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大肠癌(CRC)是具有高致死率的癌症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肠道菌群能直接与机体发生互作机制或通过调节胆汁酸、短链脂肪酸和氨基酸等代谢物参与CRC的发生与发展.中药治疗CRC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通过纠正肠道微生物的组成,恢复肠道微生态,从而提高肠道免疫功能,增强肠道屏障稳定性进而发挥治疗CRC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对肠道...  相似文献   

2.
人体肠道多种微生物菌群可以维持宿主的内环境稳态。肠道微生物在结直肠癌、炎症性肠病等消化系统疾病中起着不同的保护性作用或致病性作用。肠道微生物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机制仍不明确,了解肠道菌群参与结直肠癌发生的机制,有助于临床对结直肠癌的预防及治疗。而微生态制剂对人体能发挥保护作用,可用于预防及辅助治疗结直肠癌。肠道菌群对于人体健康关系重大,值得更多、更详尽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肿瘤(colorectal cancer,CRC)是我国最常见的肿瘤之一,而肠道是微生物定植的主要场所。肠道菌群和免疫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维持肠道的稳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近些年肠道菌群在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日益被证实。了解肠道菌群的在其中的机制,有助于增强免疫治疗对结直肠肿瘤的效果以及为结直肠肿瘤的早筛早诊提供一定的方案。对这肠道菌群,免疫系统在结直肠肿瘤的相互联系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对未来结直肠肿瘤的预防和治疗的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发生在肠道的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肠道屏障功能障碍以及肠道微生态改变等多种因素均可能参与了IBD的发生发展。随着下一代测序等微生物学检测技术的不断进展,肠道微生态变化与IBD的关系亦备受关注。肠道微生物参与宿主物质代谢、促进宿主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在调节免疫、维持正常肠道生理功能等多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IBD患者存在肠道微生态改变,其改变可能与IBD发生有关,因此,调节肠道菌群结构,抑制和缓解肠道炎症,重建肠道免疫稳态成为治疗IBD的一种新方式。  相似文献   

5.
人体肠道微生态系统在健康状态下具有维持肠道正常结构,促进肠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及调节肠道免疫应答等重要功能.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结构或数目的改变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了解肠道菌群参与结直肠癌发生的机制,有助于指导临床对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及做好预防工作.目前肠道菌群在结肠癌中的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本文将肠道菌群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菌群结构变化和致病机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戴小娜  林进  曹恒 《浙江医学》2017,39(21):1934-1937
类风湿关节炎(RA)是常见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与内外环境因素共同导致其发病。RA的发生与肠道微生态失调密切相关,肠道微生物的检测及调节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和治疗作用。本文对RA患者肠道菌群构成与健康人群的差异、肠道菌群失调参与RA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和重建肠道微生态在RA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人类肠道内存在数以亿计的微生物,他们及其代谢产物共同维持着人类肠道内稳态,参与机体代谢及免疫保护功能。目前研究的大多数消化系统疾病都与肠道微生物的异常紧密相关,并且随着益生菌制剂以及粪菌移植技术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方面的备受青睐,肠道微生物已经成为了现代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文章就与肠道微生物相关的消化系统疾病进行综述,并且简要介绍粪菌移植及部分中药在调节肠道微生态方面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肠道作为人体巨大的细菌库,其微生态系统复杂多变。通过肝肠轴,肠道和肝脏不仅在解剖和功能上密切相连,两者的免疫也息息相关。近年来,肠道微生态与肝病免疫关联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肠道微生态与肝脏疾病的免疫往往互为因果,肠道微生态失衡,通过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和损伤分子模式导致肝脏免疫激活从而肝病发生与进展;反之,肝脏疾病免疫反应也破坏肠道微生态。深入研究肠道微生态与肝脏疾病免疫的关系,为通过肠道微生态的调控对肝脏疾病免疫影响提供新的治疗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9.
人类肠道有超过百万亿种微生物,其中包括1000余种已知细菌,这些细菌对肠道微生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已知的微生物与体循环的关系,目前广大学者普遍认为肠道微生态的改变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直接联系。通过总结肠道微生态失衡引发的相关性疾病,引起人们重视,并通过挖掘微生态新靶点,达到缓解、治愈相关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肠道菌群与宿主共同进化,在维持机体免疫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肠道菌群可以直接或通过代谢产物间接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研究人员根据肠道微生态与其他脏器间的相互关联,提出了“肠-脑轴”、“肠-肺轴”等学说,并在基础和临床研究领域得到广泛验证。长航人员容易发生肠道菌群紊乱,也经常出现其他健康问题。现阶段需积极开展相关研究,明确长航人员肠道菌群紊乱与健康状态的关系,探索合理的干预措施。维护肠道微生态平衡,对提高长航人员生活质量、预防疾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肠结核(intestinal tuberculosis,ITb)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探讨CD和ITb在肠道菌群方面的鉴别特征。方法:选取2007年6月至2009年11月CD患者15例、ITb患者23例,运用可培养细菌菌群分析的方法对每例患者住院后首次粪便进行分析,同期健康志愿者21人的粪便作对照。结果:CD和ITb患者肠道中均以双歧杆菌、拟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最多,CD组乳酸杆菌、双岐杆菌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减少(P<0.01),拟杆菌较正常组明显增多(P<0.01);ITb组乳酸杆菌、双岐杆菌、大肠杆菌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减少(P<0.01或P<0.05),拟杆菌较正常组明显增多(P<0.01);ITb组拟杆菌较CD组增多明显(P<0.05),CD组大肠杆菌较ITb组增多明显(P<0.05);各组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酵母菌数量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CD和ITb患者均存在肠道菌群紊乱,拟杆菌和大肠杆菌数量变化可能对二者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魏娜 《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12):1268-1269
目的探析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肠排列术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0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进行改良内置管肠排列术疗法,对照组进行常规肠粘连松解术疗法,比较两组的各项临床参数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0%、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改良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促进患者病情迅速康复,术后并发症少,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对比小肠内排列术与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采取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另50例接受小肠内排列术治疗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排气情况与并发症等。结果: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与对照组(96.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6个月随访,观察组间断性腹胀、再发肠梗阻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实施小肠内排列术治疗,具有显著的优势,与传统肠梗阻手术比较,操作更加简单,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更少,并且安全可靠,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金殷植  冯野  李永超  宋彬  张海燕 《吉林医学》2011,32(14):2740-2741
目的:评价肠梗阻导管在小肠排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6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10例应用肠梗阻导管进行小肠排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0例中,既往肠粘连松解术后7例,宫外孕术后1例,直肠D ixon术后1例,腹腔转移癌剖腹探查术后1例。全组肠粘连松解术6例,肠粘连松解及部分小肠切除术2例,肠粘连松解术及横结肠造口术1例,末端回肠造口术1例。9例术前置入肠梗阻导管,术中引导至回盲部,1例术中置入导管。全组患者术后3~4 d排气,术后5 d开始带管进清流食。9例术后14 d拔管,1例腹腔转移癌患者带管出院。术后无肠梗阻再发。结论:应用肠梗阻导管进行小肠排列,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可作为小肠排列的首选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建立调节小鼠肠道菌群动物模型和预防肠道菌群失调的模型,探讨微生态调节剂不同的使用方法对肠道菌群失调的作用.方法 ①预防菌群失调:建立小鼠肠道菌群失调预防组和对照组模型;②调节菌群失调:建立小鼠肠道菌群失调模型后,再分为自然恢复组和调节组.以上各组分别在给受试物后无菌采取粪便,观察各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杆菌及肠球菌数量.结果 ①预防菌群失调:在菌群失调下同时给予微生态调节剂,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小鼠肠道内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②调节菌群失调:菌群失调后,给予微生态调节剂,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在小鼠肠道内的数量与自然恢复组相比较明显增加.结论 微生态调节剂产生调节小鼠肠道菌群,增殖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作用.停用抗生素后肠道菌群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53在单纯肠化、不典型肠化与胃癌中的表达。方法观察肠化的病理形态特点,将肠化分为单纯肠化和不典型肠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on法检测22例单纯肠化、30例不典型肠化和40例胃癌中p53的表达,分析其与单纯肠化、不典型肠化及胃癌的关系。结果p53在单纯肠化、不典型肠化及胃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3.6%、40.0%、55.0%,其表达逐渐增多。其中单纯肠化与胃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典型肠化与胃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53蛋白异常表达参与了胃粘膜肠化及癌变的过程,提示不典型肠化与胃癌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喘息患儿肠道菌变迁与肠局部免疫及炎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 年10 月-2016 年4 月于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3 岁喘息患儿178 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唐山妇幼保健院同期健康体 检儿童178 例作为对照组,行肠道菌群(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及B/E 值),T 淋巴细胞(CD4 +、CD8 + 及CD4 +/ CD8 +),免疫球蛋白(IgA),炎症因子(白介素-17、C 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及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 子-β1)检测。结果 观察组患儿双歧杆菌、B/E 值、CD4 +、CD8 +、CD4 +/CD8 +、IgA 及转化生长因子-β1 低于对照组(P <0.05)。双歧杆菌与CD4 +、CD8 +、CD4 +/CD8 +、IgA 及转化生长因子-β1 呈正相关(P <0.05), 与白介素-17、C 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呈负相关(P <0.05)。大肠杆菌与CD4 +、CD8 +、CD4 +/CD8 +、IgA 及转化生长因子-β1 呈负相关(P <0.05),与白介素-17、C 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呈正相关(P <0.05)。 结论 <3 岁喘息患儿肠道炎症反应增加可能与双歧杆菌及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减少有关,其具体作用机制 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小肠排列术治疗复杂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5例复杂性肠梗阻病例随机分为常规手术组、单排列组和双排列组。观察术后各组病例首次排气、排便、腹胀消除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术后早期(1~2 d)、中期(3~5 d)、后期(7 d以后)C-反应蛋白变化。术后随访12~36个月,观察肠梗阻复发情况。结果:三组术后排气、排便及腹胀消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术前及术后各时间段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手术组术后复发率为20.7%,单排列组复发率为6.5%,双排列组无复发,单排列组及双排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肠内置管加外固定双排列术治疗复杂性肠梗阻,疗效满意,可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可靠、有效的术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改良肠道灌洗法在急性肠梗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8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6例急性肠梗阻患者术中采用改良肠道灌洗法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肺部感染2例,无切口感染,无吻合口漏及腹腔感染,全组无手术死亡,10 ~ 14天均顺利出院.结论 改良肠道灌洗法操作简单、创伤小、基本无污染、肠道清洁度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中肠道准备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