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 基于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探讨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与海马体积及功能连接的相关性。方法 对2019年1至12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4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与社区招募的31名正常对照者行认知量表评估认知功能,结构磁共振检查测量海马体积,静息态磁共振检查全脑功能连接,分析两组的认知功能、海马体积及功能连接差异,探讨认知功能和海马体积及功能连接的相关性。结果 颈动脉狭窄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F=13.346,P=0.001)、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F=52.005,P<0.001)评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颈动脉狭窄组全海马体积明显萎缩(右侧t=2.176,P=0.033;左侧t=2.881,P=0.005),以左侧为甚;海马尾(右侧t=2.394,P=0.019;左侧t=3.158,P=0.002)和海马体(右侧t=2.336,P=0.022;左侧t=3.165,P=0.002)体积较正常对照组缩小;颈动脉狭窄组不同海马亚区中下托(右侧t=2.211,P=0.030;左侧t=2.430,P=0.018)和分子层(右侧t=2.103,P=0.039;左侧t=2.702,P=0.009)体积显著缩小,其余各亚区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全海马体积与MoCA及MMSE评分呈正相关(左侧全海马MoCA:r=0.289,P=0.015;右侧全海马MMSE:r=0.249,P=0.038;左侧全海马MMSE:r=0.316,P=0.008);海马各亚区中双侧下托及前下托、左侧分子层体积变化与MoCA(右侧下托:r=0.290,P=0.015;左侧下托:r=0.382,P=0.001;右侧前下托:r=0.293,P=0.014;左侧前下托:r=0.440,P<0.001;左侧分子层:r=0.259,P=0.031)及MMSE评分(右侧下托:r=0.278,P=0.020;左侧下托:r=0.419,P<0.001;右侧前下托:r=0.296,P=0.013;左侧前下托:r=0.506,P<0.001;左侧分子层:r=0.298,P=0.012)呈正相关,其余影像学变化与认知评分无相关性(P均>0.05)。与正常人群相比,颈动脉狭窄患者左侧海马与枕叶及额叶,右侧海马与枕叶、颞叶、前额叶及额中回的功能连接减低(高斯随机场校正,体素水平P<0.01,团块水平P<0.05);左侧全海马、双侧海马头和CA1体积变化与右侧海马至颞叶的功能连接z值呈正相关(左侧全海马:r=0.358,P=0.025;右侧海马头:r=0.325,P=0.044;左侧海马头:r=0.360,P=0.024;右侧CA1:r=0.326,P=0.043;左侧CA1:r=0.341,P=0.034);MoCA及MMSE评分与右侧海马至额叶部分团块功能连接z值呈正相关(MoCA额中回:r=0.389,P=0.014;MoCA前额叶:r=0.363,P=0.023;MMSE前额叶:r=0.321,P=0.046)。结论 颈动脉狭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海马体积的萎缩和海马至枕叶功能连接下降可能在其认知功能下降中发挥作用;CAS患者海马萎缩可能在右侧海马至颞叶的功能连接下降中发挥作用,这为将来探讨颈动脉狭窄患者产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具体机制做铺垫。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手术后患者中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与ccRCC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4年11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或部分肾切除术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收集到342例ccRCC患者,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以及治疗前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合并MetS组及未合并MetS组,对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肿瘤特异性生存期(cancer-specific survival,CS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进行单变量Cox回归分析与亚组分析。对两组患者以及各亚组的OS、CSS以及PFS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单变量Cox回归分析发现,MetS是ccRCC术后OS [风险比(hazard ratio,HR)=0.551,95%CI:0.321~0.949,P=0.031]、CSS(HR=0.460,95%CI 0.234~0.905,P=0.025)以及PFS(HR=0.585,95%CI:0.343~0.998,P=0.049)的保护因素。在肿瘤直径≤4 cm的亚组,MetS与术后OS(HR= 0.857,95%CI:0.389~1.890,P=0.702)、CSS(HR=1.129,95%CI:0.364~3.502,P=0.833)以及PFS(HR=1.554,95%CI:0.625~3.864,P=0.343)无明显相关性。在肿瘤直径>4 cm的亚组,MetS是ccRCC术后OS(HR=0.377,95%CI:0.175~0.812,P=0.013)、CSS(HR=0.280,95%CI:0.113~0.690,P=0.006)以及PFS(HR=0.332,95%CI:0.157~0.659,P=0.002)的保护因素;肥胖是术后CSS(HR=0.464,95%CI:0.219~0.981,P=0.044)和PFS(HR=0.445,95%CI:0.238~0.833,P=0.011)的保护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合并MetS较未合并MetS的患者术后远期生存更佳,二者OS(P=0.029)、CSS(P=0.021)以及PFS(P=0.04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肿瘤直径≤4 cm的亚组,合并MetS与未合并MetS的ccRCC患者术后OS(P=0.702)、CSS(P=0.833)以及PFS(P=0.33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肿瘤直径> 4 cm的亚组,合并MetS的患者OS(P=0.010)、CSS(P=0.003)以及PFS(P=0.001)均高于未合并MetS的患者。结论: MetS是ccRCC患者术后OS、CSS和PFS的保护因素,该现象在肿瘤直径>4 cm亚组中更为显著;MetS的组分中肥胖与ccRCC术后OS以及CSS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和对比SHA.LIN评分系统、S.T.O.N.E.评分系统与腔道泌尿外科协会临床研究办公室(CROES)列线图在预测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结石清除率及围手术期情况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在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于中日友好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行PCNL的肾结石患者的临床数据。收集患者的一般状况、病史情况、结石特征、术中及围手术期情况等。利用术前CT影像,根据SHA.LIN、S.T.O.N.E.评分系统与CROES列线图的标准进行结石评分。术后结石清除状态根据术后1个月的腹部平片进行评估。分析3种结石评分系统与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估计出血量、住院天数、血红蛋白下降量等临床数据的相关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3种评分系统的预测准确性。结果 90例患者结石清除率为72.2%(65/90),33例(36.7%)出现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103.1±39.6)min,估计出血量平均(46.1±53.0)ml,总住院天数平均(15.3±5.2)d,术后住院天数平均(8.5±3.4)d,术后血红蛋白下降量(16.1±10.2)g/L。结石清除组和残留组的SHA.LIN评分分别为8.23和10.36分,S.T.O.N.E.评分分别为7.05和8.16分,CROES列线图分别为188.50和143.8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3项评分均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无相关性(P均>0.05)。SHA.LIN评分与估计失血量(P=0.028)、手术时间(P=0.006)、术后住院天数(P=0.001)、血红蛋白下降量(P=0.014)相关;S.T.O.N.E.评分与估计失血量(P=0.047)、手术时间(P=0.012)、术后住院天数(P=0.005)、血红蛋白下降量(P=0.011)相关;CROES列线图与估计失血量(P=0.045)、手术时间(P=0.040)、血红蛋白下降量(P=0.013)相关。在Logistic回归模型中,SHA.LIN评分(OR=2.491)、S.T.O.N.E.评分(OR=3.030)及CROES列线图(OR=0.973)均与结石清除状态相关。SHA.LIN、S.T.O.N.E.评分及CROES列线图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8(95% CI=0.711~0.905)、0.748(95% CI= 0.632~0.864)和0.770(95% CI=0.664~0.877)。SHA.LIN评分与S.T.O.N.E.评分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CROES与另外两种评分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HA.LIN评分、S.T.O.N.E.评分及CROES列线图均能有效预测PCNL术后清石率,SHA.LIN评分对术后清石率的预测能力比S.T.O.N.E.评分更强。但是3项评分均不能预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胰岛素瘤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相关参数和CT灌注参数及病理学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怀疑胰岛素瘤且行IVIM和CT灌注扫描的患者共55例,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得到IVIM相关参数[包括表观扩散系数(ADC)、真实扩散系数(D)、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和灌注分数(f)]和CT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和渗透性(PM)]。对术后病理标本进行染色获得病理学指标(包括分级、ki-67指数和核分裂相)。比较正常胰腺不同解剖部位及正常胰腺与胰岛素瘤的IVIM相关参数差异。分析IVIM参数与CT灌注参数及病理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胰尾ADC值及D值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胰岛素瘤及正常胰腺的所有IVIM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正常胰腺的ADC值、f值与BF呈正相关(r=0.437,P=0.003;r=0.357,P=0.010),余IVIM相关参数与CT灌注参数均无相关性(P均>0.05)。IVIM参数与胰岛素瘤病理学分级指标间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正常胰腺的不同解剖部位的IVIM参数有差异,IVIM参数可区分正常胰腺实质及胰岛素瘤。ADC值与CT灌注参数BF具有相关性,但相关性较弱。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p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21年5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14例pRC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91例男性和23例女性。所有病例均为手术患者,病理诊断明确,随访数据完整。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通过log-rank检验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生存时间的关系,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率的因素。结果: 114例患者平均年龄(57.3±12.6)岁。肿瘤位于左肾49例,右肾65例。48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66例行肾部分切除术。1型pRCC 42例,2型72例,肿瘤平均最大径为(5.5±3.6) cm。肿瘤分期pT1a期52例,pT1b期22例,pT2期4例,pT3期33例,pT4期3例。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泌尿病理学会(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Urological Pathology,WHO/ISUP)分级Ⅰ级13例,Ⅱ级44例,Ⅲ级51例,Ⅳ级6例。114例患者中34例伴有脉管癌栓,30例伴淋巴结转移,3例伴肾上腺转移。患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22个月,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95.6%。1型和2型pRCC患者在年龄(P=0.046)、体重指数(P=0.008)、手术方式(P=0.001)、肿瘤最大径(P < 0.001)、脉管癌栓(P < 0.001)、淋巴结转移(P < 0.001)、pT分期(P < 0.001)和核分级(P < 0.001)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型和2型pRCC的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00%和69.4%,1型预后明显优于2型(P=0.003)。2型pRCC患者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T分期(P < 0.001)、脉管癌栓(P < 0.001)和淋巴结转移(P < 0.001)与其预后紧密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脉管癌栓为2型pRCC无进展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1)。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的pRCC患者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T分期(P=0.006)、脉管癌栓(P=0.001)和淋巴结转移(P=0.008)是影响其预后的显著因素,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显示只有脉管癌栓是其无进展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6)。结论: 2型pRCC比1型pRCC发病率更高,淋巴结转移更易出现,pT分期更晚,核分级更高。在2型pRCC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pRCC患者中,脉管癌栓是其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联合机器人肾部分切除术在肾内生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至11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肾内生性肿瘤患者2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行三维影像重建,结合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进行术前规划和术中导航,记录三维模型与术中影像实时融合的时间、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出血量、肾动脉阻断时间、有无并发症及切缘阳性情况。同时邀请5名泌尿外科医师,先后阅读患者的CT图像和三维模型,分别统计阅读三维模型前后的治疗建议。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三维模型与术中影像实时融合的时间为(29.2±4.1)min,手术时间为(92.4±14.2)min,术中估计出血量为(100.6±8.3)ml,肾动脉阻断时间为(19.1±3.2)min,无并发症,无切缘阳性患者。术后随访(4.3±0.5)个月,术后血肌酐为(83.1±8.5)μmol/L,与术前的(80.3±8.9)μ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复查肾脏CT平扫及增强,均未发现复发。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三维模型与术中影像实时融合的时间与手术时间呈负相关(r=-0.975,P...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于CT的可视化肾脏三维重建模型在肾蒂血管变异患者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患侧肾蒂血管存在变异的肾细胞癌患者40例,均行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其中20例患者基于CT数据,利用Mimics19.0软件,于术前进行患侧肾脏数字化三维重建,并利用三维模型进行术前规划和术中应用,作为观察组.以20例使用CT和CTA图像进行术前规划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前和术后相关数据.结果 两组患者的肿瘤大小、TNM分期、ASA评分、患侧比例、肾动静脉变异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t=2.410,P=0.021),两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术中输血比例和血红蛋白变化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有5例(25%)患者出现术中并发症,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7.648,P=0.006).其中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7,P=0.939),两组患者的随访均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病例.结论 基于CT的可视化肾脏三维重建模型能为肾细胞癌合并肾蒂血管变异的患者提供可视化术前规划和术中应用,简化了手术难度,可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手术的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根据影像资料划分病灶所在的肺段位置,来选择位于P区的ⅠA1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胸腔镜微创手术方法,比较根据新的肺段分区方法采取手术方式的情况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和肺段切除术的患者55例,以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楔形切除术组(A组,n=34)和肺段切除术组(B组,n=21)。结果: 位于P区的ⅠA1期非小细胞肺癌,A组的手术时间为(18.50±5.55)min,B组为(61.23±9.83)min;术后住院时间两组分别为(3.14±0.95)d和(4.95±1.39)d;术中出血量两组分别为(12.67±6.54)mL和(103.71±16.99)mL;住院经济花费两组分别为(3.59±0.50)万元和(6.19±1.02)万元;术后肺漏气两组分别为2例(5.88%)和6例(28.57%),上述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肺漏气与不同的手术方式之间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P<0.05)。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B组相比,A组能缩短手术时间(OR=2.58,95%CI:1.71~3.90,P < 0.001)、术后住院时间(OR=2.91,95%CI:1.01~8.84,P=0.04)和减少肺漏气(OR=7.12,95%CI:1.13~37.21,P=0.04)。结论: ⅠA1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灶位于P区采取的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比采取肺段切除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前输尿管镜活体组织检查(ureteroscopy and biopsy, UB)对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 UTUC)肾输尿管全长膀胱袖状切除术(radical nephroureterectomy, RNU)及肿瘤学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RNU手术的UTUC患者资料,中位随访时间40个月,比较行UB和未行UB两组患者RNU手术时长及手术出血量的差异,按UB术至RNU术的间隔时间和输尿管末端手术方式进行亚组分析,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对常见手术难度的影响因素进行校正。结果:纳入UTUC患者163例,输尿管下段行开放切除者91例(55.9%),行后腹腔镜切除者72例(44.1%),110例(67.5%)术前行UB。与未行UB组相比,行UB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显著延长[(221.3±79.8) min vs. (252.5±79.8) min, P=0.019],而中位出血量(50 mL vs. 50 mL, P=0.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显示,UB术1周后行RNU手术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显著延长(P=0.023),等待2周以上的患者中位失血量(100 mL)显著多于未行BU的患者(50 mL,P=0.012)。多因素分析中,术前行UB(P=0.049)、≥pT3(P=0.039)、pN+(P=0.018)及输尿管下段切除术式(P=0.005)与手术时间的延长显著相关。本组患者3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cancer specific survival, CSS)为87.2%,UB对其无显著影响(P=0.435)。结论:术前UB是RNU手术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对肿瘤特异性生存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CUMS)所致大鼠抑郁行为与前额叶及海马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S100β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大鼠分为安慰剂对照组、安慰剂应激组及药物应激组,使用CUMS方案建立大鼠抑郁模型,以旷场实验、糖水偏好实验、新物体识别实验评估大鼠行为,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S100β和BDNF的表达。结果 安慰剂应激组小鼠糖水偏爱率(52.48±13.14)%、基本动作(845.8±371.4) s、精细动作(565.6±211.9) s、静止时间(282.6±11.8) s,与安慰剂对照组(84.30±6.15)% (t=7.49,P=0.000)、(1239.1±281.6) s (t=2.83,P=0.008)、(801.8±150.9) s (t=3.05,P=0.003)、(268.2±12.8) s (t=2.72,P=0.00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和药物应激组相比,糖水偏爱率(80.55±11.31)%(t=5.39,P=0.000)、基本动作(1156.4±314.7) s (t=2.13,P=0.031)、精细动作(736.1±150.0) s (t=2.21,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安慰剂应激组大鼠前额叶与海马中BDNF蛋白表达量与药物应激组及安慰剂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安慰剂应激组大鼠前额叶内S100β的表达量(13.22±2.23) ng/g与药物应激组(10.55±2.72) ng/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67,P=0.014)。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大鼠前额叶及海马内BDNF蛋白表达水平与S100β表达呈正相关(r=0.35,P=0.034;r=0.36,P=0.034),行为学上新物体识别指数与海马内BDNF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8,P=0.021),精细动作与前额叶内S100β表达呈负相关(r=-0.36,P=0.037)。结论 慢性应激导致大鼠出现的不同抑郁行为选择性地与不同脑区中S100β与BDNF蛋白表达具有相关性,S100β及BDNF蛋白独立参与调节抑郁症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患者可溶性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oluble 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sRAGE)浓度和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在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的人群中,根据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分为肾功能正常组和肾功能下降组,比较2组临床特征、sRAGE浓度,采用Spearman相关及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sRAGE浓度和肾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70例冠心病患者,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sRAGE与肌酐呈正相关(r=0.152, P=0.048),sRAGE与尿素氮呈正相关(r=0.160, P=0.038),sRAGE与eGFR呈负相关(r=-0.185, P=0.016)。肾功能正常组109例,肾功能下降组61例。与肾功能正常组相比,肾功能下降组sRAGE浓度增加[(2.00±0.61) μg/L vs (1.70±0.60)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sRAGE是冠心病患者肾功能下降的关联指标(OR=2.954, 95%CI: 1.030~8.474, P=0.044)。结论 血浆sRAGE浓度可能在冠心病伴发肾功能下降中具有潜在指示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接受脱细胞异体补片移植阴茎增粗术(penile girth enhancement with acellular dermal matrix, PGE with ADM)的患者术后决策后悔现状及潜在预测指标,为优化该类患者决策制定过程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78例在2016年6月至2019年1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及协作医院接受PGE with ADM手术的患者。由同一名医师在术前1周测量患者阴茎周长,并以住院焦虑和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nternational index of erectile function, IIEF)和视觉化模拟阴茎印象评分(visualized penile image, VPI)评估患者心理负担、勃起功能和阴茎外观。所有患者于术后3个月接受随访,采用决策后悔量表(decision regret scale, DRS)评价患者决策后悔情况。应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探究决策后悔预测指标,数据使用SPSS 24.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术前患者平均阴茎周长为(8.29±0.30) cm,术后平均阴茎周长增至(9.46±0.29) cm(t=76.28, P< 0.01)。术后患者焦虑及抑郁子量表得分均显著下降,分别为2.8±1.3和3.0±1.2(t=19.28, P< 0.05; t=20.67, P< 0.05)。术后患者VPI平均得分增加3.7±1.1(t=30.63, P< 0.05)。用IIEF来评价勃起功能,干预前后IIEF得分无明显变化(t=1.60, P=0.11)。29例(38.2%)患者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决策后悔,平均DRS评分为27.6±38.2。DRS评分与VPI评分呈负相关(r=-0.348, P< 0.01), 与Anxiety 得分(r=0.760,P< 0.01)和Depression得分呈正相关(r=0.471, P< 0.01), 与IIEF量表得分不具备相关性(r=0.02, P=0.867),多因素方差分析提示年收入高(> 120 000元)和本科以上教育水平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术后决策后悔(P< 0.01)。结论: 脱细胞异体补片移植阴茎增粗术可以增加患者阴茎周长并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但术后决策后悔率相对较高。高收入、高教育水平的患者更易产生决策后悔,提示该人群在术前沟通时需要额外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趋化因子CXCL10及其受体CXCR3基因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挖掘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中HCC数据库和国际肝癌研究所(Liver Cancer Institute,LCI)中乙肝相关肝癌数据库,分析CXCL10基因和CXCR3基因在HCC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患者术后总生存率的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方法检测45例乙肝相关HCC患者临床样本中CXCL10基因和CXCR3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分析CXCL10CXCR3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TCGA数据库中CXCL10基因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非配对样本:3.379±2.081 vs. 2.213±2.274,P<0.001;配对样本:3.159±2.267 vs. 2.213±2.274,P=0.018),LCI数据库中CXCL10基因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7.625±1.683 vs. 7.287±1.328,P=0.009),TCGA和LCI数据库中CXCL10基因高表达HCC患者术后总体生存率高于CXCL10基因低表达患者(P=0.107,P=0.002)。TCGA数据库中CXCR3基因在HCC组织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非配对样本:-0.906±1.697 vs. -1.978±1.629,P<0.001;配对样本:-1.329±1.732 vs. -1.978±1.629,P=0.037),而LCI数据库中CXCR3基因在乙肝相关HCC组织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3.989±0.339 vs. 4.074±0.309,P=0.003),但两个数据库中HCC组织CXCR3基因高表达患者的术后总体生存率均显著高于CXCR3基因低表达患者(P=0.004,P=0.014)。TCGA数据库中CXCL10基因与CXCR3基因在HCC和癌旁组织里的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r=0.584,P<0.001;r=0.776,P<0.001)。临床样本检测结果显示,CXCL10基因在乙肝相关HCC和配对癌旁组织里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479(0.223,1.094)和0.484(0.241,0.846),均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的0.131(0.106,0.159)(P=0.010,P<0.001), CXCR3基因在HCC和配对癌旁组织里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011(0.006,0.019)和0.016(0.011,0.021),也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的0.002(0.001,0.004)(P=0.004,P<0.001), 但CXCL10CXCR3基因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配对癌旁组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000,P=0.374)。结论 CXCL10在不同病因HCC组织中均呈高表达,CXCR3在乙肝相关HCC组织中呈低表达,HCC组织中CXCL10CXCR3的高表达均利于HCC患者的术后生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接受脱细胞异体补片移植阴茎增粗术(penile girth enhancement with acellular dermal matrix, PGE with ADM)的患者术后决策后悔现状及潜在预测指标,为优化该类患者决策制定过程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78例在2016年6月至2019年1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及协作医院接受PGE with ADM手术的患者。由同一名医师在术前1周测量患者阴茎周长,并以住院焦虑和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nternational index of erectile function, IIEF)和视觉化模拟阴茎印象评分(visualized penile image, VPI)评估患者心理负担、勃起功能和阴茎外观。所有患者于术后3个月接受随访,采用决策后悔量表(decision regret scale, DRS)评价患者决策后悔情况。应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探究决策后悔预测指标,数据使用SPSS 24.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术前患者平均阴茎周长为(8.29±0.30) cm,术后平均阴茎周长增至(9.46±0.29) cm(t=76.28, P< 0.01)。术后患者焦虑及抑郁子量表得分均显著下降,分别为2.8±1.3和3.0±1.2(t=19.28, P< 0.05; t=20.67, P< 0.05)。术后患者VPI平均得分增加3.7±1.1(t=30.63, P< 0.05)。用IIEF来评价勃起功能,干预前后IIEF得分无明显变化(t=1.60, P=0.11)。29例(38.2%)患者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决策后悔,平均DRS评分为27.6±38.2。DRS评分与VPI评分呈负相关(r=-0.348, P< 0.01), 与Anxiety 得分(r=0.760,P< 0.01)和Depression得分呈正相关(r=0.471, P< 0.01), 与IIEF量表得分不具备相关性(r=0.02, P=0.867),多因素方差分析提示年收入高(> 120 000元)和本科以上教育水平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术后决策后悔(P< 0.01)。结论: 脱细胞异体补片移植阴茎增粗术可以增加患者阴茎周长并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但术后决策后悔率相对较高。高收入、高教育水平的患者更易产生决策后悔,提示该人群在术前沟通时需要额外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及左房功能定量软件评价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患者的左房结构及功能,并观察左房功能与左室充盈压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为小规模、单中心、病例对照研究,纳入PAF患者,根据年龄和性别匹配健康对照组。在窦性心律状态下,先后采用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左房定量分析软件及常规超声心动图评价左房结构和功能。结果 PAF组(n=23)平均年龄(66.2±4.3)岁,73.9%为男性;健康对照组(n=23)平均年龄(64.3±7.5)岁,69.6%为男性。PAF组的左房射血分数(45.2%±8.8% vs. 54.0%±7.0%,P<0.01)、峰值左房长轴应变(16.1%±5.4% vs. 20.5%±6.6%,P=0.01)、峰值左房环向应变(21.7%±10.1% vs. 32.8%±7.6%,P<0.01)、舒张早期左房环向应变(-6.9%±5.8% vs. -10.3%±5.0%,P=0.02)和舒张晚期左房环向应变(-14.6%±9.2% vs. -22.1%±7.2%,P=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与通过二尖瓣多普勒血流早期充盈速度(E峰)、通过二尖瓣多普勒血流晚期充盈速度(A峰)、E峰/A峰比值(E/A)及通过二尖瓣多普勒血流早期充盈速度/室间隔心肌运动速度与侧壁心肌运动速度的平均值(E/e’)差异无相关性。PAF组的左房最大容积[(52.1±14.1)mL vs.(45.3±11.9)mL,P=0.05]、左房最小容积[(29.3±8.7)mL vs.(21.4±6.6)mL,P<0.01]和左房收缩前容积[(43.1±12.4)mL vs.(35.3±9.2)mL,P=0.01]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与E/A相关(r=0.54,P=0.02;r=0.56,P=0.01;r=0.61,P=0.01)。PAF组的左房最大容积指数高于健康对照组(29.4±7.4 vs. 26.0±6.6,P=0.09),与E峰及E/e’相关(r=0.47,P=0.03;r=0.43,P=0.05)。结论 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可以全面评价PAF患者的左房形态及功能: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AF患者的左房容积明显增加,左房射血分数明显下降,左房纵向和环向变形能力减弱。左房容积参数与左室充盈压变化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种植体黏膜下微生物在健康种植体和种植体周炎中的构成与差异,并分析与临床指标存在相关性的菌种,为种植体周炎的病因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共纳入49例患者,20例为健康种植体,29例为种植体周炎,共采集49份黏膜下微生物样本进行16S核糖体RNA(16S ribosomal RNA, 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对两组样本的多样性、菌群构成和差异物种进行分析和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价菌种与探诊深度(probing pocket depth, PP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健康组的α多样性显著低于种植体周炎组[Chao1指数:236.85±66.13 vs. 150.54±57.43,P<0.001; Shannon指数:3.42±0.48 vs. 3.02±0.65,P=0.032]。主成分分析显示,两组样本的群落结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似性分析(analysis of similarities, ANOSIM),R2=0.243,P=0.001]。与健康种植体相比,种植体周炎黏膜下菌斑中的牙周致病菌显著增加,包括红色...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肾细胞癌患者血钙水平和肿瘤大小与分期的相关性,从而进一步发现与病情相关的规律和了解病情。方法 按照血钙水平将肿瘤大小/分期相应地分3组,即降低、正常和升高各3组。利用SPSS10.0软件,对3组不同的肿瘤大小/分期病例进行差异性分析和相关性研究。结果 3组不同的肿瘤大小差异性分析(Kruskal-wallisH)显示,χ2=4.768,df=2,P=0.092;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相关系数为-0.166,P=0.029。3组不同的肿瘤分期差异性分析(Kruskal-WallisH)显示,χ2=4.277,df=2,P=0.118;Spearman相关系数为-0.157,P=0.039。结论 3组不同的肿瘤大小之间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血钙水平与肿瘤大小间存在负相关;3组不同的肿瘤分期之间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血钙水平与肿瘤分期间存在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老年肺部磨玻璃影(ground-glass opacity, GGO)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及病理结果。方法 对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手术治疗的281例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GGO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和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GGO最大径均值为(13.3±7.5)mm。Ⅰ型GGO病例97例(34.5%),Ⅱ型GGO病例119例(42.3%),Ⅲ型和Ⅳ型病例分别为51例(18.1%)和14例(5.0%)。术后病理报告:30例(10.7%)为良性病变,75例(26.7%)浸润前期病变,65例(23.1%)微浸润腺癌,111例(39.5%)浸润期肺癌。对GGO影像学特征与术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依据GGO影像学特征所进行的GGO分型与术后病理结果存在显著相关性(r=0.365,P<0.01);GGO分型与肺癌病理亚型存在可能的关联(P<0.05,r=0.276),且与肺癌发生STAS(P<0.05,r=0.175)和胸膜浸润(P<0.01,r=0.236)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 老年患者的GGO影像学分型与术后肿瘤性质、肿瘤细胞的浸润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