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目的探讨本科实习护生心理资本、职业决策困难与就业焦虑的关系, 以帮助本科实习护生提高就业能力及心理健康。方法于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资本量表、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量表及大学生就业焦虑量表对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的山西省5所高等医学院校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实习的543名本科护生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心理资本、职业决策困难与就业焦虑三者间的相关性, 并使用分层回归分析建立分层模型探讨本科实习护生心理资本、职业决策困难对其就业焦虑的预测能力。结果 543名本科实习护生大学生就业焦虑量表得分为36(30, 44)分, 相关分析显示, 就业焦虑与心理资本及其4个维度(自我效能、希望、韧性、乐观)呈负相关, 与职业决策困难及其3个维度(缺乏准备、信息探索困难、冲突矛盾)呈正相关(r值为-0.291~0.564, 均P<0.01)。分层模型显示, 在控制一般资料的影响后, 心理资本及职业决策困难独立解释了就业焦虑46.1%的变异。结论本科实习护生就业焦虑得分处于中等水平, 职业决策困难呈正向影响, 心理资本呈负向影响, 高校教育者可对...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分析就业与未就业大学生的人格特质差异及就业的大学生人格特质是否有性别差异。方法:①纳入某医科大学临床、检验、放射、口腔、高护等专业毕业已就业的大学生和未就业的大学生。于2005-07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其中录取的202名,其中男生91名,女生111名。未就业的大学生204名,其中男103名,女101名。纳入对象均健康,且对调查项目知情意。②采用加利福尼亚心理调查表进行个体水平、人格特征和自我实现倾向测试。该量表共440个测试题,20个分量表,3个结构量表。主要包括4大因素。人际关系和适应性,包括支配性、进取能力、社交性、社交风度、自我接受;社会化成熟感、责任心和价值感,包括责任心、社会化、自我控制、好印象、同众性、适意感、宽容性;成就潜能和智力水平,包括顺从成就、独立成就、智力效率;个人生活态度和倾向,包括心理感受性、灵活性、女性化/男性化。另外还有2个通俗概念量表即独立性、通情。3个结构量表内外向、常规趋向和常规异向和自我实现。分数越高表明心理素质越适应就业。③计量资料间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共发出问卷406份,回收填写完整、准确的答卷406份,回收率100%。①就业与未就业大学生加尼福尼亚心理调查表分量表评分比较:就业大学生加尼福尼亚心理调查表分量表支配性、进取能力、社交性、社交风度、自我接受、独立性、通情、责任心、社会化、自我控制、好印象、同众性、适意感、宽容性、顺从成就、独立成就、智力效率、心理感受性评分明显高于未就业大学生(t=3.81~12.62,P<0.01)。②就业男女大学生加尼福尼亚心理调查表分量表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t=0.04~1.73,P>0.05)。③加尼福尼亚心理调查表结构量表评分比较:就业大学生常规趋向和常规异向和自我实现评分明显高于未就业大学生(t=5.00~10.06,P<0.01)。结论:毕业后能够就业的大学生人格特征较为成熟,较未就业大学更具备适应就业的心理素质和人格特质,此种人格特质无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3.
护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随着我国招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护生的就业方式由国家计划分配转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护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为了引导护生成功就业,本文就护生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从心理、综合素质以及就业知识和技巧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从思想、心理、自身素质和就业知识和技巧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招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护生的就业方式由国家计划分配转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护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为了引导护生成功就业,本文就护生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从心理、综合素质以及就业知识和技巧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从思想、心理、自身素质和就业知识和技巧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择业问题的复杂性和当前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刚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面对择业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各种困难、挫折和冲突,导致了一些心理矛盾和心理问题的产生。全面分析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误区,排除心理障碍,系统介绍常用的心理调适方法,引导他们走出择业的心理误区,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林氏就业准备量表(LASER)在协助职业康复治疗师确立或调整患者的治疗方案,指导手外伤患者重返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采用LASER量表评估手外伤患者在参加职业康复前后的就业意愿,研究其就业心理变化。结果:测试周期结束,共125例手外伤患者的考虑前期得分减少(P<0.01),考虑前期从24例下降至5例;考虑期、准备期及行动期的得分均有上升(P<0.01),其中准备期和行动期从31例增至87例。根据评估结果,有47例患者调整了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19例提前介入工作安置,7例申请了心理治疗介入,就业率达89.6%。结论:LASER量表可以帮助职业康复治疗师了解手外伤患者的就业心理状况,有助于对存在心理障碍的患者及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当前我校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更好地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方法:采用自设的问卷对本校护理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心理进行调查。结果:从对我校护理专科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学生选择直接就业的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对于就业的形势基本上抱有积极自信的态度,在工作单位性质选择上,国有综合医院成为大多数学生的首选,在实习单位中想直接就业的比重也较大,大多数认为求职前最需要的是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结论:应通过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实施个性化指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当前护理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就业指导与就业心理辅导的对策。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150名护理专科毕业实习生的就业心理进行调查。结果护生认为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关系,占50%;71.9%的护生认为目前就业市场不规范;就业态度及意向:82.6%的学生认为应先就业后择业,50%的护生希望在省级医疗单位就业;对学校就业指导47.8%的护生满意度为一般,43.8%的护生认为就业信息量不够,是最困扰就业的因素。结论针对存在的就业心理问题,可以通过开展就业心理辅导,使每位学生在就业的道路中有自己的目标和发展方向,做好充分的就业心理准备,把握就业机会,以提高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在护理本科生心理资本和职业认同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2017 年10—11月选取合肥某高校护理专业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护生职业认同量表、大学生心理资本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AMOS 22.0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中介效应。结果 本科护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总分为(123.91±22.25)分,心理资本总均分为(4.85±0.59)分,职业认同总分为(92.28±14.73)分;心理资本与职业认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呈密切正相关(r=0.487,0.644;P<0.01);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在本科护生心理资本和职业认同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心理资本对职业认同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别为0.35、0.12。结论 心理资本对本科护生职业认同有直接预测作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在本科护生心理资本和职业认同之间存在中介效应。高校护理教育者可通过加强本科护生的职业情感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组织社会实践、提供实时就业信息等,提高其心理资本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水平,进而提高其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10.
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心理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护理专业学生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及就业心理,2006年10月~2007年1月,笔者采取问卷方式对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中专、大专、本科在校学生进行了有关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心理的抽样调查,以期找出护生在就业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做好护生培养和就业工作提供参考。1调  相似文献   

11.
朱晓峰 《中国临床康复》2005,9(28):127-127,222
论述大学生因就业竞争而产生的焦虑感,分析大学生产生焦虑感的原因包括就业的危机感、价值观的差异、自视过高。因而必需对大学生进行就业与心理辅导。具体工作有3个方面①自我了解:采用心理测评、个别面谈和心理测量的方式了解自己,帮助学生接触有意向的工作和单位,了解其对人才的要求,降低择业的盲目性。②职前培训:通过团体训练、讲座、课程等渠道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团体协调、挫折应对等方面的训练。③择业心理指导:通过课程和讲座等形式进行大规模的宣传。进行择业技巧训练,内容有履历的撰写、面试的礼仪、着装要求、就业信息的获取等。择业心理调试可以分为择业前的心理准备、择业中挫折应对和抉择、择业后至毕业前的心态调整。可采用小组训练,同时辅以个别咨询。  相似文献   

12.
中医院校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发展特点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医院校大学生职业心理发展特点,提高职业辅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将会为职业辅导效果的评估提供有力的证据。方法:运用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测试陕西中医学院1-4年级407名在校本科生。结果:(1)中医院校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不高,绝大多数因子间的发展极不平衡。中医院校大学生在职业心理发展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想从事的职业自信心不足;(2)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年级差异不显著。但在职业决策知识分问卷上存在显著年级差异;(3)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性别差异不显著,但男大学生人际交往策略知识较女大学生丰富。结论:针对中医院校大学生职业心理发展问题,急需发挥学院的权威引导功能,为学生提供有力的就业指导,积极开展各类形式的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活动。  相似文献   

13.
重理论、轻实践的就业指导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发展要求,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的变革。文章从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出发,结合温州医学院检验医学院的就业指导实践,提出了体验式就业指导模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认知,拓宽学生就业途径,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实施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4.
论述大学生因就业竞争而产生的焦虑感,分析大学生产生焦虑感的原因包括就业的危机感、价值观的差异、自视过高。因而必需对大学生进行就业与心理辅导。具体工作有3个方面①自我了解:采用心理测评、个别面谈和心理测量的方式了解自己,帮助学生接触有意向的工作和单位,了解其对人才的要求,降低择业的盲目性。②职前培训:通过团体训练、讲座、课程等渠道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团体协调、挫折应对等方面的训练。③择业心理指导:通过课程和讲座等形式进行大规模的宣传。进行择业技巧训练,内容有履历的撰写、面试的礼仪、着装要求、就业信息的获取等。择业心理调试可以分为择业前的心理准备、择业中挫折应对和抉择、择业后至毕业前的心态调整。可采用小组训练,同时辅以个别咨询。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就业心理资本训练对高职护生心理资本、就业心理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级高职毕业护生130名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65名。对照组参加学校常规就业指导课,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根据Luthans 建立的心理资本模型制定就业心理资本训练措施并进行干预。比较2组心理资本、就业心理效能及就业率。结果 干预结束时干预组心理资本总分及希望、乐观2项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在干预6个月末,干预组心理资本总分及自信、韧性、希望、乐观4项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结束时,干预组就业心理效能总分、自我探索、自我肯定及自我成长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末,干预组4个维度及就业心理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就业率为96.9%,面试成绩(92.65±6.72)分,对照组就业率86.2%,面试成绩(84.97±8.16)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职护生心理资本水平普遍不高,就业心理压力较大,就业心理资本训练能够明显改善高职护生心理资本,降低其就业心理压力,有利于加深对高职护生潜在心理特征的识别、稳定就业情绪。  相似文献   

16.
蔡恩丽  武煜明  陈嵘  王萍 《护理研究》2013,27(3):219-220
施行双向选择分配制度以来,每届护理专业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都经历着复杂多变的心理过程,其中最多的是择业过程中种种心理上的问题。高校扩招、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导致就业压力增大。由于护理专业社会认可度较低,再加上该专业绝大多数是女生,使得择业心理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对云南省护理专业大学生(以下简称护生)的择业心理进行  相似文献   

17.
高等院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压力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加强高校贫困生心理研究,探讨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方法 检索、参考相关文献,并对自己在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中获得的材料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 高校贫困生面临着来处经济、学习、就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对贫困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与干预可以缓解贫困生的心理压力,减少心理问题出现的概率。结论 积极有效的心理指导与干预是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健康心理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随着护理事业的发展及教育体制的革新,有限的医院人员编制和与逐渐增多的护理专业本科、硕士生的竞争,专科学生的就业前景也日趋严峻起来,其学生的就业心理倾向也发生了变化,而学生的就业心理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能否正确择业及顺利就业。高级助产专业是护理学科开设的一个新专业,目前福建省高校中只有莆田学院设有专科层次的本专业,至今也才毕业了一届学生(2003年)。为了解第二届高级助产专业毕业生就业心理的客观状态,以便为日趋严峻的就业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依据,于2004年2月对正在毕业实习的莆田学院2001级高级助产专业的45名学生进行了就业心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吕芳菲  李春芳 《护理研究》2011,25(29):2652-2654
[目的]调查实习护生的就业压力与专业自我概念水平,了解二者的相关性,为护生的就业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和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对171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临床实习护生就业压力总分为(2.75±0.67)分,6个因子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缺少求职帮助、就业竞争环境、就业心理预期、专业供求矛盾、职业素质评价和自我认识与定位;一般资料中家庭经济状况和学习成绩是影响就业压力的主要因素;护生专业自我概念总分为(2.83±0.46)分,其中灵活性得分最高,满意度得分最低;一般资料中学习成绩是影响专业自我概念的主要因素;护生就业压力水平与专业自我概念呈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临床实习护生专业自我概念对其就业压力有影响,实习医院应积极培养护生良好的专业自我概念,采取针对性措施缓解护生的就业压力,帮助其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实习前护理本科生的就业意向及其对职业态度的影响,以期为实习期间有针对性地指导护生就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南省4所护理学院的402名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理本科生,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和护士职业态度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247名(61.4%)护生就业首要考虑的因素为经济收入及福利,131名(32.6%)护生认为就业竞争优势体现在仪表外貌上,330名(82.1%)护生就业途径选择主动应聘;就业意向及期望月薪不同者,职业态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习前护生存在功利、盲目的择业心态,就业意向与职业态度相互作用;学校和实习医院应关注学生的就业心理需求,同时加强就业指导及职业情感教育,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端正职业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