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精神科院内肺部感染86例临床分析山东省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276005)徐桂珍许延松近年来,院内感染日益受到重视。肺部感染居院内感染中发病率及死亡率的首位[1]。精神科院内肺部感染的发生原因、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均有其特殊性,现将我院86例患者情况分...  相似文献   

2.
精神科医院感染与其他临床科相比有它的特殊性,如何控制精神病人的医院感染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作者对精神科75例院内获得性肺炎(NP)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 根据科室填报的医院感染登记表,以全国医院感染监测中心统一诊断标准为依据,详细查阅了三个精神病区(二男一女),1995年1月至1997年12月共3169例出院病历,对有关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收集精神科住院病历1569例,神经科住院病历1098例(作为对照组).经调查发现精神科医院内感染率为10.33%,神经科为5.46%。医院内感染率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与年龄之间无明显关系.精神科院内感染临床特点及有关因素有其独特之处。根据不同的条件建立院内感染的管理机构,采取措施,能使院内感染的监控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4.
住院精神病人院内感染的部位及高峰时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精神科住院病人院内感染的部位及高峰时间。方法 采用圆形统计法对 1997年 1月~2 0 0 2年 12月间每月院内感染人数作圆形统计分析。结果 精神科住院病人院内感染以呼吸系统最多见 ,占5 6 4 8% ;感染高峰时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Y =0 14 5 ,P <0 0 5 ) ,高峰时间约为 12月 17日 (按季节为初冬 )。结论 在感染高峰季节应加强对院内感染的监控和防治  相似文献   

5.
精神科病房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课题为前瞻性应用研究,为期一年,根据病房使用消毒方法的不同将研究过程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研究在两种不同的消毒方法下院内感染发病率和病房环境中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消毒剂等细菌含量的变化,形成自身对照。研究发现精神科病房在原来的消毒方法下,院内感染为19.39%,高于综合性医院。其感染原因主要是病房环境中细菌含量超过卫生学标准;封闭式管理方式、病人住院时间长等。针对原因制定了新的控制措施(第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我院神经外科介入治疗病人的院内感染现况,分析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为控制神经介入治疗后院内感染与制定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我院神经外科介入治疗的1274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统计院内感染率,并对引发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神经外科介入治疗后院内感染率为2.47%,感染类型主要为呼吸系统感染(72.5%),其次为血液系统感染(15.0%)、泌尿系统感染(7.5%)、中枢神经系统感染(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白蛋白血症、低钾血症、术后输血、留置静脉置管是神经外科介入治疗后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多种因素与神经外科介入治疗院内感染密切相关,应进行针对性地预防,从而达到减少院内感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运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控制降低神经内外科医院感染率的作用及资料进行分析。方法根据我院2005年前瞻性调查结果,在2006年有针对性采用目标性监测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采用可能存在问题的目标性监测与前瞻性常规监测结果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采用可能存在问题的目标性监测能及时反映和了解感染控制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使院内感染管理更有针对性和前瞻性,有利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颅内肿瘤伴发精神症状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颅内肿瘤伴发精神症状30例临床分析刘树鑫,郑佳坤颅脑肿瘤所致的精神障碍并非少见,据国内外资料报告,发生率高达70%。不少脑肿瘤患者,早期只有精神症状,因而先到精神科就医l’]。本文对30例颅内肿瘤伴发精神症状资料分析如下。临床资料将1980年1月至1...  相似文献   

9.
精神科急出诊45例临床分析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317500)金友雨,李旭阳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21例,女性24例;年龄16~74岁,平均35.1±13.5岁;已婚16例,未婚29例;既往有精神病史者7例;病程虽短1天,最长12年,其中一...  相似文献   

10.
ICU内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CU患者往往患有严重的原发病及多种并发症,加上大量侵入性操作,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镇静剂等,使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较其他科室患者高5~10倍。因此加强ICU感染的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2008年我们针对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制订了完善的制度,加强了护理人员院内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有效控制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现将我们控制ICU院内感染的护理策略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氯丙嗪致严重胃肠麻痹梗阻(附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氯丙嗪致严重胃肠麻痹梗阻(附6例临床分析)四川省绵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外科(621000)王楚安1993年7月~1996年6月,我院外科收治因氯丙嗪治疗引起严重胃肠麻痹梗阻病人共6例,占同期精神科住院病人的1‰。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  相似文献   

12.
卒中患者院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和预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卒中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2005-01~2007-03我科收治的290例卒中患者中院内肺部感染者的病原学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院内肺部感染率35.9%,病原菌中G-菌占63.7%。G 菌32.2%,真菌4.1%。高龄、住院时间长、呼吸机的应用、气管切开、病情危重、基础病等是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对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控制是降低感染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术后院内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处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1998年1月至2001年6月收治外科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88例病人的资料,分析术后并发院内感染时间、类型、部位以及治疗方法。结果88例外科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中并发院内感染15例(17%)。两组在年龄、平均住院天数、血肿大小与部位等无明显差异。15例院内感染中,肺部感染10例,泌尿系感染3例,颅内感染2例。经治疗,感染控制14例,死亡1例。结论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后存在高的感染率,感染与年龄及住院时间无关,及时积极治疗可使感染得到良好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运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控制降低神经内外科医院感染率的作用及资料进行分析。方法根据我院2005年前瞻性调查结果,在2006年有针对性采用目标性监测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采用可能存在问题的目标性监测与前瞻性常规监测结果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采用可能存在问题的目标性监测能及时反映和了解感染控制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使院内感染管理更有针对性和前瞻性,有利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本院精神科门诊处方初步调查浙江省台州地区第二医院(317200)陈文泽,林英明,姜义彬作者对本院精神科门诊处方作了初步调查,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来源1994年2月1日至28日台州地区第二医院全部门诊处方1564张,剔除462张不含精神药物...  相似文献   

16.
小剂量氯氮平治疗海洛因依赖6例临床分析四川省达川地区民康医院(635100)王君臣笔者在精神科临床工作中,采用小剂量氯氮平治疗海洛因依赖患者6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资料:患者共6例,均符合CCMD-2依赖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氯氮平所致“类感染综合征”的误诊发生率及原因。方法 用自制的调查表对1996~2000年所有单服氯氮平合并呼吸道院内感染的病例对照“类感染综合征”标准进行重新诊断,并对院内感染组及类感染组进行比较。结果 “类感染综合征”的误诊率为23.21%,类感染组与感染组比较,类感染组氯氮平剂量较低、出现时间较早,且经处理后症状缓解较快。结论 氯氮平所致“类感染综合征”易误诊,临床工作中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氯硝西洋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安徽省荣军医院(233000)严良卉,蒋淑红临床上应用氯硝西洋治疗精神科疾病屡有报道。为此我们进一步观察该药对焦虑性神经症的疗效,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1资料和方法1.1对象1993年5月至1995年6月间,来本院就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引起卒中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和控制的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的255例卒中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和病原学检测确定院内肺部感染并对其危险因素予以分析。结果 卒中患者院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3.4%。引起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高龄、住院时间、呼吸机运用、气管切开及是否存在基础病等。结论 加强对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控制可能是降低感染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氯氮平所致"类感染综合征"误诊39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调查氯氮平所致“类感染综合征”的误诊发生率及原因。方法:用自制的调查表对1991-1995年期间所有单服氯氯平合并呼吸道院内感染的病例对照“类感染综合征”标准进行重新诊断,并对院内感染组及类感染组进行比较。结果:“类感染综合征”的误诊率为21.31%,类感染组与感染组比较,类感染组氯氮平剂量较低、出现时间较早,且经处理后症状缓解较快。结论:氮氯平所致“类感染综合征”易误诊,临床工作中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