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吴正燕  董晨  张康娣  谈忠鸣  朱叶飞 《疾病监测》2021,36(11):1179-1183
  目的  了解江苏省南京市副溶血弧菌临床分离株的分子特征,为其防控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2016—2019年从腹泻和食物中毒患者分离的副溶血弧菌临床分离株并进行血清型分型,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菌株的tlh、tdh、trh、toxRS/new、ORF8五种毒力基因,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分析。  结果  2016—2019年共收集93株临床分离株,菌株优势血清型为O3∶K6(65/93,69.9%),均携带tlh基因,73株属于tdh+trh- toxRS/new+的大流行菌群,非大流行菌群菌株中有5株为tdh-trh-非致病株。 共检出13个ST型,以ST3为主(68/93,73.1%)。  结论  南京地区副溶血弧菌以O3∶K6、ST3型大流行菌群菌株为主,非大流行菌群、非致病株并存。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广东省江门市2017年某公司发生的一起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分离株的血清型别、耐药表型和分子特征。方法 对该起食物中毒事件分离到的15株副溶血弧菌进行血清学分型,抗生素敏感性检测,耐热直接溶血毒素基因(tdh)、耐热相关溶血毒素基因(trh)、GS-PCR和orf8基因的PCR检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分析。结果 15株副溶血弧菌分离株经生化鉴定、血清学鉴定为O3:K6型;抗生素敏感性分析显示,所有菌株均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唑啉耐药,对其他抗生素敏感;毒力基因PCR检测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均为tdh+trh-型菌株,并且携带GS-PCR和orf8基因;14株病例分离株和1株食物分离株经限制性内切酶(NotⅠ、SfiⅠ)酶切后的PFGE指纹图谱高度相似,仅存在2条带的差异。结论 该起食物中毒的病原体为O3:K6型副溶血弧菌,携带tdh、GS-PCR和orf8基因,具有共同的耐药表型和遗传特征,此次食物中毒事件由2种克隆群的副溶血弧菌引起。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浙江省杭州市腹泻样本中O4血清群副溶血弧菌分子特征。   方法  对2013—2018年杭州市腹泻样本中分离的1 061株副溶血弧菌进行血清凝集分析,采用qPCR方法检测其中147株O4血清群副溶血弧菌的耐热直接溶血素(tdh)、耐热相关溶血素(trh)、不耐热溶血素(tlh)和toxRS/new基因,并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进行分子分型。   结果  血清型为O4∶KUT(87.07%, 128/147)、O4∶K8(10.20%, 15/147)和O4∶K9(2.72%, 4/147)的菌株均为tdh+trh-tlh+toxRS/new-基因型。 根据PFGE图谱,菌株可以分成PA(以2016年后分离的菌株为主)和PB(2013—2018年菌株)2个簇,分别包含15和16个不同带型。 其中O4∶K8菌株均处于PA簇,O4∶K9菌株均处于PB簇,O4∶KUT菌株分布于PA和PB簇中。   结论  近年来杭州市分离自腹泻患者的O4∶KUT血清型菌株存在2个流行克隆群。 其中PB簇O4∶KUT菌株持续存在,PA簇O4∶KUT菌株在2016年出现并引起本地散在暴发,该型别菌株有成为地区流行克隆群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医院感染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珏  乔昀  倪语星 《检验医学》2007,22(4):390-393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药基因的存在情况。方法对2006年6至7月临床分离的20株医院感染MRSA进行mecA、tetM、aac(6′)/aph(2″)、aph(3′)Ⅲ、ant(4′4″)耐药基因检测。结果20株MRSA检出m ecA阳性率为100%,aac(6)′/aph(2″)阳性率75%,tetM阳性率70%,aph(3′)Ⅲ阳性率40%、ant(4′4″)阳性率为20%。结论多数MRSA菌株存在耐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等多种抗生素耐药基因,与表型一致,表型与遗传学均支持MRSA具有耐多药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18—2021年江苏地区间不同来源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携带情况。  方法  收集2018—2021年江苏地区各类标本,进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离培养鉴定,采用肉汤稀释法对分离株进行9类1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测定,将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序列与抗菌药物抗性基因数据库(CARD)比对,对基因组中的耐药基因进行扫描分析。  结果  2018—2021年江苏省共采集各类标本6 414份,共鉴定出132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离率为2.06%,其中47株菌分离自腹泻患者。 药敏分析结果显示全部菌株对青霉素类抗菌药物氨苄西林均耐药,对替加环素和阿米卡星全部敏感。 对其他12种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的程度的耐药(3.79%~38.64%)。 共发现42种药物非敏感表型,66.02%(87/132)的菌株对3类以上抗菌药物非敏感。 基因组序列分析发现,菌株共携带8类16种耐药基因,分别是?-内酰胺酶基因blaA、blaB和blaOXA-10;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aad和aph;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酰胺醇类耐药基因floR、cmlA和cat;磺胺类耐药基因dfrA、qac和sul、链阳菌素类耐药基因vatF和利福霉素类耐药基因arr,携带率范围为0.76%~96.97%。 其中32.58%的菌株发生了GYRA 83位氨基酸的突变,介导菌株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 耐药严重的菌株PIN-YC-2019139携带一个由11个耐药基因和多个转移元件组成的耐药基因簇,提示可移动元件介导了耐药性在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株间的转移。  结论  2018—2021年江苏省监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耐药情况严重,获得性耐药基因的获得和固有基因的突变导致菌株呈现多种药物非敏感谱。 耐药基因和可移动元件的嵌合是耐药基因簇加速转移的潜在风险,提示应加强监测和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警惕超级耐药菌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溶血葡萄球菌庆大霉素耐药表型与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溶血葡萄球菌庆大霉素耐药表型与基因型。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63株溶血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庆大霉素和其他5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mecA和aac(6’).aph(2”)耐药基因。结果63株溶血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为74.6%,MIC50、MIC90分别为64和128μg/mL.庆大霉素不敏感的甲氧西林耐药溶血葡萄球菌(MRSH)对环丙沙星和红霉素的耐药率(85.7%和87.8%)远高于庆大霉素敏感的MRSH(0.0%和46.2%,P〈0.005)。13株庆大霉素敏感的溶血葡萄球菌扩增aac(6’)+aph(2”)基因均阴性,50株庆大霉素不敏感的溶血葡萄球菌(MIC为8~≥128μg/mL)均携带aac(6’)-aph(2”)基因,其中49株同时携带mecA基因。结论aac(6’)-aph(2”)基因是溶血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产生耐药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宁波地区腹泻患者副溶血弧菌毒力基因、Ⅲ型分泌系统(T3SS)及其耐药情况。方法收集分离自腹泻患者粪便样本的副溶血弧菌49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其毒力基因tdh、trh和T3SS1、T3SS2,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分离的菌株对17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49株副溶血弧菌中有48株tdh阳性,1株trh阳性,47株tdh(+)trh(-),1株tdh(+)trh(+),1株tdh(-)trh(-);49株副溶血弧菌均携带T3SS1基因,47株携带T3SS2α基因,1株携带T3SS2β基因。副溶血弧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75.5%),对三代头孢、四环素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较高,对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和碳氢酶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的敏感性为100%。结论宁波地区腹泻患者副溶血弧菌毒力基因携带率高,对常见抗菌药物较敏感,应及时监测其耐药率变化,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肠道门诊分离的副溶血弧菌的抗生素耐药性和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方法收集分离自2014~2016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粪便的副溶血弧菌,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采用Kirby-Bauer纸片法检测其对1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采用荧光PCR检测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和耐热相关溶血素基因(trh)的携带情况。结果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副溶血弧菌122株,阳性检出率为4.5%。毒力基因检测显示,44.3%菌株tdh单一阳性,4.9%菌株trh单一阳性,11.5%菌株tdh和trh均阳性,39.3%菌株未检出tdh和trh。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副溶血弧菌对氨苄西林、链霉素和磺胺异口恶唑的耐药率高,分别为70.5%、59.8%和60.7%,对头孢吡肟、卡那霉素和环丙沙星敏感度下降,头孢吡肟从83.3%下降到55.2%,卡那霉素从44.4%下降到12.0%,环丙沙星从66.7%下降到29.9%,对萘啶酸、氯霉素、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等均敏感。34.4%的菌株为多重耐药菌,以对链霉素、磺胺异口恶唑、氨苄西林耐药最为常见。结论肠道门诊分离的副溶血弧菌tdh+trh+和tdh-trh-的菌株比率增加,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下降,应加强副溶血弧菌的病原学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徐德顺  严伟  纪蕾 《疾病监测》2022,37(5):613-617
  目的  了解2019—2020年浙江省湖州市腹泻患者副溶血弧菌分离株的特征。  方法  对2019—2020年分离自腹泻患者的109株副溶血弧菌进行血清学分型,采用荧光PCR方法检测其毒力基因,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其耐药性,并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其进行分子分型。  结果  109株分离株的优势血清型为O3∶K6(72株)。 所有分离株均携带tlh基因,仅2株菌携带trh基因。 108株菌产生72种PFGE带型,不同带型的相似系数为19.10%~100%。 分离株对磺胺甲恶唑的耐药率最高(63.30%),其次为氨苄西林(49.54%)。  结论  加强腹泻患者副溶血弧菌分离株的持续监测有助于开展副溶血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风险评估,为其引起的肠道疾病防控及临床治疗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陈美玲  卢昕  赵林  李杰  阚飙  逄波 《疾病监测》2018,33(5):365-369
目的 对分离自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77株O3:K6血清型副溶血弧菌携带毒力基因情况及其耐药状况进行分析。方法 对2002-2016年分离自上海市、深圳市、江苏省、浙江省的77株O3:K6型副溶血弧菌tdh和trh基因进行PCR扩增检测,并用K-B纸片法检测菌株对15种抗生素的药敏情况。结果 77株O3:K6型副溶血弧菌tdh和trh基因的携带率分别为94.81%和1.30%。受试菌株对氨苄西林、链霉素、卡那霉素、磺胺异恶唑、环丙沙星的敏感率较低,分别为7.79%、18.18%、31.17%、49.35%、54.55%,其中对氨苄西林、磺胺异恶唑和链霉素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84.42%、36.36%、32.47%;对头孢曲松、头孢西丁、头孢吡肟、庆大霉素、阿奇霉素的敏感率较高,分别为96.10%、87.01%、81.82%、97.40%、93.51%;所有菌株对亚胺培南、复方新诺明、萘啶酸、多西环素、氯霉素均敏感。本研究中共分离到11株多药耐药菌株,全部为致病株,多药耐药率高达14.29%。结论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分离的77株O3:K6型副溶血弧菌tdh携带率较高,trh携带率较低;对氨苄西林、磺胺异恶唑、氨基糖苷类、环丙沙星的敏感性较差,对其他临床常用抗生素比较敏感,同时存在多药耐药现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建立一种快速方便的检测副溶血弧菌大流行菌群及其毒力基因的方法。方法 结合副溶血弧菌大流行菌群的群特异鉴定方法GS-PCR,与副溶血弧菌致病相关的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和耐热直接溶血素相关溶血素基因(trh)序列设计引物,建立并优化多重PCR检测方法。用已知的大流行菌株和非大流行临床分离株,对其进行特异性、灵敏度等性能的评价。并对224株食品分离株和3株临床分离株副溶血弧菌进行了再鉴定。结果 副溶血弧菌大流行菌群有群特异PCR标识基因和tdh扩增条带。而其他细菌扩增结果呈阴性。检测灵敏度可达到105 CFU/ml。对实验室保存的224株食品分离株和3株临床分离株进行再鉴定表明,其中5株为副溶血弧菌大流行菌群,其中3株为tdh阳性、trh阴性,2株tdh、trh均阴性。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多重PCR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为副溶血弧菌大流行菌群及其毒力基因的快速大规模检测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北京市顺义区细菌性痢疾临床诊断病例的感染致病菌构成及病原特征,为该类疾病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细菌性痢疾临床诊断病例44例,进行志贺菌属、弯曲菌属、沙门菌属、副溶血弧菌、霍乱弧菌、致泻大肠埃希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7种常见致病菌的分离培养,对分离菌株进行血清分型、分子分型及毒力基因检测。  结果  志贺菌属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出率为0,其他致病菌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弯曲菌属(30.00%,9/30)、沙门菌属(18.18%,8/44)、副溶血弧菌(15.91%,7/44)、致泻大肠埃希菌(4.55%,12/44)、霍乱弧菌(3.13%,1/32)。 9株空肠弯曲菌分成9种ST型;8株沙门菌分成4种血清型,7种脉冲电场凝胶电泳带型;8株副溶血弧菌分成4种血清型,毒力基因特征均为tdh+/trh-;1株霍乱弧菌为非O1/O139血清型,毒力基因特征为ctx-/t3ss+。  结论  北京市顺义区细菌性痢疾临床诊断错误率较高。 细菌性痢疾临床诊断病例具有较高的致病菌检出率,以弯曲菌属、沙门菌属为优势构成。 志贺菌属与其他腹泻肠道致病菌的快速鉴别诊断应在临床尽快建立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2015-2017年北京市顺义区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的流行特征和分子分型特征,为进一步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分离2015-2017年顺义区腹泻病例标本中的副溶血弧菌,对分离株进行血清型和毒力基因检测,结合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将所得的O3:K6型副溶血弧菌菌株的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图谱作聚类分析。结果 3年间,副溶血弧菌阳性检出率为8.68%(96/1 106),2份标本各检出2株副溶血弧菌,共获98株菌株;菌株分为9个血清型,O3:K6型最多(73.47%,72/98);菌株均为tlh+trh-,仅1株tdh-,其余为tdh+;副溶血弧菌夏季检出率高,3年检出高峰均在8月;男女性副溶血弧菌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P=0.66);副溶血弧菌阳性病例以16~45岁的青壮年居多,职业以其他职业、商业服务和工人居多;可疑感染食品多为水产类、蛋、肉及其制品;副溶血弧菌阳性病例症状以腹泻、脱水、腹痛为主,且多为水样便;大部分O3:K6型菌株的PFGE图谱聚集成簇,相似度较高,个别菌株相似度较低。结论 北京市顺义区副溶血弧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夏季高发,青壮年发病较多,水产及其制品为重要的可疑感染食品。O3:K6型为主要流行血清型,其PFGE图谱多聚集成簇。应加强夏季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基于全基因组测序(WGS)SNP的分型方案和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分型方案用于我国副溶血弧菌分子分型的能力,并分析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情况。  方法  选取我国分离的56株副溶血弧菌,使用6个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NTR)位点的MLVA方案和基于全基因组序列SNP的方案对这些菌株进行分子分型分析,通过量化指标评价这两种方法对我国分离的副溶血弧菌的分型能力。  结果  56株副溶血弧菌经MLVA分型,获得31种MLVA型,D值为0.949。 对56株副溶血弧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获得33个差异明显的基因型,D值为0.967。 两种分型方法对菌株的分辨能力十分接近,分型结果高度一致。  结论  6位点的MLVA分型方案与基于全基因组测序SNP的分型方案具有相似的分型能力,其分型能力稍弱。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江西省国家级结核病耐药监测点确诊病例的分枝杆菌分离菌株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突变情况,为耐药结核病防治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罗氏药敏方法测定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并采用PCR-线性杂交酶法进行表型耐药菌株耐药基因检测。  结果  2019年3个监测点共纳入病例280例。 获得264株分离菌株,250株为结核分枝杆菌,14株为非结核分枝杆菌。 大余县、进贤县和广丰区3个监测点的分离株总耐药率、单耐药率、多耐药率、耐多药率分别为25.60%(64/250)、7.20%(18/250)、3.20%(8/250)、5.60%(14/250);男性分离株耐药检出率高于女性;S315T1是本地区异烟肼耐药基因突变的主要型别,gyrA基因突变是江西省结核分枝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主要基因。  结论  使用PCR-线性杂交酶法筛查一线药、二线药耐药基因突变,对确定治疗方案及结核病的防控有重要意义。 江西省要加强对耐药结核病患者的管理,控制传染源,从而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镇江地区2018年不同来源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毒力基因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对2018年食品风险监测中要求的食品和疾病病例进行副溶血性弧菌病原学检测,用荧光定量PCR法对副溶血性弧菌菌株进行毒力基因tlh、tdh、trh检测,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15种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结果:食品、疾病患者样本的检出率分别为60.00%(21/35)和1.48%(9/6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1.82,P<0.01)。30株副溶血性弧菌tlh基因均阳性,食品来源菌株(食品株)tdh基因和trh基因均为阴性;疾病来源菌株(疾病株)tdh基因和trh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88.89%和11.11%。食品株和疾病株对头孢唑啉、氨苄西林和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食品株分别为100.00%、66.67%和66.67%,疾病株分别为100.00%、88.89%和88.89%;疾病株和食品株的多重耐药率分别为77.78%和52.38%,多重耐药谱均以氨苄西林+头孢唑啉+红霉素为主。结论:镇江地区食品和疾病样本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存在明显差异,疾病株的毒力基因、耐药率及多重耐药性高于食品株,多重耐药谱相对单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该院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对氨基糖甙类药物耐药的相关基因型的流行情况。方法用MicroScan Auto SCAN4细菌鉴定仪对该院2002年1~12月分离的60株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法;利用聚合物酶链反应(PCR)法进行aac(6′)/aph(2″)、aph(3′)-Ⅲ、ant(4′,4″)等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24株耐甲氧西林溶血葡萄球菌(MRSH)中检出aac(6′)/aph(2″)、aph(3′)-Ⅲ、ant(4′,4″)基因分别为21株(87.5%)、8株(33.3%)、7株(29.2%);36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中检出aac(6′)/aph(2″)、aph(3′)-Ⅲ、ant(4′,4″)基因分别为33株(91.7%)、26株(72.2%)、3株(8.3%)。结论MRSH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主要是携带了aac(6′)/aph(2″)基因,表现在对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高度耐药,并与耐药表型基本相符;MRSA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主要是携带了aac(6′)/aph(2″)和aph(3′)-Ⅲ基因,表现在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和阿米卡星高度耐药。MRSA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比MRSH更高。MRSH和MRSA中的aph(3′)-Ⅲ、ant(4′,4″)基因检出率数据经统计软件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药基因的存在情况。方法对2006年6至7月临床分离的20株医院感染MRSA进行m ecA、tetM、aac(6′)/aph(2″)、aph(3′)Ⅲ、ant(4′4″)耐药基因检测。结果20株MRSA检出m ecA阳性率为100%,aac(6)′/aph(2″)阳性率75%,tetM阳性率70%,aph(3′)Ⅲ阳性率40%、ant(4′4″)阳性率为20%。结论多数MRSA菌株存在耐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等多种抗生素耐药基因,与表型一致,表型与遗传学均支持MRSA具有耐多药特征。  相似文献   

19.
车洋  贺天锋  林律  平国华 《疾病监测》2021,36(10):1075-1080
  目的  分析宁波地区耐多药肺结核(MDR-TB)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状况及耐药基因突变特征。  方法  研究纳入本地区2018 — 2019 年结核病耐药监测收集的1597株结核分枝杆菌痰培养阳性菌株中的133株MDR-TB作为研究对象(老年组31例,中青年组102例),应用RD105缺失基因检测法对133株MDR-TB菌株进行北京基因型鉴定,同时采用1%比例法对其进行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卷曲霉素、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5种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检测。通过PCR DNA直接测序法检测6个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相关基因(rrs、tlyA、eis、gidB、gyrA、gyrB )的突变特征。  结果  本地区结核分枝杆菌总的耐多药率为8.33%(133/1597),133例MDR-TB的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卷曲霉素、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7.52%(10/133)、6.01%(8/133)、3.01%(4/133)、30.08%,(40/133)、29.32%(39/133)。 133例MDR-TB 的准广泛耐药率(Pre-XDR)为28.57%(38/133)、广泛耐药率(XDR-TB)为6.01%,(8/133)。 133例MDR-TB rrs突变率为6.77%(9/133)、tlyA为7.52%(10/133)、eis为1.50%(2/133)、gidB为3.76%(5/133)、gyrA为34.59%(46/133)、gyrB为3.01%(4/133)。 6个基因的突变类型(rrs 2种、tlyA 1种、eis 2种、gidB 2种,gyrA 5种、gyrB 4种)均以点突变为主。  结论  宁波地区MDR-TB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形势较为严峻,尤其是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较高,需进一步加强耐二线抗结核药物MDR-TB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耐二线氨基糖苷类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rrs与rpsl基因突变特征及其与耐药的关系。方法对136株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痰标本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进行菌型鉴定及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提取耐二线氨基糖苷类结核分枝杆菌DNA,应用PCR扩增rrs和rpsl目的片段,并进行测序、比对验证。结果从136株临床结核分枝杆菌中筛选出耐二线氨基糖苷类菌株25株(18.3%,25/136),其中耐卷曲霉素13株(9.56%,13/136)、耐卡那霉素9株(6.62%,9/136)、耐卷曲霉素和卡那霉素2株(1.47%,2/136)、耐卷曲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1株(0.73%,1/136)。经测序分析,25株均存在rrs和(或) rpsl基因突变(100%,25/25),其中双基因联合突变3株,共计两种类型:rrs A1401G和rpsl AAG43AGG、AAA121AAG (2株);rrs A1401G和rpsl AAG88AGG、AAA121AAG(1株);rpsl单基因双突变3株,共计两种类型:rpsl AAG43AGG、AAA121AAG(2株);rpsl GGT11GTT、AAA121AAG(1株),rpsl 基因的GGT11GTT突变尚未见相关文献报道,为新的突变位点;余19株为单基因单突变rpsl AAA121AAG。结论结核分枝杆菌对二线氨基糖苷类耐药与rrs和rpsl基因突变有关,rrs A1401G与rpsl基因GGT11GTT突变为进一步研究耐药机制以及耐药结核病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