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摘要】 目的 评估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ory index,SII)对CalliSpheres药物洗脱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治疗肝癌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四川省人民医院介入科收治肝癌患者65例,均接受CalliSpheres-经导管动脉栓塞术,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SII最佳临界值,利用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判断术前SII对患者生存期的预后价值。结果 SI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9,术前SII截断值为212.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肿瘤最大径≥5 cm、TACE前SII>212.2是总生存率(OS)的重要预测指标,SII≤212.2组,<3个月,3~6个月,6~12个月,>12个月的生存率分别是100%,88.2%,58.8%,35.3%;SII>212.2组,同期生存率分别是87.5%,66.7%,41.7%,17.2%。结论 在临床实践中, SII升高作为无创、低成本、易评估和可重复的参数,可作为CalliSpheres DEB-TACE治疗肝癌患者总体生存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探讨炎症标志物检测联合术前多模态MRI特征对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MV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120例经病理确诊的肝细胞癌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MVI将患者分为MVI组和非MVI组,其中MVI组69例,非MVI组51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BMI、肿瘤分化、ALBI分级、Child Pugh分级)、炎症标志物[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 NLR)、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以及MRI特征进行比较,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发生MVI的影响因素,并以炎症标志物和MRI特征联合绘制ROC曲线,分析对MVI的预测价值。结果:MVI组的NLR、SII、ADC平均值(ADCmean)和肿瘤直径均明显高于非MVI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OR=28.65,95%CI:3.690~501.4,P=0.005)、SII(OR=1.060,95%CI:1.029~1.109,P=0.001)、ADCmean(OR=1.23×105,95%CI:526.0~9.29×108,P=0.001)和肿瘤直径(OR=1.065,95%CI:1.022~1.127,P=0.008)均是影响术后发生MVI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SII、ADCmean和肿瘤直径联合预测发生MVI的效能最高(AUC=0.889)。结论:炎症标志物检测联合术前多模态MRI对肝细胞癌术后发生MVI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对接受根治性放疗的食管癌患者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至2017年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接受根治性放疗的303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放疗前SII将患者分为高SII组(SII>648)和低SII组(SII≤648),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率(OS...  相似文献   

4.
牙周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是成年人牙缺失的首要原因。主要由于宿主特异性致病菌激活,使得牙支持组织-牙槽骨和结缔组织被破坏所致。心血管疾病(CVD)是由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而引起的多因素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理基础为动脉粥样硬化,包括高血压病、冠心病(CHD)、充血性心脏衰竭、卒中和心肌梗死等,其中以CHD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5.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核中最重要的非组蛋白之一,具有多种核外生物学功能,尤其是作为细胞因子广泛参与炎症反应。本文通过应用免疫印迹法测定高原慢性肺心病患者外周血中HMGB1蛋白水平,同时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与肾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9月至2013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 030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中位SII,将患者分为高SII组(n=515,SII≥381.17)与低SII组(n=515,SII<381.17)。比较两组患者主要临床特征。采用Peason线性相关性分析SII与肿瘤大小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SII对肾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采用Kaplan-Meier检验分析两组患者无病生存期、肿瘤特异性生存率、总生存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切除范围、肿瘤大小、T分期、淋巴结转移、Fuhrman分级、血红蛋白、白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SI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son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SII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r=0.204,P<0.001)。SII预测肾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39(95%可信区间0.658~0.820,P<0.001)。与低SII组比较,高SII组患者无病生存期、肿...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全身炎性反应相关血液指标评分系统预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肝性脑病(HE)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9年12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接受TIPS治疗的106例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将TIPS术前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全身免疫- 炎性指数(SII)、改良Glasgow预后评分(mGPS)纳入单因素分析,获取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及临床认为与HE发生密切相关的变量后,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sCRP(P=0.025)、门静脉压力梯度下降百分比(PPG%)(P=0.022)与TIPS术后HE密切相关。NLR、PLR、SII、mGPS与TIPS术后HE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联合hsCRP与PPG%构建的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AUC)为0.723。 结论 除PPG%外,hsCRP是TIPS术后HE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ory index,SII)对胆道支架联合 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外胆管癌(ex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ECCA)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纳入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介入科收治的接受胆道支架联合 125I粒子条植入的无法切除的ECCA患者128例,术前3 d内行外周血常规检查,并依此计算SII。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SII最佳临界值,根据该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SII组和低SII组。利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绘制Kaplan-Meier曲线分析患者1年生存率。结果 SII最佳临界值为1 050,敏感度为66.0%,特异度为69.3%,ROC曲线下面积为0.676。高SII组ECCA患者1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SII组患者(P<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血管侵犯、T分期、辅助化疗、CA19-9、术前SII是影响ECCA预后的重要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与接受根治性放疗的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并联合TNM分期预测患者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2014年至2016年收治的248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46例,女102例;中位年龄67岁;同期化疗134例,单纯放疗114例。计算患者放疗前SII,运用受试者工作...  相似文献   

10.
脓毒症的干预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发良  龙小平 《人民军医》2006,49(2):111-113
感染、创伤和休克是常见的致炎因素,能引起免疫系统过度活化,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并可进一步发展为脓毒症,以及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CARS)、混合抗炎反应综合征(MA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其病死率高达40%。脓毒症具有综合征的特点,其发生、发展与感染、炎症、免疫和凝血系统功能改变等因素有关,具有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是多种疾病的重要环节和病理基础。因此,脓毒症需要进行综合性治疗,包括感染病灶清除、抗生素治疗、器官支持治疗,以及针对内毒素(LPS)、组织因子、凝血系统、致炎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干预治疗等。虽然脓毒症的治疗方法与手段在不断发展与进步,但其病死率并未明显降低。现就脓毒症的干预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R脂肪抑制T2WI肝脏信号强度指标(SII)评估慢性乙型肝炎炎症活动度(G)和纤维化程度(S)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2例,正常18例。扫描序列主要为脂肪抑制T2WI,肝脏SII为肝脏与右侧背肌信号强度之比。结果肝脏SII平均0.966±0.172。多因素方差分析G分组F=8.608,P=0.000;S分组F=4.032,P=0.009;G和S交互作用F=2.374,P=0.050。偏相关示SII与G间r=0.622,P=0.000;与S间r=-0.361,P=0.011。接受者工作特性(ROC)曲线示SII诊断中重度肝炎曲线下面积=0.925,P=0.000,最佳诊断界点SII=0.97。结论 MR脂肪抑制T2WI肝脏SII与慢性乙型肝炎炎症活动度呈显著正相关,其判断中重度炎症活动的值为>0.97。  相似文献   

12.
血管内皮细胞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皮细胞(VEC)衬覆于血管内壁,构成血管通透性的主要屏障,能合成和分泌调节凝血-纤溶系统的物质、调节血管张力的因子以及细胞因子等在血管形成、创伤愈合及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1〕。目前,VEC受损已被视为创伤、休克、感染、心血管疾病、肿瘤和急性肺损伤等多种疾病和综合征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2、3〕。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由各种严重损伤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的一种临床过程,是机体对多种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的反应。近来研究认为,内皮细胞(EC)不仅仅是被动的靶细胞,也是一种效应细胞,通过其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分析某营区中青年人群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某营区35~44岁人群中,1998年与2008年两次CVD危险因素调查资料完整者1116例,按照WHO-MONICA方案CVD危险因素调查方法进行调查。以1998年调查结果作为基线数据,连续监测10年,与2008年该人群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体重指数(BMI)等指标,以及高血压病、糖尿病、高尿酸血症、脂肪肝等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1)2008年CVD主要危险因素水平均显著高于1998年(P〈0.05)。其中升高幅度最大的为血尿酸(UA)水平,10年间升高了51.9%;其次为三酰甘油(TG)水平,升高了43.2%。(2)男性和女性CVD主要危险因素水平10年间均有所升高,但男性多种危险因素水平显著高于女性(P〈0.05)。(3)2008年CVD主要危险因素发生率均显著高于1998年(P〈0.05),其中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升高的幅度最大,升高了1.4倍;其次为糖尿病,升高了1.2倍。具有1种或以上危险因素者所占比例由1998年的21.4%上升到2008年的32.1%。结论:某营区35~44岁人群10年间CVD主要危险因素水平及发生率均呈上升趋势,CVD主要危险因素个体聚集倾向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地处沿海低海拔地区的山东省海阳市2005年某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脑血管病(CVD)发病特点及其与多种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分析各种类型脑血病患者的发病与其年龄、居住地地理位置、从事职业、高危因素、病灶部位、不良生活习性及居住地居住时间的关系。病案资料来源于当地具有代表性的三级医疗网中的二级甲等医院。结果2005年各种疾病总住院人数1026例,其中CVD522例(50.88%),非CVD504例(49.12%)。CVD与非CVD之间在年龄、居住地地理位置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类型CVD之间在不同因素组别的差异较大,但在出血与缺血性CVD之间,除了性别和居住时间外,其他各项因素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山东沿海低海拔农村地区CVD发病,因其地理和人文等差异具有一定的地方特点,其更广泛的代表性尚需更大样本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证实。  相似文献   

15.
内毒素的跨膜信号转导及其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失控性炎症反应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病理现象,是创伤后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细菌脂多糖(LPS)是最常见的诱导失控性炎症反应的主要因素之一。单核/巨噬细胞表面LPS相关受体是机体识别并启动炎症反应的始动因素,是诱导炎症反应失控的关键环节之一,单核/巨噬细胞膜表面存在多种LPS相关受体,其中清道夫受体(SR)、CD14、Toll样受体4(TLR4)为高亲和力或敏感性LPS受体。SR与单核/巨噬细胞清除、灭活LPS有关;CD14和TLR4是介导LPS激活细胞的重要受体。TLR2、β2整合素、L-selectin等为低亲和力LPS受体,作为“二级受体”在促进LPS诱导的促炎症和抗炎症反应中可能发挥重要的“催化作用”。TLR4可能是LPS激活血管内皮细胞的受体途径。单核/巨噬细胞表面防御性受体(如SR)下调、兴奋性受体(如CD14、TLR4、TLR2等)上调,可能是感染过程中单核/巨噬细胞由早期的防御性(清除、灭活LPS)转化为后期的效应性(释放大量的炎症和抗炎症介质)的重要机制。深化研究LPS跨膜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可望为有效控制失控性炎症反应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与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预后发生心血管死亡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诊断为DCM的15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于2022年7月统一对所有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以心血管死亡为终点事件,并按终点事件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分析并比较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数据及心脏超声资料等,由入院时血常规结果计算SII值。采用Cox回归分析DCM患者预后发生心血管死亡的独立相关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II对DCM患者预后心血管死亡的预测价值,根据最大约登指数确定SII的最佳截断值。结果随访6~5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8.04±16.26)个月。随访中发生心血管死亡36例(22.9%),设为死亡组,其余121例设为存活组。死亡组的SII值为1663.34(664.25,1027.18),高于存活组的511.84(327.51,593.6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II、高敏肌钙蛋白和血清尿酸为DCM患者发生心血管死亡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II预测DCM患者预后发生心血管死亡的敏感度为94.4%,特异性为74.4%,曲线下面积为0.876(95%可信区间:0.823~0.930),截断值为582.94,即SII值≤582.94时发生心血管死亡的可能性较小。结论SII为DCM患者预后发生心血管死亡的独立相关因素之一,SII水平越高,患者长期存活率越低,其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7.
免疫增强性肠内膳食在创伤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所谓免疫增强膳食就是在肠内营养中添加免疫调节营养素,如谷氨酰胺(Gin)、精氨酸(Arg)、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膳食性核酸,可以加速伤后正常组织功能的修复,并可预防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SIRS)的发生。免疫增强性肠内营养中各种成分通过不同的途径调节免疫功能。精氨酸可以刺激多种激素调节机体的T细胞增殖和其他细胞免疫。同时,在体内精氨基被分解代谢成一氧化氮(NO)和尿素,补充精氨酸可进一步增加NO水平,NO提高巨噬细胞的肿瘤细胞毒活性,直接增加T细胞增殖、自然杀伤细胞的胞毒活性及淋巴细胞激活的杀伤细胞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模拟失重条件下大鼠细菌性肺炎的动物模型,观察模拟失重对大鼠肺组织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影响. 方法 36只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失重感染(weightless and infection,WI)组、失重对照(weightlessness and control,WC)组和1G重力感染(1 G gravity and infection,GI)组,每组12只.实验第8天(注入细菌后的第6天)处死各组大鼠,检测血常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CD4 T淋巴细胞和CD8 T淋巴细胞的比值(CD4+/CD8+).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 结果 各组大鼠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NEU)计数及NEU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2、4.23,P<0.01、<0.05),其中WI组最高;3组大鼠的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49,P<0.01),其中WI组最高,WC组最低;各组大鼠外周血中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I组肺组织病理改变最严重,炎症反应较重;GI组可见部分肺组织病理改变,炎症反应程度较轻;WC组肺组织病理改变和炎症反应均最轻. 结论 模拟失重(微重力)状态下大鼠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肺炎链球菌肺部感染的病理改变严重,炎症反应较重.  相似文献   

19.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已成为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与普通人群相比,MHD患者的CVD死亡率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就MHD患者CVD并发症的流行趋势、危险因素及其发病机制、干预措施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创伤性脑损伤(TBI)平战时常见,残死率极高。TBI病理进程中非感染性炎症反应(简称TBI炎症反应)起重要作用,直接影响TBI的预后和转归。由于TBI炎症反应的发生机制迄今不明,临床仍缺乏有效的干预手段。最新研究显示:Toll样受体(TLRs)可介导非感染性炎症反应,其家族成员TLR2/4(TLR2或TLR4)与某些中枢疾患的非感染性炎症反应相关。目前有关TLR2/4在TBI炎症反应中作用与调控的研究开始受到学者注意,国内外研究报道极少,有望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本文对此予以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