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浙江省衢州市城区公园蜱类的种群分布和病原体携带情况,评估衢州市城区公园蜱传疾病的传播风险。  方法  2017 — 2019年每年3 — 11月,选择衢州市6个县(市、区)共18家城区公园,利用人工布旗法和动物体表采集法采集游离蜱和寄生蜱,进行蜱种鉴定,采用PCR方法检测蜱体内伯氏疏螺旋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微小巴贝西虫、无形体/埃立克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  结果  共捕获蜱168只,春、夏、秋季分别采集蜱标本41、70、57只,季节间无明显差异;168只蜱均为成蜱,隶属于1科5属7种,以革蜱为主,其次为长角血蜱、中华硬蜱,分别占36.90%(62/168)、26.79%(45/168)、占14.29%(24/168);游离蜱39只(23.21%),寄生蜱129只(76.79%),其中宿主为鼠类的有96只(74.42%),远高于其他宿主;其中47只检测5类病原体阳性,总阳性率为27.98%;以伯氏疏螺旋体阳性率最高(13.10%),无形体/埃立克体阳性率最低(1.79%)。  结论  衢州市城区公园捕获蜱类以革蜱和长角血蜱为主,携带伯氏疏螺旋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FTSV等病原体。 市民存在被蜱叮咬及感染蜱传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一起家庭聚集性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疫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进行分析,为疾病防控及监测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方法   对2例SFTS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其居家周围的人群及宿主动物进行监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病例、动物血清及蜱进行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对病例和蜱进行疾病关联分析,对核酸阳性标本进行SFTS病毒的S、M、L基因测序,构建系统进化树。   结果   2例病例SFTS病毒IgM及总抗体均为阳性,其中1例核酸检测阴性。 45份健康人群血清标本中,3份SFTS病毒抗体阳性,6只犬(含病例家养犬)和4只羊血清SFTS病毒总抗体均为阳性,4头猪血清总抗体阴性。 10只蜱中,仅在病例家养犬寄生的蜱标本中检测到SFTS病毒核酸,基因序列测定显示SFTS病例株与蜱株均包含S、M、L片段,两者高度同源,核苷酸同源性为99.9%~100.0%。   结论   本起家庭聚集性SFTS疫情的发生与病例家养犬及其寄生蜱高度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描述北京市门头沟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感染来源、临床特征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SFTS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调、查阅病历等方式获取患者临床、流行病学信息,采集血液标本进行核酸和抗体检测,进行媒介蜱和动物宿主调查。结果 患者多年未出京,发病前活动范围为居住地周边。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方法显示,患者血清SFTS病毒核酸阳性;血清抗体检测显示,IgM抗体阳性,病毒含量为1.9×104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mL,临床症状以持续发热、进行性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为主,服用抗病毒药利巴韦林后好转并逐渐痊愈,整个病程为20 d。媒介生物调查显示:在患者村落周围环境捕获到的媒介长角血蜱5只,SFTS病毒核酸阴性。病例家犬血液经检测显示SFTS病毒核酸和抗体均为阴性。结论 该SFTS病例为北京市门头沟区首次报告,今后应加强病例监测,做好媒介生物监测和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4.
刘娜  董雪  李欣 《疾病监测》2014,29(5):395-398
目的了解沈阳周边山区林区蜱携带新型布尼亚病毒的情况,为沈阳地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蜱种鉴定引物和新型布尼亚病毒特异性引物,采用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2012年4-9月在沈阳周边马耳山、棋盘山和内蒙古与沈阳康平交界地区农户家养动物体表采集的蜱标本1989只进行检测,对扩增得到的目的条带进行基因测序并与GenBank中注册的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通过对采集的蜱标本进行测序和同源性比较,蜱种鉴定结果为长角血蜱,新型布尼亚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目前从沈阳周边山区林区采集的蜱主要为长角血蜱,蜱中尚未发现新型布尼亚病毒的存在,沈阳地区是否存在该病毒的自然疫源地尚有待进一步的深入调查研究,针对新型布尼亚病毒应建立定期监测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山东省烟台地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疑似病例新型布尼亚病毒(SFTSV)感染情况。 方法 采用双重探针引物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疑似病例血清进行新型布尼亚病毒特异性核酸检测。 结果 135份疑似病例血清样本中新型布尼亚病毒特异性核酸阳性81份,阳性率60.00%。发病第5~8天核酸检出阳性最高;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5-8月;人群年龄分布在37~87岁之间,以60~70岁年龄组发病数最多,占总病例数的32.10%(26/81);92.59%(75/81)的患者为农民;男女性别比为1.79:1。 结论 烟台地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疑似病例存在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2022年6月在我国大陆地区发生或可能由境外输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  方法   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与评估。  结果   总体上,预计6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数较5月略有下降,仍以传染病事件为主。 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总体呈稳定下降态势,但局部地区仍有小幅波动且有新增疫情省份。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将持续上升,报告病例数可能达到自该病发现以来历史新高,病例以散发为主,医护人员和/或患者家属需警惕续发感染的风险。 食物中毒事件处于高发期,毒蘑菇中毒造成死亡的风险将上升。 猴痘在全球传播风险为中等,需关注经入境人员输入疫情及其续发风险。  结论   对新冠肺炎予以特别关注,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食物中毒、猴痘予以一般关注 。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病例感染途径,了解病例居住地流行情况,为湖南省制定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果 患者发病前有可疑蜱叮咬史;病例居住地居民、牛、羊 IgG抗体阳性率分别6.9%、66.7%和100.0%;所捉蜱核酸检测阴性;病例搜索未发现其他病例。结论 湖南省局部地区存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应加大监测和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8.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一类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对于该类疾病病原体的研究较多,目前与该疾病有关的病原体主要有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和新型布尼亚病毒,二者均通过蜱咬伤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2021年6月在我国大陆地区发生或者可能由境外输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  方法  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  结果  总体上,预计6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数将与5月相当。 我国境内发生新型冠状病毒境外输入及续发本地传播风险持续存在,但在可控范围内。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处于高峰期,病例仍将以散发为主,存在发生聚集性疫情的风险,尤其是既往高发地区。 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食物中毒事件将明显增加,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处于高发期。 云南、青海等地震灾区应进一步加强灾后卫生防疫工作,气象部门预测的洪涝灾区需关注灾后可能导致的水源性、食源性和媒介传染病上升的风险。  结论  需要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予以特别关注,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食物中毒和自然灾害予以一般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2021年4月在我国大陆地区发生或者可能由境外输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  方法  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  结果  预计2021年4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数将逐步回归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大流行前5年的平均水平。 在我国防控策略未改变的情况下,随着疫苗接种和气温回升,4月面临COVID-19境外输入及续发本地传播风险将较3月有所下降。 我国大部分省份尤其南部和东部省份手足口病将持续上升。 诺如病毒肠炎暴发疫情仍将处于较高水平。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可能高于2020年以及前5年平均水平。 流行性出血热仍处于春季小高峰、疫情水平可能类似往年同期。  结论  特别关注COVID-19,重点关注手足口病,一般关注诺如病毒肠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性出血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治措施、误诊原因及其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曾误诊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文2例均以头晕为主诉就诊,均有典型神经系统临床表现,病程中均有发热,曾分别误诊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前庭神经元炎?腔隙性脑梗死等神经内科疾病,后行实验室检查发现均伴血白细胞及血小板进行性减少,且病情进展迅速,行外周血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确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虽给予积极治疗,但最终均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由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且发病率较低,极易造成临床误诊。临床医生提高对该病的警惕性,及时行相关实验室检查是防范其误诊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相继发现一些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病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有关省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与病原学研究,并初步认定此类病例与人粒细胞无形体和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有关,并将此类疾病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2012年3~6月,我院收治8例临床诊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其中4例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部分地区相继发现并报道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病例,其中少数患者因多脏器功能损害,救治无效死亡[1]。2010年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追踪发现该病原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热病毒的新病毒,为新型布尼亚病毒,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SFTSV)[2]。2012年5月至9月本院收治4例发热、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患者,最后确诊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其中1例死亡,也是宁波地区首次确诊患者,现将临床资料与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护理方法及防控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19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结果 19例患者死亡2例,自动出院2例,痊愈或好转15例,死亡患者中1例为83岁老年患者,另1例伴糖尿病.期间无工作人员及患者家属被感染.结论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至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近年新发的感染性疾病,重症患者死亡率高;护理人员严密观察病情,加强高热护理、并发症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等措施可对疾病的治疗及恢复起到积极作用;严格消毒隔离措施是防止二代病例产生的有效方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浙西南地区野生啮齿动物(鼠类)及其体表寄生虫种类与地理分布,为制定符合本地特色的鼠疫等疾病防制策略奠定基础。  方法   2018 — 2019年在浙西南地区6个鼠疫监测点按照《全国鼠疫监测方案》开展啮齿动物及其体表寄生虫的调查采集和分类鉴定、鼠疫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  结果   共捕获啮齿动物2科4属10种989只,捕获率5.15%,优势鼠种为黑线姬鼠。 发现398只动物体表携带寄生虫,总染虫率40.24%,总寄生指数6.05。 发现的体表寄生虫共8科18属30种2 409只,其中蚤3科5属6种211只,染蚤率6.47%,蚤指数3.30,优势种为特新蚤闽北亚种;蜱1科4属5种446只,染蜱率16.28%,蜱指数2.77,优势种为血红扇头蜱;革螨1科5属9种951只,染革螨率22.24%,革螨指数4.32,优势种为毒棘厉螨;恙螨1科2属3种341只,染恙螨率7.28%,恙螨指数4.74,优势种为地里纤恙螨;吸虱2科2属7种460只,染虱率9.30%,吸虱指数5.00,优势种为社鼠甲胁虱。  结论   浙西南地区野栖啮齿动物及其体表寄生虫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宿主染虫率和寄生指数均较高,建议持续开展相关监测,加强除蚤类外的蜱、革螨和吸虱等体表寄生虫生态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  相似文献   

16.
《疾病监测》2014,29(10):806-809
目的分析湖北省随州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的监测结果,为SFTS的诊断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对2010-2013年监测数据进行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病例以发热伴恶心或乏力为首发症状,血细胞检测结果为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明显减少。2010-2013年共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阳性病例101例,死亡16例;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5-7月,呈散发状态;人群年龄分布在29~86岁之间,50岁以上发病的占83.17%;职业以农民为主,占96.03%。结论 SFTS临床表现复杂,伴有多器官损害,其死因可能与休克、病毒心肌炎、呼吸衰竭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有关;患者均居住在丘陵地区,有田间或草丛活动史及蜱叮咬史。需加强SFTS的预防意识及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浙江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SFTS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获取2015 — 2019年浙江省SFTS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SFTS病例的时间、人群、地区分布特征。 使用ArcGIS 10.2软件进行空间地图绘制,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检验。  结果  2015 — 2019年浙江省累计报告SFTS病例33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12/10万(0.08/10万~0.15/10万),其中男性163例,女性174例,男女性别比为0.94∶1;死亡35例,病死率10.39%。 病例集中在4 — 10月,夏季为发病高峰。 45岁以上中老年人为高发人群(94.66%,319/337),职业以农民为主(59.94%,202/337)。 发病数居前3位的地区分别为台州市(143例)、舟山市(83例)和宁波市(33例),占病例总数的76.85%。 每年波及县(区)数分别为13、17、19、24和18个。 2018年绍兴市上虞区报告一起家庭聚集性疫情,共报告4例病例,血液、分泌物或排泄物可能是重要传播因子。  结论  SFTS在浙江省的分布范围不断扩大,主要发生在丘陵山区的中老年人,呈现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应着重在高发地区、重点人群中开展宣传教育、监测及培训等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河南、安徽、江苏、山东、辽宁和湖北6省相继发现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患者280多例,死亡10余例. 2010年夏天,河南省商城县多人被蜱虫咬伤后不治身亡,成为蜱虫"重灾区"[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0 年证实部分病例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确定此新病毒为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的一种,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 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SFTSSV),简称新布尼亚病毒[2]. 随后卫生部印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指导相关地区开展病例诊治、疾病防控和健康教育等工作[3].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起病急、进展快,往往有多脏器受累,重症者甚至救治无效死亡. 本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有蜱虫咬伤史,入院时临床表现为多器官功能受损,呼吸衰竭、急性肾功能损害、凝血功能障碍、心力衰竭、急性脑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病情危重,病死率高,现就其诊治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陆苗  覃新程 《疾病监测》2021,36(3):276-279
  目的  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蜱携带的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和无形体属细菌的流行情况与种类。  方法  在阿龙山林区采集蜱并根据形态学特征进行鉴定,运用PCR方法扩增17 kDa与16S rRNA基因分别对2010年捕获蜱中的两类病原体进行检测,同时扩增阳性样本中立克次体的全长16S rRNA和gltA基因,将扩增产物测序后进行序列分析。 运用MegAlign软件分析序列的相似性,并通过PhyML3.1软件构建进化树进行系统发生分析。  结果  在阿龙山林区采集点共捕获蜱293只,经形态学鉴定全部为全沟硬蜱。 其中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无形体的感染率分别为9.56%和0。 序列分析显示该地区蜱携带的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均为新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16S rRNA和gltA基因与该种立克次体已知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100.00%和99.80%,氨基酸同源性为100.00%。 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在牙克石市全沟硬蜱中检测到的新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与俄罗斯的菌株为同一基因型。  结论  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蜱中存在可致病的斑点热群新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  相似文献   

20.
陈秋菊  陈斐  黄倩  方方 《护理学报》2020,27(2):16-20
目的 探讨团队资源管理模式在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采用传统救治模式救护的23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1—12月运用团队资源管理模式救护的39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的预检分诊准确率、急诊滞留时间、抢救成功率以及干预前后急诊医护人员安全态度。结果 观察组预检分诊准确率及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急诊滞留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急诊医护人员安全态度6个维度的得分及总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团队资源管理模式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进行救护的实践,缩短了急诊滞留时间,提高了预检分诊准确率及抢救成功率,同时提升了急诊医护人员安全态度,保障了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