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LAM)耐药乙型肝炎患者的乙肝病毒(HBV)多聚酶区基因突变特点。方法:收集94例接受LAM治疗且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50例非耐药的患者的血清,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HBV多聚酶区序列耐药变异。结果:94例诊断为耐药的患者中,80例患者检测到LAM相关的HBV多聚酶区基因突变,其中单位点rtM204I突变占30.0%(24/80),rtLl80M+rtM204V为25.0%(20/80),rtLl80M+rtM204I为22.5%(18/80),rtVl73L+rtV180M+rtM204V为8.8%(7/80),而50例非耐药的患者中只有2例HBV多聚酶区基因突变。结论:LAM耐药相关的HBV聚合酶基因突变类型复杂多样,需要对多个相关位点进行检测,以便尽早发现耐药毒株,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T2DM患者不同部位及区域数量微血管病变外周血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水平的改变。方法检测T2DM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体(PNA)及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按照微血管病变部位,比较DR、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CKD)和糖尿病神经病变(DN)患者以及不同损伤区域数量微血管病变患者PNA、PMA水平。结果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PNA、PMA水平高于无血管病变患者和健康对照者(P0.01)。DR、CKD及DN患者PNA、PM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3种微血管病变患者PNA、PMA水平高于合并1种微血管病变患者(P0.01),合并2种微血管病变患者PMA水平高于合并1种微血管病变患者(P0.05)。结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PLA水平升高,PLA水平与微血管病变部位无关,与微血管病变损伤区域数量有关,PLA水平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广泛性一致。  相似文献   
3.
刘彦轩  郭盛菊  贾安奎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7):4561-4562,4565
目的 检测服用拉米夫定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6月在某院收治的128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给予除拉米夫定以外的其他综合治疗,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耐药基因180位点和204位点突变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基因突变各模式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基因突变阳性率与服药时间成正比,用药时间越长发生突变阳性率越高(P<0.05).结论 长时间服用拉米夫定可引起乙型肝炎病毒发生基因突变,而且基因突变阳性率与服药时间成正比,用药时间越长发生突变阳性率越高.通过YMDD变异株的检测,可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指导临床正确用药.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311例结核病和l0o例豫北地区正常人血清溶菌酶(SLZM)含量进行了检测。活动型肺结核中Ⅲ、Ⅳ、Ⅴ型、恢复期肺结核、脊椎结核、结核性脑膜炎和其它结核 SLZM 含量与豫北地区正常人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恢复期肺结核、活动型肺结核Ⅲ、Ⅳ和Ⅴ型 SLZM 含量经统计学分析四者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因此 SLZM 含量检测可作为结核病特别是肺结核的诊断、辅助分型和治疗观察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食管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探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方法 采用RT-PCR法检测52例食管癌患者术后病理诊断阴性的212枚区域淋巴结(pNO)中CEA-mRNA基因的表达.比较不同部位淋巴结微转移的差异.结果 微转移阳性检测率达32.69%,微转移与肿瘤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有关.颈部淋巴结微转移多见于胸上段食管癌,微转移率为16.67%.纵隔淋巴结微转移多见于胸中段食管癌,微转移率为35.29%;腹腔淋巴结微转移多见于胸下段食管癌,占16.67%."跳跃性微转移"率为17.65%.结论 胸段食管癌易发生颈部、纵隔、腹腔淋巴结微转移,纵向微转移率远大于横向微转移.微转移与肿瘤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有关.食管癌手术中应注意上述部位淋巴结的清扫.  相似文献   
6.
胸腺在儿童时期开始退化,组织学上认为胸腺没有功能,因此在心胸外科手术时常实施胸腺切除以便于术野的暴露及手术操作.然而,近年来有研究[1-2]表明胸腺在儿童乃至成人仍然具有活性,负责正常T细胞的低水平产生,胸腺切除后将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作者观察了30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胸腺部分切除儿童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变化,了解胸腺部分切除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流产孕妇不同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含量对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着丝粒点(Cd)变异的影响,探讨孕妇自然流产原因。方法选择有自然流产史孕妇60例,根据HBV-DNA含量,分为2组[其中Ⅰ组HBV-DNA含量为10~3~10~5 copy/mL;Ⅱ组HBV-DNA含量大于10~5copy/mL];选取1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对上述各组对象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制作,同步银染法观察染色体着丝粒点变异情况,分析变异率与HBV-DNA含量的关系。结果Ⅰ组与健康对照组、Ⅰ组与Ⅱ组之间着丝粒点变异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Ⅱ组与健康对照组着丝粒点变异率有极显著性差异,且病毒含量越高,变异率越大。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可引起外周血染色体着丝粒点变异,使着丝粒点功能失活,影响纺锤丝与着丝粒的附着,从而导致染色体不分离,提示乙型肝炎患者Cd的变化可能是导致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Ang-2mR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34在80例食管鳞癌及癌旁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根据CD34染色情况计算出食管鳞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的Ang-2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食管黏膜(P〈0.01)。食管鳞癌中Ang-2mRNA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食管鳞癌Ang-2mRNA表达水平高于癌旁食管黏膜组织51例中,其癌组织中Ang-2mRNA的表达水平与MVD呈正相关(r=0.94,P〈0.01) 同时,VEGF阳性表达者的MVD明显高于VEGF阴性表达者(P〈0.01),即当VEGF过度表达时,Ang-2促进血管生成。食管鳞癌Ang-2mRNA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29例中,其癌组织Ang-2mRNA的表达水平与MVD呈负相关(r=-0.41,P〈0.05),VEGF的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间MV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当VEGF相对缺乏时,Ang-2抑制血管生成。结论Ang-2mRNA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过度表达,与食管鳞癌的侵袭转移相关。Ang-2对食管鳞癌血管生成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RT-PCR技术检测52例食管癌患者术前外周血液及术后病理诊断阴性的212枚区域淋巴结(pN0)中癌胚抗原(CEA)mRNA的表达.发现15例患者的术前血液中检测到CEA mRNA表达.17例患者的24枚淋巴结检测到CEA mRNA表达.CEA mRNA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显著相关(P<0.05).血液及淋巴结微转移者3 a生存率均明显低于无微转移者(P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浸润深度、血液微转移及淋巴结微转移是独立的预后因素(P均<0.05).认为微转移与食管癌术后早期复发转移及预后不良有关,检测食管癌术前血液及术后病理诊断阴性的pN0中CEA mRNA表达,可以诊断食管癌微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血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及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将90例糖尿病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NA)组、微量白蛋白尿(MA)组、临床白蛋白尿(CA)组,分别测定血、尿MCP-1与血sICAM-1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并与30名健康对照组(NC)比较。结果NC、NA、MA、CA组间的血MCP-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MCP-1及血sICAM-1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或P〈0.01);尿MCP-1及血sICAM-1水平与UAER均呈正相关(r=0.891,P〈0.01;r=0.583,P〈0.01);尿MCp-1及血sICAM-1水平与血hsC-RP均呈正相关(r=0.723,P〈0.01;r=0.625,P〈0.01)。结论尿MCP-1及血slCAM-1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炎症反应程度有一定关系,可作为肾脏损害程度及其发生发展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