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邓政伟  杨柯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9):1125-1126,1143
目的:测定肝硬化合并低钠血症患者血清中血管加压素(VP)水平,分析肝硬化合并低钠血症患者Child-pugh分级关系、血、尿渗透压的关系、VP关系,了解对肝硬化合并低钠血症患者诊断意义并探讨肝硬化患者低钠血症发病机制。方法:检测包括8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100例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血钠、血尿渗透压、VP水平,并将低钠血症与Child-pugh分级、血、尿渗透压、VP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中,70例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体内VP含量显著高于普通肝硬化患者,并且VP含量随着病情分级加重而增高。结论:肝硬化容易并发低钠血症,并发症患者血清中血管加压素(VP)水平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血、尿渗透压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硬化低钠血症与其它并发症之间的关系,评价低钠血症临床治疗对策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06例肝硬化低钠血症患者的血钠水平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低钾血症、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之间的关系。结果血钠水平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密切相关,血钠越低,肝功能越差(P〈0.01);低钠血症常合并低钾血症,血钠水平越低,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的发生率越高(P〈0.01),患者死亡率越高(P〈0.01)。结论血钠水平能反映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血钠越低,其它并发症发生率越高,且患者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其血钠水平与并发症、预后转归的关系。方法以本院收治的102例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血钠水平分为轻、中、重三组,分析血钠水平与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预后转归的关系。结果血钠水平与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的发生率显著相关(P<0.01),血钠水平越低患者预后越差。结论血钠水平越低,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临床工作中要积极纠正低钠血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8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常规检查,进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和血钠测定,同时观察血钾以及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和自发性腹膜炎等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肝硬化失代偿期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45%(36/80),肝硬化患者并发低钠血症与肝功能分级有密切关系(χ2=13.481,P=0.001),血钠水平越低,肝功能越差。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低钠低钾血症占27.5%(22/80),血钠水平愈低,低血钾发生率愈高(P=0.001),发生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和自发性腹膜炎等并发症的机会愈多(P〈0.05)。结论监测血钠,对防治肝硬化并发症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韦炜 《现代实用医学》2006,18(9):632-632,636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合并低钠血症的情况以及与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对128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和血钠测定,同时观察血钾以及发生顽固性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和自发性腹膜炎等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肝硬化失代偿期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85.94%(110/128),肝硬化患者并发低钠血症与肝功能分级有密切关系(χ2=359.68,P<0.01),血钠水平越低,肝功能越差。79.09%(87/110)的肝硬化并发低钠血症患者伴有低钾血症,血钠水平愈低,低血钾发生率愈高(P<0.01),发生顽固性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和自发性腹膜炎等并发症的机会愈多(P<0.05),且死亡率愈高(P<0.01)。结论监测血钠对评价肝硬化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患者血钠水平与肝功能及肝性脑病严重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34例乙肝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 乙肝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中有65.8%同时合并不同程度的低钠血症,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患者,其血钠水平与肝功能及肝性脑病的严重度均具有相关性.结论 血钠水平与肝性脑病严重度关系密切,血钠越低的患者其意识障碍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7.
赵亮  单锦露  冯燕  戴楠  王东 《重庆医学》2016,(27):3814-3816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低钠血症与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的预后及EP方案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51例伴有低钠血症的SCLC病例,分析血钠、血渗透压及尿钠和尿渗透压与生存时间的关系,并比较不同低钠血症患者的生存率及对足叶乙苷加顺铂治疗的反应。结果生存时间与血钠和血浆渗透压的Pearson系数分别为0.48和0.61,呈正相关;与尿钠和尿渗透压的Pearson系数分别为-0.6和-0.31,呈负相关。EP方案对于正常容量低钠血症患者的有效率较高(29.17%、66.7%, P<0.05)。治疗后的生存率正常容量低钠血症患者低于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患者(33.3%、92.6%,P<0.05)。结论小细胞肺癌合并等容量性低钠血症的预后及EP方案化疗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8.
鹿博  吴萍 《当代医学》2011,17(8):119-120
目的探讨低钠血症作为评价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分析及低钠血症与肝性脑病、肝功能、肝肾综合征及疾病转归的关系。方法总结分析8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并统计分析低血钠程度与肝性脑病、肝功能及肝肾综合征、疾病转归的关系。结果 80例样本中,4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肝性脑病患者中,平均血钠水平127.5mmol/L,轻度低血钠者15例,中度9例,重度5例。4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不合并肝性脑病患者中,平均血钠水平131.4mmol/L,轻度低血钠者9例,中度4例,重度1例。肝功能按child-pugh分级法,A级30例,B级38例,C级12例。各级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80例中血钠好转66例(82.5%)(包括完全纠正39例),平均血钠水平130.1mmol/L;无效11例(13.7%),平均血钠水平121.2mmol/L;死亡3例(3.7%),平均血钠水平119.2mmol/L。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合并低钠血症是肝性脑病的重要诱因之一;患者低血钠发生因素复杂,随着血钠水平的降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增加或程度加重,预后差,病死率高。低钠血症可以作为评价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相关临床应予以重视,以早防早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醋酸去氨加压素对肺结核咯血患者血钠的影响。方法应用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肺结核咯血患者76例,观察使用前后血钠水平变化。结果76例患者中出现低钠血症10例,其中有症状5例。使用后血钠水平高于使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血钠均恢复正常。结论使用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咯血可能导致低钠血症,要密切监测血钠水平,及时发现低钠血症,早期处理。  相似文献   

10.
用放免法测定106例心脏病患者及30例正常人的血浆免疫活性精氨酸加压素(ir-AVP)含量,发现心功能Ⅱ级以上患者血浆ir-AV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合并房颤者的ir-AVP低于无房颤者(P<0.01);低钠血症患者的ir-AVP则高于正常血钠者(P<0.01)。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组血浆ir-AVP与血浆渗透压无关,而与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有弱相关(r=0.256,P<0.01)。结果提示心力衰竭时不适当的AVP分泌增多与稀释性低钠血症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钠血症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分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62例失代偿期肝硬化伴低钠血症患者,根据其入院时血钠水平分为低钠血症轻、中、重度组,比较3组Child-pugh分级、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轻、中、重度组患者Child-pugh评分分别为6.86±1.45、7.98±1.69、9.96±2.23,低钠血症程度越严重,分值越高(P<0.01);主要并发症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低钾血症与顽固性腹水发生率随低钠血症的加重而升高,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轻、中、重度组病死率分别为3.92%、19.72%、60.00%,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钠血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受损状况,检测血钠水平可作为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血清钠与肝硬化并发症及其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肝硬化患者血清钠特点及与并发症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血清钠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登记和随访。分析肝硬化并发症的发生与不同血清钠浓度之间的关系。利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分析不同血清钠浓度内病死率。利用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分析不同MELD值之间血清钠特点。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血清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在467例患者中,低钠血症(<135mmol/L)的发生率为50.54%。在低钠血症患者中,除消化道出血外,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和自发性腹膜炎的发生率均高于血清钠浓度≥135mmol/L的患者,经过χ2检验,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血清钠浓度≤125mmol/L时,大量腹水的发生率为88.24%,明显高于125mmol/L<血清钠<135mmol/L和血清钠≥135mmol/L时大量腹水的发生率(P=0.000)。患者病死率随血清钠浓度的降低而增加。通过Kaplan Meier分析,血清钠浓度≤125mmol/L、(125~135)mmol/L和≥135mmol/L三个级别之间的生存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0)。Cox回归分析得出,血清钠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预测因子 (P=0.000)。结论 低钠血症与肝硬化并发症之间有密切联系,低钠血症可以作为判断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与肾血流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肝硬化时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与肾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通过硝酸还原酶法对31例常规肾功能检测正常的肝硬化患者及15例正常人血清NO测定,并对其作彩色多普勒超声主肾动脉、段间动脉、叶间动脉阻力指数(RI)测定,同时检测24h尿钠、尿肌酐。结果:肝硬化血清NO与各段肾动脉R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肌酐清除率(Ccr)与尿钠排泄量明显低于对照组。随Child-prgh分级加重,RI渐升高,C级与A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NO水平在C组明显高于A级与B级,Ccr和尿钠排泄量在C级明显低于B级与A级。无或少量腹水组与中大量腹水组间RI无差异,但两组R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大量腹水组NO显著高于无或少量腹水组及对照组。结论:肝硬化早期在腹水形成前即有肾血管阻力增加,随病变发展NO水平逐渐增加,在腹水和肝肾综合征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高危因素,为临床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4月住院治疗14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住院期间并发SBP80例为研究组,未发生SBP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SBP史、肝炎后肝硬化、上呼吸道感染、电解质紊乱、顽固性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C-反应蛋白、肝功能分级(Child-pugh)。并对这些因素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上呼吸道感染、电解质紊乱、顽固性腹水、肝性脑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既往SBP史、肝炎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C-反应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及肝功能分级(Child-pugh)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既往SBP史、肝炎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C-反应蛋白、凝血酶原时间、肝功能分级(Child-pugh)是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的独立高危因素,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加压素V2受体拮抗剂托伐普坦治疗肝硬化并低钠血症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自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肝硬化并低钠血症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托伐普坦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d。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血钠、尿钠、血尿酸、肾功能指标水平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89%)高于对照组(66.67%)(P<0.05);两组血钠、尿钠、血尿酸水平治疗后增加(P<0.05);观察组血钠、尿钠、血尿酸水平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BUN和Cr水平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血清BUN和Cr水平治疗后前后无变化(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血管加压素V2受体拮抗剂托伐普坦治疗肝硬化并低钠血症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种类、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至2006年7月实施的347例肝移植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分析肝移植后早期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和有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两组与原发疾病、血钠、血镁、血浆渗透压、凝血功能等的关系.结果 347例肝脏移植患者中71例(20.46%)出现与移植相关的精神神经系统并发症,其中6例(1.73%)出现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脑水肿、脑出血、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entral pontine myelinolysis,CPM),其中5例死亡.肝硬化失代偿、脾亢的患者术后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病率高.与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组比较,脑出血患者术前均有脾亢、凝血功能不良明显;CPM和脑水肿患者移植前均存在严重的顽固性、慢性低钠血症,移植术前后48 h内血钠及血浆渗透压变化明显.结论 肝移植受体术后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与原发疾病有关,并可能与术前慢性低钠血症、围手术期血钠和血浆渗透压大幅波动、凝血功能未及时纠正有关.  相似文献   

17.
507例HDV感染肝炎患者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患者临床特点,探讨丁型肝炎发病机制。方法:对507例HDV(+)肝炎患者各临床类型肝炎的发病率、疾病转归、临床表现、肝功能、肝炎病毒标志物等进行统计分析,以213例HDV(-)乙型肝炎患者作对照。结果:HDV感染后重型肝炎和肝硬化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均较HDV(-)者高(P〈0.01)。HDV(+)患者出血、腹水、肝性脑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ALT反复增高和增高幅度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人血白蛋白联合高渗氯化钠序贯治疗对肝硬化腹水并低渗性脑病的影响。方法 将 2 3例腹水并低渗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12例 )和对照组 (11例 )。两组均予限水、输注人血白蛋白、利尿治疗 ,在此基础上 ,治疗组联合 3 %氯化钠序贯治疗 ,观察两组病人精神症状、渗透压、尿量、血钠、病死率等参数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所有患者精神症状迅速消失 ,无一例死亡。而对照组有 11例精神症状有明显减轻外 ,无一例患者症状完全消失 ,病死率为2 7.2 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治疗组血浆渗透压、血钠、尿量各项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均 <0 .0 1)。结论 人血白蛋白联合高渗氯化钠序贯治疗肝硬化腹水并低渗性脑病 ,能迅速消除患者的精神症状 ,疗效确切 ,可作为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酒精性肝硬化2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阳  迟宝荣 《吉林医学》2004,25(4):40-42
目的研究酒精性肝硬化(Alcoholiclivercirrhosis,ALC)的发病趋势及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1994年1月~2003年12月住院的237例AL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ALC占肝硬化(LC)发病总数的百分比从1994年的10.8%上升至2003年的24%;男女之比为2352;ALC237例患者中腹胀174例(73.8%),乏力、食欲不振143例(60.3%),黄疸59例(24.9%),上消化道出血91例(38.4%),双下肢浮肿86例(36.2%),肝性脑病37例(15.6%),肝癌19例(8%),合并感染36例(15.2%),糖尿病24例(10.1%);肝掌87例(36.7%),蜘蛛痣85例(35.9%),腹水128例(54%),肝大60例(25.3%);肝脏酶学AST/ALT≥2的97例(40.9)%;死亡31例(13%),其中,上消化道出血占74%,肝性脑病占70.9%。结论ALC的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占绝大多数,肝脏肿大占一定比例,1/2ALC病例合并胃黏膜糜烂或溃疡,肝脏酶学以AST和GGT升高为主,AST/ALT≥2为诊断ALC的重要参考指标,ALC主要死亡原因是上消化道出血和肝性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