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4 毫秒
1.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阿曲库铵和维库溴铵的临床应用,是非去极化肌松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经典的长效肌松药如潘库溴铵和氯筒箭毒碱,其肌松残余作用达40%,而属于中效非去极化肌松药的阿曲库铵和维库溴铵,其肌松残余作用仅为5%。临床上四个连续成串刺激(TOF)>0·7时可以考虑拔管,>0·9时,表示喉肌功能及气道保护机制已完全恢复。潘库溴铵的残余肌松作用是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一个重要原因,再加上长效肌松药的应用可能导致术后肌松恢复延迟,所以有必要进一步研制无肌松残余作用的肌松药。本文介绍三种新型肌松药:瑞库溴铵、罗库溴铵及…  相似文献   

2.
临床上全麻诱导术中要求肌松药麻醉作用强、起效快、恢复快、副反应小及非去极化阻滞等。但目前还没有一种非去极化肌松药完全符合这些要求,因而本文联合应用罗库溴铵及阿曲库铵两种非去极化肌松药以求最佳肌松效果和最小副作用,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维库溴铵 (vecuronium)是一种非去极化肌松药 ,又称万可松。它的特点是起效恢复快、作用时间长、无蓄积作用。不引起肌肉成束收缩 ,不会在术后引起肌痛 ,而且对血管系统无影响。我院自 1997年以来应用该药来行全麻快速诱导气管插管 ,观察其插管时肌松效果与循环反应 ,结果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ASAⅠ~Ⅱ级患者为颅脑胸腹部等手术病人。所有患者术前均为无肝、肾和神经肌肉系统疾患 ,也未使用影响肌松药作用的药物。男 18例 ,女 12例 ,平均年龄在 2 0~ 73岁。1.2 麻醉与观察方法 术前 1h肌注苯巴比…  相似文献   

4.
维库溴铵是目前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中时效非去极化肌松药。哌库嗅铵作为目前最长时效的非去极化肌松药正逐步在国内使用。在静脉快速诱导气管插管中,他们的肌松起效时间前者约为150s而后者则为300s或更长,在此期间病人有发生呕吐误吸或缺氧的危险。预注法能加快肌松的起效时间,缩短快速诱导气管插管过程以降低其危险的发生率。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观察使用预注法时维库溴铵和哌库嗅铵的肌松起效时间,气管插管条件,并考察增加维库溴铵的预注量对肌松起效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依据临床指征拔除气管导管后罗库溴铵、维库溴铵和阿曲库铵的肌松残留情况。方法 :6 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维库溴铵 (VEC)、罗库溴铵 (ROC)及阿曲库铵 (ATR)三组 ,每组 2 0例。静吸复合麻醉。肌松药首量 :VEC组 12 0 μg/kg ;ROC组 6 0 0 μg/kg ;ATR组 5 0 0 μg/kg。术中用四个成串刺激 (TOF)监测肌松 ,当其值 (TOFR)至 0 .1时追加肌松药 1×ED 95。结果 :维库溴铵末次给药作用时间长于罗库溴铵 (P <0 .0 1)和阿曲库铵 (P <0 .0 5 ) ;拔管时各组TOFR及TOFR <0 .75的例数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阿曲库铵残留时间短于维库溴铵 (P <0 .0 1)和罗库溴铵 (P <0 .0 5 )。结论 :非去极化肌松药罗库溴铵与维库溴铵和阿曲库铵一样 ,用药后若依据临床指征拔除气管导管都有发生术后肌松残留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阿曲库铵和罗库溴铵的量效关系和恢复时相特征。方法:选择60例ASAⅠ级,择期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平均分成阿曲库铵组和罗库溴铵组。用60%NO2-O2-硫喷妥钠-芬太尼维持麻醉。用加速度仪监测神经肌肉功能,采用TOF刺激方式,以T1抑制的百分比为指标。用累计给药方法建立阿曲库铵和罗库溴铵的量效关系曲线。结果:阿曲库铵和罗库溴铵的作用强度比率为1∶1.2,两药的ED50、ED90和ED95均有明显差别。应用等效剂量(1.5×ED95)后,两药的高峰时间、临床肌松时间和体内作用时间具有明显差别,但恢复时间则无差别。结论:阿曲库铵和罗库溴铵均是弱效能的中效非去极化肌松药。阿曲库铵比罗库溴铵的作用强度高20%,且作用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期更安全有效的非去极化肌松药。 方法:选择45例全麻下施头颈部手术ASA 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罗库溴铵组(A组,n=15)、维库溴铵组(B组,n=15)、阿曲库铵组(C组,n=15),分别记录应用肌松药后1、2、3、4、5、10和15 min的SBp、DBp、ECG、HR和SpO2,于用肌松药后1、2、3和4 min进行气管内插管,观察放置喉镜的难易程度,各时点能否顺利进行气管插管,自主呼吸恢 复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刻的潮气量以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和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①三组患者气管插管后5 min内SBP、DBP和HR均高于同组麻醉前(P<0.05),SBP、DBP和HR三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在给予肌松药1~2 min能顺利进行气管插管病例数构成比A组高于B 、C组(P<0.05);③各时点恢复自主呼吸的病例数构成比三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恢复自主呼吸时刻的潮气量三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全麻诱导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及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病例数构成比A组低于B 、C组(P<0.05)。 结论:罗库溴铵是全麻诱导气管内插管时期更安全的非去极化肌松药,可减少全麻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在神经肌肉刺激仪四个成串刺激(TOF)的持续监测下,对每组8例重症肌无力行胸腺切除的患者,分别使用正常人1/4 ED_(90)剂量的卡肌宁(0.1 mg/kg)或维库溴铵(0.02 mg/kg)。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对非去极化类松弛药非常敏感,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发生迅速,60 s 即可在满意或较满意条件下气管插管,阻滞时间(T_1恢复25%)分别为26~41 min(卡肌宁组)和25~44 min(维库溴铵组)。12例术中重复用药,无蓄积作用。术毕肌松药残留作用在两组都可用新斯的明对抗。作者认为短效、无蓄积作用的非去极化类松弛药,可安全地用于重症肌无力患者。  相似文献   

9.
黄河  杨天德  陶军  吴悦维  李洪  李永旺  杜智勇  方平 《重庆医学》2004,33(11):1632-1633
目的比较4种肌松药在快速诱导气管内插管时的肌松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择ASAⅠ级病例80例,将病人分为4组,组Ⅰ为琥珀胆碱组,组Ⅱ为维库溴铵组, 组Ⅲ为阿曲库铵组,组Ⅳ为罗库溴铵组,每组20例,给予2倍ED95剂量药物60s后气管插管,观察肌松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罗库溴铵组起效时间和插管状态优良率接近琥珀胆碱,无支气管痉挛和皮疹,对循环功能影响小.结论罗库溴铵起效快,有利于快速诱导插管且无心血管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是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时的良好肌松药选择.  相似文献   

10.
曹宇  刘丹彦 《重庆医学》2004,33(7):1111-1112
哌库溴铵(又称阿端,pipecuronium,Arduan)是一长时效的甾类非去极化肌松药,结构与泮库溴铵相似,其强度为泮库溴铵的1~1.5倍,临床应用剂量无心血管不良反应,也无组胺释放[1].哌库溴铵不引起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变,可能与其心脏迷走神经阻滞作用的ED95与神经阻滞作用的ED95的比值高达25,及其无组胺释放作用有关[2].因此,哌库溴铵常用于心血管手术或伴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手术及ICU内需呼吸机支持的危重病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顺式阿曲库铵与维库溴铵复合剂量用于眼科手术小儿患者时神经肌肉阻滞的时效.方法 18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Ⅱ级行眼科斜视矫正术的患儿,随机分为顺式阿曲库铵组和维库溴铵组,每组90例.麻醉诱导:两组分别静脉注射0.15 mg/kg顺式阿曲库铵或0.1 mg/kg维库溴铵.麻醉维持:T1恢复至25%时两组分别静脉注射0.03 mg/kg顺式阿曲库铵、0.02 mg/kg维库溴铵.予首次剂量后2 min评估插管条件.采用ToF-Guard肌松监测仪对尺神经行连续4个成串(TOF)刺激,监测拇内收肌肌颤搐变化.记录首次给药后肌松持续时间(首次给药到T1恢复至25%的时间),重复给药后的肌松持续时间(重复给药到T1恢复至25%的时间)、最后给药的肌松持续时间(最后给药到T1恢复至25%的时间),自主呼吸完全恢复时间(最后给药到T4/T1=0.8的时间)和肌松恢复指数(自T1恢复至25%到T4/T1=0.8的时间).结果 顺式阿曲库铵组首次给药后肌松持续时间显著长于维库溴铵组(P<0.01),两组重复给药后的肌松持续时间、最后剂量的肌松持续时间、肌松恢复指数、自主呼吸完全恢复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顺式阿曲库铵组≤12个月的患儿首次给药后肌松持续时间显著长于维库溴铵组(P<0.01);顺式阿曲库铵组≤12个月的患儿肌松恢复指数显著短于维库溴铵组(P<0.01).两种药物都提供了良好的插管条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顺式阿曲库铵的恢复指数明显短于维库溴铵,更适合小儿,尤其是<12个月的行眼科手术的患儿.  相似文献   

12.
罗芬  左彦 《河北医学》2010,16(12):1435-1437
目的:探讨顺式阿曲库铵、维库溴铵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样本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2月住院治疗的17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应用非去极化肌肉松驰药顺式阿曲库铵、维库溴铵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HR、MAP在T1最大抑制时与基础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间T,最大抑制时HR、MAP对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剂量依赖性的组胺释放作用。观察组麻醉诱导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观察组的麻醉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顺式阿曲库铵、维库溴铵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均有良好肌松效果和良好的气管插管条件,顺式阿曲库铵肌松维持时间更短,值得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短小手术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四种中时效非去极化肌松药组胺释放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四种中时效非去极化肌松药组胺释放作用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其肌松效应和插管条件。方法 ASA Ⅰ~Ⅱ级全麻择期手术病人51例,分为七组,分别单次静注不同剂量的维库溴铵(Vec)、顺式阿曲库铵(Cis)、罗库溴铵(Roc)以及阿曲库铵(Atc)。用Biometer加速度仪进行肌松监测,记录最大阻滞效应及起效时间。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静注肌松药前、后2min,5min的血浆组胺浓度。同时记录注药前、后1~5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 各组病人注药后血浆组胺浓度与注药前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病人注药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T_1最大阻滞程度及气管插管条件无显著差异(P>0.05);Vec Ⅰ组和Vec Ⅱ组相比,起效时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Cis随剂量的增大,其起效时间明显缩短(P<0.05);Roc组的起效时间为七组中最短的(P<0.05)。结论 四种中时效非去极化肌松药在临床诱导剂量(2倍ED_(95))下无明显组胺释放作用,对血流动力学亦无明显影响,气管插管条件优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四种中时效非去极化肌松药组胺释放作用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其肌松效应和插管条件.方法ASA Ⅰ~Ⅱ级全麻择期手术病人51例,分为七组,分别单次静注不同剂量的维库溴铵(Vec)、顺式阿曲库铵(Cis)、罗库溴铵(Roc)以及阿曲库铵(Atc).用 Biometer 加速度仪进行肌松监测,记录最大阻滞效应及起效时间.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静注肌松药前、后2min,5min的血浆组胺浓度.同时记录注药前、后1~5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各组病人注药后血浆组胺浓度与注药前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病人注药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T1最大阻滞程度及气管插管条件无显著差异(P>0.05);Vec Ⅰ组和Vec Ⅱ组相比,起效时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Cis随剂量的增大,其起效时间明显缩短(P<0.05);Roc组的起效时间为七组中最短的(P<0.05).结论四种中时效非去极化肌松药在临床诱导剂量(2倍ED95)下无明显组胺释放作用,对血流动力学亦无明显影响,气管插管条件优良.  相似文献   

15.
李军  张宏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1,22(2):146-146,159
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40例ASAⅠ~Ⅲ择期头面部全麻手术患者 ,男性 32例 ,女性 8例 ,年龄 14~ 6 6岁 ,体重 5 0~ 82kg。1 2 方法 所有患者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10例。组Ⅰ静脉注入 0 6mg·kg-1罗库溴铵 ;组Ⅱ静脉注入维库溴铵 0 1mg·kg-1;组Ⅲ与组Ⅳ首先吸入 3% (0 5MAC)地氟醚 30min ,然后从静脉分别注入罗库溴铵 0 6mg·kg-1或维库溴铵 0 1mg·kg-1。术中连续监测吸入药浓度及神经肌肉传导功能 ,分别记录四组注药后肌松作用情况。2 结果 四组患者在身高、年龄、体重、性别比、血红蛋白含量等…  相似文献   

16.
<正>罗库溴铵是目前起效最快的中短时效非去极化肌松药(5~10min),我们观察了全麻诱导气管插管的病人,效果满意,对其插管起效时间、肌松程度及插管条件与琥珀胆碱作了比较,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年龄25~65岁,体重45~85kg,术前心、肺、肝、肾功能均正常,无神经肌肉系统病史,术前未服用对肌松药有影响的药物。随机分罗库溴铵组(A组)和琥珀胆碱组(B组)。1.2麻醉方法入室建立静脉通道,给复方乳酸钠注射液。麻  相似文献   

17.
阿曲库铵(atrac-urium)又名阿屈可林,商品名卡肌宁(Tracriam),为中时效的非去极化肌松药。临床应用较为普遍,笔在工作中遇1例阿曲库铵过敏引起支气管痉挛,危及生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罗库溴铵用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罗库溴铵与维库溴铵在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期间的起效时间、肌松效果以及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ASAⅠ~Ⅱ级需行全身麻醉的病例80例,将病人分为罗库溴铵组(A组)和维库溴铵组(B组),每组各40例,麻醉诱导用药为芬太尼4μg/kg,异丙酚2 mg/kg,2 min内推完。继之A组推注罗库溴铵0.9 mg/kg,B组推注维库溴铵0.15 mg/kg,对尺神经作4个成串刺激(TOF),连续监测拇内收肌收缩情况,待TOF第1个颤搐反应高度(T1)完全消失时置入喉镜插管,行机械通气。观察两组肌松药起效时间、肌松效果以及对循环系统的影响。结果:A组平均起效时间为(78±12)s,B组平均起效时间为(192±26)s,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声门暴露情况及插管条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循环功能变化小,注药后与注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罗库溴铵起效快,肌松效果好,对循环系统影响小,有利于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是目前最符合理想肌松药特性的新型肌松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TCI维库溴铵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在全麻下行食道癌手术的患者 32例 ,随机分为两组 :TCI组 (Ⅰ组 ,17例 )和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组 (Ⅱ组 ,15例 )。采用Biomter加速仪监测神经肌肉传导功能。记录平均插管剂量、气管插管条件、起效时间、肌松持续时间、肌松自主恢复时间、单位时间用药量。结果 两组插管均顺利完成 ,插管条件达到Ⅰ~Ⅱ级。Ⅰ组、Ⅱ组平均插管剂量分别为 (0 .0 5 2± 0 .0 0 2 )mg/kg及 0 .0 80mg/kg。Ⅰ组低于Ⅱ组 (P <0 .0 1)。与Ⅰ组比较Ⅱ组肌松药起效时间缩短 ,单位时间用药量减少 (P <0 .0 1)。结论 TCI组单位时间用药量大于间断给药组 ,但肌松的恢复时间无明显差异。表明TCI技术应用于维库溴铵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冯艳平 《中原医刊》2001,28(4):23-23
目的:通过在开胸手术麻醉中国产和进口维库溴铵的使用,观察两者的肌松效果,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有无不良反应。方法:ASAⅠ-Ⅱ级300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国产维库溴铵组150例、进口维库溴铵组150例,(对照组)。观察肌松效果,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有无不良反应。结果:国产维库溴铵组在静注肌松药后的肌松效果为优,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与进口之间无显著差异,两组在麻醉维持时间、苏醒时及术后无不良反应。结论:国产维库溴铵起效快,肌松效能强,适用于全麻诱导及维持,并在心血管系统影响方面,达到了进口的程度,临床作用满意可靠,药价较便宜,可安全地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