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克  吴龙琴  汤淏 《中成药》2014,(4):864-867
目的以正交试验优选确定忍冬藤中绿原酸和咖啡酸微波辅助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绿原酸、咖啡酸提取得率为考察指标,微波功率、液固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每个因数分别选取三个水平,进行L9(34)正交试验。以直观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分析研究微波辅助提取忍冬藤中绿原酸、咖啡酸的影响因素,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并将其与水提醇沉提取法及超声提取法进行对比。结果各因素对绿原酸和咖啡酸提取得率影响顺序为: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液固比>微波功率。最佳提取工艺为功率700 W,24倍水,微波提取3次,每次4 min。结论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具有效率高、时间短、低耗、环保等优点,对忍冬藤中绿原酸和咖啡酸提取率与水提醇沉提取法相近,优于超声提取法,是一种适合于忍冬藤有效成分提取的有效方法,可为忍冬藤工业化生产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丹参的微波提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用微波提取丹参优化工艺。[方法]以丹参的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和水溶性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醛为指标,用均匀试验设计法对丹参的微波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与传统工艺比较。[结果]丹参以6倍量95%乙醇、微波功率320W提取30min,药渣再以12倍量水,320W微波提取两次对丹参酮ⅡA,丹参素和原儿茶醛三种指标成分的提取量,相当于或优于现行法的提取量。[结论]用微波提取丹参酮ⅡA较易,而对水溶性成分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相对所需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多因素正交试验法优选双频复合超声提取丹参的工艺,为规范丹参的提取工艺提供技术参数.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丹参酮ⅡA为指标成分考察了乙醇浓度、物料粒径、固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5个因素,对丹参的超声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各因素对丹参中丹参酮ⅡA提取率的影响大小为:乙醇浓度>物料粒径>固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90%,物料粒径80~100目,固液比1∶ 20,提取时间35 min,提取温度55℃.在此条件下,丹参酮ⅡA的提取率是89.47%.结论:本研究将为丹参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微波提取法提取桐桔梗多糖的最佳工艺。方法:以多糖含量及多糖得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考察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等因素对该工艺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正交试验表明,微波功率1800 W、微波时间8 min、提取3 次、料液比1:15 为桐桔梗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论:该工艺高效、稳定,为桐桔梗多糖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微波法提取丹参中丹酚酸B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秀利  秦培勇  谭天伟 《中草药》2007,38(3):379-382
目的采用微波提取技术提取丹参。方法以丹酚酸B为指标,采用单因素方法考察了影响其收率的因素:提取溶剂体积分数、微波辐照时间、加热温度、微波输出功率、液固比、预浸泡时间及丹参粒径和提取次数。结果最佳工艺为30%乙醇为提取溶剂,按10:1的液固比,微波输出功率650W,70℃,辐照7min,预浸泡90min,提取3次,丹酚酸B收率可达到7.92%。该微波法提取5min比热回流法提取5h的丹酚酸B收率还高。结论微波提取技术提取丹参不仅缩短了提取时间而且节省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6.
用正交设计法,以乙醇为溶剂,考察了微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及料液比3个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选择L9(34)正交设计表,用HPLC法测定丹参中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并以其含量作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480W,微波辐射时间为10min,料液比为1∶30时丹参酮ⅡA提取率最高。与传统的乙醇回流法相比,微波10min提取1次和比采用传统乙醇加热回流60min提取3次的提取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微波辅助提取土茯苓总黄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俊  黄少伟  张越非  池汝安 《中药材》2007,30(12):1591-1595
目的:筛选土茯苓总黄酮提取的优化工艺。方法:应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考察提取时间、微波功率、乙醇浓度、固液比和提取温度对土茯苓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提取土茯苓总黄酮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5 min,微波功率600W,乙醇浓度60%,固液比1∶30,提取温度80℃。结论:优化后的工艺稳定,微波辅助提取土茯苓总黄酮提取率高、时间短。按照优化后工艺条件实验,土茯苓总黄酮提取率、总黄酮得率和粗黄酮粉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93.2%、2.66%和32.6%。  相似文献   

8.
《中成药》2016,(11)
目的在中试规模下比较小青龙颗粒的微波、超声提取工艺,并优化工艺参数。方法以提取功率、提取时间、液料比为影响因素,芍药苷、盐酸麻黄碱、甘草酸平均提取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再根据所得结果对这2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微波提取最佳条件为微波功率4 k W,提取时间15 min,液料比10∶1,综合评价91.8%;超声提取最佳条件为超声功率550 W,提取时间30 min,液料比10∶1,综合评价86.7%。结论小青龙颗粒微波提取工艺的提取效果优于超声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9.
微波提取扶芳藤多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微波法提取扶芳藤多糖的最佳工艺.方法:考察了固液比(A)、微波功率(B)、提取时间(C)、提取次数(D)4个因素的影响.结果:微波提取优化工艺条件是A1B1C3D3.即微波功率30W,固液比1∶ 50,提取时间14 min,提取次数为4次,此时多糖提取率为10.56%.结论:微波方法可较好地应用于扶芳藤多糖的提取,同时具有提取速率快、能量消耗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优选心舒通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L,(34)正交试验.以丹参酮ⅡA含量为评价指标,以乙醇用量、醇浓度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筛选心舒通颗粒的最佳醇提条件;以丹参素、葛根素和干膏率为评价指标,以加水量、煎煮次数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筛选心舒通颗粒的最佳水提条件.结果 最佳醇提工艺为加8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45 min;最佳水提工艺为加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45 min.结论 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1.
动态提取是一种新的中药提取工艺,也是中药提取的发展方向。它改变了传统的中药多次煎煮方法,通过离心分离解决了药渣中药液的残留问题。动态提取提高了中间产品的质量,降低了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12.
超声提取对黄连素提出率的影响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提出应用超声技术从黄连根茎中提取黄连素的工艺参数,与常规浸泡法相比,超声提取具有省时,提出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超临界流体提取中药中的厚朴酚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刘本 《中成药》1999,21(7):331-333
用超临界流体提取厚朴,藿香正气胶囊和藿香正气丸中的厚朴酚,高效液相色谱用于分析提取物。结果表明,10%甲醇调节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能有效地提取中药中的厚朴酚。该分析方法具简便,快速,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藿香正气方挥发性药材SFE-CO2萃取和水蒸汽蒸馏的差异。方法采用计算收得率和GC-MS分析对2种工艺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相对百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时间为5h,收得率为0.45%;用SFE-CO2萃取法提取,时间为3h,收得率为2.40%。SFE-CO2提取物能检测出大量的峰,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物在15min之后几乎不能检测出成分。结论SFE-CO2萃取法提取藿香正气方挥发性药材耗时少,收得率高,提取的成分多。  相似文献   

15.
谷野  訾慧 《中医药学刊》2006,24(1):86-87
目的:优选伤湿止痛流浸膏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药材浸泡时间、煎煮时间、溶媒pH值、药液处理方法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溶媒pH3~4的酸水,药材浸泡12h,煎煮6h,药液75%醇沉处理。结论:按优选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以指标性成分士的宁的得率为指标,预测并验证试验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白头翁药效成分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晖 《中医药导报》2010,16(8):82-84
目的:提取分离白头翁中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醇提、酸解、酰化、硅胶柱层析提取23-羟基白桦酸及衍生物,考察提取溶媒、酸解条件等因素对提取分离的影响.结果:提取分离得到23-羟基白桦酸及其酰化产物.结论:乙醇比甲醇适宜作提取剂,采用70%乙醇回流提取6 h,再在92 ℃-96 ℃下使用5%硫酸水解反应3 h,可有效提取23-羟基白桦酸;得到23-羟基白桦酸酰化产物的适宜条件是室温反应60 h.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银黄片中金银花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以干膏收率及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为指标综合评价。结果:10倍水提取2次,每次2h。结论:上述试验结果可为银黄片中金银花最佳提取确定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选伤湿止痛流浸膏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药材浸泡时间、煎煮时间、溶媒pH值、药液处理方法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溶媒pH3~4的酸水,药材浸泡12h,煎煮6h,药液75%醇沉处理。结论:按优选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以指标性成分士的宁的得率为指标,预测并验证试验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骨疏丹闪式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优化骨疏丹闪式提取工艺.方法:以骨疏丹中总黄酮、总香豆素含量,柚皮苷、朝藿定B、淫羊藿苷、蛇床子素和丹参酮ⅡA含量之和及浸膏率为评价指标,对骨疏丹的闪式提取工艺进行考察.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12倍量75%乙醇,闪式提取3次,每次2 min.按最佳工艺所得总黄酮质量分数26.27 mg· g-1,总香豆素17.93 mg·g-1,柚皮苷、朝藿定B等5个成分含量之和9.213 mg·g-1,浸膏率23.50%.结论:优选出的闪式提取方法稳定性好、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20.
超临界流体萃取分析蓬莪术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陈淑莲  游静  王国俊 《中草药》2000,31(12):902-904
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及气相色谱—质谱对蓬莪术挥发油进行分析。最优化的超临界流体萃取条件为20.0MPa,55℃,0.5mL乙醇作改性剂,动态萃取40min,CO2用量为12mL,并与索氏萃取、水蒸气蒸馏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