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克拉玛依市居民家庭健康询问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我们于2002至2003年在克拉玛依市调查样本区居民的2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和因病伤而丧失劳动力的失能率等,评价我市居民的健康水平、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卫生服务需求量,了解居民医疗保健负担能力及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对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调查  相似文献   

2.
经济体制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和卫生事业呈现出了空前的持续发展繁荣态势。与此同时,居民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一直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稳定。众多文献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原因的研究,都是从居民缺乏医疗费用支付能力方面,即从需求方面进行研究的。从供给方面研究的文献比较少见,尚未见到将需求与供给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的报道。本文选用居民住院医疗直接费用经济负担和居民家庭贫困客观性宏观指标,从需求与供给联系的角度探讨与疾病损伤因素关联的居民家庭贫困的成因。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我国社会经济和卫生事业空前持续发展时期居民需要住院医疗时,因经济困难而不能住院医疗的根本原因,探讨居民家庭因病致贫、因病反贫问题的根本原因.探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是否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互相协调,需要在宏观层面上评价居民住院医疗直接费用经济负担,本文利用多个宏观经济指标对居民住院医疗直接费用经济负担进行了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南疆农村居民因病致贫的现状,分析因病致贫的影响因素,为继续健康扶贫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四地州19个贫困县195位贫困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南疆农村地区2019年间因病致贫情况及其特征分布,并通过χ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因病致贫的影响因素。结果:南疆农村居民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比例为42.6%,劳动力减少导致收入降低是因病致贫主要原因;因病致贫者中主要的致贫疾病依次为高血压(42.2%)、肺结核(37.3%)、糖尿病(19.3%)、恶性肿瘤(18.1%)及类风湿关节炎(13.3%);家庭年均支出类型(OR=114.413,95%CI(16.476~794.492),P<0.05)、家庭劳动力人数(OR=0.051,95%CI(0.008,0.338),P<0.05)以及家庭中65岁及以上老人数(OR=0.070, 95%CI(0.008,0.657),P<0.05)是因病致贫的影响因素。结论:南疆农村居民因病致贫比例较高,慢性疾病及重大疾病是居民主要的致贫疾病;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国成年居民社会资本相关因素对健康自评的影响作用。方法:使用北京大学中国社会调查中心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2010年横断面调查数据,在33 610个成年居民样本中对社会资本相关因素与健康自评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被调查者中,健康自评为“健康”的占47.4%。单因素分析显示,社会资本相关因素中,居民的组织参与和人际交往与健康自评状况有关,参与了社会组织(P<0.001)、人际交往频繁(P<0.001)的居民健康自评较高。在控制了客观健康状况和社会人口学因素后,居民的组织参与、人际交往和社会公平认同均与健康自评相关,参与社会组织(P<0.01)、人际交往频繁(P<0.001)、社会公平认同程度高(P<0.001)的居民健康自评较好。结论:除身体健康状况、社会人口学因素外,社会资本相关因素也对中国居民的健康自评起关键的影响作用;健康自评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个人的社会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深圳特区居民饮酒对其健康的影响.方法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 V1.0)对深圳特区居民5 940名进行现场测试.结果居民饮酒率为15.54%,其中男性占90.24%;平均酒龄为(19.40±13.84)年;每月饮酒量以500g的居民最多,有51.91%.饮酒组居民与不饮酒组的自测健康主要在生理健康、社会健康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男性饮酒者在心理健康方面优于女性(P<0.05).每月不同饮酒量的居民自测健康无差异,仅在社会支持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以每月饮酒超过1 500g的居民尤为明显(P<0.05).结论饮酒主要影响居民的生理健康、社会健康,对女性的心理健康影响较大.每月不同饮酒量对居民的自测健康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深圳居民吸烟状况与自测健康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深圳特区居民吸烟对其健康的影响情况。方法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V1.0)对深圳特区居民5940名进行现场测试。结果深圳居民吸烟人数1032人,吸烟率为17.59%,其中男性980人,占94.96%;平均烟龄为(20.89±14.77)年;每日吸烟的吸烟者有82.17%,每天吸烟量以6~20支的人数最多,占49.29%。吸烟组与不吸烟组的男性居民自测健康主要在生理健康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男性吸烟者也在生理健康方面优于女性吸烟者(P<0.05)。每日不同吸烟量的居民的自测健康在生理健康、社会健康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每日吸烟超过40支的人群在身体活动功能、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社会健康方面与其他组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吸烟主要影响居民的生理健康,对女性更明显。每日吸烟量不同主要影响居民的生理健康、社会健康,吸烟越多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8.
建国以来 ,我国农村医疗保健事业有很大发展 ,农民的健康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但农村卫生工作一直较薄弱。目前 ,有的农村地区 ,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出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严重现象 ,有可能影响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 ,解决 9亿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 ,对于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 ,发展农村经济 ,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均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解决农村基本医疗保障问题 ,已有不少研究 ,本文就建立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指导思想与对策进行研讨。1 建立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紧迫性我国 80 %人口在农村 ,87.32 %的农民属自费医疗 ,现在有部分贫困农村的农民发生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严重现象 ,并影响到社会的公平性和农村社会的稳定。据报导 ,浙江省农村的贫困农民中因疾病损伤原因致贫的比例为 35 .7%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是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未解决。据卫生部 1 988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 ,造成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 :缺乏劳动力 (占 2 3.1 8% )、疾病和意外损伤 (占 2 1 .6 % )、当地自然环境条件恶劣 (占 1 7.1 3% )。据抽样调查 ,广西农村有 2 2 .6 ...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社区社会环境对社区中老年居民自评健康的影响,为构建良好的社区社会环境、促进社区中老年人群健康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2011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 CHARLS)社区和家户调查数据,选取397个社区的7 822名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社区社会环境包括社区社会经济地位、社区社会保障和社区服务三类,自评健康采用五个等级评分。采用三水平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社区社会环境对中老年自评健康的影响。   结果   自评健康不好的比例为28.8%。三水平广义线性模型结果显示,中老年居民自评健康在城市和社区层面均存在差异,并且社区水平方差缩减比达到35.71%。中、高人均纯收入社区相比低人均纯收入社区,其居民自评健康状况更好(OR=0.84,P<0.05;OR=0.70,P<0.05)。中、高文化程度社区相比低文化程度社区,其居民自评健康状况更好(OR=0.78,P<0.05;OR=0.73,P<0.05)。实行失业补贴的社区其中老年居民自评健康状况更好(OR=0.77,P<0.05)。个体水平上,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更差(OR=4.46,P<0.05)。城市的中老年自评健康状况较农村更好(OR=0.76,P<0.05)。   结论   社区社会经济地位和社区失业补贴与社区中老年居民自评健康呈正相关。需要特别关注低社会经济地位社区的中老年人健康状况,完善失业保障政策,促进社区中老年居民健康。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不断发生变化。医疗保险是保证我国社会居民的身体安全的关键,可以有效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的就医经济压力。由于医疗保险的快速进步发展,其覆盖的地区和人群范围更加广泛。由于地区差异影响,社会人们的健康水平都存在一定差异性,其医疗保险对人们的就医行为也存在一定影响。因此,本文针对医疗保险对社会居民就医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地区差异对就医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深圳特区居民吸烟对其健康的影响情况.方法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 V1.0)对深圳特区居民5 940名进行现场测试.结果深圳居民吸烟人数1 032人,吸烟率为17.59%,其中男性980人,占94.96%;平均烟龄为(20.89±14.77)年;每日吸烟的吸烟者有82.17%,每天吸烟量以6~20支的人数最多,占49.29%.吸烟组与不吸烟组的男性居民自测健康主要在生理健康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 <0.05),男性吸烟者也在生理健康方面优于女性吸烟者(P <0.05).每日不同吸烟量的居民的自测健康在生理健康、社会健康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 <0.05),其中每日吸烟超过40支的人群在身体活动功能、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社会健康方面与其他组的差异显著(P <0.05).结论吸烟主要影响居民的生理健康,对女性更明显.每日吸烟量不同主要影响居民的生理健康、社会健康,吸烟越多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2.
深圳市居民自测健康的人口学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军  罗乐宣  吴娴波  徐娟  陈建 《广东医学》2006,27(3):413-415
目的了解深圳市居民自测健康的人口学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 V1.0)对深圳特区人群5940个居民进行现场调查。结果深圳市居民生理、心理及社会健康子量表分及SRHMSV 1.0总分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及户籍等方面存在统计学意义;而不同民族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SRHMS V1.0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深圳居民不同人群的自测健康状况,深圳居民自测健康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及户籍等人口学方面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13.
深圳特区居民饮酒状况与自测健康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深圳特区居民饮酒对其健康的影响。方法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 (SRHMSV1.0 )对深圳特区居民 5 940名进行现场测试。结果居民饮酒率为 15 .5 4% ,其中男性占 90 .2 4% ;平均酒龄为 ( 19.40± 13 .84)年 ;每月饮酒量以 5 0 0 g的居民最多 ,有 5 1.91%。饮酒组居民与不饮酒组的自测健康主要在生理健康、社会健康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 ,男性饮酒者在心理健康方面优于女性 (P <0 .0 5 )。每月不同饮酒量的居民自测健康无差异 ,仅在社会支持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 ,以每月饮酒超过 15 0 0 g的居民尤为明显 ( P <0 .0 5 )。结论饮酒主要影响居民的生理健康、社会健康 ,对女性的心理健康影响较大。每月不同饮酒量对居民的自测健康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社区社会经济地位与城市和农村成年居民自评健康是否存在独立关联,为采用社区层面干预措施,改善社会经济发展落后社区居民健康状况提供政策依据。方法: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 CFPS)2010年基线数据,对社区人均教育年限、人均收入和人均财富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第一主成分得分,标准化后作为社区社会经济指数(socioeconomic index, SEI)。再合并2012年CFPS成人追访数据,利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在控制个体人口和社会经济因素后,分别分析社区SEI对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自评健康是否具有独立关联。结果: 纳入最终分析样本分布在577个社区中,共包含31 321名成人居民,其中城市居民8 423人,农村居民22 898人。社区SEI取值范围为-2.41~3.16,其均值为0,方差为1。随着社区SEI增加,不同维度的贫困发生率下降,社区社会经济地位升高。控制个体因素和社区社会经济因素的多水平Logistic模型显示,随着社区SEI增加,自评不健康概率下降,社区社会经济地位对成人自评健康存在情境效应。但是只有社区社会经济地位对农村居民自评不健康的情境效应存在统计学意义(OR=0.84,95%CI:0.76~0.94),对城市居民自评不健康的情境效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OR=0.94,95%CI:0.83~1.06)。结论: 控制个体社会经济因素后,社区经济地位和农村居民自评不健康之间存在独立关联,提高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农村社区居民健康状况,不仅仅需要采取基于个体的健康干预,同时需要考虑采取基于社区的健康干预。  相似文献   

15.
社区健康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有生物学因素、社会环境因素、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等,基于低碳经济背景,提出黑龙江省社区健康教育的发展对策:加强低碳社区建设;做好建设低碳社区宣传工作;建立居民基本健康档案;调动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培养居民低碳消费的理念并倡导低碳消费。  相似文献   

16.
农民因病致贫疾病的防治和经济损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农民因病致贫疾病的防治效果和经济损失,提出适宜对策,在山东农村普查了21个村的因病致贫户127个,病人多患慢性病或严重意外伤害后遗症。对这些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效果进行了评价,统计了各项费用,提出了减少因病致贫的社会经济、健康行为、卫生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社区健康促进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发展之中,一般来讲,社区健康促进是指通过健康教育和环境支持改变人们的行为、生活方式和社会的影响,以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它包括健康教育以及能够促使行为、环境改变的组织、政策、经济支持等各项策略。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表明,行政干预能有效促进健康教育达到预期效果,包括影响行为并直接影响健康的社会、政治、经济、组织、政策及规章环境等。  相似文献   

18.
胡国权 《现代实用医学》2001,13(11):578-579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卫生工作的推进 ,我市居民期望寿命、卫生需求、主要卫生问题以及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逐渐发生了很大变化。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问题已经不光是传染病的威胁 ,人们的卫生需求不仅是治疗疾病 ,同时包括预防和各种保健的需要。卫生管理专家把这种变化称为健康转型。居民的健康转型对卫生服务的内涵和数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带来了契机 ,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1 健康转型期的社会人群特征卫生服务与卫生需求调查表明 ,城乡居民健康转型的主要特征是 :1 .1 人口结构老龄化 近 30年来 ,实施…  相似文献   

19.
《西北医学教育》2019,(5):825-828
目的了解中老年社区居民社会适应性情况,探讨社会适应性健康的影响因素。方法运用流行病学现况研究对该市中老年社区居民社会适应性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相关因素。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996名中老年社区居民,平均年龄(52.41±16.40)岁。影响中老年社区居民社会适应性健康的主要因素有职业、文化程度、年龄、性别、民族、年收入状况、运动锻炼情况、人际交往关系、日常生活能力、居住条件。结论该市中老年社区居民社会适应性健康状况中等偏下,应着力从健康教育、人际交往能力、社交活动等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20.
艾滋病是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艾滋病带来的过早死亡,造成劳动力减少和生产力下降,医疗费用上升,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已经显现,必须采取强有力的防控措施.本文对我国艾滋病预防以及控制从HIV监测、依法加强对艾滋病毒感染和艾滋病病人的管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