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血府逐瘀汤化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中药血府逐瘀汤(化裁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15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控制血糖基础上,治疗组78例给予血府逐瘀汤(化裁方),200ml,每天3次口服;对照组78例给予弥可保500μg每天3次口服。两组均2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肌电图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52.56%,总有效率93.59%;对照组显效率38.46%,总有效率75.64%。两组比较,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府逐瘀汤(化裁方)能明显改善DPN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治疗DPN疗效显著,无毒性及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离子导入法为主治疗糖尿病肾病6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离子导入法为主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Ⅳ期)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离子导入法和口服康肾灵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口服康肾灵治疗。90d为1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尿β2微球蛋白(β2-MG)、24h尿蛋白定量等,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60例,显效21例(占35.00%),有效29例(占48.33%),无效10例(占16.67%),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60例,显效15例(占25.00%),有效16例(占26.67%),无效29例(占48.33%),总有效率51.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尿β2-MG、24h尿蛋白定量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离子导入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医外治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刘以霞  俞文军 《山西中医》2011,27(12):16-16,22
目的:观察肝苏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0例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84例,治疗组采用肝苏颗粒口服,每次10g,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肝宁片每次2片,每日3次;护肝片每次4片,每日3次。均以2周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34例,无效26例,显效率为30.2%,总有效率为69.77%;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29例,无效40例,显效率为15.5%,总有效率为52.38%。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苏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肯定,且优于肝宁片与护肝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活血定眩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本科室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颈复康颗粒,1袋/次,2次/d,口服。治疗组给予活血定眩丸(炙黄芪、葛根、桑寄生、丹参、地龙、白蒺藜、天麻、钩藤),4粒/次,2次/d,口服。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于治疗结束及治疗结束后6个月分别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结束后6个月,治疗组临床控制2例,显效12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临床控制0例,显效9例,有效ll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66.6%。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定眩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上呼吸道感染患者69例患者进行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口服治疗。结果:20例头痛患儿中显效1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00%(18/20);62例发热患儿中,显效50例,有效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7.10%(54/62);45例鼻塞患儿中显效34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56%(43/45);46例咽喉痛患儿中,显效29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65%(44/46)。结论: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消脂降糖丸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消脂降糖丸治疗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型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口服消脂降糖丸,每次6克,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参芪降糖颗粒,每次3g,每日3次,2组均6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及1个疗程后分别测定血脂三项,血液流变学,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比较2种药物对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5%,2组比较非常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液流变学改变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胰岛素抵抗有关指标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消脂降糖丸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雷氏芳香化浊方加味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效果。方法:将100例DG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原控制血糖方案不变,治疗组口服雷氏芳香化浊方加味汤剂,对照组口服吗丁啉,疗程均为6周。结果:治疗组显效31例,有效8例,好转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0%(95%CI:84.5%~99.5%);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6例,好转5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62.0%(95%CI=48.5%~75.5%);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7332,P=0.0080),差异显著;治疗组餐后2h血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雷氏芳香化浊方加味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吗丁啉,其收益为OR=0.14(95%EI=0.04~0.46),NNT=3(95%CI=2.2~7.4)。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益降糖方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28例,2组均以优降糖片口服控制血糖,治疗组加服补益降糖方(处方:黄芪、白术、首乌、萸肉、寄生、杞子、泽泻、菊花、银花、山楂)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随机血糖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显效率4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显效率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益降糖方治疗Ⅱ型糖尿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黄芪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按l:1:1的比例随机分为3组。3组均给予治疗常规糖尿病饮食及降糖治疗。A组给予黄芪片,4片/次,2次/d,口服;B组给予缬沙坦,80mg/次,1次/d,口服;C组给予黄芪片联合缬沙坦,服法如A组、B组。3组均治疗12周后判定疗效。结果:A组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58.3%;B组显效7例,有效9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66.7%;C组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1.7%。3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给予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弥可保口服治疗。3周为1疗程,治疗2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46.67%,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63.33%、3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血糖略有下降,肌电图、血液流变学均有明显改善(P〈0.05,P〈0.01)。结论: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DPN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12.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源头和精髓,而《内经》则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及中医学的发展方向。针对目前中医学术界认为的"医易同源"结论提出质疑,从《内经》中较为重要的天人相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出发,与《周易》的学术思想一一对比,得出二者间存在较大差异,二者同源或许言过其实。  相似文献   

13.
试论“中药基因组学”与“中药化学组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对众多疾病的独特疗效已为人们广泛认可 ,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 ,其理论基础很难得到现代社会特别是国际社会公认 ,因此中药现代化势在必行。如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给传统中药理论以现代科学理论解释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本文基于现代基因组学特别是功能基因组学、现代分析化学及一些生物高技术手段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从一个新的视角提出了开展“中药基因组学 (TCMGenomics)”和“中药化学组学 (TCMChemics)”研究的策略。这一研究体系的核心是将中药的作用机理或功能用能代表其功能的一组基因表达的影响来诠释 ;将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用能代表其功能的一组化学成分来诠释。本文试图从上述观点出发探讨建立现代中药理论体系和现代中药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在络脉理论研究中,"络脉"这个核心概念与"脉络"经常混淆使用,甚至被"脉络"取代使用,导致不能正确对络脉理论进行表述。络脉与经脉、血脉等,都是全称的固有传统概念。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又是血脉的分支,络脉又简称"络"。故有经脉之络与血脉之络的区分。由于后人对概念认识混乱,以致经脉与血脉被经络与脉络取代使用,应予纠正。  相似文献   

15.
王Jie 《中药材》1995,18(6):312-314
对中药赤小豆用药历史的考察,认为《本草纲目》以前以赤豆Phaseolus angularis Wight为主,自《本草纲目》至今则以赤小豆P.calcaratus Roxb.为佳。相思子混作赤小豆药用始见于明《本草原始》,中药腐婢是泛指豆科多种植物的小豆花,非特指赤小豆花。  相似文献   

16.
精、气都是古代哲学中的重要名词,意义深广。在"气一元论"的影响下两者均为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并逐渐形成了"精气学说"。然在中医范畴下,精和气有了相对明确的分流,并且多是针对人体而言。精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本原物质,气是功能活动的动力源泉,具有物质和功能双重性质,由此可知,精和气对人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着手于经典医学著作,查找相关论述,分析中医之"阴精"、"阳精"、"阴气"以及"阳气"的涵义,以期明确其所指并对今后中医阴阳相关名词的理解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通过肿节风植物基源、源流考释,为更名草珊瑚提供依据。考查古今有关文献,分析以“草珊瑚”作为本草正名的依据。现代有关中药著作中“肿节风”既未遵照古代本草命名原则,也未依据植物分类命名,以“肿节风”命名欠妥。根据植物分类命名原则,依据《中国中医药主题词表》,并结合临床及生活实际需要、中医药文化发展及时代需求,应将其更名为“草珊瑚”更为妥当。“草珊瑚”应替代“肿节风”作为本草正名。  相似文献   

18.
从虚毒瘀论治干燥综合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虚、毒、瘀是干燥综合征发病的关键,病在肺、胃、肝、肾,以虚为本;病因可分为内外,燥毒为标;病久脉络阻滞,以瘀为果。宜采用治本的益气养阴润燥法,辅以活血化瘀散结通络法。  相似文献   

19.
论述吴鞠通"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博涉知病:辨三焦、辨脏腑、辨病因、辨病机、辨湿热与温热、辨阴伤程度、辨昏迷抽搐。多诊识脉:分表里、辨虚实、审病机、定治法、判预后。屡用达药:创新方剂以羽翼伤寒、研究性味以立方遣药、灵活加减推广应用、和合刚柔以相辅成。  相似文献   

20.
噎膈初期无呕吐,后期格拒会出现呕吐。反胃是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中医内科学》教材上认为"噎膈"多属阴虚有热,"反胃"多属阳虚有寒。自古以来,有些医家认为"噎膈"即"反胃",也有医家认为"噎膈"与"反胃"为两种病,有"噎膈"为"反胃"之渐的说法,也有"反胃"为"噎膈"之渐的说法。"噎膈"与"反胃"属于两种病证,但在病机本质上均属中焦阳虚、寒湿内生,温中燥湿是"噎膈"与"反胃"的根本治疗大法。噎膈、反胃与现今胃食管返流病、食道肿瘤、胃肿瘤非常相似,借鉴该类病证的辨治经验,有助于提高现代临床上对胃食管返流病、食道肿瘤、胃肿瘤的辨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