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杨莲 《基层医学论坛》2016,(23):3195-3196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联合检测法对妊娠糖尿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选择2012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54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和血糖正常孕妇为观察组、对照组,检测2组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水平。结果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第1,2,3 h静脉血糖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联合检验在诊断妊娠糖尿病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检测了2型糖尿病组、正常对照组的血糖、血清胰岛素、血浆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血清睾酮、雌二醇各项生化指标。结果 2型糖尿病组血清胰岛素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而血糖、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睾酮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雌二醇含量及雌二醇与睾酮的比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女性患者睾酮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雌二醇含量及雌二醇与睾酮的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雄性激素、雌性激素含量与比例发生了改变,性腺功能呈现了退化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清果糖胺联合测定在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26例,根据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47例为A组,糖尿病肾病组79例为B组;选择健康体检人员59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即C组。检测他们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果糖胺(FMN)的数值。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以上三种指标均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体检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体检人员相比差异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血清果糖胺水平是诊断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指标,三个指标的联合测定在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空腹血糖、血清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的诊断价值。方法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均经CT或磁共振成像检查证实;入院后次日空腹静脉采3ml,抗凝血(肝素抗凝)用于检测HbAlc、不抗凝血用于测定FBG、FA,血糖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果糖胺采用硝基四氮唑蓝还原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所有项目质控均采用Westgard多规则质控方法;所获数据采用均数&#177;标准差表示,均数间比较采用t检验,因素间相关性系数了表示。结果各组血糖、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糖尿病组、无糖尿病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糖尿病、无糖尿组之间的血糖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检测空腹血糖、血清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能明确鉴别糖尿病性脑梗塞、隐匿糖尿病性脑梗塞、脑梗塞应激性血糖增高,对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血清果糖胺对糖尿病诊治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日立7600-120E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40例糖尿病患者、40例正常对照和30例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空腹血清葡萄糖和血清果糖胺。结果糖尿病组血清果糖胺检测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Ⅰ型糖尿病患者和Ⅱ型糖尿病患者间、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与糖尿病患者间的血清果糖胺测定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伴有微血管并发症患者和糖尿病无微血管并发症患者间血清果糖胺测定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果糖胺可以反映患者1~3周内的平均血糖水平,对糖尿病患者短期内血清葡萄糖控制情况及药物疗效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合并妊娠及妊娠期糖尿病筛查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妊娠及妊娠期糖尿病空腹血糖、血清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的诊断价值,以及不同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的疗效。方法选择妇产科门诊孕期检查的孕妇,对糖尿病合并妊娠及筛查确诊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空腹血糖、血清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监测,然后将两组再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饮食运动和胰岛素+中药治疗,对照组给予饮食运动和胰岛素治疗,3个月后进行空腹血糖、血清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监测,进行比较。所获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均数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各组血糖、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果糖胺有显著性差异(P〈0.05),糖化血红蛋白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治疗前后两组血糖水平、血清果糖胺有差异(P〈0.05),糖化血红蛋白无明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孕妇进行空腹血糖、血清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的监测更能准确的了解孕期糖尿病的病情,使用饮食运动胰岛素+中药治疗孕期糖尿病,疗效更优于饮食运动和胰岛素治疗组。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水平的观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小英  马丽娜  俞孝芳  范世宏  郑伟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12):1291-1291,1334
目的了解CA19-9在2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人群中差异的水平。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检测56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56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CA19-9水平,并同时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空腹胰岛素水平,比较两组间差异性,并对CA19-9与糖化血红蛋白作相关性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组患者的CA19-9水平为(36.85±21.53)U/mL明显比正常对照组(6.67±4.04)U/mL高(〈0.01)。CA19-9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等无明显相关性。结论CA19-9水平在糖尿病组中明显较正常对照组高,且与糖化血红蛋白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变化及其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探讨血糖水平高低对其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定量CT对1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正常组80例,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异常增高组80例)及健康老年人80例进行腰椎骨密度测定,检测血糖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比较糖尿病高血糖组、糖尿病血糖控制正常组和健康老年对照组的骨质疏松的发生率。结果:糖尿病高血糖组骨密度低于对照组及糖尿病血糖控制正常组(P<0.05);糖尿病高血糖组骨质疏松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糖尿病血糖控制正常组(P<0.05);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与血糖水平呈负相关关系(老年男性组:r=-0.738 2,P=0.001 3;老年女性组:r=-0.834 3,P=0.000 7)。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影响骨密度,血糖水平越高,骨密度越低;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更易患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9.
糖化血红蛋白与果糖胺在妊娠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与果糖胺诊断妊娠糖尿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63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以78例正常妊娠孕妇为对照组,现检测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以及果糖胺.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糖化血红蛋白诊断妊娠糖尿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准确度分别为95.2%、92.3%、12.4、0.05、93.6%;果糖胺诊断妊娠糖尿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准确度分别为88.9%、89.7%、8.7、0.12、89.4%.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比果糖胺更适用于妊娠糖尿病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0.
应用Keysys 全自动分析仪检测了96 例糖尿病患者和63 例隐性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和果糖胺, 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 和果糖胺(Fruc) 的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糖尿病组HbAlc (9-15±3-85%), Fruc (333-41±92-74 μmol/L) 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HbAlc:3-42±0-41% , Fruc:206-06±28-52 μmol/L,P<0-01)。隐性糖尿病组依据空腹血糖无法作出糖尿病的诊断, 而他们的HbAlc, Fruc 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 0-05) 。糖尿病患者的HbAlc 与Fruc 水平具有相关性。HbAlc, Fruc 的联合检测对于糖尿病特别是隐性糖尿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并可用于指导糖尿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肿瘤标志物CA199( Carbohydrate Antigen 19-9)与代谢性疾病中2型糖尿病患者关系。方法:收集53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与57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标本,分别测定其血清CA199、HbAlc、GLU的值,用成组t检验方法检验统计2组之间各指标的差异,采用Bivariate Correlations Pearson Two ~tailed线性相关分析方法分析CA199、与HbAlc、GLU的相关性。结果:CA199在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A199与HbAlc、GLU浓度呈正相关,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199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水平,2型糖尿病患者组CA199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糖(GLU)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意义。方法:将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和血肌酐水平分为单纯性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和糖尿病肾衰组,以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采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清中Hcy的含量。结果:健康对照组、单纯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和糖尿病肾衰组血清Hcy水平分别为7.85±1.86umol/L、8.04±2.13umol/L、13.54±2.68umol/L、18.20±3.56umol/L和25.53±6.89umol/L。单纯糖尿病组血清Hcy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血清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且随着肾脏损伤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加(P〈0.05)。结论:高Hcy血症与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血清Hcy水平可反映肾功能损伤,并对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与牙周炎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的牙周炎患者(观察组)与不伴糖尿病的牙周炎患者(对照组)各30例行牙周基础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牙周袋探诊深度(PD)、牙周附着丧失(AL)、血糖(GLU)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变化。结果牙周基础治疗后,两组PD与AL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U与HbAlc指标也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和牙周炎之间存在着双向关系,牙周基础治疗可缓解牙周炎患者的局部牙周炎症状态,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糖尿病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检测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HbA1c、hs-CRP,同时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此外,根据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HbA1c四分位数水平进行临床分组,可分为A1组(HbA1c≤6.5%)、A2组(6.6%~7.9%)、A3组(8.0%~9.9%)、A4组(HbA1c≥10.0%),同时将健康体检者列为A5组。分别统计对比各组患者hs-CRP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bA1c、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五组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hs-CRP水平有随HbA1c增加而逐渐升高的趋势,A4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四组(P〈0.01)。结论糖化血红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显著升高是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其中hs-CRP上升与HbA1c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茅利明  许德顺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4):107-108,111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几项指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其相关性,探讨3项联合检测在T2DM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5例T2DM患者及84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同时检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并进行相关关系检验。结果 245例T2DM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较对照组有明显增高(P<0.05、P<0.01、P<0.05);血液流变学的低切和高切的改变与FPG和HbA1c呈良好正相关性(r=0.514、r=0.584和r=0.649、r=0.716)。结论联合检测T2DM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有利于评估其血糖控制及疾病进展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尿微量蛋白(MA)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微柱法和免疫比浊法分析286例糖尿病患者及55例健康对照组患者血HbAlc和尿MA,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糖尿病组HbAlc和尿MA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尿MA和HbAlc水平随病程的延长而呈逐步上升趋势,按高低顺序排列为病程10年以上组〉病程6~10年组〉病程1~5年组〉病程1年以下组。HbAlc越高,尿MA水平也越高,两者具有关联关系。病程≤5年组BUN和Cr水平虽有升高,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单项检测HbAlc或尿MA均有较高的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两者相比,尿MA的检测效果更佳。(3)病程≤5年组糖尿病患者,联合HbAlc和尿MA检测糖尿病合并肾损伤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6.36%,误诊率为0,诊断符合率为98.36%。结论:(1)尿MA和HbAlc与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相关性,能反映不同病程的病情变化。(2)尿MA和HbAlc水平升高是糖尿病肾病发展的危险因素。(3)检测尿MA和HbAlc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检测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糖化血红蛋白(HbA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尿微量白蛋白(Um1Alb)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86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其24hUmAlb水平将患者分为三组:正常蛋白尿组(A组)79例,尿微量白蛋白组(B组)64例及临床蛋白尿组(c组)43例。男选取同期在我院做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血及24h尿液检测HbAlC、hsCRP及UmAlb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A、B、C三组患者HbAlc、hsCRP及UmAl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B、C三组间HbAlc、hs—CRP和U1TIAlb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B组〈C组,P〈O.01)。结论HbAlC、hsCRP及UmAlb联合检测有助于DN的早期诊断,对评价患者病情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体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C-反应蛋白之间的关系,为临床上诊断糖尿病及相关疾病提供更科学,更合理的辅助依据。方法对2009—2010年在我院住院的102名病人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C-反应蛋白(CRP)检测。根据测定的结果分成两组,A组38例(同时具备HbA1c〈6.1%、FPG〈6.1 mmol/L、2hPG〈7.8 mmol/L),B组64例(HbA1c、FPG、2hPG任1项大于或等于以上值),分别对A、B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与其他3项指标作直线相关性检验分析。结果相关性检验分析显示B组(异常组)HbA1c与FPG、2hPG呈显著性正相相关关系(HbA1c与FPG:r=0.748,HbA1c与2hPG:r=0.766,皆为P〈0.01),而与CRP也存在平行升高趋势(HbA1c与CRP:r=0.469,P〈0.05);在A组(正常组)中HbA1c与2hPG存在平行升高趋势(r=0.276,P〈0.05),而与FPG、CRP不表现出相关性关系。结论糖尿病患者中HbA1c与FPG、CRP、2hPG存在正相相关关系。同时检测患者的HbA1c、2hPG、FPG、CRP,能够为糖尿病诊断及其病情的控制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9.
妊娠糖尿病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莉  金家贵  袁飞  吴明沪  陈曼 《西部医学》2010,22(10):1933-1935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水平与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门诊及住院患者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GDM)35例,并随机选择同期相匹配的正常妊娠妇女50例作为对照组,同时检测空腹血清C-反应蛋白(CRP)、空腹血糖(FBG)、果糖胺(FMN)、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水平,测量身高及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l)。结果 GDM组CRP、FMN、HbAlc、TG、BMI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P水平与FMN、HbAlc、TG、BMI呈正相关。结论 CRP与GDM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CRP对GDM的预防、辅助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开郁清热降浊方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T2DM)的降糖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阳性药物(二甲双胍)平行对照、前瞻性研究方法,受试病例122例,其中开郁清热降浊方组(研究组)61例,二甲双胍组(对照组)61例,疗程12w。观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BG)及其变化。结果:研究组4w、8w、12w的FBG、P2BG,12w的HbAlc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各指标差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开郁清热降浊方疗效与二甲双胍相当,可推荐作为临床降糖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