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观察动物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后肺组织病理改变,以及应用抗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单克隆抗体进行感染鼠肺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方法20只大鼠实验室人工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组织学方法观察肺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应用实验室制备的抗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可溶性抗原单克隆抗体IgG和IgM进行肺组织切片的免疫反应性研究。结果受感染的大鼠肺组织肿胀实变,表面及切面质硬粗糙,有灰白色虫卵结节,病变范围广泛。HE染色镜下观察可见肺组织中有多个圆形、椭圆形的虫卵结节,结节周围组织细胞反应及纤维化,肺泡隔增厚,肺泡轮廓消失。结节内虫卵发育形成桑葚期、仔虫期及一期幼虫。用抗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单克隆抗体IgG和IgM分别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桑葚期虫卵表达IgG,而IgM则在桑葚期、仔虫期及一期幼虫等部位均有显著阳性表达。结论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所致大鼠肺脏病理改变,主要表现在肺内形成多个虫卵结节,并可致肺呈纤维化改变;抗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单克隆抗体IgG和IgM在肺组织虫卵结节内的阳性表达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2.
肝脏退变结节MR诊断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的大鼠肝脏退变结节MR各个序列的信号特征及病灶检出率。方法对DEN诱发的30只大鼠肝脏病变模型进行MR检查,扫描序列为T1WI、T2WI及弥散加权(DWI)。扫描后即行病理学研究,对病灶进行严格影像-病理对照。结果通过大体标本连续切片,共发现30只大鼠肝脏〉3mm结节160个,其中3-4mm大小结节142个,4-5mm大小结节12个,5-6mm大小结节6个。退变结节(n=154)的信号特征为T1WI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等信号或高信号,DWI等信号或高信号。MR各序列对退变结节的检出率分别为T1WI:29%(45/154),T2WI:45%(V0/154),DWI:52%(64/124)。结合常规T1WI、T2WI与DWI,检出率为65%(81/124)。结论结合MR扫描T1WI、T2WI及DWI,对DEN诱发的大鼠肝脏退变结节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大肠血吸虫病并发大肠癌23例,发病年龄平均51.1岁,症状多为腹痛,腹泻、便血、发病部位大肠各肠段都有,直肠10例(43%),可能与血吸病灶在大肠分布有关。癌组织分化较好,管状腺癌占47.8%,粘液腺癌中13%,多数和病癌中和癌组织边缘都有大量虫卵沉积,且癌组织外虫结节和虫卵沉积处肠粘膜上皮有异型增生现象,提示虫卵沉积与癌的发生有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4.
蝇蛆病1例     
蝇蛆病1例张味兰,陈庚午(包头市第二医院)患者,男,25岁。于1986年夏末以风湿结节收住内科。入院后,除上肢有几个红斑结节外,无其他风湿体征,但嗜酸细胞明显增高,疑有寄生虫,但便检未找到虫卵,难以确诊。一天,患者突然发现脐部右侧约5cm处又有1红斑...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1987~1991年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440例,其中单发结节303例,多发结节137例。男女之比为1:4.57。良性结节383例,腺瘤221例(占全组的50.2%),结节性腺肿137例(31.1%),甲状腺炎23例(5.2%)。恶性结节57例(占全组11.6%),均为甲状腺癌。本组核素扫描冷结节恶性率为21.9%。全组病例实性结节恶性率为17.8%,囊性结节恶性率为7.1%。本组资料表明:性别、年龄、结节大小、病史长短与结节良恶性质关系不大。作者对结节发生率、诊断与治疗问题,做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6.
马斯学 《河北医学》1998,4(4):27-28
作者对1990年7月至1997年12月经手术的49例甲状腺结节超声图像图分析,对照病理,超声检查总符合率81.6%(40/49例),其中甲状腺腺瘤符合率73.9%(34/46例),甲状腺癌符合率42.8%(3/7例)。作者的经验超声检查对判断甲状腺结节的性质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7.
Pascale  R.  M.  Simile  M.  M.  Calvisi  D.  F.  宋平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8):42-43
目前有证据表明,人工诱导的在遗传学上有抵抗肝癌形成的挪威棕鼠(BN大鼠)肝内的瘤结节并不易于促进肝细胞肝癌的发生。作者发现,与在接受2-乙酰氨基芴治疗期间或治疗结束时均对肝癌易感的Fisher 344(F344)大鼠相比,经过阻断肝细胞增殖的二乙基亚硝胺/2~乙酰氨基芴/部分肝切除治疗后,BN大鼠更高地表达了谷胱甘肽-S-转移酶7—7(+)肝细胞,然而在完成肝细胞修复生长后,DNA的合成在BN大鼠中有所下降,而F344大鼠却未见下降。在F344大鼠的肝硬化前期、结节期和肝细胞肝癌的细胞中,P16^INK4A HSP90和CDC37基因表达上调,CDC37-CDK4复合物的表达上调,而P16^INK4A -CDK4复合物下调,但这些参数在BN大鼠并无明显变化。E2F4在两种大鼠病变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但CRM1的表达和E2F4-CRM1复合物的水平在F344大鼠中表达较高。在人肝细胞肝癌中,P16^INK4A显著的高表达与HSP90、CDC37、E2F4和CRM1适度的高表达相关时,肝癌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
日本血吸虫病经胎盘传播家兔血清抗体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索日本血吸虫病经胎盘传播的血清免疫反应。方法 5只怀孕晚期母兔分别感染500条日本血吸虫尾蚴,仔兔出生后43天起,每隔2周收集血清,直至发育到成兔(出生后113天)。以ELISA检测家兔日本血吸虫特性异性IgG、IgM抗体。结果 60%仔兔经胎感染日本血吸虫(12/20),其中双性感染5只,肝脏均见虫卵结节;单性感染7只。仔兔血清IgM抗体均为阴性(OD在0.02-0.28范围,阳性对照在0.40-0.57);仔兔血清IgG抗体,肝脏有虫卵结节的5只双性感染仔兔中,1只出生后57天起、2只出生后71天起、1只出生后85天起呈阳性。其余仔兔IgG抗体均为阴性。结论 日本血吸虫经胎盘传播后,所产仔兔在短期内可产生免疫耐受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动物感染广州管圆线虫(AC)后各脏器的病理变化。方法:用光镜及电镜观察大白鼠受感染后心、肺、脑、肝、肾及脾等脏器的形态改变。结果:主要的靶器官是脑、心、肺。出现虫体栓塞、虫卵结节形成,实质细胞损伤坏变,伴随炎症反应与继发感染等。脾、肾、肝无明显病理变化。结论:广州管圆线虫对大白鼠的损伤主要是由虫子的移行和产卵发育刺激而致,其可引起肺心脑的栓塞和肉芽肿性虫卵结节及炎症。严重的肺动脉栓塞、广泛的虫卵结节及继发肺感染是主要的致死原因。  相似文献   

10.
维甲酸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维甲酸(RA)对二乙基亚硝胺(DENA)诱发大鼠肝癌发病过程的作用,从第11周开始,对DENA诱癌的Wistar大鼠隔日腹腔注射RA,每只动物连续给药10次,并设对照组,在诱癌满16周时,每组处死7只,观察比较各组大鼠肝脏形成的大于等于3mm和大于等于5mm的结节数和所见最大结节的体积,给药结束后大加其他措施直至死亡,计算生存时间,在给药前,结束时和给药后20d分别记录大鼠体重,实验发现,治疗组肝切面结节数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节体积也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生存时间延长55.8%(P<0.05),但体重差异不明显,结果提示,RA可明显减轻DENA诱发大鼠肝硬化的程度,形成肝癌结节的数目的大小,并延缓其发展,而且可延长荷瘤大鼠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1.
应用γ-谷氨酰转肽酶、甲胎蛋白(GGT-AFP)双染色法对F344大鼠癌前期病变组织中GGT,AFP的细胞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透明细胞结节,嗜酸性细胞结节GGT阳性,AFP阴性,嗜碱性细胞节GGT阴性,部分结节AFP阳性,不典型增生细胞两者均阴性,提出增生结节及肝癌来源于小肝细胞及散在的AFP阳性细胞。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构建经门静脉直接注射日本血吸虫虫卵诱导血吸虫肝病小鼠模型并评价其效果,为血吸虫肝病研究提供新的动物模型。方法 将15只8周龄的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注射虫卵组,其中对照组5只,注射虫卵组10只。第-14天将5 000个活虫卵注射至小鼠腹腔,第0天麻醉小鼠后剖开腹腔,经门静脉注入5 000个虫卵,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磷酸盐缓冲盐溶液(PBS)。分别于第10天、第30天处死虫卵组小鼠各5只,第10天处死对照组小鼠,收集小鼠血清和肝组织,通过进行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马松染色(Masson染色),微孔板分光光度计法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天门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肝脏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 HYP)含量,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肝纤维化相关基因、Th1和Th2型免疫反应相关基因,分析肝损伤、虫卵肉芽肿和纤维化以及适应性免疫反应等指标,评价经门静脉注射虫卵诱导血吸虫肝病小鼠模型的效果。结果 经门静脉注射虫卵10 d和30 ...  相似文献   

13.
陈剑  武华  陈春华 《中国医药导报》2010,7(26):26-27,30
目的:寻找一种构建动物大肠癌模型成功率高、周期短的方法,为大肠癌实验研究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三组,二甲基肼组23只,环磷酰胺组23只,对照组14只。二甲基肼组在大鼠皮下注射二甲基肼,8周后直肠黏膜下注射大肠癌细胞;对照组仅皮下注射二甲基肼8周;环磷酰胺组直肠黏膜下注射癌细胞前24h,腹腔内注射环磷酰胺。结果:直肠黏膜下注射癌细胞2周后,共52只大鼠完成实验,二甲基肼组有10只(50.0%)大鼠直肠黏膜可见癌结节形成;环磷酰胺组6只(30.0%)大鼠形成癌结节;对照组有4只(33.3%)大鼠直肠黏膜可见结节,其中,3只(25.0%)为不典型增生,1只(8.3%)为癌结节。二甲基肼组成功率较环磷酰胺组及对照组高(均P〈0.01),环磷酰胺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应用二甲基肼的基础上,直肠黏膜下注射大肠癌细胞可成功诱发大鼠大肠癌,并优于免疫抑制为基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吸虫虫卵在野生型(WT)大鼠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敲除(iNOS~(-/-))大鼠肝肠组织及粪便中的分布情况,分析iNOS在感染大鼠中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及虫卵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WT大鼠和iNOS~(-/-)大鼠构建日本血吸虫感染实验动物模型。采用碱消化组织虫卵计数法及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日本血吸虫虫卵在大鼠肠组织和粪便中的分布,并用透射电镜观察虫卵内部结构,随后采用HE染色和环卵沉淀实验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7周后大鼠体内虫卵的活性。结果日本血吸虫感染7周后,WT大鼠虫卵仅少量分布于肝组织中,而在肠组织和粪便中均未发现虫卵。iNOS~(-/-)大鼠虫卵大量沉积于肝组织中,且在肠组织和粪便中均发现有虫卵。透射电镜结果显示,与WT大鼠中的虫卵比较,iNOS~(-/-)大鼠体内的虫卵结构更为完整,并可见到毛蚴。另外,iNOS~(-/-)大鼠的肠组织中形成了虫卵肉芽肿,而WT大鼠的肠组织中并未发现有虫卵肉芽肿。通过环卵沉淀实验进一步发现,与WT大鼠比较,iNOS~(-/-)大鼠中收集的虫卵周围出现了大量的阳性反应,且虫卵周围可见大量沉淀反应。结论日本血吸虫感染i NOS~(-/-)大鼠后可产生具有较强抗原分泌能力的成熟虫卵,进而改变日本血吸虫虫卵在大鼠体内的分布,即虫卵可到达大鼠的肠组织及粪便,且可排出到体外。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维甲酸对实验大鼠胃癌前病变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甲硝基亚硝基胍(MNNG)、雷尼替丁、浓热盐水、酒精、脱氧胆酸钠、饥饱失常等制造大鼠胃癌前病变模型;维甲酸组采用维甲酸进行治疗。结果维甲酸能增加大鼠体重,明显降低大鼠死亡率;降低模型大鼠肠化生、不典型增生和增生结节的发生率,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维甲酸对大鼠胃癌前病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MRI铁测量技术在鉴别肝癌(HCC)相关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5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44)与对照组(n=11),分别予以二乙基亚硝胺(0.01%)和灭菌自来水饮用,持续13周。实验组按肉眼观察分为以下亚组:肝硬化结节组、肝硬化结节合并HCC组、HCC组;实验组又根据镜检结果分为以下亚组: 再生结节(RN)组、低度不典型增生结节(LGDN)组、高度不典型增生结节(HGDN)组、HCC组。13周后行MRI T2加权成像(T2WI)和T2*加权成像(T2*WI)扫描,次日处死大鼠后行常规病理学检查和组织铁含量测定,分析结节的T2值和T2*值与铁染色分级及铁含量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肉眼观对照组(正常大鼠)、肝硬化结节组、肝硬化结节合并HCC组、HCC组组间T2值、T2*值逐渐延长,组织铁含量逐渐降低,组间T2值、T2*值、组织铁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值、T2*值与组织铁含量均呈低度负相关(r1=-0.364,P1=0.000;r2=-0.245,P2=0.018)。镜下观对照组(正常大鼠)、RN组、LGDN组、HGDN组、HCC组组间实质内、间质内铁染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部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实质内、间质内铁染色分级大体上较非HCC组低。结论 MRI T2值和T2*值与组织铁含量呈负相关,能大致反映结节铁含量的多少。定量测定HCC相关结节的T2值和T2*值对其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32^磷玻璃微球对荷肝癌大鼠内照射治疗作用。方法将对照组大鼠和荷肝癌大鼠分别由肝固有动脉注射32^磷玻璃微球,进行对照组大鼠动物毒性和耐受性实验,以及观察荷肝癌大鼠瘤体内照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对照组动物受药前后的进食和活动情况无明显改变。大鼠白细胞升高(P〈0.01),血红蛋白、红细胞和血小板无变化,骨髓组织正常。ALT升高(P〈0.01),但术后1wk恢复。病理检查见部分肝细胞浊肿,伴点状坏死。荷肝癌大鼠16个癌结节镜检,发现12个癌结节有坏死。结论实验动物的肝组织对大剂量的32^磷玻璃微球内照射有较好的耐受性。32^磷玻璃微球对癌细胞有明显杀伤作用,对荷肝癌大鼠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c—fos蛋白在大鼠肝癌发生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二乙基亚硝胺(DEN0诱发大鼠肝癌发生过程中c-fos蛋白在肝组织中的表达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正常大鼠肝细胞不表达c-fos蛋白,诱癌第4周即可见少量肝细胞呈c-fos蛋白阳性表达。随诱癌发展进程,肝细胞c-fos蛋白表达逐渐增强,至诱癌中期(8-12周),肝增生结节内部分肝于c-fos蛋白阳性表达。诱癌晚期(18周),癌结节内大部分肝癌细胞亦呈c-fos蛋白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19.
聚合酶链反应(PCR)是高度敏感和特异的检测方法,已用于HBV及HCV感染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本文采用PCR技术对102例晚期日本血吸虫病巨脾型患者(下称晚血)的血清及肝组织进行了HBV—DNA及HCV-RNA检测,并对患者作了随访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本级102例中男性68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35.5±1.2岁。为1986~1992年江陵县血防所住院患者,符合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司公布的巨脾型晚血临床诊断标准[1],并经肝组织病理检查确诊。所有患者肝内均有虫卵或虫卵结节,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呈干线型变宽和炎性细胞浸…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作者制作了阻塞性黄疸的大鼠动物模型。检测了其血清总胆红素(sTBIL)及内毒素浓度(SEC)的变化,并观察了人参茎叶皂甙(GSL)对阻塞性黄疸大鼠内毒素血症及肝功能的影响。作者认为人参茎叶皂甙具有降低胆汁血症保护肝脏功能的作用,并证明GSL具有抗内毒素血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