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cAVM)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监视下,经股动脉插管,采用Magic1.5 ̄1.8F微导管,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栓寒剂对21例脑AVM患者行血管内栓塞。结果:完全栓塞达解剖治愈4例,脑AVM团栓塞达90%以上6例,70% ̄90%9例,70%以下2例,术后出现头晕、7头痛3例,2例栓寒后又行手术切除,3例栓塞后行γ-刀治疗  相似文献   

2.
后颅窝血管畸形(AVM)可发生任何部位,其发病率低于幕上AVM为20%~10%。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由受损神经部位所决定。血管内栓塞技术的应用为其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我们对12例颅后窝AVM做了血管内栓塞术,术中术后出现一些并发症.本根据12例所发生的并发症加以探讨,以提高今后的治疗技果。  相似文献   

3.
血管内线段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疗效追踪分析王小宜①仇斌我院自1991年至1996年期间采用真丝线段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malformations;AVMs)共47例,现将追踪有完整临床资料的41例的疗效等情况报告如下。1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儿童颅内动静脉畸形(AVM)病变的血管内治疗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1例儿童动静脉畸形的临床表现、血管构筑学特点及治疗。结果 手术切除7例,1例不全切除后多次出血,继发颅内感染;单纯栓塞8例,栓塞加r-刀立体放射治疗5例,均治愈。结论 儿童动静脉畸形的临床表现和血管构筑学具有一定的特点,尽早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或栓塞后合并r-刀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21例“史氏”Ⅲ级脑动静脉畸形的显微手术治疗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一院(150001)叶远柱,刘相珍,钟震宇,杨遇春,蔺友志,宋学明,戴钦舜我院自1980年1月~1994年2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脑动静脉畸形(AVM)138例,经血管内栓塞治疗AVM33...  相似文献   

6.
脊髓血管畸形的2D/3D PC MRA检查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4例2D/3DPCMRA检查脊髓血管畸形的结果,并初步探讨其价值。材料方法:男,4例,在GEVectra05T超导磁体系统上行MRI和2D/3DPCMRA检查,采用最短TE;3DPC编码流速10-15cm/s;2DPC则为15cm/s,并运用周围门控;3DPC采集三个流轴血液信号;2DPC单独采集H/F.A/P和/或L/R方向信号,内2例做叠加像,并用模像和相位像显示。结果:DSA或手术证实腰椎管内血管畸形2例,临床证实胸髓血管畸形2例。手术证实病例3DPC仅显示一条未栓塞畸形血管;DSA证实者2D/3DPC显示两条增粗引流静脉和畸形血管团,合并血管瘤的显示较DSA差。2例胸髓血管畸形2DPC运用周围门控分别显示出一条异常血管。结论:通过优化参数设置,有助于成功实施2D/3DPC脊髓血管畸形的检查。  相似文献   

7.
采用彩色三维经颅多普勒对21例脑动静脉畸形(AVM)血管内治疗前后血流改变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栓塞后原供血动脉血流速度的改变是评价疗效的重要指标;栓塞完全的供血动脉其舒张期未血流速度(Vd)降低率大于收缩峰速(Vs)降低率,认为舒张期未血流速度的变化更能敏感地反映供血动脉远端阻力的改变;单支供血的AVM栓塞疗效远比多支供血的AVM效果满意,多支供血的AVM情况较复杂,认为与颅内血流再分配有关。应用  相似文献   

8.
18例脊髓血管畸形的栓塞治疗。其中椎管内动静脉畸形16例;椎体血管瘤1例;椎旁动脉畸形1例。栓塞方法用固体微粒栓子、NBCA生物胶、可脱性球囊及微弹簧圈等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总有效率88.9%。  相似文献   

9.
脑膜脑动静脉畸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脑膜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特点,栓塞技术,栓塞剂的配制及诊治方法,方法:38例病人应用微导管插管技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视下,对畸形管团进行血管内栓塞,结果:5例各栓塞3次,27例各2次,余均栓塞1次,共74例次,经栓塞后血管造影畸形团消失100%13例80%17例,50%6例30%1例,20%1例,栓塞后手术切劝静脉畸形2例,行γ-刀治疗3例,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完全恢复正常生活工作17  相似文献   

10.
婴儿脑血管畸形破裂出血13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动静脉畸形(Arteiovenousmalformation,AVM)是胚胎期脑血管胚芽异常发育而形成的畸形血管团[1]。发病年龄多在10~40岁之间[2],婴幼儿发病则属少见[3、4],且因症状极不典型,容易造成误诊[5]。我院1993年1月~1999年3月收治1岁以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AVM13例,现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7例,女6例;年龄21天~11个月,其中新生儿3例,2个月内婴儿5例,3~11个月婴儿5例。1.2 临床表现 全部病例均以自发性脑出血为首发症…  相似文献   

11.
血清免疫反应性脯氨酰羟化酶ELISA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脯氨酰羟化酶单克隆抗体(McAb)2H7用生物素标记,McAb2D5,1A5,2C1的混合物用于包被固相,建立了测定血清免疫反应性脯氨酰羟化酶的双位点ELISA法,该法最低检测值为15mg/ml,批间CV为15.2%,批内CV为10.0%。临床测定结果,慢性活动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SIRPH显著高于正常人及其它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12.
毛伯镛  于如同 《华西医学》1998,13(2):202-204
探讨老年人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方法;对13例老年人AVMS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文献复习。结果;老年人AVMS在临床上容易误诊,其临床症状和青年人AVMS相比,头痛发生率高,出血更为常见,癫痫发作少见。结论:老年人AVMS并非非危险性疾病,在临床处理应采取手术和神经放射导管介入栓塞等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脑动静脉畸形致脑内血肿的CT影像分析尹建国①李慎茂李坤成本文分析了我院1984-1994年收治的121例经脑血管造影或手术证实的脑动静脉畸形(AVM)的CT片表现,并与血管造影所见进行了对照观察。1资料与方法本组行CT扫描的脑AVM共121例。男74...  相似文献   

14.
血管内神经外科栓塞术后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临床资料我科 2 0 0 0年 1 1月~ 2 0 0 1年 1月共对 51例患者进行了栓塞治疗 ,男 33例 ,女 1 8例 ,年龄 6~ 64岁 ;34例脑血管疾病病例中 ,脑动静脉畸形 (AVM )1 2例 ,颈动脉海绵窦瘘 (CCF) 8例 ,椎动静脉瘘 (V-AVF) 1例 ,硬脑膜动静脉瘘 (DAVF) 7例 ,大脑大静脉 (Galen静脉 )动脉瘤样扩张 (VGAD) 6例 ,脊髓血管疾病 1 7例 ,其中脊髓血管AVM 8例 ,硬脊膜动静脉瘘 (SDAVF) 9例。2 血管内栓塞术后的一般观察术后均应观察病人的神经功能 ,包括意识状态、语言功能、肢体运动 ,有无灌注压突破综合征和误栓塞…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理想方法。方法 采用机械可脱性螺旋圈(MDS)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7例。结果 7例中5例栓塞成功,2例未成功。无死亡及永久性并发症,其中1例动脉瘤患一过性双目失明,经及时有效抢救治疗,1天后恢复正常。结论 颅内动脉瘤的栓塞治疗,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但其远期疗效有待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6.
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合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目的:研究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合功能的变化。方法:因输液致感染性休克患者8 例,入ICU后置入Swan Ganz导管测定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平均压(MPAP)、肺毛细血管嵌压(PCWP);用热稀释法测定心排血量(CO),同时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于入ICU 后1、2、3、4 和5 日内进行血气分析,计算出氧输送(DO2 )、氧耗量(VO2 )、氧摄取率(O2extr)、肺内分流率(Qs/Qt)、肺泡 动脉血氧分压差〔P(A- a)O2 〕、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和心排指数(CI)。结果:感染性休克患者入ICU 后1 日内MAP和CVP分别降低38.5% 和42.8% (P均< 0.01);入ICU 后3 日内PaO2 降低30.6% ~43.2% ,〔P(A- a) O2 〕和O2extr分别升高38.8% ~50.3% 和8.0% ~32.0% (P均< 0.01);入ICU 后5 日内CI、PVRI、MPAP、DO2 、VO2 和Qs/Qt分别升高12.0% ~22.3% 、35.3% ~58.2% 、17.2% ~24.8% 、11.9% ~20.9% 、14.9%  相似文献   

17.
鱼肝油酸钠乙醇混合液肝癌瘤内注射的临床初步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照研究了鱼肝油酸钠乙醇混合液(SMPA)和无水乙醇(PAL)肝癌瘤内局部注射的疗效。其中SMPA组30个病灶,PAL组32个病灶。结果显示:PAL组1例控制不佳,6例原位复发,其中2例原位复发伴门脉癌栓,2例较治疗结束时明显增大。SMPA组均控制良好,随访半至一年半无增大。彩色超声血流成像(CDFI)显示:SMPA较PAL快速、完全栓塞肿瘤血管,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值<0.05)。病理结果显示:SMPA组浸润区肿瘤细胞绝大部分凝固性坏死,瘤内血管绝大部分栓塞;PAL组虽然在浸润中央区肿瘤细胞大部坏死,但在浸润周边区可见血管明显扩张,充血,在肿瘤的包膜上及其周围有较多的增生血管。我们认为:SMPA较PAL是一种更为理想的肝癌瘤内局部注射药物。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不少研究表明粘附分子 (AMS)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 (sICAM -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sVCAM -1)在糖尿病等疾病时表达增加 ,并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1,2,3]。本文对45例2型糖尿病 (DM)患者血清sICAM -1、sVCAM -1同时作了检测。以探讨其与尿白蛋白的关系及临床意义。1材料与方法1.1对象2型DM患者45例 (诊断按1985年WHO标准 )为我院近一年来内分泌住院患者。男26例 ,女19例 ,平均年龄61岁 ,病程半月~20年 ,所…  相似文献   

19.
真丝线段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附1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运用真丝线段栓塞治疗脑动脉静脉畸形。材料与方法:利用栓塞前的的AVM的闭塞进行分析并就该治疗方法的适应症、并发症及有关事项进行简要地阐述,结果:本组19例栓塞成功17例(89.4%),共栓塞供血动脉38支,成功病例AVM范围明显缩小,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此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疗效确定的治疗或手术前的辅助治疗手段,值得在有条件的单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用经颅多普勒(TCD) 进行监护,了解脑动静脉畸形(AVM)供血状况及其变化。方法 AVM 患者11 例,均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后行栓塞治疗。分别于栓塞前、中、后全程动态监护AVM 血流状态变化。以大脑前、中、后动脉血流速度(BFV)和脉动指数(PI) 为观察指标。结果 11 例中有10 例显示明显的TCD变化。AVM 体积越大,血流量越大,流速增高,PI下降。频谱形态变化明显。栓塞后,供血动脉主干流速下降,PI升高,其测量值与栓塞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频谱形态趋于恢复。结论 TCD 可敏感地反映AVM 栓塞过程中血流状态变化,对了解栓塞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