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无创正压通气在非COPD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急性呼吸衰竭(ARF)成为急救医学领域中一项重要进展,本文重点对非COPD肺部疾病引起的ARF临床应用NPPV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无创正压通气(NPPV)和有创正压通气(IPPV)救治外科术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ARF)的临床效果,评估NPPV在治疗中(过渡撤机)的作用。方法对48例外科术后发生ARF的患者先采用气管插管IPPV治疗72h后不能撤机者进行NPPV以过渡撤机,观察比较IPPV72h后与NPPV12h后两者HrBPR及动脉血气分析各指标。结果IPPV72h后与NPPV12h后,各指标HrBPRPaO2PaCO2均稳定,差异无显著性(P0.05)48例中,39例成功撤机,9例因并发心、脑、血液系统疾病重新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IPPV。结论在经过选择的外科术后发生ARF患者中经气管插管IPPV治疗72h后难以撤机者,实施NPPV以过渡撤机,可达到理想的通气支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无创正压通气(NPPV)是临床治疗各类呼吸衰竭患者的常用手段, 在急诊、普通病房及ICU等多个治疗场景均有应用。本文通过Medline检索2022年 10月1日至2023年 9月30日期间NPPV相关临床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在NPPV治疗新冠肺炎相关急性呼吸衰竭(ARF)方面, 有研究指出地区经济对呼吸支持策略的选择存在较大影响;轻中度ARDS比重度ARDS患者更适合应用NPPV;NPPV在减低严重呼吸困难者的自发性肺损伤比高流量鼻导管氧疗(HFNC)和普通氧疗获益更大。在非新冠肺炎相关ARF方面, 有研究指出HFNC和NPPV治疗高碳酸性ARF患者的疗效无明显差异;更新版的HACOR评分和ROX评分预测低氧性ARF患者NPPV治疗失败的准确性较高。在NPPV辅助撤机方面, 提出了早期撤机序贯NPPV比传统撤机方法的患者病死率更低、NPPV联合主动湿化比HFNC显著提高撤机失败非常高危患者的撤机成功率、不同人群在撤机后应该选择不同的无创呼吸支持策略的观点。此外,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的应用也在提高CO2清除率方面显现出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Medline检索2021-10-01至2022-09-30期间无创正压通气(NPPV)用于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相关临床研究文献并进行综述。在NPPV和高流量鼻导管氧疗(HFNC)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急性呼吸衰竭(ARF)中有3个大型随机对照试验, 结果显示, NPPV(包括单水平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和双水平气道内正压)可以降低气管插管率, HFNC的效果存在争论。此外, 在NPPV治疗ARF的结局预测模型、NPPV相关的心搏骤停事件和人机界面对NPPV治疗效果的影响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NPPV在气管插管前预氧合和辅助撤机拔管的研究中显示, NPPV可以减少气管插管过程中严重低氧血症的发生;有助于减少拔管后再次气管插管的风险。在长期家庭应用NPPV方面, 提出成功启动的5个指标, 但临床实践中符合5个指标的比例低, 以及心理干预对长期NPPV依从性的影响等, 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临床上合理选择和优化应用NPPV。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研究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心外科体外循环(CPB)术后出现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本院心外科全麻CPB术后成年患者(年龄>16岁)450例,其中24例在拔管后出现ARF,根据ARF的病因分为6例肺炎、7例心源性肺水肿、11例CPB相关性肺损伤,比较NPPV使用前、后1h的氧合指数、心率、呼吸次数和动脉血pH,并用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特征作为参数来分析NPPV失败的预测因素。结果:NPPV平均使用时间(12.33±11.97)h,氧合指数、心率、呼吸次数和动脉血pH在使用前、后1h均明显改善(均P<0.01)。NPPV使66.67%的患者避免再次气管插管,其中对心源性肺水肿和CPB相关性肺损伤的疗效满意,成功率分别是85.71%和90.91%;而肺炎的患者均失败。所有患者均无NPPV并发症。有意义的单因素预测因素是NPPV治疗后1h的PaO2/FiO2<200,初次机械通气的时间和肺炎,多因素分析显示肺炎是预测NPPV失败的独立因素(OR0.063;95%CI 0.008~0.501)。结论:心外科CPB术后患者拔管后出现ARF,NPPV可以有效改善肺部氧合,减低再次气管插管的需要,但要严格选择病例。  相似文献   

6.
无创正压通气救治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坚  杨玉 《国际呼吸杂志》2003,23(5):259-261
近年来无创正压通气 (NPPV)的临床应用日渐广泛 ,尤其在急性呼吸衰竭 (ARF)救治中占有重要地位 ,可减少ARF患者的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及相应的并发症。本文就NPPV的适应症 ,通气模式的选择 ,救治各种病因所致ARF的评价 ,作用机制及疗效预测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无创正压通气救治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无创正压通气(NPPV)的临床应用日渐广泛,尤其在急性呼吸衰竭(ARF)救治中占有重要地位,可减少ARF患者的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及相应的并发症。本文就NPPV的适应症,通气模式的选择,救治各种病因所致ARF的评价,作用机制及疗效预测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在治疗急性呼吸衰竭(ARF)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16例各种原因引起ARF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NPPV,采用压力支持通气(PSV)加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比较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变化、观察NPPV治疗成功率及病死率。结果 NPPV治疗后2 h、24 h PaCO2和pH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P〈0.01),PaO2变化无显著性差异。N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ECOPD)及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疗效显著,成功率高。而对肺炎及肺间质纤维化疗效较差。结论 NPPV治疗ARF疗效肯定,正确选择患者及上机时机,密切监测,动态决策,可提高呼吸衰竭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COPD急性呼吸衰竭无创机械通气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无创面罩机械通气 (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呼吸衰竭 (ARF)的疗效。方法 符合COPD患者分为三组 :A组 12例 ,Pa CO2 <5 5 mm Hg且 6 0 mm Hg>Pa CO2 >4 5 mm Hg;B组 :11例 Pa O2 <5 5 mm Hg且 Pa O2 >6 0mm Hg;C组 :18例 ,Pa O2 <5 5 mm Hg且 Pa O2 >4 5 mm Hg,拒绝 NPPV治疗。A、B组予无创面罩通气 ,Sport模式下联合应用压力支持 (PSV)通气 ,及持续气流治疗。治疗前后监测血气分析及临床症状变化。结果 NPPV通气组 1h后血气指标及一般情况明显改善 ,2 4 h继续明显改善 ,非 NPPV组 1h上述指标无改善 ,2 4 h时比治疗前有改善 ,但改善较 NPPV组有显著差异。结论 无创面罩通气是有效治疗 COPD并 ARF的一线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严重的意识障碍(ALC)被认为是无创正压通气(NPPV)的禁忌证。作者对比了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剧恶化造成急性呼吸衰竭(ARF)和不同程度ALC患者的临床结果。设计:5年的前瞻性资料收集的病例对照研究。地点:呼吸监护室。患者:将80例因ARF而需NPPV的COPD病人分成4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在食管癌切除术后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ARF)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食管癌切除术后发生 ARF 的患者,所有患者均首先行NPPV 治疗,根据患者是否最终需要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将患者分为 NPPV 成功组(A组)和 NPPV 失败组(B 组)。并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入 ICU 时 APACHE Ⅱ评分、基础肺功能、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无创前和无创2 h 后的血气分析结果、使用 NPPV 的模式和压力支持水平、ICU 停留时间和28 d 死亡率。结果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共有912例患者行食管癌切除术,其中76例(8.3%)发生 ARF 纳入本研究。A 组66例(86.8%),B 组10例(13.2%)。2组性别分布、年龄、APACHE Ⅱ评分、FEV1%pred 和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A 组行 NPPV 前氧合指数与 B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2±35.7)mmHg vs (169±40.2)mmHg,t =1.760,P >0.05];但行 NPPV 2 h 后 A 组氧合指数显著高于 B 组[(246±25.4)mmHg vs (188±32.6)mmHg,t =3.210,P <0.05]。无创通气模式在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1,P >0.05),但 A 组选择较高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8 cmH 2 O)的比例显著高于 B 组(χ2=16.348,P <0.05)。A 组患者平均 ICU 停留时间为(4.1±2.28)d,显著少于 B 组[(11.3±4.32)d,t =3.210,P =0.002]。无患者死亡。结论食管癌切除术后发生 ARF 的患者应该首选 NPPV 治疗,在治疗中需要选择较高水平的呼气末正压通气,可以改善患者的氧合水平,降低患者的插管率,缩短患者的 ICU 停留时间。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应该密切观察患者氧合指数的变化,避免插管时机的延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AECOPD)采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380例AECOPD患者接受NPPV治疗,按治疗结果分为失败组和成功组,比较2组基线资料、NPPV治疗前、治疗2 h后和稳定期相关指标,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NPPV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380例患者中,NPPV治疗失败45例(11. 84%);体质量指数、认知程度、接受NPPV治疗次数、治疗时间、抵触NPPV原因种数,治疗前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白蛋白含量,NPPV治疗后2h 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PaCO_2/FiO_2)、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和稳定期动脉血CO_2分压(PaCO_2)均是影响NPPV治疗失败的因素(均P 0. 05);其中认知程度、接受NPPV治疗次数、NPPV治疗后2 h PaCO_2水平和GCS评分是影响NPPV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认知程度、接受NPPV治疗次数、NPPV治疗后2 h PaCO_2水平和GCS评分是影响AECOPD患者NPPV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重度呼吸酸性中毒(PH7.25)疗效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应用NPPV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NPPV治疗AECOPD合并重度呼吸性酸中毒(PH7.25)患者90例,按照转归分为失败组与成功组,比较两者临床指标,并应用logistic回归筛选出独立影响因素。结果①共收集90例病人,68例(75.6%)NPPV成功,22例(24.4%)NPPV失败。②NPPV治疗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 II评分),及NPPV治疗2-4h PaCO_2值、GCS,成功组与失败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PPV治疗2-4h后GCS评分(OR=0.451,95%CI 0.221-0.923)和NPPV治疗2-4h后PaCO_2值(OR=1.054,95%CI=1.012-1.098)。结论 NPPV治疗AECOPD合并重度呼吸性酸中毒失败的可能因素为NPPV治疗2-4h后低GCS评分和高PaCO_2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 380例AECOPD患者接受NPPV治疗,按治疗结果分为失败组和成功组,比较两组差异,分析影响NPPV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 380例患者NPPV治疗失败率11.84%;体质量指数、认知程度、接受NPPV治疗次数、治疗时间、抵触NPPV原因种数,稳定期指标中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治疗前指标中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白蛋白含量,NPPV治疗后2h指标中的pH、PaCO2、氧合指数(PaCO2/FiO2)、GCS均是影响NPPV治疗失败的单因素(P<0.05);其中认知程度(OR=1.643,P=0.003,95%CI 1.314-1.984)、接受NPPV治疗次数(OR=1.424,P=0.017,95%CI 1.052-2.013)、NPPV治疗后2h PaCO2水平(OR=1.243,P=0.034,95%CI 1.006-1.843)、NPPV治疗后2h GCS评分(OR=64.244,P<0.001,95%CI 38.424-112.534)是影响NPPV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认知程度、接受NPPV治疗次数、NPPV治疗后2h PaCO2水平、NPPV治疗后2h GCS评分是影响NPPV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从提升认知,心理疏导,评估治疗后PaCO2、GCS评分方面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临床回顾性研究无创正压通气(NPPV)在体外循环术后出现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2010-01至08我院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手术的患者(年龄>16岁)450例,术后全部顺利拔管,其中24例拔管后出现急性呼吸衰竭给予NPPV治疗,为NPPV组;拔管后未出现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426例为对照组。比较NPPV治疗前、治疗后1 h的氧分压/吸入气体氧含量(PaO2/FiO2)、心率、呼吸次数和动脉血酸碱度(pH),并用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特征作为参数来分析NPPV失败的预测因素。结果:NPPV治疗平均(12.33±11.97)h,NPPV治疗后1 h与治疗前比较,PaO2/FiO2明显升高,呼吸次数、心率明显减低(P均<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无NPPV相关并发症。NPPV失败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NPPV治疗后1 h的PaO2/FiO2<200(P=0.043)、第一次机械通气时间(P=0.039)和肺炎(P<0.0001),其中肺炎是NPPV失败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比值比16.000;95%可信区间1.996~128.289)。结论:体外循环术后患者拔管后出现急性呼吸衰竭,NPPV可以有效改善肺部氧合,减低再次气管插管的需要,但要根据病因选择病例。  相似文献   

16.
无创正压通气救治重症哮喘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评价无创正压通气 (NPPV)在救治重症哮喘并呼吸衰竭中的价值。方法  14例重症哮喘并呼吸衰竭患者在给予药物治疗同时实施 NPPV。结果 实施 NPPV后 1~ 6小时 ,该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 (Pa O2 )、二氧化碳分压 (Pa CO2 )、p H以及呼吸频率 (RR)和心率 (HR)较 NPPV治疗前明显改善 (P<0 .0 5 ) ,随着 PSV的增高和潮气量 (VT)的增大 ,气道吸气峰压 (PIP)反而降低。 2例患者因病情加重而改为气管插管有创通气。最终 12例患者应用 NPPV救治成功。结论  NPPV用于重症哮喘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是安全有效和可行的。但对 NPPV治疗后病情继续恶化的患者应及时改为气管插管有创通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PP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严重呼吸性酸中毒而拒绝气管插管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对入选的11例AECOPD并严重呼吸性酸中毒(pH7.20)及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患者行NPPV治疗,动态观察NPPV治疗前和治疗后1、2、12、24、48、72 h的动脉血气变化、NPPV治疗时间、治疗后转归等。结果 11例患者中9例经NPPV治疗后较治疗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明显降低(P0.05),p H明显升高(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_2)明显升高(P0.05),患者意识恢复。另有1例放弃,1例死亡,治疗有效率达81.8%(9/11)。结论对拒绝气管插管的AECOPD患者在充分沟通的前提下采取规范、细致的NPPV治疗将有助于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AECOPD)伴慢性高碳酸血症、pH值≥7.35住院患者效果.方法 48例患者随机分为标准治疗组(对照组),药物治疗加NPPV组(NPPV组).比较两组患者呼吸频率(R)、心率、呼吸困难症状评分(DSS)、血气、入住ICU和住院时间差异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动脉血pH和PaCO2均改善,NPPV组变化更明显.NPPV组24 h后R下降较快(P<0.05)、PaCO2(P>0.05)和pH值(P<0.05)改善、DSS减轻更明显.出院时,NPPV组血气值、DSS无显著差异.所有患者均成功地出院,NPPV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腹胀和焦虑是最常见的并发症.结论 AECOPD伴慢性呼吸衰竭、pH值≥7.35患者施行NPPV可更快改善血气、减轻症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NPPV(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002-12~2004-04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标准治疗组21例(常规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祛痰药、激素、氧疗、纠正酸碱失衡的治疗)和NPPV治疗组21例(标准治疗的治疗基础上,采用美国伟康公司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VERSION型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观察患者PaO2、PaCO2变化,比较插管率、病死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治疗2h后,NPPV治疗组和标准治疗组PaO2、PaCO2、呼吸频率均有明显改善,并且NPPV治疗组明显优于标准治疗组(P<0.05)。NPPV治疗组插管率、病死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较标准治疗组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NPPV可加速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PaO2、PaCO,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及降低住院费用,降低插管率、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无创正压通气(NPPV)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探讨NPPV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早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ARDS早期患者随机分为NPPV组和标准氧疗组。NPPV组采用德国Drager呼吸机,经口鼻面罩辅助通气,模式IPPV或BIPAP,PEEP 5~8cmH2O,FiO240%~60%。标准氧疗组采用文丘里吸氧面罩,FiO240%~60%。比较两组治疗0.5、1h动脉血气分析、氧合指数,失败率(治疗失败改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等。分析比较治疗失败组和治疗成功组的血流动力学及血气分析情况。结果 NPPV组治疗后血气分析较标准氧疗组有明显改善,PaO2明显升高(P0.05),氧合指数增加(P0.05),治疗失败率明显低于标准氧疗组(P0.05)。休克,严重低氧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是NIPPV和标准氧疗治疗失败的相关影响因素。结论早期ARDS可使用NPPV和标准氧疗,NPPV组优于标准氧疗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