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血管内栓塞治疗后颅窝动静脉畸形12例并发症分析杜谦1邹建军1王明骧1孙海峰2赵海泉3后颅窝血管畸形(AVM)可发生任何部位,其发病率低于幕上AVM,为20%~10%。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由受损神经部位所决定[1.2]。血管内栓塞技术的应用为其治疗提供了...  相似文献   

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香草扁桃酸、高香草酸、肌酐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尿中的香草扁桃酸(VMA)、高香草酸(HVA)和肌酐(Cr)含量的方法。方法以0.02mol/LKH2PO4缓冲液(pH5.7)为流动相;色谱柱采用YWG-C18柱;电化学和紫外检测器联合检测。尿样经适当稀释后直接进样测定,最后以VMA和HVA与Cr的比值表示含量。对15例正常成人和10例嗜铬细胞瘤患者进行了测定。结果方法的平均批内变异系数(CV)值VMA/Cr为2.4%,HVA/Cr为6.1%。正常成人的VMA/Cr和HVA/Cr分别为3.84×10-3±0.91×10-3(mmol/mmol)和3.31×10-3±1.13×10-3(mmol/mmol);嗜铬细胞瘤患者的VMA/Cr和HVA/Cr分别为28.70×10-3±25.46×10-3和4.38×10-3±2.08×10-3(mmol/mmol)。结论方法能满足临床诊断嗜铬细胞瘤和神经母细胞瘤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合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目的:研究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合功能的变化。方法:因输液致感染性休克患者8 例,入ICU后置入Swan Ganz导管测定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平均压(MPAP)、肺毛细血管嵌压(PCWP);用热稀释法测定心排血量(CO),同时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于入ICU 后1、2、3、4 和5 日内进行血气分析,计算出氧输送(DO2 )、氧耗量(VO2 )、氧摄取率(O2extr)、肺内分流率(Qs/Qt)、肺泡 动脉血氧分压差〔P(A- a)O2 〕、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和心排指数(CI)。结果:感染性休克患者入ICU 后1 日内MAP和CVP分别降低38.5% 和42.8% (P均< 0.01);入ICU 后3 日内PaO2 降低30.6% ~43.2% ,〔P(A- a) O2 〕和O2extr分别升高38.8% ~50.3% 和8.0% ~32.0% (P均< 0.01);入ICU 后5 日内CI、PVRI、MPAP、DO2 、VO2 和Qs/Qt分别升高12.0% ~22.3% 、35.3% ~58.2% 、17.2% ~24.8% 、11.9% ~20.9% 、14.9%  相似文献   

4.
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后Ⅱ期切除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能切除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Ⅱ期手术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经1 ̄6次TACE治疗后获Ⅱ期手术切除,其中22例手术切除后再行TACE治疗。化疗药物选用表阿霉素(EADM)、丝裂霉素(MMC)、甲酰四氢叶酸钙(CF)、5-氟尿嘧啶(5-FU)。结果 TACE治疗后有效率(CR+PR)为55.6%,中位生存期为34个月。1、2、3、4、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4.0%、82.3%、70.9%、53.2%、53.2%。结论 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行TACE,肿瘤缩小后Ⅱ期切除是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有效方法,Ⅱ期切除后肝内复发转移再行TACE治疗仍能获得较好疗效,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5.
MOTSA 和MTC MRA 对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脑AVM的3D-TOF MRA结合MOTSA(multiple overlapping thin slab acquisition)和MTC(magnetization transfer contrast)的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GEsigna echo speed 1.5T超导MR机对120例AVM患者分别行SE序列MRI,3D-TOFMRA结合MOTSA和MTC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6.
脑出血患者A型性格与PRA、ATⅡ、VMA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世政 《临床荟萃》1999,14(14):630-631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A型性格与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24小时时尿3-甲氧基-4羟戏苦杏仁酸(VMA)变化的关系及其发病机制。方法:对66例脑出血患者进行性格类型以及发病3日内PRA、ATⅡ和VMA含量变化测定。同期选基本情况庚100例做对照。结果:(1)脑出血患者中A型性格者多见(63.64%);(2)A型性格脑出血患者动态发病者为92.86%;病情重,病死率高(73.08%  相似文献   

7.
多平面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对二尖瓣狭窄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多平面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3D-Echo)对15例二尖瓣狭窄(MS)患者的二尖瓣口面积(MVA)进行了定量研究。通过心脏三维重建仪平行切割二尖瓣结构衍生出8个从二尖瓣环至瓣尖的等距离短轴平面,能够发现并测量代表最小MVA的平面。结果显示3D-Echo测量的MVA与多普勒压力半降时间(PHT)导出的MVA高度相关(r=0.98,P值<0.001),经胸两维超声心动图(2D-Echo)的测量的MVA与3D-Echo测量的MVA仅中度相关(r=0.81P值<0.01),2D-Echo测量的MVA平均大于3D-Echo测量的MVA0.45cm2,这可能与从胸骨旁短轴切面上难以切扫到最小的瓣口平面有关。本研究表明3D-Echo为定量评价MS患者的MVA提供一种新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酶循环法测定血清总胆汁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氧化型β-硫烟酰胺腺苷二核苷酸(Thio-NAD)底物酶循环法测定血清总胆汁酸(TBA),对其方法学进行初步研究。该法灵敏度:试剂空白△A405nm(1cm)0.004/min;50μmol/L△A405nm(1cm)0.050/min;平均回收率99.2%;线性0 ̄150μmol/L;精密度:批内CV〈1.0%;批间CV〈4.5%;该法(Y)和偶联黄递酶比色法(X)比较:Y=0.88X-1.  相似文献   

9.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异基因骨髓移植后残留白血病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异基因骨髓移植(alo-BMT)后残留白血病情况。方法: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测定46例经alo-BMT植活的CML患者骨髓细胞M-bcr/ablmRNA表达。结果:alo-BMT能使约70%CML患者在移植后3个月bcr/ablmRNA转阴。其中4例患者在移植后+1.5~2.0个月时为bcr/ablmRNA(+),于+3个月转为阴性;1例于+9个月转阴。1例无病存活6年以上患者,其bcr/ablmRNA为阳性;另1例无病存活4年以上患者bcr/ablmRNA为阴性。结论:RT-PCR是当前检测残留白血病最灵敏的方法,但不能忽视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HCV不同编码区抗体检测意义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不同编码区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HCV核心区合成肽CP10、CP9及非结构区基因重组抗原5-1-1,C100检测了158例丙型肝炎病人相应抗体抗-CP10、抗-CP9,抗-5-1-1及抗-C100。同时检测HCV RNA、ALT。另选35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 四种抗体于输血后4.5 ̄8周均可检出,于病后4 ̄8周依次达92.6%、88.9%、59.3%及2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匀相法直接测定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价值。方法 用9707A LDL-c试剂盒及BECKMAN CX7自动生化分析仪直接测定血清LDL-c含量。 结果(1)批内变异CV%为.552% ̄0.805%,批间变异CV%〈1%;(2)线性关系良好,直线范围可达4.959mmol/L;(3)经与聚乙烯硫酸沉淀(pvs)法测定对照30例,r=0.941,P〈0.05,呈显著相关,回归方程为Y=0.  相似文献   

12.
对偶氮肿Ⅲ(ArsenazoⅢ)比色法测定血清(浆)钙的方法学作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混合液的吸收光谱呈M型,两个吸收峰分别为600nm和650~660nm,但以660nm为适。试剂中ArsenazoIII的最适浓度为150μnol/L,试剂空白A(吸光度曾称光密度OD)受pH的影响,当pH为7.0 时A值最低。本法批内(n=20)和批间(n=40)CV分别为2.8%~2.96%、3.15%~3.37%,平均回收率为99.3%,线性高达6.0mmol/L,灵敏度为1mmol/L=0.17A。本法Y与EDTA自动滴定法X比较:Y=1.0059X-0.0141,r=0.9985、P<0.001、n=20。Mg ̄(2+)、Cu ̄(2+)、Fe ̄(2+)、Zn ̄(2+),Hb、Bil均不干扰测定。  相似文献   

13.
采用经胸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3D-Echo)对15例二尖瓣狭窄(MS)患者的二尖瓣口面积(MVA)进行了定量研究。通过心脏三维重建仪平行切割二尖瓣结构衍生出8个从二尖瓣环至瓣尖的等距离短轴平面,从中能够确定并测量代表最小MVA的平面。结果显示3D-Echo测量的MVA与多普勒压力半降时间(PHT)导出的MVA高度相关(r=0.97,P<0.001),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2D-Echo)测量的MVA与3D-Echo测量的MVA仅中度关连(r=0.83,P<0.01),2D-Echo测量的MVA平均大于3D-Echo测量的MVA为0.38cm2,这可能与从胸骨旁短轴切面上难以切扫到最小的瓣口平面有关。本研究表明3D-Echo为定量评价MS患者的MVA提供了一种更准确的全新影像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飞行中实施M-3动作时颈总动脉(CCA)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测量32名战斗机飞行员在地面+1Gz条件下实施M-3动作时CCA收缩期峰1速度(Vs1)、收缩峰2速度(Vs2)、舒张峰速度(VD)、舒张末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血流量(V)、心率(HR)、心水平收缩压(HSP)、血管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等参数。结果:与动作前平静状态参数比较,Vs2、VD、Vm、V和HSP分别提高41%、31%、23%、26%和56%(P<0.01),RI和PI分别降低7%和26%(P<0.01),Vm与V间呈正相关(r=0.69,P<0.05),Vs1、Vd和HR与平静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3动作能增加静脉回心血量,提高大动脉血压,加快CCA的Vs2、VD和Vm值,降低脑血管阻力,有利于维持脑部供血  相似文献   

15.
筑巢式PCR检测白血病微量残留bcr/ablmRNA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采用逆转录-筑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技术检测33例不同临床阶段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u及1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bcr/ablmRNA。结果:33例CML中31例阳性,其中21例表达bcrexon3/ablexon2mRNA,7例表达bcrexon2/ablexon2mRNA,2例同时表达这两种mRNA。在18例ALL中阳性6例,其中4例表达hrexon3/ablexon2mRNA,2例表达bcrexon3/ablexon2+bcrexonl/ablexon2mRNA。本实验的敏感度达10 ̄(-6)~10 ̄(-7)水平,有助于临床上白血病微量残留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6.
对67例(134关节)正常人和14例股骨头缺血坏死(AVN)病例(20个病变关节)的髋关节积液情况进行了MR研究。发现正常人组中71%关节内有液体,其中62%为1级液体(少量);仅9%为2级液体(中量),无3级液体(大量);小于50岁年龄段正常人100%有液体。在AVN病例组中,100%均有液体,2-3级液体达85%,与正常人组有明显差异(P<0.0001);按照病程分期,AVN早期(Ⅰ-Ⅱ期病例中,1-2级液体占54%,3级为46%;而中晚期(Ⅲ-Ⅳ)中,3级液体达100%(P<0.05)。结果表明:正常人髋关节内有少量液体,不是异常;在AVN病例中,关节腔均有液体增多,液体量增多与病变进展相关。MR是检查髋关节腔液体的最敏感的无创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与冠状动脉内溶栓(ICT)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3年8月~1996年12月AMI胸痛后45分钟~6小时〔平均(3.4±1.6)小时〕入院患者52例临床资料,其中1995年8月前24例行国产尿激酶ICT,1995年8月后28例行直接PTCA,以AMI溶栓试验(TIMI)3级血流为血管再通标准。结果:ICT与直接PTCA2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41.7%和89.3%(P<0.001),再通血管残留狭窄平均为90.4%±6.7%和14.5%±10.3%(P<0.001),血管再通距胸痛发病时间2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再通存活患者梗塞后早期(起病后30日内)心绞痛发生率分别为30.0%(3/10)和4.3%(1/23),P<0.05。结论:在条件和设备允许的医院,可优先考虑直接PTCA治疗AMI,以获彻底可靠的血管再通,ICT可作为PTCA失败后的补充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免疫球蛋白在异基因骨髓移植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IVIG)对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主要并发症及生存的影响。方法:病例分为A组12例,于allo-BMT的+7,+14,+21,+28d分别每次使用IVIG20 ̄25g;B组3例,BMT后1,2,3个月分别每次给予IVIG20 ̄25g;C组6例,未使用IVIG。观察患者BMT后半年内的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生存情况。结果:A组患者BMT后30d内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59岁,上腹不适,无诱因持续性腹泻消瘦9月余,来院就诊。体检: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腹平软,剑突下压痛,未扪及肿物。1998年11月28日B超示:肠系膜上动脉( SMA)管腔外径 13- 1. 5cm,管壁不均匀增厚,最窄处内径0.31cm管壁上可探及低一中等回声,厚0 .5- 0. 6cm,可见长度 6. 1cm(图 1); CDFI示 SMA内血流通畅;脉冲多普勒显示正向充填单峰频谱, Vmax 90cm/s。 SMA左后方另可探及 3. 5 x 3. 3cm低回声区,内回声明显不均匀,边界欠…  相似文献   

20.
尿激酶天普洛欣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119例观察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119例,行尿激酶天普洛欣(UKTP)静脉溶栓治疗。半小时输注150万单位(55例,A组)或200万单位(64例,B组)。结果:①临床判断梗塞相关血管总再通率为67.2%,病死率0.7%(其中心脏因素病死率5.9%)。②A与B组血管再通率(72.7%VS62.5%),病死率(7.3%VS6.3%)及并发症均天显著性差异(p>0.05)。③溶栓再通患者病死率(2.5%,2/80例)明显低于未溶通者(15.4%,6/39例)且前者KillipⅢ级以上泵衰竭(2/80例)也明显少于未溶通者(15/39例)。上述p值均<0.01。④初步探讨分两次每次100万单位,5至10分钟内注射间隔50分钟静脉推注UKTP,5例中4例血管再通。⑤AMI溶栓后90分钟冠脉造影15例,12例血管开通(80.0%)均与临床判断相符,UKTP对溶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