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0 毫秒
1.
目的 了解兰山区妇女贫血状况及居民对铁缺乏和铁强化酱油知识、态度及行为情况,探讨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方法 在兰山区4个办事处通过多种措施开展铁缺乏和铁强化酱油知识健康教育干预,时间1年.干预前后分别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部分成年妇女进行血红蛋白检测以及铁缺乏和铁强化酱油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并对相关指标进行比较,依此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妇女的贫血率为38.63%,铁缺乏和铁强化酱油知识平均知晓率为60.95%,正向态度率为79.00%,铁强化酱油食用率为29.75%;干预后,妇女的贫血率为27.79%,铁缺乏和铁强化酱油知识知晓率为89.65%,正向态度率为93.25%;铁强化酱油食用率为66.25%.干预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指数均>1.结论 在社区开展铁缺乏和铁强化酱油知识的健康教育是降低妇女贫血率的有效措施之一,对人们选择铁强化酱油及防治缺铁性贫血的知识-态度-行为改善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广西铁酱推广项目南宁市试点6月1日启动2006年6月1日,继贵州、江苏、河北、广东、吉林、北京之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物强化办公室(FFO)、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联合举办的推广全国营养改善项目铁酱油南宁市试点启动会在南宁市桃源饭店召开。FFO主任陈群石工程院院士、自治区政府官员、自治区卫生黄慧助理巡视员、自治区卫生厅疾控处林桂新处长,以及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CDC、自治区卫生监督所、南宁市有关领导出席会议。根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广西6岁以下儿童和妇女…  相似文献   

3.
三,铁缺乏对儿童健康影响据世界各国调查研究结果证明,一般人群叶中缺铁的发生率很高,早产婴儿、儿童、青年妇女及妊娠妇女尤为严重;据报道瑞典13~30岁的妇女居民中有40%的人缺铁,80%的孕妇均缺铁。美国1980年报告有30%的婴儿发生缺铁性贫血。我国各地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也较高,如上海郊区3岁以下儿童为57%,北京城区学龄儿童为48.9%,我省据1987年调查梅河口市2732名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37.1%,其中3岁以下小儿患病率为50%。  相似文献   

4.
铁强化酱油对改善中小学生贫血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铁强化酱油对中小学生缺铁性贫血改善的效果.方法 选择柳州市中小学生4 000名,采用双盲法进行6个月的铁强化酱油干预试验.观察指标主要是血红蛋白.干预组925例为在学校食堂就餐的中小学生,每天食用乙二胺四乙酸铁钠酱油烹饪的饭菜;对照组923例食用普通酱油(无乙二胺四乙酸铁钠).结果 食用铁强化酱油6个月后,干预组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贫血患病率降低63.57%;对照组血红蛋白值干预前后基本无明显差异,贫血患病率降低25.63%.结论 铁强化酱油明显改善学生贫血.  相似文献   

5.
铁缺乏症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调查上海地区高危人群缺乏症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评价铁参数诊断缺铁的价值;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费用效果。方法 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横断面调查、病例对照研究、诊断试验评价及费用效果分析。结果 月经期妇女、妊娠妇女和青海年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分别为11.39%,19.28%及9.48%。缺铁的患病率分别为43.43%,66.27%及13.71%;主要的危险因素月经期妇女为月经过多,青少年  相似文献   

6.
目的:配合全国食物营养监测调查,了解5岁以下儿童及其母亲贫血状况。方法:采取儿童及其母亲左手无名指血液10ul,用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值。结果:114例儿童贫血率9.64%,其母亲贫血率3.5%,男孩贫血率10.8%,女孩贫血率8.2%,性别无差异。0-11月龄儿童贫血率最高(16.7%),各月龄无差异显著性,随年龄增大,贫血率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农村高于城市。结论:儿童贫血率主要集中在3岁以下儿童,应加强这部分儿童的监测,合理膳食。加强农村孕妇、哺乳期妇女、婴幼儿的营养及铁的补充。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海南省居民的贫血状况,为制定健康促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国际血液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检测1482例血红蛋白浓度,分析全省城乡及不同类型地区、性别、年龄别居民贫血患病率。结果2007年海南省居民贫血患病率为47.2%。城市居民贫血患病率为42.8%,农村贫血患病率为51.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城乡、不同市县、地区类型、年龄、性别、民族、职业、文化程度、脂肪、维生素C等因素为贫血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海南省人群贫血状况严重,特别山区和内陆地区居民贫血更甚,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有关政府部门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南宁市妇女对铁缺乏及缺铁性贫血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和对铁酱油的需求,探讨影响推广和购买铁强化酱油的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499名南宁市妇女进行KAP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南宁市妇女对铁缺乏及其引起疾病等知识贫乏,对铁强化酱油不了解。虽存疑虑,但经了解后有较强烈的购买意向。结论认知因素是影响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应利用多渠道开展针对营养知识的科普宣传,积极开展健康促进,帮助广大妇女建立科学的健康价值观,提高她们对健康饮食的认知水平,从而增加铁强化酱油消费量,以达到通过改善饮食营养结构来减少铁缺乏疾病发生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9.
儿童营养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文献普遍认为是缺铁。本文通过食用铁强化奶粉和非强化的全脂奶粉进行了8个月的人群试验研究,发现全脂奶粉亦可明显改善儿童的贫血状况,使贫血率由28%降至8%。认为全脂奶粉改善儿童贫血状况,主要在于增加了蛋白质摄入量,提示蛋白质摄入不足可能是我国儿童贫血率长期居高不下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马雅静  程江 《农垦医学》2009,31(4):354-357
铁是人体重要的微量元素,然而,在发展中国家人群铁缺乏甚为普遍。尤其是妇女和儿童中铁缺乏更是全球性问题。其中孕妇的铁缺乏更为引起关注。发展中国家孕妇患缺铁性贫血率一般在30~50%之间;Baig—Ansari等报道,巴基斯坦孕妇中贫血(包括非缺铁性)达到90.5%;我国有调查显示,孕妇铁减少达42.08%;铁缺乏(储铁减少+贫血)达61.7%;近年,据舟山地区调查,孕妇中贫血率为20.4%。在发达国家由于居民营养状况较好,加上孕期施行补充铁剂,孕妇铁缺乏率低得多,但一些移民或低收入人群依然有较高的储铁减少或贫血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静宁县乡村0~7岁儿童的贫血、缺钙状况,以提高儿童身体素质,推动儿童预防保健工作。方法均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以甘沟、三合、灵芝三乡0-7岁儿童为调查对象,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测定幼儿血红蛋白,用聚苯烯酰氨凝胶电泳法测定骨碱性磷酸酶。结果 贫血患病率分别是22.9%、19.5%、13.2%。三乡幼儿贫血患病率差异非常显著(P〈0.01)。骨碱性磷酸酶阳性率分别是18.0%、12.8%、18.9%,三乡幼儿缺钙患病率存在显著性差异(0.05〉P〉0.01)。结论 静宁县乡村0-7岁儿童贫血、缺钙患病率有明显差异,以贫困偏远山区为重,应加强贫困偏远山区的经济发展和加大卫生健康宣传,使农民群众懂得科学育儿,以降低或控制农村儿童贫血、缺钙患病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南通地区农村儿童贫血状况的调查,分析贫血原因,为防治儿童贫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南通地区通州区、启东市、如皋市3个乡的984例0~12岁儿童血红蛋白值和血铁含量进行测定。结果:984例儿童中患有贫血285例,贫血患病率为29.0%,轻度贫血279例(97.9%),中度贫血6例(2.1%),无重度贫血;其中<3岁贫血患病率为36.1%,3~6岁为24.8%,>6岁为21.5%。儿童年龄、血中铁含量与儿童贫血患病率呈显著相关。结论:减少儿童缺铁和重视婴幼儿营养状况应该成为预防贫血关注的一个重点。利用健康宣传教育,普及科学喂养知识,培养儿童合理的饮食行为,提高膳食铁摄入,是改善儿童贫血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文通过对420户居民中的424名6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监测调查分析,结果:被调查儿童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有13名,占3.07%;按年龄,性别体体重患病率为0.2%,按年龄,性别体重过重占9.0%;按年龄,性别发育迟缓患病率1.90%;身高和体重与1992年按年龄,性别组进行比较,身高平均增长4.3cm,体重平均增长1.2kg;被调查儿童,血色素平均值为12.4g,离均差为0.92;血色素低于11g的占8=7%;3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为11.0%,3-6岁儿童贫血患病率为1.9%(经x^2检验,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深圳市中小学生贫血和蛔虫感染状况。方法:对深圳市区监测点校的健康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深圳市2004~2006年贫血患病率为3.03~5.55%,蛔虫感染率低于1%。小学生、中学女生的贫血患病率较高。结论:深圳市贫血和蛔虫感染维持在较低水平,但仍应加强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广西贺州市糖尿病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西贺州市糖尿病发病情况,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9.2003~2005年广西糖尿病普查资料中提取贺州市10692例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692例中,糖尿病患者267例,其中18岁以上患者265例。糖尿病患病率为2.5%,糖耐量异常(IGT)患病率2.7%,空腹血糖受损(IFG)患病率0.1%,糖调节受损(IGR)患病率2.9%。按2000年全国普查人口计算标化糖尿病患病率为3.42%,糖耐量异常(IGT)患病率3.76%,空腹血糖受损(IFG)患病率0.10%,糖调节受损(IGR)患病率3.97%。5—18岁人群糖尿病患病率0.037%,标化患病率3.26%。18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4.9%,标化患病率4.46%,其中60~70岁组发病率最高。肥胖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是消瘦人群的10.07倍,文盲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是大学及以上学历人群的3.14倍。在各种职业人群中,以公务员及农民糖尿病患病率最高,分别是7.3%和6.3%,学生糖尿病患病率最低,仅0.1%。IGT、IGR高发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亦高。结论年龄、肥胖、文化水平、职业、IGT、IGR是贺州市糖尿病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东兴市在园3~6岁儿童贫血状况,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改善在园儿童的贫血状况,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方法:对东兴市在园3~6岁儿童在加强喂养指导与健康教育前的2007年与加强喂养指导与健康教育后的2008~2010年体检所得血红蛋白(Hb)含量进行分析。结果:加强喂养指寻与健康教育前的2007年在园3~6岁儿童贫血患病率:轻度8.47%,中度0.79%;加强喂养指导与健康教育后的2008~2c10年在园3~6岁儿童贫血患病率:轻度6.50%,中度0.23%,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7,P〈0.05)。结论:重视儿童的喂养指导并加强儿童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对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指导,对在园儿童的家属等进行小儿贫血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有助于降低3~6岁在园学龄前儿童的贫血患病率。  相似文献   

17.
桂林市2005~2009年集体儿童贫血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了解桂林市集体儿童贫血情况,分析贫血原因,为降低儿童贫血患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2005~2009年桂林市幼托机构集体儿童定期健康体检中血液检测资料。结果儿童贫血患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年龄越小贫血患病率越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贫血患病率逐步降低。结论普及儿童贫血预防医学知识,做好儿童保健工作,改善儿童膳食结构,开展儿童贫血的监测,可以降低儿童贫血患病率。  相似文献   

18.
赵雅 《肝博士》2011,(2):54-54
何谓铁强化酱油?铁强化酱油是以强化营养为目的,按照标准在酱油中加入一定量的乙二胺四乙酸铁钠制成的营养强化调味品。它能够控制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改变目前中国人群的缺铁现状。  相似文献   

19.
庞敏  吴玉玲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0):168-169
目的:探讨城区公立与私立幼儿园各群体儿童营养状况及差异。方法:对社区内所有公立和私立幼儿园3~6岁儿童体格发育、营养不良和营养性贫血患病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差异比较。结果:公立与私立幼儿园儿童身高、体重≥中位数一≤中位数+2SD的比率分别为40.39%、41.16%和25.43%、28.75%,发育迟缓患病率分别是2.22%和5.95%,贫血患病率分别是1.64%和3.48%,统计学分析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公立与私立幼儿园儿童低体重患病率分别是3.09%和4.87%,消瘦患病率分别是0.68%和O.70%,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公立幼儿园儿童整体营养状况良好,私立幼儿园儿童目前整体营养状况有改善。但不如公立幼儿园,提示该群体儿童营养水平的提高是今后儿童保健工作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20.
贫血是一种疾病,更是许多其他疾病的伴随表现。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08年报告,全球约1/4人有贫血。一项对我国城乡及不同类型地区性别、年龄居民(n=207077)贫血患病率的研究显示:中国居民贫血患病率为20.1%,男性为15.8%,女性为23.3%;城市居民贫血患病率为18.2%,农村贫血患病率为20.8%。贫血成为了当前最为人们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贫血使病人的工作能力、生活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