果核心症状、其他症状在抑郁症5个证型中的分布存在差异。结论证明了抑郁症临床证型的客观存在,以及中医辨证论治和西医症状的相关性、较西医学有较突出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郭晓辉  张丽  谢世平 《光明中医》2016,(18):2615-2618
目的研究分析某地区艾滋病患者常见的中医症状和证候分布,为进一步中医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调查问卷,对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中医症状和证候分布运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常见中医症状与体征为乏力、健忘、气促、心悸、畏寒、喘促等;常见舌色是淡红舌,常见的舌形为正常,常见的舌态为正常,常见的苔色为白,常见的苔质为薄苔;以弱脉出现频次最多。患者中医证候总体分布上以虚证较多,其次是虚实夹杂,其中常见中医证型依次为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肺气虚弱证、脾气亏虚证。结论调查显示气虚是艾滋病的最基本病因,肺脾气虚证是常见基本证型。肺、脾两脏贯穿不同病程,病变的脏腑重在脾肺,涉及心肝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关节病性银屑病的临床特点,探讨中医辨证论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关节病性银屑病的方法和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糖痹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1例气虚血瘀型DPN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50例,给予糖痹胶囊;西药组29例,给予弥可保及肠溶阿司匹林;中西药组32例,在西药组基础上给予糖痹胶囊,疗程8周,对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神经传导速度进行比较。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8.0%,西药组总有效率为58.6%,中西药组总有效率为84.4%,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糖痹胶囊能明显改善DPN患者临床症状及痛、温、触觉障碍,并能改善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8.
杜红彦  王幼生  李景恒 《中医杂志》2007,48(11):1010-1012
目的分析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中医证型特点,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依据。方法统计114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120只眼)的病程、眼压、临床症状等,分析其中医证型特点及分布规律。结果(1)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肝经实证最多,心肺气虚证最少。(2)肝经实证的病程最短,脾肾亏虚证病程最长(P<0.01或P<0.05)。(3)肝经实证的眼压和症候积分最高(P<0.01或P<0.05)。结论原发性青光眼与肝经病证密切相关,其中医证型有从肝经实证经肝经虚证向脾肾亏虚证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