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比较葛根芩连汤及其拆方对UC大鼠结肠组织中P选择素水平及结肠黏膜超微结构改变的影响,探讨葛根芩连汤中哪些药物或药物组合对UC大鼠结肠组织中P选择素水平及结肠黏膜超微结构改变的影响最明显,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大鼠随机分为8组,采用三硝基本磺酸(TNBS)/乙醇法建立UC模型,分别给予葛根芩连汤及其拆方连续灌胃4周后停药,采用ELISA法测定结肠组织P选择素水平,透射电镜下观察结肠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P选择素水平显著高于其它各组。全方组、全方去黄芩组、全方去甘草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其次为去葛根组、全方去黄连组、全方去葛根黄连组(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及其拆方中对UC大鼠结肠组织中P选择素水平及结肠黏膜超微结构的改变影响最明显的药组是葛根、黄连、炙甘草的组合,葛根、黄连、炙甘草的组合具有较好的重建和修复结肠组织黏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结肠粘膜组织Bcl-2、Bax的变化,探讨葛根芩连汤对UC大鼠细胞凋亡的的影响。方法根据体重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药组、葛根芩连汤组;采用免疫诱导法(第1、10、17、24d于大鼠双侧足趾、双侧腹股沟及背部皮下注射抗原乳化液)复制UC大鼠模型;第30d观察大鼠结肠黏膜组织损伤程度并评分,ELISA法分析结肠黏膜组织匀浆中Bcl-2、Bax水平变化。结果 UC模型大鼠结肠溃疡形成,可伴有炎症、充血、水肿等病理改变;UC模型大鼠结肠黏膜Bcl-2水平显著降低,Bax水平显著升高(P<0.05);葛根芩连汤组结肠黏膜Bcl-2水平显著升高,Bax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UC模型大鼠结肠黏膜损伤,可能与细胞凋亡因子Bcl-2、Bax的变化有关;葛根芩连汤可上调UC模型大鼠Bcl-2水平、下调Bax水平。  相似文献   

3.
王浩  徐明  王思程 《四川中医》2011,(11):12-14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对UC大鼠血清Bcl-2、TGF-β1的影响。方法:根据体重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药组、葛根芩连汤组;采用免疫诱导法(第1、10、17、24d于大鼠双侧足趾、双侧腹股沟及背部皮下注射抗原乳化液)复制UC大鼠模型;第30d观察大鼠结肠黏膜组织损伤程度并评分,ELISA法分析血清Bcl-2、TGF-β1水平变化。结果:UC模型大鼠结肠溃疡形成,可伴有炎症、充血、水肿等病理改变;UC模型大鼠血清Bcl-2、TGF-β1水平显著降低(P〈0·05);葛根芩连汤组血清Bcl-2、TGF-β1升高(P〈0·05)。结论:UC模型大鼠结肠黏膜损伤,葛根芩连汤可改善其结肠黏膜损伤程度,这可能与血清Bcl-2、TGF-β1水平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葛根芩连汤配伍抗腹泻药效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葛根芩连汤各配伍与抗腹泻药效之间关系来探讨其配伍规律.方法:运用正交设计方法,用墨汁为显色剂,小鼠小肠推进率为指标;用番泻叶造成小鼠腹泻模型,以腹泻次数为指标,观察葛根芩连汤各配伍与药效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葛根芩连汤配伍降低小肠推进率的影响中,以黄连与炙甘草作用为主,葛根与黄芩能拮抗黄连的作用,炙甘草则增强黄连的作用.减少腹泻小鼠DI,主要作用药物为黄连,黄芩拮抗黄连,葛根能增加黄芩的作用,而炙甘草与黄芩黄连配伍后能增强黄连的作用.结论:在葛根芩连汤的抗腹泻药效中,其最佳组合为黄连炙甘草.  相似文献   

5.
服用温度对葛根芩连汤治疗大鼠溃疡性结肠炎药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服用温度是否影响葛根芩连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药效。方法以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模型,不同温度(10、42℃)的葛根芩连汤ig给药,连续给药7 d,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比较给药前后结肠大体形态和病理学改变,比较各组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HS-Px)、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的UC相关症状及指标改变,葛根芩连汤低温组(10℃)及高温组(42℃)均显示出明显的治疗效果;其中,葛根芩连汤低温组在病理组织学评分、肠壁厚度和多项生化指标上均明显好于高温组,显示出更好的治疗效果。结论针对UC大鼠模型,葛根芩连汤冷服的效果优于热服,推测可能与不同温度诱发肠道黏膜肥大细胞不同强度的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可能机制,同时讨论缺少药味对葛根芩连汤疗效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由饮用5%葡聚糖硫酸钠盐水溶液诱导UC大鼠模型,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柳氮磺吡啶肠溶片,350 mg·kg-1)、葛根芩连汤全方组(17 g·kg-1)、全方去甘草组(17 g·kg-1)、全方去葛根组(17 g·kg-1)、葛根甘草组(17 g·kg-1)和黄芩黄连组(17 g·kg-1)。用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和荧光漂白后恢复技术(FRAP)法评估葛根芩连汤及其不同配伍组体外抗氧化活性;通过比较大鼠体质量变化和记录结肠长度、观察结肠剖面和苏木素-伊红(HE)染色病理组织切片评估给药治疗后各组大鼠结肠组织损伤程度;比色法测定大鼠血清中髓过氧化物酶(MPO)、脂质过氧化物(LPO)、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结肠组织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醌氧化还原酶1(NQO1)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组织坏死,炎症浸润,血清中过氧化物MPO、LPO和MDA含量显著上升(P<0.01),抗氧化酶T-SOD、CAT和GSH活性显著下降(P<0.01),Nrf2、NQO1和HO-1 mRNA表达均呈下降趋势,Nrf2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NQO1和HO-1蛋白表达呈下降趋势;与模型组比较,葛根芩连汤及配伍组能改善UC大鼠结肠组织病理损伤和形态结构,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过氧化物MPO、LPO和MDA水平(P<0.05),提高无葛根组抗氧化酶T-SOD,无甘草组、黄芩黄连组CAT和GSH(P<0.01)活性,增加结肠组织中Nrf2、NQO1和HO-1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全方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葛根芩连汤对UC大鼠病理损伤具有恢复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有关。葛根芩连汤组方中缺少君药葛根或仅有臣药黄芩和黄连对其治疗UC有较大影响。研究结果可为中药复方临床合理应用及复方配伍机制研究做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上调微RNA-542-3p(miR-542-3p)表达保护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机制研究。方法:选取8~10周龄SD大鼠经UC造模及鉴定后分成模型组、美沙拉嗪组、葛根芩连汤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同批次等体质量健康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每组16只。UC结肠细胞进入对数生长期后消化传代至24孔板培养,每孔加入2×105个细胞,用Lipofectamine 3000转染miR-NC、miR-542-3p、anti-miR-NC、anti-miR-542-3p质粒至UC大鼠结肠上皮细胞并分组,miR-NC、miR-542-3p组细胞经含10%生理盐水处理24 h,而anti-miR-NC、anti-miR-542-3p组用含10%葛根芩连汤处理24 h,处理结束后分析细胞上清液炎症介质和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大鼠结肠组织和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化学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miR-542-3p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葛根芩连汤中剂量、高剂量组TNF-α、IL-6、IL-8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葛根芩连汤中剂量、高剂量组MDA水平显著降低,SOD、GSH-PX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葛根芩连汤中、高剂量组miR-542-3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UC+miR-NC组比较,UC+miR-542-3p组细胞miR-542-3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TNF-α、IL-6、IL-8含量显著降低;MDA水平显著降低以及SOD、GSH-Px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UC+anti-miR-NC+葛根芩连汤组比较,UC+anti-miR-542-3p+葛根芩连汤组细胞miR-542-3p表达水平显著降低;TNF-α、IL-6、IL-8含量显著升高;MDA水平显著升高以及SOD、GSH-Px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上调miR-542-3p表达保护UC大鼠,消除肠道炎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DSS模型小鼠结肠组织病理结构的变化及葛根芩连汤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以葡聚糖硫酸钠(DSS)自由饮用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按照实验内容的不同,随机分组,实验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DSS组,中药组,中药+DSS组;第二部分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UC组,中药组,中药+UC组。观察各组小鼠结肠长度变化;光镜下观察各组小鼠结肠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第一部分实验中,正常组小鼠结肠长度和DSS组以及中药+DSS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见正常组及中药组小鼠结肠组织结构完整,无病理改变出现;DSS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改变明显;中药+DSS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变化较DSS组轻;第二部分实验中,正常组小鼠结肠长度和UC组以及中药+UC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见正常组及中药组小鼠结肠组织结构完整,无病理改变出现;UC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改变明显;中药+UC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变化较UC组轻。结论 DSS诱导的UC小鼠模型,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葛根芩连汤对结肠组织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在病变发生后,葛根芩连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起到了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葛根芩连汤中炙甘草UPLC-MS/MS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研究葛根芩连汤不同配伍对炙甘草指纹图谱中甘草酸的影响。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PLC-MS/MS),选择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7μm,100 mm×2.1 mm),以乙腈-0.2%甲酸水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80 min,分别获得不同批次炙甘草及葛根芩连汤不同配伍组的色谱图。结果:建立了炙甘草UPLC-MS/MS指纹图谱,确定了12个共有峰,指认12号峰为甘草酸铵;黄连与炙甘草配伍对炙甘草指纹图谱中甘草酸影响显著。结论:成功建立了炙甘草UPLC-MS/MS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葛根芩连汤中黄连与炙甘草配伍会显著降低炙甘草中甘草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干预高脂血症肥胖大鼠肠道代谢,改善脂代谢的相关代谢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与高脂组,高脂组以高脂饲料饲养建立高脂血症肥胖大鼠模型,待模型建立后,将高脂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葛根芩连汤14.85 g/kg、4.85 g/kg、1.65 g/kg组,各组继续给予高脂饲料并给药7 w,观察葛根芩连汤对大鼠血脂的影响,利用液质联用技术,对各组大鼠的粪便代谢组进行分析,寻找各组间共同的生物标记物,分析生物标记物的剂量依赖性。结果:高脂饲料饲养4 w后,高脂血症肥胖大鼠模型建立成功。给药7 w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TC、TG、LDL-C含量明显升高(P<0.01或P<0.05),HDL-C含量明显降低(P<0.05),Lee′s指数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葛根芩连汤1.64、4.85、14.85 g/kg组TC、TG和HDL-C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葛根芩连汤4.85 g/kg组LDL-C含量明显降低(P<0.05),葛根芩连汤1.65 g/kg组FBG含量明显降低(P<0.05)。通过对各组大鼠粪便进行代谢组分析,成功鉴定了正离子模式中的5个物质:亚油酸、二十四碳六烯酸、切诺维乙醇酰胺、12-酮基去氧胆酸和3-氧代胆酸,负离子模式中未能鉴定到物质。除亚油酸和12-酮基去氧胆酸外,葛根芩连汤对生物标记物二十四碳六烯酸、切诺维乙醇酰胺和3-氧代胆酸的调节均具有较好的剂量依赖性。结论:葛根芩连汤能够有效改善高脂血症肥胖大鼠脂代谢异常,改善高脂血症肥胖大鼠脂代谢紊乱与调节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胆汁酸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1.
葛根芩连汤配伍与解热药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 :通过对葛根芩连汤各配伍与解热药效之间的关系来探讨其配伍规律。方法 :运用正交设计方法 ,灭活细菌悬液造成大鼠发热模型 ,以 6h体温反应指数 (TRI6)及平均最大体温反应高度 (△T)为指标 ,观察葛根芩连汤各配伍与药效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 :降低发热大鼠的TRI6值 ,主要作用药物为黄芩 ,葛根能增强黄芩的作用 ,黄连与炙甘草则拮抗。降低△T值 ,主要作用药物为黄芩 ,葛根增强黄芩的作用 ,炙甘草与黄连拮抗黄芩的作用。结论 :在葛根芩连汤的解热药效中 ,其最佳组合为黄芩、葛根。  相似文献   

12.
研究葛根芩连汤对急性肠炎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葛根芩连汤及其配伍改善急性肠炎与肠道菌群的关系。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葛根芩连汤全方组、全方去甘草组、全方去葛根组、全方去芩连组和芩连组,造模和给药前后观察大鼠的病理切片情况及检测指标。给药7 d后,选取24只大鼠粪便样本,利用Illumina Miseq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从抗炎和药效指标来看,葛根芩连汤全方组、全方去甘草组、全方去葛根组、芩连组的作用最明显,与模型组比较P<0.05。alpha多样性与beta多样性显示,各组大鼠肠道菌群组成存在明显差异,与模型组比较,除全方去芩连组外均能下调急性炎症引起的菌群丰度和多样性的增加(P<0.05)。利用LEfSe分析挖掘差异菌属,结果显示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等有益菌只出现在正常组中;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显著减少(P<0.01),拟杆菌属Bacteroides、梭杆菌Flavonifractor和梭菌属Clostridiumsensustricto1上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葛根芩连汤全方组、全方去甘草组、芩连组均可显著增加阿克曼菌属Akkermansia的数量(P<0.05),降低与肠道炎症疾病相关的梭菌属Clostridiumsensustricto1的数量;全方甘草组和全方去芩连组引起瘤胃菌科Ruminococcaceae的上调,但同时导致结肠细胞毒害的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富集;全方去葛根组引起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及伯克菌目Burkhonderiales的上调。该研究表明葛根芩连汤可能是部分通过改善肠道屏障、调节炎症因子水平及肠道菌群的结构而发挥治疗急性肠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葛根芩连汤对高血脂模型大鼠的降脂作用。方法:建立大鼠高血脂模型,用葛根芩连汤高、中、低三个剂量组提取物灌胃,连续6周,采集大鼠血清,用半自动生化仪测量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值,计算肝指数,并做病理学观察。结果:葛根芩连汤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TC、HDL-C、LDL-C和ALT水平。大鼠肝脏切片与模型对照组大鼠相比,葛根芩连汤治疗组肝组织细胞肿胀明显减轻。结论:葛根芩连汤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高血脂模型大鼠具有明确的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14.
惠毅  闫曙光  周永学 《陕西中医》2013,(11):1556-1558
目的:探讨乌梅丸及其拆方对UC大鼠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承气汤灌胃+TNBS灌肠诱导UC形成,通过乌梅丸拆方给药,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VIP、SP的表达,测算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VIP升高,SP降低,胃残留率升高,小肠推进率降低,有显著性(P<0.01),灌胃给药后,全方组、寒热并用组、温热组大鼠结肠组织VIP降低,SP升高,胃残留率降低,小肠推进率升高,补益组大鼠结肠组织VIP降低,SP升高,有显著性(P<0.01)。结论:乌梅丸能抑制肠黏膜VIP的表达,促进SP表达,降低胃残留率,提高小肠推进率,通过促进大鼠胃肠功能恢复对溃疡性结肠炎起到治疗作用,温热组药物为该方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主要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新葛根芩连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海马PI_3K/AKT/CREBm RNA表达的影响,探讨新葛根芩连汤改善糖尿病脑损害的机制。方法:以高脂饮食加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复制糖尿病模型,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新葛根芩连汤大、中、小剂量组,西洛他唑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8周后处死大鼠,采用PCR法检测海马PI_3K/AKT/CREBm 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IGF-1。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中PI_3K/AKT/CREBm RNA、IGF-1较空白组明显减少(P0. 01),与模型组比较新葛根芩连汤可明显增加PI_3K/AKT/CREB m RNA、IGF-1的表达。结论:新葛根芩连汤可通过增加糖尿病大鼠海马PI_3K/AKT/CREB m RNA、IGF-1的表达,改善糖尿病脑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UCRCC)与NF-κB信号通路的网络模型,预测UCRCC的关键炎性靶标,明确葛根芩连汤及其指标成分组合物对这些靶标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测定10种指标成分;检索Pubmed、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分别查阅UCRCC疾病、NF-κB通路的上下游蛋白,采用Cytoscape软件,预测UCRCC的关键炎性靶标;在AOM/DSS诱导的UCRCC小鼠模型中,通过免疫组化、ELISA方法明确葛根芩连汤及其指标成分组合物对关键炎性靶标的影响。结果葛根芩连汤中葛根素、大豆苷、甘草苷、药根碱、黄芩苷、巴马汀、小檗碱、黄芩素、甘草酸、汉黄芩素的含量分别为1.677、0.154、0.159、0.045、0.448、0.035、0.095、0.013、0.111、0.006μg/g。交互网络中综合排名较高的前8位炎症因子分别是NF-κBp65、i NOS、COX-2、Bcl-2、TNF-α、IL-1β、ICAM-1和VCAM-1。与模型组比较,葛根芩连汤低、中、高剂量组及其指标成分组合物组、美沙拉秦肠溶片(5-ASA)组均显著下调UCRCC模型小鼠结肠组织中NF-κBp65、i NOS、Bcl-2、COX-2蛋白表达(P0.01),并显著降低血清中TNF-α、IL-1β、ICAM-1、VCAM-1水平(P0.05、0.01)。结论葛根芩连汤及其指标成分组合物能够改善UCRCC小鼠结肠组织病理情况,并下调炎性因子的表达,对UCRCC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为确定葛根芩连汤质量标志物(Q-marker)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比较正常大鼠与大肠湿热证模型大鼠对葛根芩连汤中指标成分的肠吸收差异,并从吸收环节探讨该复方临床治疗大肠湿热证的合理性,该研究将低、中、高3个浓度的葛根芩连汤分别在正常大鼠和大肠湿热证模型大鼠进行离体外翻肠囊法肠试验,采用HPLC检测肠外翻样品中10个指标成分的含量,计算各成分在各肠段的累积吸收量(Q/μg)和吸收速率(K_a),并进行对比。结果发现正常鼠和模型鼠对同质量浓度的葛根芩连汤吸收程度不同。大肠湿热证模型大鼠使葛根芩连汤中的多数成分在不同肠段的肠吸收均有一定程度增加。其中200 g·L~(-1)质量浓度葛根芩连汤中各组分的累积吸收量均在模型鼠空肠最高,除大豆苷和黄芩苷外均在回肠、十二指肠、结肠中吸收依次降低;比较吸收速率常数,各组分在十二指肠与空肠吸收均显著增加(P0.01),在回肠吸收均显著性降低(P0.01),另外葛根素、大豆苷、甘草苷、黄连碱及小檗碱在结肠的吸收选择性增加。因此提示在进行吸收效应相关的成分研究时,宜采用病理模型动物,可真正为葛根芩连汤对症治疗大肠湿热证奠定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8.
探讨葛根芩连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diarrhea, IBS-D)大鼠肠道菌群的干预效果。将36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利福昔明组(150 mg·kg^(-1)),葛根芩连汤高(8.125 g·kg^(-1))、中(4.062 5 g·kg^(-1))、低剂量组(2.031 3 g·kg^(-1)),每组6只。构建IBS-D大鼠模型,干预治疗8 d,观察大鼠一般状态和粪便性状评分、腹部收缩最小容量阈值;行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利用16S rRNA测序观察肠道菌群变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利福昔明组、葛根芩连汤高剂量组、葛根芩连汤中剂量组粪便性状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腹部抬起最小容量阈值均显著升高(P<0.05)。HE染色显示葛根芩连汤干预后可以减轻肠道炎症。16S rRNA测序分析发现,IBS-D大鼠肠道菌群发生明显改变;葛根芩连汤干预后显著提高肠道菌群的丰富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调节菌群物种数量,改善alpha多样性与beta多样性。肠道菌群物种组成及LEfSe分析显示,葛根芩连汤可以显著提高拟杆菌门Bacteroidota与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比值,增加梭菌纲Clostridia、毛螺菌目Lachnospirales等益生菌丰度,减少拟杆菌目Bacteroidales、普雷沃菌科Prevotellaceae等条件致病菌丰度。PICRUSt2功能预测分析显示,葛根芩连汤主要与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等多种代谢途径有关。综上所述,葛根芩连汤能够显著降低IBS-D大鼠内脏高敏性,减轻肠道炎症,改善腹泻等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组成结构并改善其代谢途径而发挥功效。  相似文献   

19.
《辽宁中医杂志》2013,(7):1433-1435
目的:验证葛根芩连汤药效组分抗腹泻的主要药效。方法:在胃排空和小肠推进试验中,以小鼠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为指标;在番泻叶所致小鼠腹泻试验中,以腹泻指数为指标,考察葛根芩连汤药效组分抗腹泻作用。结果:在胃排空和小肠推进试验中,葛根芩连汤及其药效组分高、中、低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番泻叶所致小鼠腹泻试验中,葛根芩连汤组及其药效组分高、中、低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葛根芩连汤药效组分具有较好的抗腹泻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是否影响慢性胰腺炎胰腺外分泌功能.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二丁基二氯化物诱导大鼠制作慢性胰腺炎(CP)模型,常规饲养7天后葛根芩连汤组大鼠予1 mL/100 g葛根芩连汤混悬液(0.4 g/mL)灌胃干预,其余两组予同体积蒸馏水,每日1次,连续21天.3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胰腺大体及镜下组织形态改变,测定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