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湿热型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急剧加重患者血浆P 选择素(CD62P)、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及清肾颗粒的干预作用。 方法 60例湿热型CRF急剧加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并选取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在西药常规治疗同时使用中药解毒泄浊Ⅱ号保留灌肠,治疗组加用清肾颗粒,每次1袋(20 g),每日3次口服,疗程1个月。检测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浆CD62P、ICAM-1水平变化情况,并与健康组比较。 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均为90.0%(27/3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18/30)和63.3%(19/30)](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CD62P、ICAM-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治疗后两组此二指标水平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湿热型CRF急剧加重患者血浆CD62P、ICAM-1水平较正常人组明显升高,清肾颗粒合用中药解毒泄浊Ⅱ号保留灌肠及常规西药较未使用清肾颗粒者可显著降低其水平,改善肾功能,减轻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观察降脂灵颗粒治疗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后血脂异常的脾肾两虚兼痰瘀结滞证HIV / AIDS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HAART后血脂异常的HIV/AID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中药组予HAART加降脂灵颗粒,对照组予HAART加非诺贝特胶囊。在基线、治疗12、24周、停药12、24周时比较两组血脂[包括 TC、TG、HDL-C、LDL-C]、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肝、肾功能[包括ALT、AST、eGFR]、CD4+T和CD8+T淋巴细胞数及HIV-1-RNA水平。结果?两组最终纳入病例共48例,中药组25例,对照组23例。与本组基线比较,两组治疗12周时TG下降,且对照组较中药组下降明显(P<0.05)。治疗24周时,中药组HDL-C较基线升高(P<0.05)。中药组各时间点IMT较基线明显下降(P<0.01),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中药组各时间点eGFR明显高于本组基线及对照组(P<0.01)。结论?降脂灵颗粒可降低经HAART后HIV / AIDS患者TG、IMT并升高HDL-C,且提高eGFR。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蓉黄颗粒对肾虚湿热证非透析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 - MBD)患者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0例肾虚湿热证非透析CKD - MB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另选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对照组采用相应的对症治疗(如控制血压、纠正贫血、抑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蓉黄颗粒(由肉苁蓉、生大黄、牛膝、蒲公英、六月雪、姜竹茹、茯苓、桃仁、甘草组成,每袋10 g,含生药量28 g,每次1袋,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脱落情况;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钙、磷、肾小球滤过率(eGFR)、甲状旁腺激素(iPTH)、BALP和TRAP水平。结果?最终完成61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31例。治疗组总有效率[68.57%(24/35)]优于对照组[42.86%(15/35),χ2=4.69,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值均明显下降(P<0.05,P<0.01),但治疗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SCr、BUN、eGFR、钙、磷、iPTH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P<0.01),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治疗前血清BALP、TRA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BALP、TRA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虚湿热证非透析CKD - MBD患者BALP、TRA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蓉黄颗粒能有效降低肾虚湿热证非透析CKD - MBD患者的证候积分,降低血清磷、iPTH、SCr、BALP、TRAP水平,升高血清钙、eGFR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腹膜透析液联合尿毒清颗粒保留灌肠对非透析患者电解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2组均参照KDOQI和KDIGO指南给予西医治疗,对照组患者每天1.5%腹膜透析液1 000 mL清洁灌肠,观察组先用1.5%腹膜透析液1 000 mL冲洗肠道,然后用尿毒清颗粒2包加入生理盐水200 mL保留灌肠40 min,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及血清磷(P)、钾(K)。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2组患者食少纳呆、倦怠乏力、腰膝酸软、四肢困重、脘腹胀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5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而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酸(UA)均下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均显著提高,而且观察组Scr、BUN、UA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eGFR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磷、血钾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膜透析液联合尿毒清颗粒保留灌肠对CKD5期非透析患者病情控制具有积极作用,操作简单,改善电解质紊乱,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益肾化瘀降浊方对腹膜透析肾衰竭患者肾纤维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60例初次进行腹膜透析且中医辨证为脾肾亏虚、血脉瘀滞证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均行腹膜透析治疗,治疗组同时服用益肾化瘀降浊方,每4周为1个疗程,共服6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及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及Smad2水平变化,比较2组综合疗效和中医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BUN、SCr、TGF-β_1、Smad2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综合疗效和中医疗效总有效率均为86.7%(26/30),对照组分别为66.7%(20/30)和63.3%(19/30),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益肾化瘀降浊方可通过降低血清TGF-β_1、Smad2水平延缓腹膜透析患者肾纤维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剂量腹膜透析联合参苓白术颗粒治疗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盘锦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腹膜透析的尿毒症患者64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中药组采用小剂量腹膜透析联合参苓白术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腹膜透析法,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2组中医症状改善情况、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总蛋白(TP)、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等生化指标,记录尿量,计算腹膜透析尿素清除指数(KT/V)。结果 :中药组治疗后中医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的BUN、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治疗Hb、Alb、TP、尿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残肾KT/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KT/V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治疗后生命质量评估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治疗后体质量指数(BMI)、三头肌皮皱厚度(TSF)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腹膜透析法联合参苓白术颗粒不仅可以降低治疗成本,提高患者部分生化指标,又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优化患者生命质量和营养状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赵琴  郑朝晖  林盼  胡凤  唐娜  肖凤 《中医药导报》2023,(2):101-105+110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阴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阴虚血瘀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耳穴压豆组、中药熏洗组、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熏洗组,每组30例,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2个疗程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肢体疼痛程度[疼痛数字评分法(NRS)],并比较3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的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各项评分及总评分。结果:耳穴压豆组、中药熏洗组及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熏洗组治疗2个疗程后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6.7%(23/30)、73.3%(22/30)、96.7%(29/30),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熏洗组疗效优于耳穴压豆组、中药熏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2个疗程后均低于治疗1个疗程后(P<0.05),且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熏洗组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耳穴压豆组、中药熏洗组(P<0.05)。耳穴压豆组及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熏洗组治疗1...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腹膜透析患者的中医证型、腹透相关腹膜炎及心血管事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腹膜透析患者的长期中医干预管理提供临床证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总结122例腹膜透析2年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中医证型分布、腹膜炎和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并做统计分析。结果:患者腹膜透析前本证以脾肾气虚为主(P0.05),标证以湿浊、湿热为主(P0.05),透析2年后本证、标证分布变化不明显(P0.05),总体标证减少。危险因素方面,湿热证是腹透相关腹膜炎发生的高危中医证型,湿热证和水气证是发生急性左心衰、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急性冠脉综合征、高血压危象等心血管事件的高危中医证型(P0.05)。结论:湿热、水气证是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和心血管事件的高危中医危险因素。腹膜透析中医管理应结合患者的体质、证候,维护腹透患者脾肾之气,避免湿热、水湿之邪产生,以制定相应的中医诊疗和调护方案。  相似文献   

9.
边红萍  刘光珍 《光明中医》2012,27(3):611-613
目的 观察中药治疗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腹膜透析)和对照组(腹膜透析)各30例,两组均给予CAPD腹透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辨证治疗,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临床疗效和血Hb、Alb、BUN、Cr等生化指标变化.结果 中医证候评分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生化指标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Hb、BUN水平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Alb、Cr水平与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治疗可显著改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的中医症状,有提高血红蛋白、降低血尿素氮的治疗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及评价健脾护肾方在改善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状态、调节胃肠功能紊乱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30例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12例,予充分透析、均衡蛋白饮食、纠正肾性贫血等常规治疗,治疗组20例,予常规治疗联合健脾护肾方(水丸)口服,以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为主要观察指标,以MI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人体测量学指标、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为次要观察指标,疗程为8周。结果 治疗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ALB、HGB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能改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MIS评分、GSRS评分(P<0.05);结论 健脾护肾方在改善PD患者胃肠功能紊乱及纠正营养不良状态方面有确切疗效,其机制可能与丰富及调节肠道菌群相关。  相似文献   

11.
唐阁  杨洪涛  林燕  王畅 《辽宁中医杂志》2019,46(2):421-424,后插1
目的:通过观察扶肾颗粒对慢性肾衰腹膜透析大鼠肾组织及脑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慢性肾衰腹膜透析大鼠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机制及其与肾组织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8只,采用5/6肾切除法建立慢性肾衰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组),1.5%PDS组(B组),1.5%PDS+扶肾颗粒组(C组),4.25%PDS组(D组)。喂养4周后,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病理改变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及肾组织NF-κB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A组)相比,模型组(B、D组)及扶肾颗粒干预组(C组)中脑组织NF-κB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扶肾颗粒干预组与模型组相比肾组织及脑组织中NF-κB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HE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及扶肾颗粒干预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核固缩、染色质变深等细胞凋亡表现,同时可见不同程度的炎细胞浸润及微血管管腔狭窄。结论:扶肾颗粒可通过下调腹膜透析大鼠肾脑组织中NF-κB蛋白的表达,减轻腹膜透析大鼠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且腹膜透析大鼠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与肾组织损伤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吕勇  谢如意  陈文娣  张磊  王东  王亿平 《中成药》2023,(8):2549-2552
目的 考察加味参苓白术散对脾虚瘀浊证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参苓白术散,疗程12周。检测氧化应激指标(AGEs、MDA、SOD、GSH)、微炎症指标(IL-1β、IL-18、IL-6)、腹膜纤维化指标(Vimentin、CoLⅠ、Fn)、腹膜透析功能指标(UF、Kt/V)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AGEs、MDA、IL-1β、IL-18、IL-6、Vimentin、CoLⅠ、Fn降低(P<0.05),GSH、SOD、UF、Kt/V升高(P<0.05),并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 加味参苓白术散可抑制脾虚瘀浊证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反应,改善微炎症,防止腹膜纤维化,提高腹膜透析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广东省名老中医黄春林教授“调脾泄浊方”对腹膜透析患者胃肠道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腹透门诊规律随访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59例,随机分为中药组29例,对照组30例。中药组给予常规治疗 + 调脾泄浊方,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益生菌。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其胃肠道症状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检测安全性指标,如实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中药组患者的胃肠道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下降,起到缓解腹胀、改善食欲以及软化大便等作用,并且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与益生菌相比,“调脾泄浊方”对腹透患者胃肠道症状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结肠透析对非透析慢性肾衰竭患者微炎症-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同时治疗组予中药结肠透析,而对照组仅予手工中药直肠灌肠,1个疗程2周,4个疗程观察疗效,治疗前后检测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尿酸(UA)、肾小球率过滤(GFR)、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re-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载脂蛋白a(L(a))及中医证候积分值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疾病有效率90.00%,优于对照组60.00%,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有效率90.00%,优于对照组63.33%,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后2组血浆hs-CRP、L(a)水平均有所下降,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营养指标Hb、Alb、Pre-A的改善,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中药结肠透析可改善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的微炎症-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六君子汤合紫菀散配方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 将7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脾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服六君子汤合紫菀散配方颗粒,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主要中医症候积分、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6min步行试验(6MWT)及安全性指标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咳嗽、咳痰、气短、乏力中医症候积分均降低(P<0.01),观察组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FEV1、FVC、FEV1/FVC%、6MWT均升高(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安全指标无明显异常。结论 六君子汤合紫菀散配方颗粒可改善COPD稳定期的中医证候、肺功能和运动耐力,使用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扶肾颗粒通过调节MG表达,改善慢性肾衰腹膜透析大鼠体内氧化应激状态及肾性贫血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5/6肾切除诱导慢性肾衰腹膜透析大鼠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慢性肾衰5/6肾切除+1.5%PD组、慢性肾衰5/6肾切除+1.5%PD+扶肾颗粒组、慢性肾衰5/6肾切除+4.25%PD组、慢性肾衰5/6肾切除+4.25%PD+扶肾颗粒组,分析MG、MDA、GSH、HB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MG及MD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且GSH及HB含量显著降低(P0.05);同浓度透析组中,与未应用扶肾颗粒组相比,用药组MG及MD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GSH及HB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肾性贫血的发生与氧化应激状态密切相关,扶肾颗粒可通过减少MG、MDA等促氧化反应因子的蓄积,上调抗氧化物GSH表达,进而改善慢性肾衰腹膜透析大鼠贫血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的中医证型特点,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参考。方法 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2006年《慢性肾衰的诊断、辨证分析及疗效评定》标准对156例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收集血清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血红蛋白(HB);总尿素清除指数KT/V(总)和残肾尿素清除指数KT/V(残肾);血流介导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FMD)及容量超负荷(OH)等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各证型在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中均占有一定比例,且随透析时间延长,本证方面气虚向阳虚再向阴阳俱虚证转化,标证方面湿浊向血瘀证转化。结合各项检查指标,本证主要体现在脾肾阳虚及阴阳俱虚证型血ALB水平明显低于脾肾气虚及气阴两虚证(P<0.05),阴阳俱虚证型KT/V(总)最低,与肝肾阴虚、气阴两虚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阳虚及阴阳俱虚证型的OH值明显高于其他证型(P<0.01);标证主要体现在无兼证型的年龄最低,湿热证与血瘀证年龄明显偏高(P<0.01),湿热证型的CRP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证型(P<0.05),血瘀证型的FMD明显低于湿浊证及热毒证(P<0.01),湿浊证患者OH值明显高于其他证型(P<0.01)。结论 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证型分布有一定规律可循,且与一些西医检查结果有一定相关性,能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取穴贴敷并推拿联合西药治疗脾虚肝旺型儿童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86例FC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95例)和对照组(91例)。对照组予非比麸小麦纤维素颗粒+乳果糖口服液方案,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采用中药取穴贴敷并手法推拿,疗程均为3周,治疗结束后进行肛门直肠动力学检查,比较两组大便次数、大便性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直肠最低敏感量[(41.4±10.7 vs. 46.8±11.6)mL]、直肠最大耐受量[(121.5±17.8 vs. 128.6±17.1)mL]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周平均大便次数[(5.44±0.82 vs. 5.03±0.75)次]观察组显著多于对照组 (P<0.05);大便性状评分[(1.72±0.34 vs. 1.93±0.41)分]则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结束后4周观察组总有效率[94.7%(90/95)]明显高于对照组[85.7%(78/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8周,观察组复发率为3.3% ,低于对照组(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75,P=0.123>0.05)。结论在小麦纤维素颗粒+果糖等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采用中药取穴贴敷并推拿脾虚肝旺型儿童FC能进一步降低直肠敏感度,改善大变性状,增进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李超民  徐娟  李燕林 《新中医》2023,55(23):96-100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 的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及PDAP 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44 例腹膜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腹膜炎分为腹膜炎组74 例和无腹膜炎组 170 例。比较2 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分析腹膜炎组PDAP 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PDAP 发生影响因素。结 果:2 组年龄、性别、腹透龄、体质量指数(BMI)、合并糖尿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炎 组文化程度低于无腹膜炎组(P<0.05),腹膜炎组血清铁蛋白(TRF) 水平高于无腹膜炎组(P<0.05),白蛋 白(Alb) 水平低于无腹膜炎组(P<0.05)。腹膜炎组中腹透液致病菌培养常见于肺炎克雷伯菌、唾液链球 菌;常见诱因有非正规消毒或接触不良、胃肠功能紊乱、呼吸道感染等。临床PDAP 本虚证以脾肾气虚证、脾 肾阳虚证多见,标实证以湿浊证为主。多因素Logistics 回归分析显示,高文化程度、Alb 为PDAP 发生的保护 因素,高TRF 为PDAP 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临床上PDAP 本虚证以脾肾气虚证和脾肾阳虚证为主,标实 证以湿浊证为主。高文化程度、Alb 为PDAP 发生的保护因素,高TRF 为PDAP 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贝前列素钠片联合尿毒清颗粒对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残余肾功能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将我科收治的117例腹膜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9例与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腹膜透析基础治疗及尿毒清颗粒,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贝前列素钠片联合治疗。通过治疗前后计算残肾KT/V、透析KT/V参数水平评定两组患者的透析充分性指标;通过治疗前后尿量(UV)、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eGFR)、残余肾功能(RRF)评定两组患者的残余肾功能;通过治疗前后血清和透析液中VEGF表达评定两组患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透析KT/V、残肾KT/V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UV、eGFR、RRF指标均高于对照组,Scr、BUN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透析液中VEGF、血清中VEGF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前列素钠片联合尿毒清颗粒能够通过抑制肾细胞高代谢,增强患者透析充分性,保护患者残余肾功能;通过抑制血细胞变形,改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