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湖北省媒介按蚊生态与疟疾发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湖北省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的生态习性以及与疟疾发病的关系。方法调查各县(市)疟疾发病情况及当地传播媒介的种类和生态习性。结果湖北省疟疾流行与媒介的种类、栖息场所、吸血习性等有密切关系,通过调查发现嗜人按蚊人房密度为84.04%,中华按蚊密度为15,96%。嗜人按蚊的媒介能量平均高出中华按蚊44.47倍,嗜人按蚊区疟疾发病数占全省发病数的81.38%-93.84%。结论在嗜人按蚊存在的地区,疟疾发病较高。应根据媒介生态习性、分布特点及发病规律采取不同的抗疟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在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混合分布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灌溉农业,将冬水田全部改建为水旱轮作田后,对消除疟疾的效果。方法 调查冬水田减少直至消失与按蚊密度变化情况和疟疾发病数的关系。结果 冬水田面积由1960年的333.7hm^3,占稻田总面积的以64.26%减少至0,中华按蚊分别下降92.86%和82.14%,疟痰发病数连续15年为0,中华按蚊分别下降蛆.86%和82.14%,疟疾发病数连续15年为0。结论 在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混合分布区消灭冬水田可消灭疟疾。  相似文献   

3.
探讨嗜人按蚊残存分布形成原因及其与疟疾的传播关系。方法:采用人、牛饵诱捕进行媒介调查,血片镜检疟原虫。结果:监测村生态环境适合嗜人按蚊孳生,该蚊占人房按蚊比例为8.11%(3/40),人饵叮人率为0.13只/人夜;中华按蚊趋吸人、牛血率分别为2.38%和97.62%,未发现监测县有疟疾病例。结论:残存嗜人按蚊种群密度低,中华按蚊吸人血率也低,已不对本市疟疾流行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4.
惠州市大亚湾柏岗村牛房按蚊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惠州市柏岗村牛房各按蚊数量及种类分布。方法:逐间检查各牛房的按蚊分布;以捕蚊管捕捉所有按蚊。对所捕按蚊进行计数、分类。结果:调查20间牛房,有5间分布按蚊;共捕获202只按蚊,其中包含7个种:中华按蚊、微小按蚊、多斑按蚊、美彩按蚊、嵌斑按蚊、日月潭按蚊和嗜人按蚊。中华按蚊和嵌斑按蚊分别占36.14%和32.18%。结论:惠州大亚湾地区的主要传疟媒介,嗜人按蚊数量较少,而中华按蚊、微小按蚊和日月潭按蚊仍有一定的密度。  相似文献   

5.
直接应用昆虫学数据来评价媒介的传疟能力,称为媒介能量,本文应用经修订的媒介能量公式定量比较中华按蚊(A Sin-ensis Wi edemann,1828)和嗜人按蚊A anthropophagus Xu & Feng,1975)作为传疟媒介的潜在传播能量,以期为制定疟疾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与结果一、叮人率(ma)在试验条件下,以每人每夜受按蚊叮咬平均只数为叮人率。7~9月共观察9次(18人次)捕获中华按蚊145只,嗜人按蚊259只,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西省基本消除疟疾后媒介按蚊地理分布、种群密度及叮人率,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广西省东、西、南、北、中历史上发现较多、按蚊种类疟疾流行较严重的居民点作为调查重点,应用人舍、牛棚通宵全诱捕法、帐内捕蚊法、人工诱捕法3种方法对传疟媒介进行调查,每县至少调查2~3个点。结果在广西省14个县进行按蚊种群调查,共捕获按蚊7种3610只,其中在牛棚共捕获按蚊3025只,构成比为中华按蚊占98.84%、嗜人按蚊占0.50%、日月潭按蚊占0.03%,多斑、嵌斑、可赫、美彩按蚊分别占0.21%、0.17%、0.13%、0.10%;在人舍共捕获按蚊585只,仅捕获中华按蚊一种蚊种。在全州、上思、天峨县开展室外人诱按蚊密度调查,中华按蚊密度为54.37只/顶,嵌斑按蚊密度为0.03只/顶;开展叮人率调查,7月中华按蚊叮人率最高,为49.75只/(人。夜)。所有市县均未捕获微小按蚊。结论中华按蚊为目前广西省主要传疟蚊种,嗜人、日月潭按蚊数量大幅减少,微小按蚊不再是广西省主要传疟媒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灭疟后管县按蚊媒介的种群数量,为巩固灭疟成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华宁、峨山和易门县的历史疟疾流行区6个监测点在人、牛房中用ABC诱蚊灯进行定点诱捕蚊类。结果三县人、牛房71个灯夜次共捕获按蚊9种2804只,其中人房捕获按蚊2种43只,总平均密度为1.54只/灯夜,中华按蚊为1.04只/灯夜,迷糊按蚊0.50只/灯夜;牛房捕获按蚊9种2760只,总平均密度为64.19只/灯夜,中华按蚊为42,05只/灯夜,迷糊按蚊为17,42只/灯夜。库态按蚊为3.81只/灯夜。结论人、牛房按蚊媒介以中华按蚊为主,未捕获微小按蚊,疟疾传播已被阻断,灭疟成果巩固。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原以嗜人按蚊为主要传疟媒介的广西环江县在消除当地疟疾后的传疟按蚊种类及密度监测结果。方法 收集整理该县历年人房和牛房传疟按蚊资料及近2年按蚊监测数据,采用Excel 2003版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图表制作。结果 该县历史上存在按蚊种类20种,传疟按蚊种群密度依次为嗜人按蚊、中华按蚊、微小按蚊、日月潭按蚊。嗜人按蚊的人房密度高于其它传疟按蚊,季节消长与当地疟疾发病高峰密切相关,嗜人按蚊的唾液腺子孢子自然感染率为0.3%(5/1 585)。1982—1983年采用通宵人工捕蚊的方法观察结果显示,人房嗜人按蚊密度占55.68%,中华按蚊占21.77%,日月潭按蚊占19.81%,微小按蚊占0.05%。牛房嗜人按蚊密度占6.21%,中华按蚊占67.55%,日月潭按蚊占13.89%,微小按蚊占0.07%。2015—2016年在该县大安乡采用通宵灯诱方法捕蚊观察,2015年结果显示,牛房、室外和人房共捕获按蚊604只,经鉴定全部为中华按蚊,其中牛房占35.43%,室外占34.27%,人房占30.30%。2016年结果显示,牛房、室外和人房共捕获按蚊811只,经鉴定99.63%为中华按蚊,其中牛房占54.25%,室外占36.37%,人房占9.00%,在5月份的牛房和室外分别捕获嵌斑按蚊1只和日月潭按蚊2只。结论 该县目前的传疟媒介是以单一的中华按蚊为优势蚊种。  相似文献   

9.
襄阳市襄州区位于鄂西北部,是湖北省疟疾高发区之一.主要传疟媒介是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以中华按蚊为优势蚊种.自1988年以来,我区在复媒按蚊区和单纯中华按蚊区的疫情发生地,采用了化学杀虫剂灭蚊等防治措施,有效降低了疟疾发病率.为了解和掌握我区传疟媒介按蚊的抗药性现状和变化趋势,我们于2009年8月在复媒按蚊区的峪山镇方集乡进行了抗药性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预测广东省疟疾控制后期流行趋势,为广东省实施全省消除疟疾项目提供依据.方法 连续对本地、外地居民进行病原和抗体水平监测,结合媒介按蚊叮人率监测结果,计算疟疾阳性率和平均接种率,然后根据中小学生抗体水平、原虫阳性率和平均接种率对广东省的疟疾趋势进行预测.结果 2000-2009年共血检1 894 774人,检出疟疾阳性2 832人,平均阳性率为0.15%.通过病例地域分析,67.97%的病例分布在珠三角8个地级市,各年疟疾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00-2009年共捕获各种按蚊3 679只,平均叮人率为0.65只/人工小时,其中中华按蚊平均叮人率为0.43只/人工小时,平均接种率为0.0006;微小按蚊平均叮人率为0.10只/人工小时,平均接种率为0.0002;嗜人按蚊平均叮人率为0.001只/人工小时,平均接种率为0.00001:日月潭按蚊平均叮人率为0.001只/人工小时,平均接种率为0.000001.2000-2009年共检测不同市县中小学生10 652人,疟疾抗体全为阴性.结论 广东省疟疾疫情和媒介按蚊叮人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各种传疟按蚊的平均接种率极低,不足以引起广东省疟疾暴发流行.中小学生疟疾抗体10年检测阳性率均为0.说明疟疾在广东省的流行已阻断和得到控制,主要继续加强疟疾监测,在广东实现全省基本消除疟疾的目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对约氏疟原虫不易感的大劣按蚊和易感的斯氏按蚊基因组RAPD谱带并测序,探讨媒介按蚊基因型与疟原虫基因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用已筛选的一条随机引物,随机扩增大劣按蚊和斯氏按蚊成蚊的基因组DNA,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对相同迁移率的DNA条带克隆、测序,并采用相关在线程序及软件进行序列比较分析。结果大劣按蚊和斯氏按蚊RAPD谱带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但有4对相同迁移率的条带。序列分析显示4对DNA条带在序列长度和组成上呈现多态性,序列的GC含量和简单重复序列存在差异,序列相似性介于48%~52%之间。结论大劣按蚊和斯氏按蚊之间存在不同的遗传背景,其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产生对约氏疟原虫的易感性不同有关,为进一步研究按蚊与疟原虫之间的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用核糖体DNA鉴别PCR区分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建立鉴别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的PCR检测技术,并对现场标本进行检测。方法:根据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的rDNA ITS2序列差异,设计种特异引物,用PCR技术扩增种特异DNA片段(中华按蚊425bp,嗜人按蚊253bp),根据扩增片段的长度对两种按蚊进行鉴别。结果:应用该法检测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的3个实验室品系共70例,经卵鉴定的嗜人按蚊野外标本20例,均显示单一的种特异扩增带。凉山按蚊、贵阳按蚊  相似文献   

13.
1992—1994年对云南省的思茅、景洪、潞西等20个县市、25个点的中华按蚊、微小按蚊对DDT、马拉硫磷(Malathion)、杀螟硫磷(Fenitrothion)、二氯苯醚菊酯(Permethrin)和溴氰菊酯(Deltamethrin)的抗性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共获104个数据,中华按蚊对DDT显示出较高而普遍的抗性,对Permethrin和Deltamethrin分别有中度和高度抗性出现;整个调查结果以Malathion和Fenitrothion最敏感。  相似文献   

14.
15.
AnophelessinensisandAn.anthropophagusareconsideredimportantvectorsofmalariaandfilariasisinChina.Itisoftendifficulttodistinguishbetweenthetwospeciesofadultmosquitoesbecauseoftheirmorphologicalsimilarity,andidentificationalwaysreliesonthecharacteristicsoftheegg.Severaltechniques,suchasallozyme,chromosome,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RFLP)andDNAprobehavebeentriedforidentifyingthespecies,butthesemethodssufferedsomelimitationsforfielduse[IJ.RibosomalDNA(rDNA)asanattractivetargetform…  相似文献   

16.
用200p■p■m 六磷胺(Hempa)水溶液浸泡Ⅳ龄大劣按蚊幼虫,取24小时后雄性蛹,在两个实验地区的孳生地或附近定点羽化释放,三批共释放不育雄蚊15,482只,结果证明先以223杀虫剂先行喷洒后再释放不育雄蚊的效果较单纯释放不育雄蚊为优,有10.8%的捕获雌蚊所产的卵完全不育,平均卵的孵化率从释放前的84.8%下降为26.2%,与对照组比较,x~2检验差异有显著意义(x~2=10.70 p>0.05)。两个实验点均未发生新发病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分析约氏疟原虫感染斯氏按蚊与大劣按蚊前后中肠前酚氧化酶(prophenoloxidase,PPO)的分布及其变化,探讨中肠PPO与按蚊抗疟原虫感染免疫防御反应的关系.方法解剖分离约氏疟原虫感染前和感染后3、5、7、11和15 d斯氏按蚊与大劣按蚊的中肠.利用烟草天蛾PPO抗体分别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斯氏按蚊与大劣按蚊在未感染约氏疟原虫前的中肠循环管道内均已存在PPO,而感染后循环管道内的PPO扩散到中肠组织间隙并聚集成片状、块状或条索状,大劣按蚊中肠PPO的聚集程度大于斯氏按蚊;在感染前和感染后不同时期免疫印迹均可检测到斯氏按蚊与大劣按蚊中肠PPO蛋白带,分子量约为67×103,感染后的PPO蛋白带型比感染前明显增强,而且大劣按蚊中肠PPO蛋白带型比斯氏按蚊尤为明显.结论约氏疟原虫感染前按蚊中肠循环管道内存在的PPO可能是经与血淋巴相通的循环管道扩散而来,感染后导致的中肠内PPO不同分布及其变化可能与疟原虫感染按蚊密切相关,并可能具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以及与激活按蚊抗疟原虫感染的免疫防御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rDNA内转录间隔2区序列差异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目的:比较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核糖体DNA(rDNA)内转录间隔2区(ITS2)序列差异。方法:通过对PCR扩增的rDNA ITS2片段进行克隆测序,每种蚊测定3个克隆片段序列,比较其差异。结果: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的rDNA ITS2序列长度分别为468和452bp,GC含量分别为44.87%和49.12%,两序列差异为28.8%。结论:rDNA ITS2序列差异可用于建立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的分子  相似文献   

19.
To assess the salt tolerance of the malaria vector Anopheles farauti sensu stricto, larvae were collected from a freshwater environment on the outskirts of Honiara, Solomon Islands and placed in trays containing water with salinity varying from freshwater to seawater. Dead larvae and pupae and emerged adults were recorded and preserved. Most adults and nearly half of the larvae and pupae were then subjected to DNA analysis for species identification. No adult An. farauti emerged after prolonged immersion of larvae in undiluted seawater (3.5% salinity), although temporary immersion before pupation was compatible with survival. Salinities of up to 2.2% to 2.5% were compatible with good survival and adult emergence, at least from fourth instar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higher salinities may slow larval development and show that mortality at a given salinity is not uniform.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