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剑鞘气管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剑鞘气管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搜集1996-1998年有剑鞘气管和COPD的患者70例。胸部轴位CT用10mm层厚连续扫描。在主动脉弓上方10mm层面测量气管的内冠状径和内矢状径。剑鞘形状的程度用内冠状径与内矢状径的比较来表示。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提高对支气管结核与其它疾病引起的气管、大支气管广泛性病变的临床、X线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分析已明确诊断的各种导致气管、大支气管广泛性狭窄的疾病25例,其中气管、大支气管结核8例、气管恶性肿瘤7例、淀粉样变性3例、复发性多软骨炎2例、胸内剑鞘状气管5例的临床与X线表现。结果:发现除大部分疾病有某些X线特征外,其余均有类似的X线表现。结论:导致气管、大支气管广泛性狭窄的疾病,某些有类似的X线表现,需要结合临床与它其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多层螺旋CT气道三维重建评价OSA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气道三维重建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材料和方法:对33例OSAS患者及66例正常人行多层螺旋CT气道三维重建,测量上气道的矢状径、冠状径及截面积.对比OSAS患者与正常人各径线的差异.结果:OSAS患者上气道最狭窄处最多见于软腭后区,矢状径、冠状径和截面积分别为8.96mm、16.64mm和164.62mm2;其次是悬雍垂区.与对照组相比,软颚后区及悬壅垂区的矢状径、冠状径及截面积明显较对照组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气道三维重建能够对气道进行精确测量,并对狭窄部位和范围进行定位,为选择治疗方案包括外科手术方式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电子束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通过对73例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的临床应用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搜集自10月至2000年2月共73例伴气管,支气管病变或其邻近病变患者。所有对象均接受电子束CT(EBCT)扫描。扫描条件:130kV,630mA,层厚为1.5或3.0mm,扫描方式为连续容积扫描,其横断面图像转入INSIGHT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重建方式为表现遮盖显示法(SSD),重建阈值为-500--300HU。结果:EB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可显示不同病变引起的气管。支气管树的异常形态改变,包括中央肺癌,炎症,支气管扩张,剑鞘气管,气管癌,先天性异常,肺癌术后等,以及气道邻近的良,恶性病变所引起的气道狭窄,可用于确定狭窄的部位,范围和程度。35例中央型肺癌的SSD三维重建;6例表现为支气管杵状中断,15例为锥状中断,5例为截断且断端不规则,8例为不规则偏心性狭窄,1例为右主支气管的裂开和右上叶支气管的截断。结论:EB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其有特征的征象用于中央气道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常成人胸内气管动态CT扫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正常成人胸内气管在用力呼吸时的横断面面积、径线及形态的改变。材料与方法用电子束CT对25例正常男性主动脉弓上方2cm处的胸内气管做了动态扫描。在被检者用力做深吸、呼气的5.5秒钟内做10次扫描,每次100毫秒,间隔500毫秒,层厚3mm。结果气管的平均横断面面积、矢状径及冠状径在吸气末和呼气末时分别为228.36mm2、18.28mm、16.97mm和191.24mm2、15.62mm、16.19mm。横断面面积于呼气末时较吸气末减少15.48%±9.6%。气管形态在吸气末呈圆形、卵圆形,至呼气末时可呈马鞍形。结论动态CT是在呼吸状态下研究气管的形态和径线的理想工具,在中国人中,若呼气末时气管横断面面积较吸气末时减少50%以上时,可考虑有气管软化。  相似文献   

6.
巨大胸内甲状腺肿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所指的巨大胸内甲状腺肿的主要特点有:(1)胸内与颈部甲状腺肿并存,瘤体大部位于胸腔上口平面以下,(2)X线胸片显示,其胸腔部分的横径或前后径大干颈部肿块阴影,气管受压移位、管腔狭窄或多处受压呈“S”形或有双侧对称性压迫使气管呈“刀鞘”式裂隙状狭窄,(3)临床上有轻重不同的气管、无名静脉或上腔静脉受压症状,如活动后心慌气短,头晕,夜间睡眠经常憋醒,不能平卧,颜面浮肿,颈胸部浅静脉迂曲怒张甚至发生窒息者。  相似文献   

7.
气管弥漫性狭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 X 线检查在气管弥漫性狭窄诊断中的价值和不同原因所致气管狭窄的 X 线特征。方法: 收集了12 例资料完整的气管弥漫性狭窄,对其临床和 X 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3 例坏死性肉芽肿;3 例复发性多软骨炎;1 例放疗后气管狭窄;1 例慢性纵隔炎;1 例鳞状细胞癌;3 例剑鞘气管。结果:不同原因引起的气管弥漫性狭窄有各自特征性的一组临床表现,虽然 X线共同特点为气管弥漫性狭窄,但狭窄好发部位,细节改变,其它易犯器官及其表现明显不同。结论:选择性 X 线检查仍为发现和确定气管狭窄的一种基本方法,详细的 X 线表现,结合临床基本上可以做出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周涛 《放射学实践》2005,20(6):473-473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和纤维支气管镜对支气管狭窄的显示率,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6例临床怀疑气管支气管病变病例,所有患均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多层螺旋CT扫描3D仿真内镜支气管重建。将两种方法对支气管狭窄的显示率比较。规定气管支气管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气管,2个主支气管,  相似文献   

9.
颈椎管狭窄症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分析手术证实颈椎管狭窄症的MRI及X线和临床资料,明确颈椎管狭窄症的MRI概念及分型.材料和方法:对一组47例MRI进行各节段颈髓腹侧代偿间隙、颈髓和颈髓背侧代偿间隙矢状径测量;X线片上测量椎体、椎臂矢状径并计算Torg指数;采用JOA十七分法作临床评分。对MRI及X线和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MRI示颈椎管狭窄患者的颈髓腹背侧代偿间隙、颈髓矢状径均减小,以病变节段最明显。MRI对临床表理的预示能力优于X线。MRI可以就狭窄范围、狭窄方向、狭窄程度和髓内信号改变行详尽分型.结论:颈椎管狭窄的MRI特征变化为正中矢状面上蛛网膜下腔减少或消失.和/或伴有脊髓的压迫变形,髓内信号异常.分类更准确地反映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改变,密切地联系了临床,对颈椎管狭窄症的准确诊断和治疗选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颌下腺螺旋CT影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对正常人颌下腺影像的显示。方法:选择不同年龄健康志愿者80例,其中男40例,女40例,并按年龄进行分组,对其颌下腺行4层螺旋CT扫描,应用图像后处理软件测量颌下腺轴面、冠状面、矢状面最大截面积及左右径的大小、左右两腺体间的最近距离、两侧颌下腺后缘连线与颈椎前缘的距离以及腺体CT值,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测量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冠状面、矢状面最大截面积、最大径线及腺间距男女间有显著差异,其中冠状面面积及上下径有极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分组的冠状位面积、腺间距男女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能很好地显示颌下腺的影像解剖,并可测量出颌下腺各截面积及各径线长度、腺体CT值,为颌下腺的研究及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食管癌放射性气管狭窄的CT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食管癌放射性气管狭窄的CT特征。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 13例食管癌放射性气管狭窄患者临床及CT表现。结果 :13例食管上中段癌患者放射治疗后一段时间内出现气管或支气管狭窄 ,且狭窄段出现在放射野内 ,管壁厚度 >3mm ,且临床表现与气管狭窄程度相平行。结论 :放射性气管狭窄有其特征性CT表现。CT扫描有助于放射性气管狭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儿童气管透光异物冠状位扫描的CT特点及其对气管镜手术的指导价值.方法 收集66例经气管镜证实为气管透光异物的病例,将其冠状位扫描的CT特点与气管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冠状位扫描前行常规普通X线检查(透视及呼吸相胸片).结果 66例中异物位于气管11例,支气管55例;右侧34例,左侧21例.异物形态:柱状铸型22例,类圆形15例,不规则形29例.异物引起支气管腔狭窄34例,气管镜下对应的病理改变为炎性水肿、肉芽组织及纤维瘢痕形成.结论 冠状位CT扫描可准确而直观地显示气管内透光异物以及气管腔改变,与支气管镜所见异物比较,两者在位置、大小及形态上可有不同,而支气管腔的改变与异物存留的时间及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对腰椎间孔上隐窝狭窄在旁正中矢状面CT改变的认识。材料和方法:对100例腰椎间孔上隐窝狭窄病人进行螺旋CT扫描,并进行旁正中矢状面CT重建,在腰椎旁正中矢状面观察腰椎间孔上隐窝狭窄的形态学改变。结果:腰椎间孔上隐窝狭窄在旁正中矢状面CT图像上表现为:①椎间隙变窄,造成椎间孔上下变窄,占63%。②上关节突增生、肥大及骨赘形成,造成椎间孔上隐窝前后变窄,占20%。③椎体上、下缘骨赘形成,造成椎间孔上隐窝变窄,占10%。④椎体前下滑移,导致椎间孔上下隐窝错位,引起椎间孔上隐窝狭窄,占7%。结论:旁正中矢状面CT重建图像在观察腰椎间孔上隐窝狭窄比常规CT横断面更敏感。能充分显示腰椎间孔上隐窝狭窄的形态学改变,为腰椎间孔上隐窝狭窄的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学根据。  相似文献   

14.
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的CT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征及其病理基础。方法:收集痰菌、病理及临床证实的气管与支气管结核52例,分析其CT与HRCT表现。结果:CT表现有以下特点:①96.1%CT显示长段不规则气管或支气管壁增厚,其增厚的支气管壁范围较长为特征之一;②25%CT显示远处肺或对侧肺结核支气管播散病灶;③支气管狭窄、阻塞不伴有肺门肿块;④11.5%可见增厚的气管或支气管壁出现钙化。此征象具有特征性;⑤支气管阻塞性肺部病变中,若出现阻塞性肺气肿伴气肿区分支条状或指套样高密度灶、支气管阻塞远端实变、肺内或不张肺内出现大量无壁空洞、“蜂窝样”改变或伴有不规则或“串珠状”支气管扩张表现者也具有一定特征性诊断价值,其中后者考虑为继发于支气管壁破坏或实变与不张肺内病灶纤维化继发的牵拉性支气管扩张所致。结论: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的CT表现,尤其是HR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是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有效于段。  相似文献   

15.
牙颌专用CT的颞颌关节成像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牙颌专用CT的颞颌关节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62例疑有颞颌关节病的患者行牙颌专用CT的颞颌关节检查,对感兴趣区影像重建,获取临床常用的轴位、冠状位、矢状位外,增加平行于髁状突长轴的斜位、垂直于髁状突长轴的斜位及双侧髁状突曲面重建影像分析其表现并评估其应用价值。结果:162例受试者均获满意的重建影像。平行于髁状突长轴的斜位和垂直于髁状突长轴的斜位,显示了颞颌关节的真实形态。双侧髁状突曲面成像,将水平角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双侧髁状突长轴或短轴层面,重建在一幅影像内,方便了双侧髁状突相同体位影像的对比观察。结论:牙颌专用CT成像软件系统可以对颞颌关节骨性结构行多种体位、角度的重建及径值的测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部弥漫性病变的CT表现。方法:利用64排螺旋CT对56例肺部弥漫性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CT特点。结果:肺部弥漫性病变影像表现复杂,诊断极其困难。结论:采用64排螺旋CT的三维重建(横断、冠状、矢状),可清晰显示病变特点,结合临床资料,可提高对肺部弥漫性病变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气管-主支气管覆膜分支状内支架的设计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2  
目的 设计治疗胸腔胃-主支气管瘘和主支气管狭窄的气管-主支气管覆膜分支状内支架。方法根据胸腔胃-主支气管瘘和主支气管狭窄的特殊解剖结构和病变特点,设计气管内主支架部分性覆膜、主支气管内分支支架全覆膜的分支状内支架。X线监视下,1例胸腔胃-隆突瘘、1例胸腔胃-左主支气管瘘、1例胸腔胃-右主支气管瘘、1例左主支气管结核性瘢痕狭窄共置入5枚支架。结果内支架一次性置入成功,3例胸腔胃-气道瘘完全封闭,即刻消除了呛咳症状,有效控制肺部感染,改善了呼吸状况。1例左主支气管狭窄支架植入24d后取出,狭窄段恢复正常。结论 气管-主支气管覆膜分支状内支架能有效封堵胸腔胃-气道瘘和治疗主支气管良恶性狭窄,操作简单、安全、近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8.
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的CT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的CT表现。结果 CT主要表现为气管、主支气管前壁和侧壁黏膜下散在或多发的斑块状小结节突起,突向管腔,部分结节钙化,大多数小结节直径在2~4mm,有2例在叶支气管可见;2例同时出现气管壁增厚,气管环变形,管腔狭窄。结论 气管、主支气管内多发的黏膜下小结节钙化影并突向管腔是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较具特征性的CT表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三维CT对下颌骨髁状突矢状骨折(SFMC)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SFMC好发位置及临床特点。材料和方法:对25例(50侧)疑有髁状突骨折的患者作了螺旋CT三维重建的检查,结合横断位和冠状位二维CT图像,确定SFMC。结果:11例(11侧)SFMC占检出的38侧髁状突骨折的28.9%(11/38),其中发生在髁状突中、外1/3交界段者9侧,髁状突内侧1/3段者2侧。4例SFMC并发下颌其他部位的骨折。结论:三维CT对诊断SFMC有着重要意义,SFMC好发于髁状突的中、外1/3交界段,其原因可能与髁状突的解剖特征及其与邻近结构的空间关系有关。  相似文献   

20.
多层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对气管支气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CTVB)对气管、支气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在工作站得到仿真支气管图像,采用螺距1.35,重组间隔1mm,重组层厚1.25mm。其中35例为中央型肺癌、3例支气管内膜结核、3例支气管良性肿瘤经病理证实,1例支气管异物经临床证实。所有图像均经2名熟悉气管支气管解剖的放射科医师进行分析。结果42例中,35例中央型肺癌CTVB表现为气管支气管腔内结节状或丘状隆起者22例,狭窄13例,以上35例中央型肺癌横断面CT均显示病变部位支气管壁呈不同程度增厚。3例支气管内膜结核CTVB均表现为支气管腔狭窄,横断面CT显示管壁增厚,管壁增厚范围长。3例气管支气管良性肿瘤CTVB表现为腔内结节,横断面CT无相邻支气管壁的增厚。另1例支气管腔内异物CTVB表现为支气管腔内隆起性阻塞,横断面CT无相邻支气管壁的增厚。CTVB可以越过狭窄部位对远端支气管进行观察。结论多层螺旋CTVB可以反映气管支气管腔内病变的形态,结合横断面CT对气管支气管病变的诊断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