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蚂蟥酶解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雪  袁瑞娟  赵智婕  詹雪艳  王雄飞  段天璇 《中草药》2014,45(17):2482-2486
目的确定蚂蟥的最佳酶解工艺。方法选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3种抗凝活性指标,以外翻肠囊实验筛选蚂蟥酶解物在肠吸收前后最佳活性测定指标。采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复合酶(先胃蛋白酶后胰蛋白酶)对蚂蟥进行酶解,以筛选得到的最佳活性指标考察酶的种类、酶底比、酶解时间以及酶解温度对蚂蟥酶解工艺的影响。结果 TT是测定蚂蟥酶解物抗凝活性的最佳指标,采用胰蛋白酶对蚂蟥酶解可获得高活性的酶解产物,最佳的酶解条件为温度73℃,酶底比10%,酶解时间8 h。结论 TT作为抗凝指标进行酶解工艺考察,可反映整个凝血过程,结果更可靠,且该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所优选的酶解工艺简单可行,可为蚂蟥合理提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鹿角蛋白双酶解工艺。方法:以鹿角蛋白冻干粉为原料,水解度和酶解物抗氧化活性为衡量最佳双酶的指标,筛选出(风味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最佳双酶组合。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蛋白水解度及酶解物对O_2~-·抑制率双目标,选取酶解pH、酶解温度、酶添加比例3个因素,进行Box-Behnken实验设计和响应曲面法分析,优选最佳双酶解工艺。结果:双酶解的最佳工艺为酶解pH=7.5,酶解温度51.6℃,风味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比例为7∶3,在此条件下鹿角蛋白水解度21.11%,酶解产物抑制率55.63%。结论:该双酶解工艺高效可行,可用于鹿角蛋白双酶解。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北虫草多糖的工艺进行研究。方法:考察不同酶种类对北虫草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选择碱性蛋白酶用于酶法提取实验研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对影响北虫草多糖提取率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即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进行分析优化。结果:影响北虫草多糖提取率的工艺因素按主次顺序排列为: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用量;确定碱性蛋白酶酶解北虫草多糖最佳工艺条件为碱性蛋白酶添加量为5%、料液比为1∶40、酶解p H值为11、酶解温度为50℃、酶解时间为60 min。在此最佳条件下,虫草多糖的提取率为13.01%,显著优于传统的水提醇沉法。结论:采用超声波辅助碱性蛋白酶法提取工艺,相对于传统水提醇沉法可显著提高北虫草多糖提取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筛选酶法提取香菇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改善工艺、提高收率.方法 采用中性蛋白酶酶解法提取干香菇中的多糖,考察酶的用量、酶解温度、酶解pH及酶解时间对提取液中多糖含量的影响,并采用正交实验优选提取工艺条件.结果 香菇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酶与干香菇粉的配比为1∶30,酶解温度40℃,酶解pH7.5,酶解时间90 min.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条件温和、时间周期短、提取收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阿司匹林、麝香草酚为原料,采用化学合成方法制备麝香草酚阿司匹林酯,期望寻找活性更高药物.[方法]以阿司匹林、麝香草酚为起始原料,经酰氯化、成酯等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并通过单因素法考察了反应条件.[结果]通过实验得到了麝香草酚阿司匹林酯,产率最高可达91.5%.产物经过IR,1H-NMR等进行了表征.[结论]...  相似文献   

6.
大黄不同工艺产物泻下活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志华  祝晨 《中药材》2002,25(8):569-570
目的:研究大黄溶剂工艺、SFE-CO_2工艺与SFE-CO_2及药渣树脂精制工艺产物的泻下活性。方法:采用炭末推进法考察各工艺产物对小鼠小肠和大鼠大肠活动的影响,观察小肠容积的变化,同时以肠段称重法考察了各工艺产物对小鼠小肠与大肠水分吸收的影响。结果:各工艺产物泻下活性的强弱为:SFE-CO_2及药渣树脂精制工艺组>溶剂工艺组>SFE-CO_2组。结论:分极性提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大蒜渣ACEI活性肽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蒜渣为原料,对制备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活性肽的工艺及酶解产物的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以水解液的抑制活性为试验指标,从9种蛋白酶中筛选出4种较佳蛋白酶单独或联合水解蒜渣。结果蛋白酶1单独水解效果较好。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最佳水解条件:加酶量(E/S)6%、底物浓度8%、pH 7、50℃、3 h,在上述条件下酶解产物对ACE的抑制率为88.81%。考察了大蒜渣ACEI活性肽的热稳定性、耐酸碱性和抗肠道酶降解能力,结果表明,该活性肽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在酸性条件下活性下降较快,当pH≥8.3时活性稳定;在模拟的胃肠道环境中具有良好的抗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裂解的能力。结论大蒜渣ACEI活性肽经口服或者静脉注射后很可能具有良好的降血压效果。  相似文献   

8.
刘丽敏  年四辉  吴海振 《中成药》2011,33(1):165-167
目的:研究纤维素酶酶解断血流提取总皂苷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断血流皂苷A提取率作评价指标,分别考察体系pH、温度、酶解时间、酶用量等因素,并采用正交实验优化最佳酶解工艺.结果:纤维素酶解断血流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纤维素酶量5 U/g,提取pH值为7.0,酶解温度为60 ℃,时间为40 min时,断血流皂苷A提取率为90.92%,与未加酶组相比,提取率提高18.13%.结论:纤维素酶解断血流提取总皂苷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蜈蚣酶解工艺并探究酶解液产物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胰蛋白酶进行酶解,以水解度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酶解工艺。结果:蜈蚣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49. 6℃,酶解p H为7. 62,酶解时间7小时,加酶量3000U。在最优条件下,平均水解度为17. 77%。体外抗肿瘤试验表明蜈蚣酶解液产物具有较优增殖抑制效果,对肺腺癌A549细胞株、乳腺癌MCF-7细胞株及喉癌Hep-2细胞株的IC50值分别为1. 822mg/ml、1. 142mg/ml和1. 404mg/ml。结论:此工艺稳定可行,可应用于蜈蚣酶解工艺的优化;其抗肿瘤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选冻融-酶解-膜分离复合技术纯化板蓝根多糖的工艺.方法:以板蓝根多糖和剩余蛋白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考察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用量对板蓝根多糖纯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纯化工艺为板蓝根残渣水提取液反复冻融3次,过滤,按3.5万U·g-1加入蛋白酶2,酶解温度35℃,酶解时间3h,酶解后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30 kD中空纤维组件超滤.结论:优选的纯化工艺稳定可行,冻融-酶解-膜分离复合技术可用于板蓝根多糖的纯化.  相似文献   

11.
从中医精气神辨识角度认识虚劳病,总结虚劳病病因病机。通过观察面容、形态、神色、五官、舌象、脉象等辨识精气神状态,确立虚劳病精气神调治原则。在精气神辨识理论指导下,对《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相关条文、方药进行解析,总结虚劳病相关治则治法。根据精气神调养原则,为虚劳病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血液的生成与五脏关系密切,据此确立五脏补血法:养心补血法、健脾补血法、润肺补血法、滋肝补血法、益肾补血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丹栀逍遥散原方及提取物镇静催眠作用。方法将小鼠分为14组,正常对照组、原方组及各组分低中高剂量组,通过测定小鼠自主活动次数,采用戊巴比妥钠延长睡眠时间实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镇静催眠协同作用实验观察丹栀逍遥散原方及各提取物镇静催眠作用。结果丹栀逍遥散原方及提取物均无改变小鼠自主活动的功能,表明均无中枢兴奋性作用;丹栀逍遥散石油醚提取液高、中剂量具有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的作用(P<0.01或P<0.05),石油醚提取液高剂量能明显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睡眠小鼠个数(P<0.01)。结论丹栀逍遥散石油醚提取部位可能为丹栀逍遥散的中枢抑制作用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14.
通过梳理古本草文献中全蝎、蜂房的有关记载和现代临床对该药对的配伍应用,探讨并阐释该药对祛风攻毒增效的作用机制,认为全蝎配蜂房,药力迅捷,内走脏腑,外达肢节,透骨搜风,既可祛风通络止痛,又可攻毒散结消痈.尤其适宜于治疗风湿顽痹、痈疽恶疮、癌肿等.  相似文献   

15.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书云:“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明目,开心,益智。”其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胃)、肺、心经。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益气生津,宁心安神之功效。在《伤寒论》中,仲景应用人参共40次,入  相似文献   

16.
通过梳理《内经》及相关医家关于阴阳升降的论述,探讨阴阳升降的内容及阴阳升降的不同内涵。从阐述人体生理变化和脏腑特点、阐述疾病的病机、解释治则治法和方药配伍应用等方面分析阴阳升降对临床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小青龙汤为温阳宣肺、蠲痰涤饮之剂,凡见哮喘、咳嗽、痰、饱胀、喘息和四肢水肿等因"外感风寒,内有寒饮"所致者,均可辨证应用小青龙汤。临证应用时注意:①寒邪不必拘泥外感;②"三水"的变化要审清;③但见寒饮,有无表证均可用此方;④注意痰饮在临床上的变化;⑤临床见喘未必治喘,要临证辨别。用此方,要抓住以下临床指征:①面色:"三水"之面色--黧黑之色;②脉象:弦脉或浮紧;③舌象:舌苔多水滑;④痰涎:咳痰较爽,痰涎清稀,泡沫状。以上"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有效之后,应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治疗中有效对策。方法结合近代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研究现状部分问题,运用中医辨证和辨病论治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方法,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结果中西医结合防治此病有效。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和辨病结合论治防治此病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从山豆根中精制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并以此为化学对照品对山豆根药材进行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和重结晶的方法分离纯化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经理化数据和光谱解析等方法鉴定结构,采用TLC和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检查其纯度,并利用TLC的方法对不同来源的山豆根商品药材进行鉴别研究。结果 从山豆根中分离纯化得到纯度98%以上的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对照品各1.7 g和2.0 g,并以此为对照品有效地鉴别了正品山豆根药材及其混淆品。结论以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作为山豆根的定性指标是合理的,采用TLC方法鉴别山豆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从量表或问卷评估法、症状组合法、记叙法等方面阐述亚健康状态评估与诊断的现状,归纳总结存在的难点;认为开展亚健康评估、诊断研究,可从健康测量角度出发,运用量表问卷和数据挖掘技术,结合多种手段控制临床质量,构建包括宏观和微观指标在内的综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