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杨派推拿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机制和疗效。方法:治疗组运用杨派推拿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0例,对照组予以枕颌带牵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0例,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杨派推拿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P<0.01),延缓病情发展,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杨派推拿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赵宁建  马坚 《陕西中医》2005,26(12):1325-1326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类中药配合手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口服川芎嗪片配合手法治疗本病50例。结果:总有效率98%。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缓解症状,改善椎动脉供血不足的功效。  相似文献   

3.
川芎嗪配合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坚  赵宁建 《陕西中医》2004,25(12):1088-1089
目的 :观察活血祛瘀类中药配合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 :采用口服川芎嗪片配合手法治疗本病 42例。结果 :治愈 38例 ,总有效率 97.62 %。提示 :本方法对本病有缓解症状 ,改善颈项部活动功能和椎动脉供血不足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手法运动配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急性眩晕给予西其汀静滴,缓解期给予按摩手法及中药辨证治疗,并指导功能锻炼。结果:结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统计,2周后治疗总有效率97.4%,4个月后总有效率91.2%。结论:手法运动配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给予中药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30例以颈椎牵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0%,对照组为56.7%,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药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颈椎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理筋手法配合中药熏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4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理筋手法及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及口服天麻杜仲胶囊、西比灵胶囊,1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3560.05)。结论:理筋手法配合中药熏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孙氏手法配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40例随机分为3组各80例,A组用孙氏手法及中药治疗,B组单用孙氏手法治疗,C组单用中药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3组ESCV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孙氏手法配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13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8例。两组均用中药内服,实验组加用中医骨伤手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83.8%,实验组9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评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牵拉治疗,观察组行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中,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疗法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可调式中药熥敷保健颈托配合脊柱调衡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分别用可调式中药熥敷保健颈托、脊柱调衡手法及两种方式联合应用治疗,比较3组的治愈率及血流速度。结果:总有效率B组为96.7%,与A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颈椎内椎动脉血流量增加优于其他2组。结论:可调式中药熥敷保健颈托配合脊柱调衡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较单纯应用中药熥敷保健颈托及脊柱调衡手法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叶家旭 《河南中医》2014,(12):2447-2448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66例,采用隐匿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3例。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内服配合手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SV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7例。参照组给予内服中药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再配合中医骨伤手法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74%明显高于参照组72.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取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加快了患者病情的恢复,值得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3.
推拿配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推法用揉、滚、拔等法,取风池、百会、印堂等穴。中药用自拟天麻汤。结果:65例总有效率为92.2%。提示:推拿手法能正骨理筋、疏通经络、放松肌肉、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组织营养。中药内服能活血化瘀、醒脑开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半夏白术天麻汤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对42例接收该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并对症状量化比较,分析原因,,提出中医治疗的对策.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经方,配合手法治疗,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希法 《中医正骨》2006,18(8):51-52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自2000年以来,作者采用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9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给予中药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30例以颈椎牵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0%,对照组为56.7%,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药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颈椎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17.
水针刀松解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水针刀松解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以颈椎牵引配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入液静点治疗;治疗组49例以水针刀松解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6.96%;治疗组总有效率95.9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水针刀松解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良好,宜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用益气补肾化瘀中药内服并推拿与牵引并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中药内服和手法治疗与牵引加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补肾化瘀中药内服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牵引并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19.
阮成群  刘兴才 《陕西中医》2004,25(12):1092-1093
观察中药外洗配合手法治疗创伤性膝关节强直的疗效。方法 :应用中药外洗配合手法治疗创伤性膝关节强直 70例 ,总有效率 92 .8%。结果 :本方法治疗本病具有活血通络、滑利关节的功效。  相似文献   

20.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卜彦青 《中国针灸》2004,24(2):97-98
目的:对比针灸配合手法与口服西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以针刺颈夹脊、百会、风池等穴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46例口服西比灵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42.0%,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治愈率为28.3%,总有效率为67.4%.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