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4 毫秒
1.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微环境严重受损,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中医认为其基本病机在于肾虚,肾不藏精、生髓,髓不化血,强调"以肾为本、从肾论治",临床上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满意,文章就再生障碍性贫血从肾论治的中医理论基础、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骨髓造血衰竭性疾病,临床单纯以西医手段来治疗往往疗效欠佳,在西医规范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药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本文主要从理论探讨和经验举隅两大部分,从"虚"和"瘀"两方面浅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治疗,以期进一步提高此方面中医理论水平,为今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辨证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以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免疫介导的骨髓造血衰竭。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hronic aplastic anemia,CAA)起病缓慢,病程长,多以贫血为主,出血、感染相对较轻。中医可归属"虚劳"、"血虚"、"血枯"、"髓枯"等范畴,我们运  相似文献   

4.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临床血液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病程长,易反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形成严重影响。姜苗教授认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不仅与肾虚相关,且与脾胃升降功能联系密切,强调从脾论治,抓住"虚""瘀""毒"3个病理因素,活用"芪英三两三"组方加减,健脾益肾,化瘀解毒。文章以完全治愈1则顽固慢性再障合并继发血小板减少病案为例,探讨姜教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思路及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5.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逐渐衰竭引起的血液系统疾病。中医认为此病属于“虚劳”、“内伤血虚”、“亡血”等证。故以温肾补髓,健脾为主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22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治疗进展与解毒生血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治疗进展与解毒生血法吉林省人民医院(130021)刘大同【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治疗解毒生血法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干细胞及造血微环境损伤,以致红髓被脂肪髓代替,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组综合病症。以贫血、...  相似文献   

7.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中医归属"虚劳"、"髓劳"、"血证"范畴.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肾虚血瘀是本病主要病理机制,对补肾活血法治疗CAA机理的研究也日趋活跃,但对于补肾活血法对骨髓造血细胞IL-2、JL-8的影响报道较少.我们以补肾活血中药组方生髓活血胶囊治疗CAA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骨髓有核细胞及IL-2、IL-8水平的变化,从而验证了生髓活血胶囊治疗CAA的疗效及机理,为该药治疗CAA提供客观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下称"慢性再障")是一种难治性的血液系统疾病,它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种病症,临床表现以贫血为主,并有感染与出血现象,但也有部分病例日久不愈,反复感染或出血不能控制,贫血加重转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从而危及患者的生命.根据临床表现和病变程度,慢性再障当属中医"血虚"、"血证"、"血桔"、"髓枯"等范畴.目前CAA的治疗有中医药、雄激素、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造血细胞输注等,中西医结合治疗CAA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医学工作者的重视和认可.  相似文献   

9.
早在《内经》就提出了"劳者温之"的观点,后世医家不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骨髓增生不良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均属于中医"髓劳"范畴。按照"劳者温之"这一理论,临床上治疗髓劳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补肾化瘀中药配合西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119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发病机理属肾虚血脱,分肝肾阴虚、脾肾阳虚2型,运用补肾化瘀为主的方法治疗119例,平均治疗226,显效26例,缓解72例,有效率为82.4%。方中补肾中药促进骨髓造血,化瘀中药可改善骨髓微循环,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补肾益髓方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分泌造血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 ,探讨补肾益髓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作用机制。方法 :6 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4 0例 ,对照组 2 0例 ,于治疗前后进行骨髓细胞培养 ,用ELISA法测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结果 :治疗前正向调节因子 (IL 3)降低 ,负向调节因子 (IFN γ、TNF α)升高 ;治疗后正向调节因子上升 ,负向调节因子下降 ,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功能紊乱 ,补肾益髓方对骨髓分泌造血细胞因子水平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介绍刘宝文教授从肾论治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经验。认为肾虚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机的关键,临证分髓劳肾阴虚、髓劳肾阳虚、髓劳肾阴阳两虚3型论治;创立"针药并举、肾俞贴敷、耳穴压籽、辨证调护"相结合的综合疗法。  相似文献   

13.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主要分为重型(severe AA,SAA)和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on-severe AA,NSAA)两类。AA属于中医“髓劳”范畴,SAA和NSAA分别归属于“急髓劳”和“慢髓劳”。SAA和输血依赖性NSAA(TD-NSAA)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确切,结合近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进展和治疗体会,提出SAA多处于以“细胞因子风暴”为典型特征的“异常免疫”阶段,此阶段以异常免疫为主要矛盾,以骨髓衰竭为次要矛盾,应以免疫抑制剂+中药补肾活血解毒为主治疗,TD-NSAA所处阶段多以骨髓衰竭为主要矛盾,治疗应以补肾健脾中药+雄激素为主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恢复。连续治疗6个月无效的TD-NSAA应根据SAA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4.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辨证与骨髓各项指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辨证分型与骨髓各项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对6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骨髓的分类、小巨核酶标、小组化、骨髓活检检测。结果: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因中医辨证分型不同,骨髓异常程度也不同,由重至轻依次为肾阴虚型、肾刚日两虚型、肾阳虚型。肾阴虚型骨髓增生程度重度减低,无巨核细胞,骨髓活检以造血细胞缺乏为特点。肾阴阳两虚型骨髓增生程度明显减低,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指数增高,骨髓活检以造血细胞减少为特点。肾阳虚型骨髓增生程度活跃减低,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指数明显增高,骨髓活检以造血细胞成熟障碍为特点。同时,骨髓活检还可见基质水肿、毛细血管减少。结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存在着造血微环障碍,因分型不同骨髓的变化也不同。  相似文献   

15.
正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由多种病理机制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疾病。中医因其以肾虚为本的虚损证候将AA命名为"髓劳病",慢性再障(CAA)为血液科中医药治疗优势病种。T细胞免疫异常在CAA发病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数量、分布异常及功能亢进引起细胞凋亡进而导致造血组织损伤。研究证实~([1])IL-23可刺激T细胞活化、维持和稳定其特征,IL-23  相似文献   

16.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由多种原因引起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临床以贫血、出血、感染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再障与慢性再障,中医药在治疗慢性再障方面有较好的疗效。杨文华教授现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药治疗血液病临床及科研工作40余年,在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方面具有独特建树,现将杨文华教授辨治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思路及经验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17.
介绍单纯应用中医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体会。认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总属脾肾亏虚,尤其肾虚更为重要,并提出其发生与毒邪有关。将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阴阳两虚型、气虚血亏型四型,治疗上以补肾为中心,顾护脾胃兼以柔肝养肝,辨证施以解毒祛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温肾养髓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1例本病患者,中医辨证均为肾阳虚证,随机分为治疗组11例和对照组10例。对照组口服环孢素A及十一酸睾酮,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温肾养髓方。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血常规、免疫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治疗组免疫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肾养髓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有较好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正>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一种因免疫功能异常介导的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缺陷而引起的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的临床综合征[1]。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感染、出血和贫血。可分为急性再障(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和慢性再障(chronic aplastic anemia,CAA),而CAA的发病率为0. 60/10万人口。本文现将近年来CAA的中西医治疗进展情况综述如下。1中医药治疗中医学虽无慢性再障的相关记载,但根据其临床表现、体征、病程等,可将其归属于"血劳""髓劳""血枯""髓枯"等范畴[2]。肾生髓藏精,精化血,血为气之母,髓精血气互  相似文献   

20.
高萍教授认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病机是"肾虚髓枯",肾虚不能养髓是本病起病的关键。在临床实践中,高萍教授紧扣以滋阴补肾核心,辨证论治,针对肾阴虚证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主要以六味地黄丸和左归丸为基础方,再根据患者具体症状,随证治之,常辅以健脾和胃,化瘀祛湿等治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