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2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4):160-163
目的 探讨职高生应对方式对睡眠质量的影响,考察焦虑情绪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成都市某职高学校530 名职高生进行调查。结果 职高生睡眠障碍的检出率为19.5%。结果表明消极应对方式与焦虑得分、PSQI 得分三者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0.331,P<0.01;r=0.323,P<0.01);积极应对方式与焦虑得分、PSQI 得分三者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r=-0.170,P<0.01;r=-0.100,P<0.05);焦虑和睡眠质量呈显著正相关(r=0.455,P<0.01)。职高生的焦虑在应对方式与睡眠质量之间的中介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职高生消极的应对方式、焦虑是影响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降低职高生消极应对方式的使用频率,缓解其焦虑情绪可以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白噪音对改善高原军人主观睡眠质量和焦虑情绪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在海拔3 800 m的驻军某部,采用匹兹堡睡眠测评量表(PSQI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Epworth嗜睡量表(ESS)对驻高原官兵进行问卷调查。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按1∶1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开放性对照试验。试验组进行每天2次,每次30 min的白噪音干预,对照组不采用任何干预措施。连续3个月后再次进行PSQI、SAS、ESS评分。  结果   共获取423份有效筛查问卷,睡眠障碍(PSQI≥5分)者占比59.21%,焦虑(SAS≥50分)检出率43.97%,嗜睡(ESS≥7分)者占比68.88%。共有40人参加对照试验。完成3个月的白噪音干预后,两组PSQI评分和SAS(P = 0.026)有显著性差异,但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5)。  结论   白噪音干预对提高高原官兵主观睡眠质量和缓解焦虑情绪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赴高原执行任务的医务人员的不同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和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以及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  方法  使用一般调查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2021年9-11月某医院赴高原执行任务的113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1) 经分析, 性别、学历和收入在焦虑水平上; 婚姻状态、收入水平在抑郁水平上; 学历和收入在应对方式上; 婚姻状态和收入在心理弹性得分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2)应对方式与心理弹性之间呈正相关(r=0.390, P < 0.01), 与焦虑抑郁之间呈正相关(r=0.371, P < 0.01);心理弹性与焦虑抑郁之间呈正相关(r=0.206, P < 0.05)。其中, 焦虑与消极呈正相关(r=0.550, P < 0.01), 与积极、力量、坚韧呈负相关(r=-0.221, 0.257, -0.221;均P < 0.05);抑郁与积极、乐观、力量、坚韧呈正相关(r=0.425, 0.560, 0.696, 0.694;均P < 0.01)。验证心理弹性在应对方式与焦虑抑郁之间存在中介效应(P=0.001, R2=0.142)。其中, 心理弹性在积极应对与抑郁水平存在完全中介效应; 力量与坚韧在积极应对与焦虑水平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结论  初入高原工作的医务人员存在焦虑、抑郁状态, 应对方式、心理弹性与焦虑抑郁之间有相关性, 心理弹性在应对方式与焦虑抑郁之间存在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临床护士的睡眠质量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对博州一所三甲医院、一所二甲医院505名护理人员进行睡眠质量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结果:PSQI平均分为8.08±3.232,睡眠障碍者276人,占54.7%。不同年龄、婚姻、职称、学历和工作年限的临床护士PSQI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民族、不同科室以及不同工作认知因素的临床护士PSQI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与临床护士PSQI总分及日间功能得分呈负相关;而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与PSQI总分、睡眠质量、入眠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及日间功能各因子得分呈正相关。结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临床护士睡眠质量不容乐观,建议护士积极调整心态应对职业压力,减少负性情绪,医院管理者合理调配人力资源等,提高护士睡眠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原发性失眠患者中,存在睡眠知觉障碍与否的两种不同类型患者的睡眠生理及心理特征的异同。  方法  共纳入108例原发性失眠患者,其中整夜睡眠监测显示总睡眠时间超过6.5 h、睡眠效率大于85%且主客观睡眠时间差异≥60 min的为睡眠知觉障碍组,共22例,其余为非睡眠知觉障碍组。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及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进行心理测评。  结果  睡眠监测显示,与非睡眠知觉障碍患者相比,睡眠知觉障碍患者的睡眠结构更接近正常,总睡眠时间更长,睡眠潜伏期及入睡后觉醒时间更短,快速眼球运动(REM)期比例增加,浅非REM(NREM)期睡眠比例减少(P<0.05)。主观睡眠评估显示,两组均高估睡眠潜伏期、低估总睡眠时间及入睡后觉醒时间(P<0.05)。睡眠知觉障碍组患者的睡眠效率优于非睡眠知觉障碍组,前者睡眠知觉明显偏低,即前者睡眠时间估计误差更大(P<0.05)。两组各心理量表得分间无明显差异(P>0.05)。睡眠知觉障碍患者的主观睡眠潜伏期与抑郁自评量表得分间(r=0.472,P=0.027)存在相关关系,与焦虑自评量表得分间(r=0.401,P=0.064)无相关关系;客观睡眠潜伏期与焦虑自评量表得分(r=0.192,P=0.392)、抑郁自评量表得分(r=0.159,P=0.479)间均无相关关系。  结论  两者的睡眠生理特征不同,心理特征相近,提示两个群体的治疗目标可能不同。抑郁情绪可能是睡眠知觉障碍患者高估睡眠潜伏期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术前护理干预对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睡眠质量、焦虑情绪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7月—2019年6月因腰椎管狭窄症行腰椎手术的102例65岁以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与观察组(51例)。对照组实施医院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术前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焦虑情绪、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  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一般资料、焦虑情绪及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得分为(6.20±1.60)分,对照组得分为(13.35±2.27)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402,P < 0.001);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为(38.42±8.99)分,对照组得分为(44.63±8.92)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05,P=0.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19.61%,χ2=4.320,P=0.038);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6.08%,对照组为80.3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89,P < 0.001)。  结论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术前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疾病中,能有效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焦虑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能提升患者对医疗服务及质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对方式在围绝经期女性睡眠状况与生存质量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9月辽宁省丹东市40~60岁围绝经期女性600例,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绝经生存质量量表(MENQOL)对绝经过渡期女性进行调查。结果 积极应对方式平均(1.615±0.577)分,消极应对方式平均(1.380±0.678)分,睡眠质量平均(6.820±3.575)分,绝经生存质量平均(57.470±38.790)分。睡眠质量得分与积极应对方式得分呈负相关(r?=-0.432,P?=0.000),与消极应对方式得分呈正相关(r?=0.393,P?=0.000);绝经生存质量得分与积极应对方式得分呈负相关(r?=-0.516,P?=0.000),与消极应对方式得分呈正相关(r?=0.446,P?=0.000);睡眠质量得分与绝经生存质量得分呈正相关(r?= 0.593,P?=0.000);睡眠状况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围绝经期女性绝经期生存质量,还可以通过应对方式这一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其绝经期生存质量,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1.06%(0.250/0.805)。结论 应对方式在围绝经期女性睡眠状况与生存质量间起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积极感受现状及其与成人依恋、社会支持的关系。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选取2017年1月—12月在安徽省某三甲医院住院的200例癌症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PAC)、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社会支持问卷(SSRS)分别测量主要照顾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积极感受、成人依恋及社会支持水平。 结果 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0份,有效回收率为95.0%。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积极感受得分为(34.04±7.64)分,依恋焦虑得分为(72.09±14.92)分,依恋回避得分为(47.67±16.13)分,社会支持得分为(41.51±7.43)分。积极感受得分与依恋焦虑得分、社会支持得分均呈正相关(r=0.188~0.368,P<0.01),与依恋回避得分呈负相关(r=-0.239,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依恋焦虑、社会支持能够正向预测照顾者的积极感受。 结论 依恋焦虑、社会支持是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积极感受的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应以依恋理论为依据,基于积极感受的影响因素制定恰当的护理干预措施,针对不同依恋类型的照顾者给予有针对性的干预,指导照顾者合理利用可获得的社会资源,考虑现存的社会支持,增加主观支持减轻其消极感受,帮助其感知到更多的积极感受,使其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照顾任务,提高患者的照顾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头颈部癌症术后患者身体意象与创伤后成长水平现状并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3月在安徽省某三甲医院住院或门诊复查的206例头颈部癌症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身体意象量表(BIS)、简体中文版创伤后成长量表(C-PTGI)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  结果  头颈部癌症术后患者BIS总分为(7.12±3.56)分,BIS总分≥10分有61例,BIS总分 < 10分有145例,身体意象失调发生率为29.6%;C-PTGI总分为(60.91±9.74)分;以10分为分界点,BIS总分≥10分组患者C-PTG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BIS总分 < 10分组(均P < 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头颈部癌症术后患者BIS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C-PTG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分层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控制一般资料后,身体意象是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β=-0.513, ΔR2=0.222,F=41.147, P < 0.001)。  结论  头颈部癌症术后患者身体意象与创伤后成长水平均有待提高,良好的身体意象可以促进创伤后成长,临床医护人员可通过增进身体意象这一视角提高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   相似文献   

10.
贺鹏  郑军  邓春燕  常涛  彭颜晖 《重庆医学》2013,42(9):1035-1036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的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方法 2012年3月采取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乌鲁木齐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共550名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情况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对505名护士进行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PSQI平均分为(8.08±3.23)分,PSQI>7分者276名(54.7%)。不同民族的临床护士PSQI总分、睡眠质量和催眠药物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科室的临床护士PSQI总分、入睡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鲁木齐市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的睡眠质量较差,应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11.
Liu Z  Fu L  Li L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5(10):1106-1111
目的:调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14例经多导睡眠图确诊的OSAHS患者进行调查。主要研究工具包括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贝克抑郁量表(BDI)、Epworth嗜睡量表(E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结果:OSAHS患者的BDI得分为(8.29±6.46)分。以BDI 10分为界,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32.5%。应对方式、PSQI总分及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紊乱、使用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因子与抑郁呈正相关。ESS、体质量指数(BM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氧饱和度(LSaO2)、平均氧饱和度(MSaO2)与抑郁得分均无相关。结论:约1/3的OSAHS患者伴有抑郁症状;PSQI总分、消极应对方式、积极应对方式、使用催眠药物、入睡时间是患者抑郁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肾移植受者衰弱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为临床预防和干预肾移植受者衰弱提供借鉴。  方法  纳入2019年6—10月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就诊的200例肾移植受者进行问卷调查,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测量,衰弱情况使用Tilburg衰弱指数量表测量。采用非参数检验比较衰弱与非衰弱肾移植受者的睡眠特点,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肾移植受者睡眠质量与衰弱的相关关系。  结果  肾移植受者衰弱发生率为41%,衰弱总得分中位数为3(2, 6)分,以躯体衰弱得分最高。20%的肾移植受者睡眠质量较差,最常见的睡眠问题为日间功能障碍、入睡时间延长以及主观睡眠质量差,分别占总人数的39.50%、35.50%和22.50%。与衰弱肾移植受者相比,非衰弱受者睡眠质量显著较好(Z=-5.745,P<0.001)。肾移植受者的衰弱评分与睡眠质量评分相关,相关系数r=0.452(P<0.001),躯体衰弱和心理衰弱与多种睡眠问题有关。在PSQI各成分中,日间功能障碍与衰弱程度相关性最高(r=0.491,P<0.001)。  结论  肾移植受者衰弱发生率较高,存在多种睡眠问题,大部分受者睡眠时间充足,衰弱发生可能与夜间睡眠质量差有关,睡眠质量越差的受者其衰弱程度可能越重,提示应关注肾移植受者夜间睡眠质量,及时识别睡眠障碍,对出现作息时间紊乱、夜间觉醒频繁、睡眠呼吸障碍等问题的受者,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帮助受者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选取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olysomnogram, PSG)中评价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OSAHS)患者病情轻重的合适指标,并探讨其对轻度OSAHS患者病情评估的意义。  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经PSG检查符合轻度OSAHS的患者共166例,分别记录PSG各项指标及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ore, ESS)、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评分,分析PSG中各项指标与各量表评分的相关性,并选取相关性强的指标进行相应的分组分析。  结果  ESS评分与快动眼期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rapid-eye-movement apnea-hypopnea index, REM-AHI)在2种相关性检验中均呈正相关关系(r=0.248、0.192,均P < 0.05);MoCA评分与REM-AHI在2种相关性检验中均呈负相关关系(r=-0.260、-0.201,均P < 0.05)。REM-AHI分组中各组间ESS评分、PSQI评分、MoC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而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saturation oxygen, LSO2)分组中各组间ESS评分、PSQI评分、MoC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REM-AHI作为评估轻度OSAHS患者病情轻重的指标有着比LSO2等指标更为重要的意义,尤其是REM-AHI呈现中、重度的患者,其对机体的损害高于一般的轻度OSAHS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肾移植受者目前居家自我管理的现状,并探讨自我效能、焦虑、抑郁及自我管理支持对其的影响。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2月在北京市两家、长沙市一家三甲医院就诊的270例肾移植受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肾移植受者自我管理和自我管理支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265份,肾移植受者自我管理总分为95(84,103)分,各维度中,问题解决为35(30,40)分,伙伴关系为14(12,16)分,自我照顾行为为45(40,49)分。肾移植受者自我管理与其焦虑(r=-0.259,P<0.01)、抑郁(r=-0.332,P<0.01)呈负相关关系;与自我效能(r=0.399,P<0.01)、自我管理支持(r=0.500,P<0.01)呈正相关关系。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居住地、移植术后时间、抑郁、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支持是肾移植受者自我管理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  肾移植受者自我管理水平较好,但仍有半数患者处于中等水平。护理人员应重视肾移植受者的自我效能、负性情绪及自我管理支持对其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可通过心理疏导、延续护理干预等方式,增加与患者的有益互动,以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子午流注结合五行音乐疗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浙江省立同德医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7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仅采用五行音乐干预,观察组给予子午流注结合五行音乐干预方法。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的各项评分和相关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中医证候评分,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前,2组在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安眠药物及PSQI总分等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在睡眠质量各方面评分和PSQI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均P < 0.01)。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1,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均有所改善,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26.886, P < 0.01)。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8.692,P < 0.01)。  结论  子午流注结合五行音乐疗法能明显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舒适化护理对日间手术儿童术前焦虑和术后早期转归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接受日间手术治疗的1~14岁儿童共451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27例)和观察组(22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舒适化护理。采用改良耶鲁术前焦虑评分(mYPAS)评价患儿的术前焦虑水平;对儿童麻醉苏醒期躁动进行评分并计算苏醒期躁动(>12分)发生率;术后3 d通过电话随访,采用住院后行为问卷调查患儿不良行为发生率,以及调查家长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分级。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mYPAS[5.0(5.0,7.0)分vs. 10.0(8.0, 15.0)分]、苏醒期躁动[23例(10.3%) vs. 101例(44.5%)]和术后不良行为改变[5例(2.2%) vs. 40例(17.6%)]均显著降低(均P<0.05),家长满意度分级更优(P<0.05)。  结论  舒适化护理可有效缓解日间手术患儿术前焦虑,降低麻醉苏醒期躁动和术后不良行为改变的发生率,适于在儿童日间手术中心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医学研究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医学硕士研究生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抑郁与焦虑情绪的影响。 方法  采用认知情绪调节量表(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 CERQ)、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SCL-90)之抑郁、焦虑分量表,对388名苏州大学和厦门大学医学院的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 本研究发现医学硕士研究生整体较常用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是理性分析,其次是责难自己、积极重新关注以及沉思策略,较少运用灾难化的策略。② 男生理性分析的量表得分低于女生(12.61±2.19/13.19±2.16,P=0.01)。 接受(10.50±2.79/9.88±2.41, P=0.02)、灾难化(9.10±2.81/8.53±2.34,P=0.04)、责难他人(10.92±2.54/10.31±2.28,P=0.01)的量表分显著高于女性。③ 沉思、责难自己和灾难化策略与医学研究生抑郁、焦虑量表分具有显著相关性(β>0.03,P<0.05)。结论  研究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抑郁、焦虑有显著影响,其中沉思、责难自己和灾难化这类消极的认知调节方式是医学生抑郁和焦虑情绪较好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合并睡眠障碍的反流性食管炎病人的临床特征。方法前瞻性调查经内镜检查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病人共105例的睡眠状况,根据睡眠质量评分将病人分为睡眠障碍组和睡眠正常组。同时应用胃食管反流病问卷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所有病人进行反流症状评分、焦虑抑郁评分及应用洛杉矶分类法对所有病人进行内镜下食管炎分级。结果合并睡眠障碍的反流性食管炎病人症状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总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分均高于睡眠正常组病人(P < 0.05~P < 0.01)。C/D级食管炎病人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明显高于A/B级食管炎病人(P < 0.01)。反流性食管炎病人的反流症状评分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482,P < 0.01)。结论合并睡眠障碍的反流性食管炎病人的临床症状更加严重,容易伴随焦虑抑郁,且睡眠质量与食管炎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全科病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 为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编制的"华西心晴指数"量表(HEI)及研究组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 对2017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收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全科病房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78例进行焦虑抑郁现状调查。以HEI>8分为存在焦虑抑郁情绪, 对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与HEI得分进行分析, 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  结果  1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 80例(44.94%)患者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年龄、疾病分期、并发症、体重指数、营养风险得分、自理能力得分、文化程度及婚姻状况与其焦虑抑郁相关(均P < 0.05), 而性别、费用与其焦虑抑郁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 患者自理能力得分低、营养风险得分高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的主要危险因素(均P < 0.05)。  结论  全科病房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 自理能力低及营养风险高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更易发生焦虑抑郁, 建议临床医务人员应多关注这部分人群, 早期识别并筛查其影响因素, 从而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改善患者疾病预后, 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