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普乐可复(FK506)和/或骁悉(MMF)联合抗包虫病药阿苯哒唑脂质体(L-ABZ)治疗泡球蚴感染大鼠心脏移植的疗效。方法:建立SD大鼠对Wistar大鼠心脏移植模型。泡球蚴感染的52只Wistar 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单独或联合给予FK506、MMF、L-ABZ进行治疗,判断心脏排斥后,观察移植物存活时间。结果:FK506+MMF治疗组、感染对照组大鼠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分别为(16.11±8.04)d、(11.6±6.02)d,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大鼠移植心脏存活时间与感染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延长(P>0.05)。结论:(1)单独应用L-ABZ不会影响移植物的存活;(2)L-ABZ与FK506+MMF可能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心肌声学造影在检测大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心肌灌注变化中的价值。方法采用BrownNorway大鼠23只为同种异体移植供体[雄性,12~15周,体质量(143±23)g],Lewis大鼠53只为同种异体移植受体、同系移植供体及受体[雄性,12~15周,体质量(158±19)g]建立大鼠心脏移植模型(同种异体移植18只,同系移植12只),按移植后第2、4、6天分为3组(每组同种异体移植6只、同系移植4只),分别行心肌声学造影,自动拟合曲线,比较不同组间A、β及A×β值差异及同组内同系移植与同种异体移植大鼠间差异。结果成功建立大鼠心脏移植模型(同种异体移植18只,同系移植12只)。同种异体移植大鼠于术后第6天A值(15.87±4.20)、β值(0.320±0.019)、A×β值(4.974±1.355)显著降低(P<0.05,P<0.01),同系移植大鼠术后第2天A值(21.71±0.017)、β值(0.365±0.013)、A×β值(7.908±0.374)低于第4、6天(P<0.05)。在同种异体与同系比较中,A与β值于术后第6天均有差异(P<0.05),而A×β值则于术后第4天出现差异(P<0.05),到第6天差异更加显著(P<0.01)。结论心肌声学造影可反映大鼠心脏移植后缺血再灌注及急性排斥反应发展过程中心肌灌注逐渐下降的变化特点,对于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与监测具有应用价值,A×β值为较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他克莫司(FK506)联合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异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异体异位移植模型,将心脏移植于腹部。术后分别进行不同免疫治疗,于移植术后第7d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布和血清IL-2含量,同时观察心脏移植术后移植心脏的病理改变。实验分单纯应用FK506组、单纯应用Res组以及联合应用FK506和Res组,以异体异位移植术后不用药为对照组。结果单独用药组与不用药对照组比较,移植心脏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联合用药组又明显轻于单独用药组。各用药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明显低于未用药组。结论FK506和Res都可以通过抑制CD4^+T淋巴细胞增殖而阻止或延缓同种异体心脏移植的急性排异反应。FK506与Res联用具有协同作用。可更有效地产生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大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期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和环孢霉素A(C sA)组,每组32只。采用腹部心脏异位移植术式建立移植模型,于心脏移植手术后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或C sA干预。常规监测排斥反应发生情况。每组8只用于观察移植物存活时间,余24只移植术后1、3、5、7 d各切取6例移植心标本。样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移植心VEGF的DNA表达水平。结果:C sA组移植心存活时间15.4±5.1d,长于对照组7.6±1.5d,P<0.01;对照组各采样时段凋亡指数及VEGF的表达强度均强于C sA组,P<0.01。结论:VEGF高表达与移植心的炎性浸润及急性排斥反应密切相关,可能在同种移植免疫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趋化因子受体CXCR3mRNA动态变化与大鼠心移植急性排斥的关系及其在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Wistar和SD大鼠作为供体,SD大鼠作为受体,建立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按移植前后处理方法不同随机分3组:A组为SD大鼠同基因移植对照组,移植前后未作处理;B组为Wistar-SD急性排斥组,移植前后未作处理;C组为Wistar-SD异基因移植治疗组,移植日开始给予环胞素A(CsA)5mg/kg/d腹腔注射×14d。术后第1、3、5、7d分批处死,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PBMC的CXCR3mR-NA表达,并对心肌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每组留5只用于观察生存期。结果A组大鼠移植心存活时间均大于100d,B、C组分别为(7.40±1.14)d、(24.00±2.35)d,C组较B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1),A组较B、C组存活时间更长(P<0.01)。A组各时间点均未发生排斥反应,PBMC的CXCR3mRNA呈低水平表达;B组术后PBMC的CXCR3mRNA动态变化与急性排斥反应的进程呈正相关,术后5d PBMC的CXCR3mRNA表达上调至峰值4.30±0.82;C组经环胞素A治疗后排斥反应发生率明显下降,各时间点PBMC的CXCR3mRNA表达明显低于B组,术后7d达到峰值1.50±0.76,与B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t=7.08,P<0.01)。结论PBMC的CXCR3mRNA表达与排斥反应密切相关,提示可作为诊断急性排斥反应或者观察抗排斥反应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急性排斥反应性细胞因子在小鼠心脏移植中的表达状况,进一步阐明器官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复杂发生机制。方法采用C57BL/6和Balb/c近交系小鼠,建立小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随机分为Balb/c-Balb/c同基因对照组(A组)和C57BL/6-Balb/c急性排斥反应组(B组)两组,每组26只。分别于移植术后1、3、5、7 d各处死5只小鼠留取移植心脏标本,采用RT-PCR及W estern印迹方法动态检测组织中IL-15、IL-2、TNF-α及IFN-γ的表达状况,同时行HE染色检测。另外,A、B两组各保留6只小鼠设为亚组,观察移植心脏存活时间。结果A组移植心均获长期存活(>100 d),B组移植心存活时间为8.0 d±0.9 d(t=251.95,P<0.01)。A组各个时间点移植心均未发现排斥现象,B组术后第3天开始出现排斥反应。A组各时间点IL-15 mRNA与TNF-αmRNA呈弱表达,IL-2 mRNA与IFN-γmRNA无表达。B组IL-15 mRNA、TNF-αmRNA、IL-2 mRNA及IFN-γmRNA均明显升高,于第5天达到高峰。A组各时间点可见IL-15、TNF-α、IFN-γ和IL-2蛋白的低水平表达;B组IL-15与IL-2自术后第3天始、TNF-α与IFN-γ自术后第1天始,蛋白表达水平开始升高。结论多种细胞因子,包括非T细胞来源细胞因子,参与了同种异体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以T细胞活化表达的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y molecule, ICOS)为基础的荧光示踪技术无创诊断小鼠心脏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可行性。方法 以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为模型,分为同系移植、同种移植、同种移植+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治疗(同种移植治疗组)及同种移植治疗后停药组,分别在移植术后1、3、5、7 d,采用荧光染料Cy7.SE标记抗小鼠ICOS抗体(Cy7.SE-ICOS-Ab)经尾静脉注入移植小鼠,用荧光实时显像仪观察移植物荧光图像变化;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脾脏T细胞表面ICOS表达,H-E染色分析心脏移植物病理改变。结果 同系移植及同种移植治疗组小鼠移植术后各时间点基本不显影;同种移植术后1 d,移植物荧光图像无明显变化,但术后3、5、7 d荧光逐渐增强,术后7 d时荧光强度最明显;同种移植治疗后停药组停药3 d移植物荧光强度逐渐增强,停药5、7 d后强度明显增强。H-E染色表明:各时间点同系移植及同种移植治疗组小鼠心脏移植物无明显排斥反应;同种移植及同种移植治疗后停药组在术后(或停药后)1 d移植物无明显排斥反应,术后3、5、7 d排斥反应逐渐出现并加重。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术后1 d,各组脾脏T细胞表达ICOS水平无明显差异;同系移植及同种移植治疗组在各时间点基本不表达ICOS,但同种移植及同种移植治疗后停药组在术后(或停药后)3、5、7 d ICOS表达逐渐增加(P<0.05)。结论 ICOS表达强度与心脏移植后排斥反应强度有关,荧光标记的ICOS抗体可能有助于无创评估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及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青藤碱在小鼠心脏移植中的抗排斥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在小鼠心脏移植模型中,观察异系移植组、CsA治疗组、青藤碱治疗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术后7 d移植物排斥反应病理分级以及IL-2mRNA表达水平。结果:青藤碱治疗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为(17.67±0.82)d,与异系对照组(11.00±2.10)d相比明显延长(P<0.01);病理结果显示,排斥反应减轻,呈轻-中度变化;移植心脏中IL-2mRNA表达水平明显减低(P<0.01)。结论:青藤碱在小鼠心脏移植中具有抗排斥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为抑制IL-2等促排斥细胞因子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逆转录基因载体介导的吲哚胺-2,3-加双氧酶(IDO)基因转染能否延长同种异基因大鼠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及机理。方法:把同种异基因大鼠心脏移植模型(Lewis→BN)分成4组,A组为对照组,同种异基因大鼠心脏移植(Lewis→BN);B组:IDO基因转染后的供体心脏移植给受体大鼠;C组:空载体转染供体心脏,再移植给受体大鼠;D组:同种异基因大鼠心脏移植 CsA组(CsA5mg/kg/d×7天)。观察记录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及术后6天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排斥反应的诊断和分级,RT-PCR检测术后6天移植心脏TNF-α的mRNA表达,FCM检测外周血活化的T细胞(CD3 CD25 )、有核细胞CD86 表达等方法探讨其机理。结果:A、B、C、D组移植心脏平均存活时间为7.2±0.45、13.2±2.16、7.1±0.62和15.6±3.21天,其中B、D组术后6天CD3 CD25 、有核细胞CD86 表达、供心组织急性排斥反应的强度和TNF-α的mRNA表达较A、C组显著降低(P<0.05),A、C组具有典型重度急性排斥反应特征而B、D组最轻。结论:逆转录基因载体介导的IDO基因转染能够延长移植心脏存活时间的作用,其机理包括抑制反应性T细胞、抑制有核细胞共刺激信号CD86表达、抑制心肌组织表达TNF-α等。  相似文献   

10.
趋化因子受体拮抗剂对大鼠小肠移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趋化因子受体拮抗剂Met-RANTES对同种异体大鼠异位小肠移植术后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以及与小剂量他克莫司(FK506)的协同效应. 方法:选用成年雄性SD和Wistar大鼠进行异位小肠移植(SD→Wistar).将动物分为3组,每组30只:第1组,未治疗对照组;第2组,Met-RANTES治疗组(200 μg/d,ip);第3组, Met-RANTES(200 μg/d,ip) 小剂量FK506治疗组[0.5 mg/(kg*d), im].观察移植大鼠的一般状况和存活时间,并于术后第1,3,5,7日取各组动物移植肠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组间比较. 结果:第1组大鼠存活时间中位数为7.2 d (1.5),全部死于急性排斥反应及感染;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移植后第3,5,7日分别符合轻、中、重度排斥反应.第2组大鼠存活时间中位数为19.2 d (16.4),与第1组相比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1). 第3组大鼠存活时间中位数为30.9 d (9.0),与第1,2组显著延长(P<0.01).第2,3组组织病理学检查无明显排斥反应征象,可长期存活. 结论:Met-RANTES能明显抑制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有效保护移植肠功能,显著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并可增强小剂量FK506的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vels of soluble Fas (sFas) and soluble Fas ligand (sFasL) in serum and peritoneal fluid of endometriosis-associated infertility.Methods The soluble Fas ligand and soluble Fas levels in serum and peritoneal fluid of 20infertile patients with endometriosis were assessed with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and were compared with 14 infertile patients due to chronic pelvic infectious disease and 16 fertile controls. Results The sFasL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infertile patients with endometriosis (175.09 ±80.55 pg/mL in serum and 284.50 ± 152.38 pg/mL in peritoneal fluid) than those of infertile controls (88.47±43.55 pg/mL in serum and 17.30±9.62 pg/mL in peritoneal fluid) and fertile controls (16.13 ±11.75 pg/mL in serum and 8.84 ± 2.31 pg/mL in peritoneal fluid). In contrast, as for the sFas levels, infertile patients with endometriosis (828.60±429.65 pg/mL in serum and 349.61 ±288.89 pg/mL in peritoneal fluid) did not show an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those in infertile patients resulting from pelvic infectious disease (868.75 ± 570.48 pg/mL in serum and 181.76 ± 157.78 pg/mL in peritoneal fluid) and fertile control (822.26± 129.12 pg/mL in serum and 318.42 ± 145.16 pg/mL in peritoneal fluid). Conclusions Based upon these results, high level of sFasL in serum and peritoneal fluid and thus apoptosis mediated by it may be implicated in the mechanism involved in endometriosis-related infertility.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Fas、FasL(Fas 配体)在结直肠腺癌发生和免疫逃避中的作用.方法:采用Fas、FasL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TUNEL法细胞凋亡染色双重标记法.对50例结直肠腺癌、44例大肠腺瘤、9例正常结肠组织及24例结直肠腺癌伴淋巴结转移癌进行Fas和FasL的检测.对50例结肠癌再用TUNEL法,检测不同FasL表达区结直肠癌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①Fas在不同结肠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是:结直肠腺癌中表达最低,其次是结肠腺瘤,表达水平最高的是正常结肠组织.FasL在不同结肠组织中的表达规律与Fas正好相反,结直肠腺癌组织中表达最高,其次是结肠腺瘤,正常结肠组织中几乎不表达FasL.②Fas、FasL的表达与结直肠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P>0.05),与Duke's分期、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③在同一结直肠腺癌组织切片中,FasL表达不均匀:FasL表达阳性区(n=45)结直肠癌细胞的凋亡率(5.013%))比FasL阴性区(n=5)(2.815%)高(P<0.05).④在24例结直肠腺癌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FasL均强阳性表达.结论:Fas/FasL系统在结直肠腺癌发生和免疫逃避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Fas基因在人月经周期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凋亡诱导因子Fas基因与正常妇女月经周期性变化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了40例正常月经周期各时限子宫内膜组织中Fas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Fas基因蛋白在增生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评分(149.20±87.80)明显低于分泌期子宫内膜中Fas蛋白的表达评分(251.80±63.70);Fas蛋白在增生早期子宫内膜中表达评分(210.00±52.90)明显高于增生晚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评分(99.50±79.80),P<0.01;Fas蛋白在分泌早期子宫内膜中表达评分(260.60±66.80)与分泌晚期子宫内膜表达评分(244.50±63.40)相差无显著性,P>0.05。结论Fas基因蛋白的表达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并参与月经周期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细胞癌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所表达的Fas/FasL与血清sFas/sFasL的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 对47例HBV相关性肝细胞癌病人、50例无症状HBV携带者及57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凋亡率、膜性Fas/FasL表达和血清sFas/sFasL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与无症状HBV携带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HBV相关性肝细胞癌组外周血淋巴细胞早期凋亡率增高,膜性Fas表达率升高,而FasL表达率则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F=6.13~15.34,q=4.02~32.10,P<0.01);血清sFas含量升高,sFasL含量降低,差异有显著性(F=7.30、4.20,q=6.19~42.35,P<0.01).无症状HBV携带组与健康对照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相关性肝细胞癌病人体内依赖Fas介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失去杀伤性识别作用,对淋巴细胞的清除能力下降,导致肿瘤细胞获得异常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5.
大肠癌Fas、FasL表达、突变与肝转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目的:探讨Fas、FasL系统表达、突变与大肠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和CR-SSCP方法检测大肠癌原发灶、肝转移灶、癌旁肠粘膜、门静脉 Fas、FasL表达、突变。结果:在86例大肠癌原发灶、肝转移灶、癌旁肠粘膜、门静脉血淋巴细胞中Fas表达率分别为67.4%、63.2%,41.9%,87.2%。Fas突变率分别为50.0%。70.8%,25%,8.9%。在大肠癌栽⒃睢⒏巫圃钪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蝙蝠葛酚性碱(PAMD)抗胃癌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实时定量PCR的方法观察PAMD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FasmRNA表达的影响,以此探讨PAMD抗肿瘤作用机理。结果:PAMD各剂量组均能上调FasmRNA的表达,较阳性对照组明显,但差异与空白组比较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MD抗胃癌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其上调Fas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在人外周血中发现一种可溶性FaS分子存在,由于RNA剪接方式不同,造成跨膜区缺失或不完整所致,SAPO-1/FaS与FaS配体有很高的亲和力而起到间接抑制凋亡的作用。本实验组50例各类型因病中淋巴细胞型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SAPO-1/FaS明显增高证实FaS的表达和结构上的变化,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这预示了人们将有可能在白血病中通过调控细胞凋亡来达到治疗和预防白血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徐心  周娟  杨屹  徐金锴  王志亮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10):1275-1277,1280
目的:探讨脂肪酸合酶(FAS)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原发性肝癌组织细胞中脂肪酸合酶的表达情况,以及脂肪酸合酶对人高转移性肝癌细胞株的增殖影响作用。应用C75处理后观察FAS表达变化及细胞增殖情况。结果:脂肪酸合酶在原发性肝癌组织及人高转移性肝癌细胞株HCCLM3中异常高表达。随着C75浓度增加肝癌细胞中脂肪酸合酶表达量明显降低,细胞自身增殖下降。结论:脂肪酸合酶在肝癌细胞中异常高表达,且随着表达量的增高直接影响肝癌细胞的增殖和生长,此为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提供了相关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抗凋亡基因生存素和bcl-2及促凋亡基因Fas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TCC的早期诊断提供无创、敏感的指标.方法 采用RT-PCR法分析生存素在68例TCC患者、30例泌尿系统其他疾病及30例正常人血液单个核细胞及尿液脱落细胞中的表达,用流式细胞分析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as、bcl-2的表达.结果 TCC组患者生存素和bcl-2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正常组(P<0.01),而外周血Fas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及对照组(P<0.01).TCC患者外周血生存素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bcl-2的表达成正相关(r=0.3126,P<0.05),而与Fas的表达呈负相关(r =-0.3567,P<0.05).结论 生存素与Fas、bcl-2等指标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TCC阳性检出率,可作为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为新发及复发性 TCC 提供了一个简单无创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LMP-1、FAS及FAS-L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①目的探讨EB病毒、FAS及FAS-L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病因及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及相互关系。②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40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和1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组织中的EB病毒潜伏膜蛋白(LMP—1)、FAS及FAS-L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③结果LMP—1、FAS、FAS-L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表达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x^2=4.188,P〈0.05)。LMP-1的表达与FAS及FAS-L呈正相关(x^2=4.365、4.000,P〈0.05)。④结论EB病毒是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发病原因之一,FAS与FAS—L介导的细胞毒性反应为引起EB病毒感染淋巴细胞凋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