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光动力疗法(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临床确诊为PCV的患者24例24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视力、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视力检查采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研究组视力表进行。患者治疗前平均视力为(33.41±19.43)个字母,平均黄斑视网膜厚度(CRT)为(343.63±88.60) μm。所有患者先行常规PDT治疗,72 h后玻璃体腔注射10 mg/ml的雷珠单抗0.05 ml(含雷珠单抗0.5 mg)。根据检查情况确定是否需要重复行单独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或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治疗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3.1个月。观察统计每只眼的平均治疗次数、患者并发症及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视力和CRT的变化,以及黄斑区出血及渗出、PCV病灶的渗漏情况。结果 每只眼平均重复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次数为(2.8±1.6)次,平均重复联合治疗次数为(0.4±0.5)次。所有患眼均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和全身不良反应。末次随访时,患眼视力为(44.21±17.24)个字母,较治疗前平均提高10.8个字母。治疗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7,P<0.01)。24只眼中,视力提高11只眼,占45.8%;视力稳定13只眼,占54.2%。眼底检查发现,黄斑区出血、渗出完全吸收7只眼,占29.2%;黄斑区出血、渗出明显减轻17只眼,占70.8%。FFA及ICGA检查发现,荧光渗漏停止17只眼,占70.8%;仍有轻微荧光渗漏7只眼,占29.2%。OCT检查发现,视网膜下积液消退19只眼,占79.2%;视网膜下积液减轻5只眼,占20.8%。患者平均CRT为(171.33±38.06) μm,较治疗前平均降低172.30 μm。治疗前后平均CR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6,P<0.05)。结论 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PCV安全有效,可提高患者视力,减轻视网膜水肿,停止或减少PCV病灶渗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患眼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特征。 方法 经间接检眼镜检查确诊为ROP的84例患儿168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儿均为双眼发病。其中,1期病变4只眼,2期病变52只眼,3期病变80只眼,4期病变8只眼,5期病变8只眼;急进性后部型ROP(AP-ROP)16只眼。伴有附加病变18只眼。均在全身麻醉下散瞳,采用二代广角数码视网膜成像系统行FFA检查。观察各期患眼视网膜动静脉形态特征、毛细血管充盈状态、新生血管形态和荧光渗漏情况。结果 FFA检查发现,1期病变周边部视网膜毛细血管分支增多并扩张纡曲,毛细血管末梢渗透性增加,可见少量荧光渗漏。有血管区与远端无血管区之间形成明确分界线。2期病变视网膜颞侧血管末梢分支增多并呈形似扫帚的平行分布,末端血管相互吻合形成环路,病变边缘纤维组织增生呈嵴样改变,并伴有“爆米花”现象(popcorn)。3期病变视网膜嵴继续增宽,新生血管纤维增生膜形成并突破视网膜内界膜向玻璃体方向伸展,大量荧光渗漏。嵴与远端无血管区境界清楚。4、5期病变视网膜非脱离区的血管改变与2、3期无异,脱离的视网膜部分显示为血管扩张伴荧光渗漏。伴有附加病变的患眼后极部视网膜动脉纡曲、扩张,周边部大量无灌注区,同时伴有点片状出血呈遮蔽荧光。AP-ROP患眼后极部视网膜血管纡曲、粗大,毛细血管极度扩张。而在后极部以外的视网膜仅见少数纡曲的大血管,无毛细血管形成,在无血管区边缘可见大量团状新生血管荧光渗漏。 结论 ROP患儿1~3期病变周边视网膜有血管区与无血管区分界线明显,荧光渗漏情况逐渐加重;4期及5期病变,脱离视网膜焦距显示不清楚;附加病变主要以后极部动脉纡曲为主;APROP后极部动静脉均纡曲扩张,新生血管荧光渗漏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溶血卵磷脂酰基转移酶1(LPCAT1)自发突变小鼠视网膜组织和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改变情况。方法 Lpcat1基因自发突变纯合子的rd11新生小鼠60只(实验组)和与之同龄的野生型C57BL/6J小鼠60只(对照组)纳入实验。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两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LPCAT1的表达情况。出生后3、6、9 d和2、4、6、8周,行视网膜石蜡切片观察视网膜显微结构;行全视野F-ERG检测,记录暗视杆体反应和明视锥体反应。结果 实验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LPCAT1呈阴性表达;对照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LPCAT1呈阳性表达,主要分布于视网膜光感受器内节,神经节细胞层可见少量表达。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实验组小鼠于出生后9 d左右视网膜外核层已基本形成,其光感受器细胞核层数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对照组小鼠视网膜显微结构正常。F-ERG检测结果 显示,实验组小鼠出生后2、4周暗视杆体系统反应存在,呈降低趋势,出生后6~8周暗视杆体系统反应消失;对照组小鼠各时间点暗视杆体系统反应正常。出生后2周,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b波振幅分别为(72.8±15.6)、(105.2±21.1) μV,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760,P=0.025)。出生后4周,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b波振幅分别为(20.6±6.4)、(231.8±32.0) μV,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471,P=0.000)。实验组小鼠出生后2、4、6周明视锥体系统反应存在,呈降低趋势,出生后8周明视锥体系统反应消失;对照组小鼠各时间点明视锥体系统反应正常。出生后2、4周,实验组小鼠b波振幅分别为(46.8±7.2)、(78.0±8.2) μV;对照组小鼠b波振幅分别为(42.8±6.4)、(91.4±9.4) μV。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930、-2.401,P=0.379、0.043)。出生后6周,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b波振幅分别为(17.2±2.0)、(116.2±12.9) μV,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008,P=0.000)。结论 LPCAT1自发突变小鼠视网膜外层光感受器细胞核层数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F-ERG暗视杆体和明视锥体反应异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慢病毒介导环腺苷酸反应成分结合蛋白1(CREB1)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对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 构建针对小鼠靶基因CREB1 siRNA载体,筛选并进行慢病毒包装。将140只C57BL/6J小鼠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模型组、空载体组和CREB1干扰组。正常对照组小鼠在正常空气中饲养。OIR模型组、空载体组和CREB1干扰组小鼠均于出生后7 d建立OIR模型。空载体组及CREB1干扰组小鼠于出生后5 d分别行玻璃体腔注射慢病毒 绿色荧光蛋白(GFP)空载体和CREB1-RNA干扰慢病毒载体1.0 μl。利用突破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和荧光血管造影视网膜铺片评价视网膜新生血管情况;计算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和无灌注区面积;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视网膜CREB1 mRNA和磷酸化CREB1(P-REB1)蛋白表达,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OIR模型组、空载体组突破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计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EB1干扰组突破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计数较OIR模型组、空载体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IR模型组、空载体组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面积和无灌注区面积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大,CREB1干扰组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面积和无灌注区面积均较OIR模型组和空载体组明显缩小。4组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面积和无灌注区面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7.220、110.090,P<0.05)。OIR模型组、空载体组小鼠视网膜CREB1 mRNA和P-CREB蛋白表达以及VEGF-A、Akt、PI3K 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CREB1干扰组小鼠视网膜CREB1 mRNA和P-CREB蛋白表达以及VEGF-A、Akt、PI3K mRNA和蛋白表达较OIR模型组、空载体组明显下降。4组小鼠视网膜CREB1、VEGF-A、Akt、PI3K mRNA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087、5.464、6.191、8.627,P<0.05)。4组小鼠视网膜P-CREB1、VEGF-A、Akt、PI3K 蛋白表达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162.944、13.861、19.710、22.827,P<0.05)。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慢病毒介导的CREB1 siRNA转染视网膜可有效抑制氧诱导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患者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图像特征与光动力疗法(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视力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确诊的PCV患者26例26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隙灯显微镜联合前置镜、SD-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患眼基线平均BCVA(31.46±16.87)个字母;平均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581.19±309.05)μm;平均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248.92±95.45)μm。根据联合治疗后6个月时BCVA改变情况,将患眼分为治疗敏感组(GR组)和治疗不敏感组(PR组),分别为17、9只眼。GR组17例中,男性12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65.24±7.03)岁;平均CRT为(619.06±335.07)μm;平均SFCT(271.24±106.61) μm。存在视网膜出血(SRH)、视网膜层间积液(IRF)、视网膜下液(SRF)、色素上皮脱离(PED)者分别为4、2、13、15只眼。PR组9例中,男性8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64.00±7.02)岁;平均CRT为(509.67±255.21)μm;平均SFCT(271.24±106.61)μm。存在SRH、IRF、PED者分别为6、5、6、8只眼。两组间性别、平均年龄、平均CRT、平均SF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基线时SD-OCT图像特征各参数与治疗后BCVA的关系,并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治疗后1、2、3、6个月患眼平均BCVA分别为(38.46±19.81)、(40.04±20.80)、(42.96±21.63)、(43.77±20.91)个字母。治疗后6个月,GR组、PR组平均CRT分别为(360.71±276.54)、(341.44±193.68)μm。两组平均CR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R组SFCT≥263 μm者11只眼,占GR组患眼的64.71%。PR组SFCT≥263 μm者2只眼,占PR组患眼的22..22%。两组间SFCT≥263 μm者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值比(OR):0.052,95%可信间区(CI):0.005~0.533;P=0.01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存在IRF(OR=9.375,95%CI1.299~67.645;P=0.026)、SRH(OR=6.500,95%CI1.094~38.633;P=0.040)者对治疗反应差。结论 SFCT厚者对治疗敏感;治疗前存在IRF、SRH是影响治疗后视力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Toll受体4(TLR4)、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以及视网膜中白细胞聚集与视网膜通透性改变。方法 Brown Norway大鼠120只,剔除自然死亡1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53只大鼠。实验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等体积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建模后4周行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观察大鼠视网膜中TLR4的基因及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大鼠视网膜匀浆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等炎性细胞水平;吖啶橙眼底血管造影观察视网膜中白细胞密度;伊凡思蓝(EB)检测视网膜通透性。结果 对照组、实验组大鼠视网膜TLR4 mRNA、蛋白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606、0.789,P<0.05);视网膜匀浆上清液中MCP-1、IL-1β、TNF-α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4.622、5.758、4.829,P<0.05)。实验组、对照组大鼠视网膜中白细胞密度分别为(6.2±0.5)×10-5、(2.2 ±0.3)×10-5个细胞 /像素2,实验组大鼠视网膜中白细胞密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25,P<0.05)。实验组、对照组大鼠视网膜EB渗漏量分别为(23.41±4.47)、(13.22±3.59) ng/mg,实验组大鼠视网膜EB渗漏量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08,P<0.05)。结论 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TLR4及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均显著提高;视网膜中白细胞密度和视网膜渗漏量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迟发性视锥细胞营养不良(LOCD)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临床检查确诊的LOCD患者11例15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50~79岁,平均年龄60.2岁。患者畏光和昼盲症状不明显。视力≤0.05者4只眼;0.06~0.2者5只眼;0.3~1.0者6只眼。所有患者行视力、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检查。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11只眼、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13只眼,色觉检查6只眼。结果 行色觉检查的6只眼中,红绿色盲4只眼;色弱2只眼。15只眼中,眼底检查正常11只眼;黄斑色素紊乱4只眼。行FFA检查的11只眼中,正常5只眼;黄斑色素紊乱表现为荧光遮蔽及透见荧光点相间4只眼;黄斑卵圆形萎缩灶2只眼。F-ERG检查结果 显示,明视b波振幅下降6只眼。其中,轻度4只眼;中重度各1只眼。明视、暗视b波振幅下降9只眼。mfERG检查结果显示,距中心凹7°范围内的视锥细胞中心异常5只眼;中心、距中心凹7°范围以外的周边部分均异常10只眼。OCT检查结果 显示,黄斑色素上皮改变3只眼。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正常8只眼;黄斑薄变5只眼。黄斑薄变的5只眼,黄斑厚度83~111 μm。 结论 LOCD患者早期眼底黄斑区正常,晚期呈卵圆形萎缩。可有色觉异常。F-ERG检查表现为早期明视b波振幅下降或晚期明视、暗视b波振幅均下降。mfERG检查表现为视锥细胞中心和(或)周边部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CD147、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氧诱导视网膜病变大鼠中的表达。方法 84只新生Wistar大鼠纳入研究。将其随机分为高氧组和对照组。每组42只大鼠。高氧组建立氧诱导视网膜病变模型;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大鼠7、14日龄时,取眼球行视网膜铺片,观察视网膜血管形态。大鼠14日龄时,取眼球行视网膜石蜡切片,计数突破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核数。大鼠12、14、16日龄时,取眼球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中CD147、MMP-2和VEGF的表达。采用双因素相关分析法分析CD147表达与MMP-2、VEGF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大鼠7日龄时,对照组大鼠视网膜血管呈放射状分布,血管径较粗;高氧组大鼠视网膜血管收缩,大面积无血管区,仅见少量小面积的血管网。大鼠14日龄时,对照组大鼠视网膜血管发育较好,网格规整;高氧组大鼠视网膜血管增生、纡曲、扩张,并在灌注区与非灌注区交界处形成新生血管丛、渗出、出血。大鼠14日龄时,对照组、高氧组突破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核数分别为(1.30±1.26)、(19.70±3.56)个;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13,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视网膜各层可见CD147、MMP-2、VEGF有少量表达;高氧组大鼠视网膜各层可见CD147、MMP-2、VEGF有大量表达。大鼠12、14、16日龄时,两组大鼠视网膜各层中CD147(t=5.612、11.390、6.355)、MMP-2(t=4.122、8.047、4.422)、VEGF(t=4.955、12.176、5.110)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发现,CD147的表达与MMP-2、VEGF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0.755、0.820,P<0.01)。 结论 CD147、VEGF、MMP-2在氧诱导视网膜病变大鼠中有大量表达。  相似文献   

9.
陈婷妍  周洋 《国际眼科杂志》2020,20(7):1132-1138

目的:探讨槲皮素通过Nrf2/Keap1/ARE通路对小鼠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方法:以昆明小鼠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槲皮素组; 眼底检查各组小鼠眼底是否出现黄白色似玻璃疣物质; OCT检查各组小鼠视网膜厚度; 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视网膜形态的改变; FFA观察各组小鼠眼底血管完整性; 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SOD、GSH-Px、CAT活性和ROS、MDA含量变化; 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中Nrf2/Keap1/ARE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槲皮素能使小鼠眼底的黄白色似玻璃膜疣物质减少且视网膜厚度增加(P<0.05),视网膜血管渗漏点明显减少; 与模型组比较,槲皮素组小鼠的a波振幅、b波振幅较模型组均明显上升(P<0.01); 槲皮素能使小鼠视网膜结构比较清晰,部分外核层发生坏死脱落,且使小鼠血清中ROS、MDA含量降低(均P<0.05),SOD、GSH-Px、CAT活性提高(均P<0.05); 与模型组比较,槲皮素组小鼠视网膜细胞质中Nrf2蛋白表达上调(P<0.05),细胞核中Nrf2蛋白表达下调(P<0.05),小鼠视网膜中Keap1、HO-1、NQO-1、GCL蛋白表达下调(均P<0.05)。

结论:槲皮素可能通过Nrf2/Keap1/ARE通路,改善视网膜光损伤后的氧化应激状态,保护视网膜功能,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中分支血管网(BVN)的影像特征。方法 初诊为PCV且未经治疗的80例患者9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58例,女性22例;年龄49~85岁,平均年龄61.4岁。所有患者均行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FFA检查显示的荧光逐渐增强的视网膜下边界清楚的欠均质强荧光斑视为纤维血管性色素上皮脱离(PED);ICGA检查显示的晚期呈苔藓样边界清楚的强荧光斑视为晚期苔藓样强荧光斑;OCT检查显示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光带与Bruch膜光带较大范围的浅脱离视为双层征。结果 90只眼中,伴有BVN者76只眼,占84.4%。眼底检查发现,橘红色病灶中含有与BVN对应的分支状成分18只眼,占所有患眼的20.0%,占伴有BVN患眼的23.7%。FFA检查发现,伴有BVN的76只眼中,早期可透见部分或全部BVN者56只眼,占73.7%;BVN造影全程仅显示为对应的分支状透见荧光3只眼,占3.9%;表现为隐匿性脉络膜新生血管73只眼,占96.1%,其中表现为纤维血管性PED者21只眼,占伴有BVN患眼的27.6%。ICGA检查发现,伴有BVN的76只眼,其BVN显影均早于息肉样病灶,息肉样病灶位于BVN末端62只眼,占81.6%;晚期显示与BVN对应的苔藓样强荧光斑69只眼,占90.8%。苔藓样强荧光斑范围均等于或大于ICGA早期显示的BVN和息肉样病灶范围。OCT检查发现,伴有BVN的76只眼中,可见双层征72只眼,占94.7%。其中,双层征脱离腔内存在与ICGA影像中息肉样病灶对应的管腔样结构15只眼,占20.8%;双层征脱离腔内的中等反射填充不均匀,夹杂点状和线状强反射65只眼,占90.3%;双层征底部存在与ICGA影像中的BVN起点对应的短段弱反射和Bruch膜缺口2只眼,占2.8%;双层征范围与ICGA晚期显示的苔藓样强荧光斑范围吻合63只眼,占87.5%。结论 PCV中BVN眼底可表现为视网膜下的橘红色分支;FFA大多表现为早期可透见其分支行径但全程显示为隐匿性脉络膜新生血管;ICGA晚期大多表现为苔藓样强荧光斑;OCT主要表现为双层征且大部分与苔藓样强荧光斑范围吻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临床个性化治疗方案的效果。方法 临床检查确诊的PCV患者79例86只眼纳入研究。患者中,男性60例65只眼,女性19例21只眼。平均年龄(64.48±13.15)岁。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隙灯显微镜联合前置镜、眼底彩色照相、光相干断层扫描(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或)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患眼平均BCVA 0.19±0.20。根据患眼所接受治疗情况不同分为单纯光动力疗法(PDT)治疗组(A组)、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组(B组)、PDT联合后Tenons囊下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组(C组),分别为45、31、10只眼。治疗后1个月复查,以后根据临床需要定期复查。A组45只眼中,治疗后失访5只眼,其余治疗眼平均随访时间3.27个月。B组31只眼中,治疗后失访3只眼,其余治疗眼平均随访时间6.68个月。C组10只眼中,治疗后失访1只眼,其余治疗眼平均随访时间5.67个月。随访病情加重或复发者行FFA和(或)ICGA检查。对比分析患眼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BCVA、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变化;观察治疗后病灶消退、复发或加重的情况。结果 A组45只眼均接受1次治疗;B组31只眼中,接受1次治疗20只眼,占64.5%;C组10只眼中,接受1次治疗9只眼,占90.0%。治疗后1个月A、B、C组患眼BCVA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1、3.262、3.258,P<0.05);3组间治疗后1个月患眼平均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45、0.683、0.168,P>0.05)。治疗后1个月,A、B组患眼平均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9、4.334,P<0.05);C组患眼平均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286,P>0.05)。FFA和(或)ICGA检查结果 显示,A组接受检查的13只眼中,息肉样病灶、色素上皮脱离(PED)消退3只眼;息肉样病灶、PED减少4只眼;息肉样病灶仍然存在3只眼;息肉样病灶伴PED加重3只眼。B组接受检查的10只眼中,息肉样病灶消退3只眼;息肉样病灶减少3只眼;息肉样病灶消退后复发4只眼。C组接受检查的5只眼中,息肉样病灶消退4只眼;息肉样病灶消退后复发1只眼。结论 单纯PDT、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或后Tenons囊下注射TA均能不同程度使息肉样病灶消退或渗漏减轻;患眼视力稳定或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ranibizumab(IVR)辅助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VRS)治疗严重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临床确诊为严重PDR的60例患者70只眼纳入研究。依据手术前是否行IVR治疗将患者分为IVR组和对照组。IVR组31例35只眼,对照组29例35只眼。IVR组于手术前3~4 d玻璃体腔注射10 mg/ml的ranibizumab 0.05 ml(含ranibizumab 0.5 mg),然后行23G微创VRS。对照组直接行23G微创VRS。手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4.5±1.8)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和视网膜复位及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IVR组患者均未发生与注射及药物相关的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手术后1周,1、3个月,IVR组玻璃体积血(VH)发生率分别为8.6%、0.0%、0.0%,对照组VH发生率分别为28.6%、17.1%、8.6%。两组手术后各时间点VH发生率比较,手术后1周及1个月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4.56,P<0.05),手术后3个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P>0.05)。IVR组、对照组手术后平均logMAR BCVA分别为0.81±0.40、1.05±0.42,均较手术前提高。IVR组、对照组手术前后平均logMAR BC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8、4.39,P<0.05)。IVR组手术后平均logMAR BCVA较对照组提高,两组手术后平均logMAR BC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P<0.05)。IVR组、对照组手术后平均CRT分别为(297.6±79.8)、(347.6±85.0) μm,两组平均CR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P<0.05)。IVR组、对照组手术后视网膜复位率分别为97.1%、94.3%,两组视网膜复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P>0.05)。IVR组、对照组一过性高眼压发生率分别为14.3%、34.3%,两组间一过性高眼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P<0.05)。IVR组、对照组视网膜前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0.97、0.51,P>0.05)。结论 IVR辅助23G微创VRS治疗严重PDR能提高患者视力,降低手术后VH发生率,减小CRT。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变化及其与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内分泌科检查确诊的2型糖尿病(DM)患者93例164只眼(DM组)纳入研究。其中,男性34例,女性59例;平均年龄(59.3±5.6)岁。平均糖尿病病程(5.11±4.64)年。所有患者均行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A/B型超声、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以及空腹血糖、平均动脉压检查。患者平均眼轴长度(23.04±0.78) mm;平均空腹血糖(8.88±2.59) mmol/L;平均动脉压(100.44±9.63) mmHg。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国际分期标准将DM组分为无DR(NDR)组、轻度NPDR组、中度NPDR组、重度NPDR组,分别为64、33、37、30只眼。选取同期正常受试者25例42只眼作为对照组。应用Topcom 3D-OCT仪测量受检者黄斑SFCT。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法分析SFCT变化及其与DR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平均动脉压、眼轴长度与SFCT的相关性。结果 DM组SFCT为130.5~340.0 μm,平均SFCT为(224.24±42.10) μm。正常对照组SFCT为141.5~415.0 μm,平均SFCT为(276.77±48.07) μm 。DM组SFCT与正常对照组SF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86,P<0.05)。NDR组、轻度NPDR组、中度NPDR组、重度NPDR组间SF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DR组SFCT较轻度NPDR组SFCT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NPDR组SFCT与重度NPDR组SFCT比较,中度NPDR组SFCT较厚,但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SFCT与DR严重程度呈负直线相关关系(r=-0.555,P=0.000);糖尿病病程与SFCT呈负相关(r=-0.332,P=0.001);而空腹血糖(r=-0.123)、平均动脉压(r=-0.116)、眼轴长度(r=-0.018)与SFCT无相关性(P>0.05)。结论 DM患者较正常对照者SFCT变薄;不同分期DR患者间SFCT也存在差异,随DR严重程度增加SFCT逐渐变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抑制因子(VEGI)及其相关因子在糖尿病(DM)大鼠外周血、玻璃体液及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VEGI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70只6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DM 1、3、6个月组(各20只)。DM大鼠模型建立后,分别于1、3、6个月时取大鼠外周血、玻璃体液、全眼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样配体1/血管内皮生长抑制因子251(TL1A/VEGI 25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血清及玻璃体液浓度,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因子在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苏木素 伊红(HE)染色评价各组大鼠DR进程。比较空白对照组和DM实验组间大鼠血清、玻璃体液及视网膜组织中TL1A、VEGF、TNF-α、IL-1β的表达差异。结果 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最小显著差法检验。结果 空白对照组、DM 1、3、6个月组大鼠血清TL1A浓度分别为(92.09±2.05)、(118.36±8.30)、(85.90±7.51)、(78.90±4.88) ng/L,组间血清TL1A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7.405,P<0.05)。从空白对照组到DM 1、3、6个月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浓度均呈升高趋势,4组间血清TNF-α、IL-1β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08、15.416,P<0.05)。VEGF浓度在DM 1个月时升高,DM 3个月时下降,DM 6个月时再次升高,但4组间VEGF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42,P>0.05)。各组大鼠玻璃体液TL1A浓度分别为(91.50±8.18)、(67.03±6.74)、(47.44±4.92)、(46.01±4.62) ng/L,组间TL1A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4.777,P<0.05)。从空白对照组到DM 1、3、6个月组,大鼠玻璃体液VEGF、TNF-α、IL-1β浓度均呈升高趋势,4组间VEGF、TNF-α、IL-1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16、4.392、3.635,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DM 1、3个月组大鼠视网膜TL1A表达吸光度[A,旧称光密度(OD)]值均较空白对照组降低(t=6.851、6.066,P<0.05),但DM 6个月组与空白对照组的TL1A表达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01,P>0.05);DM各组大鼠视网膜VEGF和TNF-α表达A值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tVEGF=-4.709、-16.406、-9.228,P<0.05;t TNF-α=-4.703、-6.583、-17.762,P<0.05);DM 1、6个月组大鼠视网膜IL-1β表达A值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t=-4.108、-3.495,P<0.05),但DM 3个月组与空白对照组IL-1β表达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97,P>0.05)。HE染色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与DM 1个月组大鼠视网膜组织结构基本正常;DM 3个月组大鼠视网膜组织水肿,细胞排列紊乱;DM 6个月组大鼠视网膜组织明显水肿,神经节细胞核染色加深,内丛状层可见大量新生血管,内核层细胞排列紊乱、水肿,可见大量脂肪空泡,视网膜各层结构不清晰。结论 VEGI可能通过与VEGF、TNF-α、IL-1β等因子的相互作用参与DR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ranibizumab(商品名Lucentis)联合激光光凝治疗急进性后部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AP-RO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经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和临床检查确诊为AP-ROP的35例患儿70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眼病变均位于后极部。其中,病变位于1区42只眼,病变位于2区28只眼。合并有虹膜新生血管或扩张的虹膜血管46只眼,合并玻璃体积血19只眼。所有患儿在确诊后12 h内接受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治疗。观察全身及眼部的不良反应情况。注药后1周,观察患眼眼底情况,比较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前后视网膜血管纡曲和扩张程度的变化。所有患眼均在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治疗后联合激光光凝治疗,激光治疗距离注药的时间间隔为1~10周,平均间隔时间(5.1±2.6)周。治疗后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0.3±3.9)个月。主要观察视网膜病变转归情况。对于随访过程中出现病情进展至4期或5期的患儿,行保留晶状体的玻璃体切割手术或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切除手术。结果 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后,无患儿发生眼部并发症及全身不良反应。出现新增的视网膜前出血12只眼,占所有患眼的17.1%;但出血均自行吸收。随访期间,所有的晶状体均保持透明,未发生医源性裂孔。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后1周,所有虹膜新生血管或扩张的虹膜血管均消退。玻璃体积血明显吸收16只眼,占合并有玻璃体积血患眼的84.2%。后极部血管纡曲、扩张明显消退61只眼,占所有患眼的87.1%;视网膜血管不同程度向周边生长59只眼,占所有患眼的84.3%。1区病变42只患眼中,血管发育至2区32只眼,占76.2%。2区病变28只患眼中,血管发育至2~3区交界处24只眼,占85.7%。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联合激光光凝治疗后,视网膜血管网或嵴消退、附加病变消退且视网膜平复62只眼,占所有患眼的88.6%。视网膜表面纤维增生膜持续加重,发生牵引性视网膜脱离8只眼,占所有患眼的11.4%。其中,进展至4期5只眼,占所有患眼的7.1%;进展至5期3只眼,占所有患眼的4.3%。接受保留晶状体的玻璃体切割手术4只眼,接受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切除手术4只眼。手术治疗后,视网膜完全复位5只眼,视网膜部分复位3只眼。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联合激光光凝治疗AP-ROP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视盘倾斜综合征(TDS)患者黄斑区脉络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厚度。方法 描述性研究。临床检查确诊的TDS患者22例30只眼(TDS组)纳入研究。其中,男性8例11只眼,女性14例19只眼;平均年龄(9.00±2.78)岁。最佳矫正视力(BCVA) 0.3~1.0;平均等效球镜度数(-3.44±2.22) DS。选取同期等效球镜度数相匹配的志愿者15名30只眼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8名16只眼,女性7名14只眼;平均年龄(9.33±1.11)岁。BCVA均≥1.0;平均等效球镜度数(-3.18±1.13) DS。两组受检者等效球镜度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48,P=0.110)。应用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深度增强成像技术测量受检者黄斑中心凹下,通过黄斑中心凹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距黄斑中心凹鼻侧、颞侧、上方、下方各500、1000、1500、2000 μm处共17个位点的脉络膜、RPE层厚度。定量分析TDS组黄斑区脉络膜、RPE层厚度。结果 TDS组、对照组黄斑中心凹平均脉络膜厚度分别为(235.53±51.77)、(273.45±60.35) μm。两组黄斑中心凹平均脉络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2,P=0.011)。TDS组黄斑中心凹水平(F=24.180)、垂直(F=23.390)方向各位点之间脉络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黄斑中心凹水平方向脉络膜厚度除鼻侧1000 μm外,其余各位点脉络膜厚度均较对照组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垂直方向黄斑中心凹及下方各位点脉络膜厚度均较对照组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DS组、对照组黄斑中心凹平均RPE层厚度分别为(32.56±5.00)、(36.58±3.60) μm。两组黄斑中心凹平均RPE层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7,P=0.001)。两组RPE层厚度均表现为中心凹处最厚,TDS组RPE层各位点厚度均较对照组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DS患者脉络膜、RPE层厚度均较正常人变薄。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不同分期脉络膜厚度的变化。方法 临床检查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227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67例 89只眼,女性83例 138只眼;平均年龄(65.6±8.0)岁;平均糖尿病病程(12.4±6.5)年。所有患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屈光度、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检查。参照早期DR治疗研究组制定的分级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无DR(NDR)组、非增生型DR不伴黄斑水肿(NPDR/ME-)组、非增生型DR伴黄斑水肿(NPDR/ME+)组、增生型DR不伴黄斑水肿(PDR/ME-)组、增生型DR伴黄斑水肿(PDR/ME+)组,分别为99、64、5、25、5只眼。选取既往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治疗的19例29只眼作为PRP治疗(PRP-DR)组。行PRP治疗的时间距离本研究SD-OCT检查时间为0.25~18.00个月。与患者年龄匹配的正常人17例32只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SD-OCT深度增强成像技术测量受检者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统计分析时,因NPDR/ME+组和PDR/ME+组样本量较小,未行组间比较。结果 正常对照组、NDR组、NPDR/ME-组、PDR/ME-组、PRP-DR组SFCT分别为(310.2±54.8)、(251.1±81.4)、(262.5±83.2)、(286.2±76.8)、(327.4±83.1) μm。与正常对照组SFCT比较,NDR组、NPDR/ME-组SFCT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4、2.140,P<0.05)。PDR/ME-组SFCT较NDR组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4, P<0.05)。PRP-DR组SFCT较PDR/ME-组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71.500, P<0.05)。结论 早期DR患者SFCT变薄,随病变程度加重,SFCT逐渐增厚;行PRP后早期SFCT增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手术后视力和光感受器内外节连接(IS/OS)的改变。方法 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连续IMH患者40例4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2例,女例28例;平均年龄(62.43±5.68)岁;平均病程2.78个月。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裂隙灯显微镜联合前置镜检查,眼底彩色照相和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BCVA检查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统计分析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患眼BCVA 0.05~0.5,平均logMAR BCVA 0.71±0.19。黄斑裂孔Ⅱ、Ⅲ、Ⅳ期分别为4、16、20只眼。平均黄斑裂孔颈部最小直径(410.13±175.72) μm;平均底部最大直径(775.00±264.77) μm。IS/OS破坏直径618.00~2 589.00 μm,平均破坏直径(1 682.08±484.11) μm。均行23G联合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33.75个月。观察手术后1、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BCVA、黄斑中心凹结构;分析末次随访logMAR BCVA和IS/OS破坏直径的影响因素及其与随访时间的关系。结果 手术后1、3个月和末次随访平均logMAR BCVA分别为0.49±0.31、0.37±0.26、0.30±0.26。与手术前平均logMAR BCV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598、-5.215、-5.218, P<0.05)。手术前logMAR BCVA、黄斑裂孔最小直径与末次随访logMAR BCVA相关(r=0.401、0.392,P<0.05);手术前、末次随访IS/OS的破坏直径大小和末次随访logMAR BCVA相关(r=0.339、0.353,P<0.05);末次随访时间的长短与末次随访logMAR BCVA、IS/OS破坏直径的大小无相关(r=0.000、0.018,P>0.05)。末次随访时,黄斑裂孔完全闭合39只眼,占97.5%。IS/OS完全连接32只眼;仍有破坏8只眼。结论 IMH手术后患者视力稳定,IS/OS完全连接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一个先天性视网膜劈裂(XLRS)家系进行基因分析,观察其视网膜劈裂基因(RS1基因)的突变位点。方法 家系研究。一个三代15人的XLRS家系纳入研究。包括先证者在内的9名家系成员行眼科常规检查。6名家系成员同时行眼底彩色照相、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其中,男性6人10只眼,女性3人6只眼。抽取家系成员中12人的外周静脉血,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RS1基因的6个外显子各片段进行扩增后直接DNA测序分析,明确基因突变位点。结果 眼底检查者正常4人8只眼,其中男性1人2只眼,女性3人6只眼。均无视力下降主述。检查结果符合XLRS临床诊断者5例10只,均为男性。患眼视力手动~0.5。出现视力下降时年龄均<10岁。眼底彩色照相检查可见黄斑区放射状囊样劈裂、周边视网膜劈裂;OCT检查可见黄斑区劈裂8只眼,周边视网膜劈裂6只眼。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正常者3人,男性。5例临床确诊者RS1基因在外显子4的末位碱基发生错义突变(c.326G>T),该突变导致RS1基因编码的视网膜劈裂蛋白第109位氨基酸由甘氨酸变为缬氨酸(p.Gly109Val)。1名3岁儿童具有与5例患者相同的基因突变。眼底检查正常的3名女性为p.Gly109Val突变的杂合子,为致病基因携带者。结论 p.Gly109Val突变为XLRS家系的一个新的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exudative chorioretinopathy,CEC)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图像特征。
方法
对41例发病时间从1周~10个月的CEC患者的 43只患眼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OCT检查,其中27只患眼在 FFA检查的同时进行了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检查。对比分析其CNV的OCT和 FFA及ICGA图像特征。
结果
CEC的OCT图像表现为边界清楚的CNV(41.86%)、边界不清的 CNV(30.23%)、出血性色素上皮脱离(pigment epithelium detachment,PED)(16.28%)、伴有浆液性(6.98%)或出血性神经上皮脱离的CNV(4.65%) 5种形态。其中以边界清楚的CNV和边界不清的CNV为主,共占72.09 %。视网膜血管造影,能清楚确定CNV的边界者,FFA、ICGA检查分别为12、20只眼;OCT从视网膜断层切面上能清楚确定CNV边界者23只眼。FFA检查上典型的CNV,OCT图像通常也表现为边界清楚的CNV;FFA检查上非典型的CNV,OCT图像表现为多种形态。
结论
CEC的OCT图像特征以边界清楚的CNV和边界不清的CNV为主。OCT检查可以从视网膜断面上准确观察CEC病灶视网膜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的形态,对FFA、ICGA从视网膜脉络膜平面上对CNV的观察有很好地补充作用。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2, 18: 121-1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