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浙江省HIV/AIDS未治疗人群耐药基因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横断面了解浙江省未治疗人群耐药基因变异情况,补充耐药监测本底数据。方法:选取2004-2006年期间在各市县接受流行病学调查的104例未治疗HIV/AIDS感染者,对病毒载量高于最低检测限的99个样本进行HIV蛋白酶(PR)全长和部分逆转录酶(RT)基因区进行RT-PCR扩增测序。使用Stanford HIV Drug Resistance Database(ht-tp://hivdb.stanford.edu)的在线耐药序列分析软件HIV DB进行序列分析,寻找耐药相关突变位点,并做出样本对各药物敏感性的结论。结果:扩增得到74份PI区序列,1份样本存在蛋白酶抑制剂(PIs)主要相关突变,耐药突变率为1.35%;得到83份RT区序列,4份样本存在逆转录酶抑制剂(RTIs)相关突变,耐药突变率为4.8%。总耐药突变率为6.02%(5/83)。结论:浙江省未治疗HIV感染者中耐药相关突变处于低流行状态。但具体感染者体内存在的PR和RT区主要耐药突变位点,会导致对抗病毒治疗药物不同程度的耐药,应该争取条件对治疗前病人进行基因型耐药检测。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湖南省艾滋病患者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的效果以及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的耐药情况,为改善该省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效果,指导临床医生用药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收集湖南省衡阳市抗病毒治疗6个月以上的252例HIV感染者的血标本,进行病毒载量检测,其中32例病毒载量10~3拷贝/mL,对此32份样本进行进一步的HIV基因型耐药检测。结果测得的31个序列中,发生突变的样本18份,其中13份(5.16%,13/252)对蛋白酶抑制剂(PIs)、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以及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这3类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有耐药突变;对PIs、NRTIs和NNRTIs均耐药者1例(0.40%),对NRTIs和NNRTIs均耐药者9例(3.57%),对NNRTIs耐药者3例(1.19%)。同时发现M184V、K103N、Y181CG、G190A引起NRTIs和NNRTIs高水平耐药的重要突变位点。结论湖南省艾滋病治疗者中,PIs耐药发生率极低,NRTIs和NNRTIs的耐药发生率相对较高;已出现NNRTIs高水平的多药耐药。但总体耐药的发生仍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2011年宁波艾滋病毒(HIV)感染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效果及耐药变异。方法:收集272例HAART的HIV-1感染者抗凝血,检测CD4+T淋巴细胞和HIV-1病毒载量,病毒载量>1000 copies/ml的样品扩增HIV-1的pol区,测序结果使用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分析。结果: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为311±160个/μl。19份样品病毒载量>1000 copies/ml。10条序列出现耐药突变,总耐药率为3.73%(10/268)。8条产生针对核苷酸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和非核苷酸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的突变。2条只产生了针对NNRTI的突变。结论:宁波HIV抗病毒治疗人群耐药毒株流行处于较低水平,该人群对目前使用的抗病毒药物敏感。但耐药突变呈多样化趋势,应加强耐药监测的研究以减少耐药突变株的产生与传播。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辽宁省自2004年至2008年治疗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者中耐药基因突变新变化及HIV-1耐药株的流行率.方法 应用抽签法选取经确诊但未接受过治疗的HIV-1感染者血浆样本20份,提取RNA.通过病毒载量检测,HIV-1蛋白酶(PR)全长和部分反转录酶(RT)基因区通过逆转录PCR(RT-PCR)法和巢式PCR法得到扩增样本.经测序,运用Contig Express对序列拼接、编辑和校正,上传耐药序列至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http://hivdb.stanford.edu)进行分析,寻找耐药位点,评价目前未治疗感染者中病毒基因耐药新变化和耐药株流行趋势.结果 20例未治疗确诊感染者血浆中,13份病毒载量检测值大于1000拷贝/ml的样本得到有效扩增,经测序得到65条有效序列.耐药基因型分析发现2个在辽宁省新出现的亚型H和CRF10_CD.13份样本均未发现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相关突变,4份存在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相关耐药突变,突变位点分别为P225H、K238S、V179D、K238T,突变率为30.8%(4/13);1份(7.7%)样本蛋白酶抑制剂(PI)主要相关耐药位点154S发生突变,发生PI多重交叉耐药.3份样本仅在PR区分别有1处次要耐药突变,突变位点分别为L10V、A71V,但对蛋白酶基因耐药没有仟何影响.结论 辽宁省HIV-1耐药基因型发现新亚型,PR区基因发现主要耐药突变,应考虑启用二线蛋白酶抑制剂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云南省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抗病毒治疗失败的基因型耐药情况,为提高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2019年云南省确证艾滋病病毒1型阳性、经男男性行为感染且抗病毒治疗失败的HIV/AIDS病例为研究对象,采集血浆样本,采用套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nPCR)扩增并测序,采用Contig Express软件拼接测序片段,整理后序列提交至美国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网站比对耐药突变位点,获得序列对8种蛋白酶抑制剂(PIs)、7种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和5种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的耐药程度。结果共纳入HIV/AIDS病例205例,血浆样本扩增阳性169例,耐药112例,耐药率为66.27%;不同年龄病例中,30~50岁的耐药率较高,为76.09%;不同基因亚型中,CRF01_AE的耐药率较高,为76.34%;不同用药方案中,采用"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奈韦拉平"的病例耐药率较高,为77.08%。NNRTIs、NRTIs和PIs耐药率分别为62.72%、49.70%和2.96%;NNRTIs中的奈韦拉平和依非韦仑耐药率较高,分别为62.72%和61.54%。与NNRTIs相关的主要突变位点为K103,37例占21.89%;与NRTIs相关的主要突变位点为M184,67例占39.64%;与PIs相关的主要突变位点为M46L/K,5例占2.96%,且导致奈非那韦高度耐药。结论云南省男男性行为人群HIV/AIDS病例抗病毒治疗失败的耐药率相对较高,耐药的基因亚型以CRF01_AE为主,NNRTIs类药物耐药率较高,奈韦拉平和依非韦仑尤其需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HIV-1耐药警戒线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湖南省开展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以来,年龄<25岁新近感染HIV-1且未服抗病毒药者出现耐药毒株的变异情况.方法 通过横断面调查,采集15~24岁HIV-1感染者的血清样本.进行HIV-1 pol区耐药基因变异检测分析.结果 69份有效样本中,在RT区1份样本出现可以导致针对NNRTIs系列的NVP、DLV和EFV药物的高度耐药性的K103N、V181C的2个主要耐药突变,1份样本出现可以导致对D4T的低度耐药性和对DDI的潜在耐药性的V75M耐药突变.PR区没有检测到高度耐药突变株.在RT区高度耐药株检出率为2.9%(2/69),说明湖南省HIV耐药株的传播仍处于低度范围内(<5%).结论 表明现有的一线治疗方案是有效的,个体病例尚不需要在治疗开始前进行耐药性检测.但也提示应该加强对早期感染者的耐药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我省阜阳地区艾滋病治疗人群中HIV耐药株发生情况,为预防耐药株的发生和传播提供依据。方法对安徽省阜阳地区临泉县、界首市两地区2005年至2009年12月31日前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病人。进行HIV-1 POL区亚型及耐药基因型分析。结果共调查258人,共有50份样本HIV病毒载量大于1 000cp/ml,POL区38个有效序列中,全部为B亚型,总耐药率为3.9%,没有针对PR区的主要耐药性基因突变,PR区耐药株流行率为0。针对非核苷酸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耐药的10例;针对非核苷酸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耐药的7例;同时对NRTIs和NNRTIs耐药的7例。结论阜阳地区HIV耐药株发生率较低。但出现对NRTIs和NNR-TIs双重耐药,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岗区抗病毒治疗前HIV - 1感染者基因亚型和耐药株流行现况。方法 HIV/AIDS流行病学数据来源于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HIV感染者的流行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率和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收集2016—2019年新报告的16~25岁的HIV感染者血清样品,扩增HIV pol区全部蛋白酶基因和部分逆转录酶基因区域,测序后进行HIV - 1基因分型和耐药突变位点分析。结果 173份血清样品成功获得pol序列片段,男性占93.64%(162/173),单身占95.95%(166/173),外省户籍者占65.32%(112/173),同性性传播占67.63%(117/173)。HIV - 1亚型以CRF07_BC(43.35%)和CRF01_AE(32.95%)为主,其次为CRF55_01B(13.87%)、B(5.78%)和其他亚型(4.05%)。不同年份HIV - 1亚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 9.456,P = 0.042)。总传播耐药率为5.78%(10/173),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耐药率为4.62%(8/173),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为2.31%(4/173)。同性性传播的耐药率为7.69%(9/117),异性性传播为1.79%(1/56)。突变发生率为21.97%(38/173),未检测出PIs突变,主要耐药突变位点中5个针对NNRTIs和4个针对NRTIs。次要突变V179D/E高达17.34%(30/173),主要发生在CRF55_01B亚型,不同HIV - 1亚型检测出V179D/E突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91.733,P<0.001)。5例病例对一线治疗药物NNRTIs耐药,1例对NNRTIs和NRTIs双重耐药。结论 2016—2019年深圳市龙岗区HIV - 1亚型分布表现为以CRF07_BC和CRF01_AE为主,多个亚型共存的特点。HIV - 1感染者原发耐药率已达到中度水平,MSM人群中NNRTIs类药物的耐药需引起重视。应加强年轻的MSM人群的耐药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河南省沈丘县艾滋病长期治疗患者耐药情况.方法 对沈丘县120例于2003年开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同时测定其病毒载量(VL)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对VL>1000 copies/ml的患者进行In-house方法基因型耐药检测.结果 120例患者中有114例获得VL数据,其中33例小于检测限(50 copies/ml),其余81例VL均值为lg(4.09±1.10)copies/ml.所有患者CD4<\sub>+<\sup>T淋巴细胞计数的均值为(377±218) cells/ml,其中64例(53.3%)均值> 350 cells/ml.67例患者检测基因型耐药性,成功测序的58例中有40例产生反转录酶抑制剂耐药(RTIs),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的耐药发生率分别为53.4%(31/58)、67.2% (39/58).三种治疗方案耐药发生比例无差异,NRTIs、NNRTIs两类药物中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奈韦拉平的耐药发生率较高,未发现蛋白酶抑制剂耐药.结论 河南省沈丘县艾滋病患者耐药毒株流行较严重,应长期随访监测,及时优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252例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湖南省艾滋病患者接受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分析治疗依从性及治疗后产生耐药的情况。方法对衡阳市接受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时间超过6个月,且年龄为18岁以上在治的艾滋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抗凝全血,检测CD4+T淋巴细胞和病毒载量,对病毒载量〉1 000拷贝/ml的标本做HIV耐药基因型检测分析。结果共调查252名艾滋病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6个月以后,71.83%的患者坚持服药,无漏服;91.27%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治疗前增加,80.95%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治疗前比增加了50个/μl以上;病毒载量完全抑制的比例为71.03%;13名患者发生耐药,耐药发生率为5.16%,对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和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耐药发生率分别为3.97%和5.16%,对NRTIs和NNRTIs两类药物均发生耐药的比例为3.97%。结论湖南省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总体疗效显著,少数患者出现耐药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1.
12.
摘要:目的 了解凉山州布拖县艾滋病毒-I型(HIV-1)耐药基因突变情况,优化抗病毒治疗(ART)方案,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反转录式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方法,检测2008、2010、2012年三年ART后病毒学失败患者的HIV-1耐药基因型。结果 截至2012年12月凉山州布拖县累计治疗艾滋病(AIDS)患者1755人,检测HIV-1病毒载量(VL)1 324次人,HIV-1 VL<50拷贝/ml者为25.4%(336/1324),VL 51~1 000拷贝/ml者为16.3%(216/1324),VL>1000拷贝/ml为58.3%(772/1324),三年有 218例进行了耐药基因突变检测,获得可用序列148例,其中未检出耐药突变者为 42.6%(63/148),发生耐药突变者为 57.4%(85/148)。非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蛋白酶抑制剂(PI)和核苷和核苷酸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相关的耐药基因突变率分别为33.8%(50/148)、33.1%(49/148)、10.8%(16/148)。NNRTI相关的耐药基因突变位点前3位依次是K103N/KN(47.1%)、Y181C/CY(10.3%)、Y188FY/C/L/CY(10.3%)、G190AG/A(8.8%);PI相关的耐药基因突变位点前3位的是T71V/AT/AV(67.2%)、L10IL(20.0%)、L33IL(3.6%);NRTI相关的耐药基因突变位点前3位依次是M184V(33.3%)、T69N/S/AT(19.0%)、D67N(9.5%)、G333E(9.5%)。结论 凉山州布拖县抗病毒治疗后病毒学失败患者中,以NNRTI耐药最多,其次为NRTI,PI较少,但PI是以次要位点(T71V/AT/AV)耐药突变较NRTI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河南省柘城县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后HIV-1耐药毒株流行情况及影响耐药的主要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对柘城县自2003年7月开始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以来到2009年3月接受抗病毒治疗的378例患者进行访谈和血样采集,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病毒载量,利用扩增-测序(In-House)法扩增HIV-1...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目的前瞻性长期观察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患者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一线药物抗HIV及免疫重建效果和主要毒副反应,探索我国艾滋病长期抗病毒治疗的规律。方法 437例HIV/AIDS患者先后启动HAART,一线方案为2个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加1个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随访监测CD4+T细胞数量、HIV病毒载量,追踪血常规和主要生化指标的变化;观察发生的机会感染和药物毒副反应并及时处理,对出现病毒学失败或严重毒副反应者及时调整用药。结果对437例接受HAART的HIV/AIDS患者平均追踪了4.69年(3.15~7.34年),总病死率6.86%,大部分死亡发生在HAART启动的6个月内。启动HAART 12个月时,90.80%的患者HIV载量小于可检测下限;至治疗4、5、6、7年(±1个月)时,仍分别有63.46%、69.41%、70.00%和72.22%的患者病毒载量小于可检测下限。CD4+细胞数量在治疗的O、1、2、3、4、5、6、7年(±1个月)时分别为115、246、301、334、363、356、386和373个/μL。67.73%出现过各种可能与药物毒副作用相关的表现,主要有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肝功能损害、骨髓毒性、皮疹和血脂升高等,多发生于治疗启动12个月内;血脂分布异常和乳酸酸中毒较少见,多发生于启动2年以后;41例患者先后发生过Ⅲ/Ⅳ级毒副反应。因毒副反应而更换为其他一线药物者占19.22%,因病毒耐药或毒副反应而更换为二线药物者占11.67%。结论通过对HIV/AIDS患者HAART3~7年的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明确我国2个NRTI加1个NNRTI的HAART一线方案对大多数HIV/AIDS患者长期有效,病毒持续抑制,CD4+细胞增加;主要的毒副反应和死亡多发生在启动治疗12个月内。大多数HIV/AIDS患者可长期坚持一线药物治疗,少数因药物毒副反应或病毒耐药须换为二线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河北省HIV/AIDS患者基因的耐药突变情况.方法 选取2008年参加抗HIV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36例,从血浆中提取病毒RNA,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T-PCR)扩增HIV-1 pol区基因片段,并对扩增的目的片段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提交Web站点(http;//hivdb.stanford.edu)分析HIV耐药性突变.结果 36例HIV/AIDS患者中,有28例发生了主要耐药突变.36例患者HIV-1亚型分布为:4例AE亚型和32例B亚型,蛋白酶抑制剂突变率和逆转录酶抑制剂突变率分别为27.78% (10/36)和77.78%(28/36).并发现TAM突变(M41L、D67N、K70R、1210W)和Q151复合体突变(A62V、V75Ⅰ、FⅡ6Y、QI51M).病毒耐药结果显示,出现了对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类药物地拉韦定(DLV)、依非韦仑(EFV)、奈韦拉平(NVP)和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类药物拉米夫定(3TC)、恩曲他滨(FTC)具有高度耐药性的毒株,及对蛋白酶抑制剂具有低度耐药性的毒株.结论 耐药性严重影响抗HIV治疗效果,研究结果对指导HIV/AIDS患者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湖南省未经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人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的HIV蛋白酶和逆转录酶区耐药基因变异情况,为更有效地开展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从184例研究对象的血浆中提取HIV-1 RNA,采用套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IV-1 POL基因片段,并对扩增片段进行序列测定直接分析.结果 获得阳性结果的106例感染者中,蛋白酶基因区次要耐药变异以M36I、H69K、I13V和I93L为多,它们的累积可引起蛋白酶抑制剂的耐药.逆转录酶区的耐药变异较少见,但发现1例同时存在多个与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耐药基因相关的基因位点变异的HIV感染者.结论 湖南省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中存在原发耐药相关基因位点变异,耐药基因变异处于较低水平的流行状态,感染者在抗病毒治疗开始前和后均应定期检测耐药基因突变情况以指导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