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肺癌血管生成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东  杨康  廖克龙  景涛 《重庆医学》2004,33(12):1794-1795
目的探讨肺癌血管生成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了1997~1999年手术切除的50例肺癌病人石蜡标本中微血管密度和血管内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蛋白的表达,其中有肺门淋巴结转移者24例,光镜下行MVD、VEGF、Flt、KDR蛋白表达细胞的计数.结果肺门淋巴结转移组的MVD、VEGF、Flt、KDR蛋白表达均高于未转移组.结论肺癌中MVD、VEGF、Flt、KDR蛋白表达与肿瘤转移行为密切相关,有可能作为判定肿瘤生物学行为、转移潜能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1(Flt-1)、受体2(KDR)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8例胃癌组织和139例胃正常黏膜组织VEGF、Flt-1、KDR表达和计数MVD。结果胃癌组织中VEGF及其受体Flt-1、KDR的表达明显高于胃正常黏膜组织(P<0.01);胃癌组MVD比胃正常黏膜组度高[(26.19±16.23)/mm2vs(16.02±09.88)个/mm2,P<0.01]。VEGF、Flt-1、KDR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密切相关(P<0.05)。在VEGF高表达的区域,Flt-1和KDR的表达亦增强,三者呈正相关(P<0.05)。VEGF表达水平与MVD之间也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VEGF及其受体Flt-1、KDR在胃癌中广泛表达,与胃癌患者的病理特征和微血管生成关系密切。胃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与受体Flt-1、KDR的表达呈正相关;这些结果提示VEGF、Flt-1、KDR在肿瘤组织的血管生成和侵袭转移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鼻咽癌血管生成及nm23基因表达与复发转移关系初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及nm23基因蛋白表达与鼻咽癌复发转移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73例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nm23基因蛋白表达。结果:NPC中复发转移者或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者的MVD及VEGF表达显著升高,而nm23基因蛋白表达则较无复发转移者或不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者的低。结论:NPC的MVD及nm23、VEGF与其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有可能作为判断肿瘤生物学行为、转移潜能及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及转移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6例患者直肠癌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并分析其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VEGF表达阳性细胞和肿瘤新生血管主要位于癌浸润的边缘,VEGF表达阳性组MVD值较高,淋巴结转移组VEGF表达阳性率增高,VEGF表达与MVD值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直肠癌VEGF表达增强,在肿瘤血管生成和侵袭转移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生血管为肿瘤组织供应氧和营养物质,与肿瘤的生长转移密切相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分别是目前已知的作用较强的诱导和抑制血管生成的因子,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kinase insert domain containing receptor-2,KDR)是VEGF发挥主要功能的受体[1].作者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宫颈鳞癌组织中KDR与TSP-1蛋白的表达以及微血管密度(MVD),探讨KDR、TSP-1与宫颈鳞癌发生发展及血管生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ISH)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对58例食管癌组织中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食管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显高于正常组织,并与临床病理特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而与分化程度无关。VEGF和MVD的表达之间也密切相关。结论:VEGF表达在食管癌血管形成、浸润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有可能作为反映食管癌进展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食管癌中VEGF的表达及与MVD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食管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 ,微血管生成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S 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 5 9例食管癌及 2 0例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 ,并对血管进行Ⅷ因子相关抗原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计数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5 9例食管癌中VEGF表达阳性率为 81.36 % ,MVD为 41.81± 8.44 ,显著高于正常食管粘膜组织VEGF的表达率及MVD(2 0 % ;12 .13± 2 .81;P <0 .0 1)。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与食管癌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相关 ,而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无关 ,并且VEGF表达阳性食管癌组织的MVD显著高于VEGF表达阴性者 (P <0 .0 5 )。随着VEGF表达强度的增强 ,癌组织内微血管密度明显增高。结论 VEGF与食管癌组织的生长和转移有关 ,食管癌组织VEGF检测可作为食管癌预后的一个有用指标 ,并可能成为食管癌临床生物治疗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食管癌中环氧合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和组织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的方法分别检测72例食管癌组织和邻近正常食管上皮中COX-2 mRNA、COX-2蛋白、VEGF蛋白和CD31的表达,以CD31作为MVD指标,分析COX-2、VEGF与肿瘤MVD值和组织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在食管癌组织和正常上皮组织中各因子表达率分别为:COX-2 mRNA(77.8%,9.7%)、COX-2蛋白(88.9%,11.1%)、VEGF蛋白(58.3%,18.1%)、MVD值(33.40±6.517,18.22±6.396)。COX-2和VEGF在食管癌组织中出现异常高表达并伴有MVD值增加,而且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正相关。结论:COX-2、VEGF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并与血管生成关系密切,并且可能参与了肿瘤细胞的浸润和转移;COX-2、VEGF的表达可作为判断食管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血管密度(MVD)是癌症患者的一个重要预后指标,Shih等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同MVD的量,且远处转移和生存率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大约31%~61%的食管癌患者VEGF过表达。本研究目的是探讨ELISA法测定血浆VEGF浓度与食管鳞癌诊断和预后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Ang-2mR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34在80例食管鳞癌及癌旁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根据CD34染色情况计算出食管鳞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的Ang-2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食管黏膜(P〈0.01)。食管鳞癌中Ang-2mRNA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食管鳞癌Ang-2mRNA表达水平高于癌旁食管黏膜组织51例中,其癌组织中Ang-2mRNA的表达水平与MVD呈正相关(r=0.94,P〈0.01) 同时,VEGF阳性表达者的MVD明显高于VEGF阴性表达者(P〈0.01),即当VEGF过度表达时,Ang-2促进血管生成。食管鳞癌Ang-2mRNA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29例中,其癌组织Ang-2mRNA的表达水平与MVD呈负相关(r=-0.41,P〈0.05),VEGF的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间MV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当VEGF相对缺乏时,Ang-2抑制血管生成。结论Ang-2mRNA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过度表达,与食管鳞癌的侵袭转移相关。Ang-2对食管鳞癌血管生成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