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靶控浓度的丙泊酚靶控输注法用于无痛人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靶控输注(TCI)是以药代学和药效学为基础,以血浆或效应室的目标浓度为调控指标控制麻醉深度的给药方法。TCI和丙泊酚结合,将使静脉麻醉的深度可控性更强,如找到合适的技术指标,将杜绝人为的干扰因素。本研究拟确定丙泊酚应用TCI法在无痛人流中合适、安全的靶控浓度,观察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摘除术患者80例,分别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临床观察和血流动力学的比较。结果评价其诱导方法、术中情况和术后苏醒过程。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安全、平稳、有效。  相似文献   

3.
丙泊酚手控和靶控输注在无痛人流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本研究旨在了解丙泊酚手控(MCI)和靶控输注(TCI)在门诊无痛人流手术静脉麻醉中的效能,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和副作用,并对两种不同麻醉方法作临床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4.
靶控输注(TCI)瑞芬太尼和异丙酚是近几年中应用较多的静脉麻醉方法,两药的便携式TCI系统在国内已经用于临床(TCI-Ⅰ型靶控输注泵),但有关瑞芬太尼TCI合适靶浓度国内外报道不一。本研究拟通过比较食管癌切除术病人三种血浆靶浓度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TCI麻醉下血浆儿茶酚胺浓度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探讨合适的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全身麻醉诱导时靶控输注(TCI)丙泊酚抑制插入喉罩反应的血浆半数有效浓度(EC50)。方法择期手术需插入喉罩患者25例,麻醉诱导时丙泊酚的初始靶浓度为4.0μg/ml,依次降低丙泊酚靶浓度,各相邻比率为1∶1。以出现插喉罩阳性反应的上一级为入选本研究的第1例,共2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统计分析。按Dixon′s序贯法调节丙泊酚的血浆靶控浓度:如果出现插喉罩阳性反应,则使用上一级浓度;如果阴性反应,则使用下一级浓度。结果插入喉罩时TCI丙泊酚的EC50为2.43μg/ml,95%可信区间为2.05~2.89μg/ml。结论设定合适的浓度,靶控输注丙泊酚插入喉罩的麻醉方法是安全有效的,可减少麻醉诱导引起的不良反应,降低麻醉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靶控输注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靶控输注(TCI)是通过调节静脉麻醉药物的靶浓度来实施静脉麻醉的一种给药方法。随着PC机的发展、远距离控制输注泵以及短效静脉麻醉药的出现,TCI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本文在简介TCI构造、性能以及和其他给药技术比较的基础上,对TCI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 (TCI)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4 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丙泊酚组 (n =2 0 )采用丙泊酚闭合环路TCI ,靶浓度 4 μg/ml,以脑电双频谱指数 (BIS) =5 0、MAP =80 %基础值作为反馈指标。异氟醚组 (n =2 0 )采用 3 4 %异氟醚吸入诱导 ,0 8%~ 2 %维持。术中监测HR、MAP、BIS等指标。结果 丙泊酚组入睡时间和诱导时间显著少于异氟醚组 (P <0 0 5 )。术中丙泊酚组生命体征维持相对平稳 ;术后苏醒明显优于异氟醚组 ,麻醉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 用丙泊酚进行以患者自身MAP、BIS为目标的反馈TCI,能及时地调节及维持有效麻醉深度 ,对血液动力学的干扰较小 ,对腹腔镜手术是一种优于吸入麻醉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丙泊酚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苏醒迅速等特点,已被广用于门诊短小手术的麻醉。采用丙泊酚靶控输注(TCI)方法,与传统静脉输注丙泊酚比较,具有可控性高和简便精确的明显优势。本文将丙泊酚的TCI法与手控注射(MCI)法的应用结果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 TCI)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静脉麻醉药输注模式,目前主要用于异丙酚输注。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药物输入以迅速达到并维持靶浓度,从而增加了静脉麻醉的可控性。TCI代表了静脉麻醉给药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丙泊酚-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丙泊酚-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TCI)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择期心脏手术患者150例,以丙泊酚TCI、雷米芬太尼3~5μg/kg诱导,丙泊酚-雷米芬太尼2~8 ng/ml TCI维持,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于50±10.观察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恢复良好,无术中知晓.结论 雷米芬太尼[效应部位浓度(Ce)2~8 ng/ml]复合丙泊酚[血浆浓度(Cp)1~2μg/ml]用于心脏手术的麻醉安全有效,血流动力学平稳,有利于术后早期气管拔管.  相似文献   

11.
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肝脏部分切除术的准确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丙泊酚靶控输注(TCI)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肝癌行肝脏部分切除术Diprifusor TCI系统的执行情况。方法选择24例择期手术患者,根据手术种类的不同分为肝脏手术组(H组)和普通上腹部手术组(C组),每组12例。以芬太尼4μg/kg、TCI丙泊酚3μg/ml诱导,麻醉维持予丙泊酚TCI复合硬膜外阻滞。观察麻醉期间HR、MAP、脑电双频指数(BIS)、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的变化,并抽取动脉血检测丙泊酚的血药浓度。采用执行误差(PE)中位数(MDPE)、PE绝对值中位数(MDAPE)、摆动度(wobble)评价Diprifusor TCI系统执行情况。结果两组麻醉期间的HR、MAP、BIS、AAI、PE、MDPE、MDAPE、wobbl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ipri-fosor TCI系统总的PE、MDPE、MDAPE、wobble分别为15.43%、11.93%、17.89%、13.09%。结论丙泊酚Diprifusor TCI系统能安全有效地用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的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用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的麻醉效果和血液动力学影响。方法:80例择期行ERCP病人分为两组,T组以右美托咪定1μg/kg静脉输注10 min,后以0.5μg/(kg·h)复合丙泊酚TCI维持麻醉(n=40),C组以咪达唑仑0.02 mg/kg单次静脉输注10 min后复合丙泊酚TCI维持麻醉,作为对照(n=40)。根据病人睫毛反射消失时丙泊酚的效应室浓度再增加1.5~1.7μg/m L,为术中丙泊酚维持血浆靶浓度。记录两组术前(T_0)、睫毛反射消失(T_1)、进镜(T_2)、Oddi括约肌切开(T_3)、退镜(T_4)时心率(H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的变化,以及T_1~T_4时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及苏醒时间。结果:与T_0相比,T组HR呈降低趋势,C组HR呈上升趋势,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SBP和DBP较T_0明显降低(P<0.01),两组T_3和T_4时点SBP及DBP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组T_1~T_4丙泊酚效应室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1),T组苏醒时间明显长于C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TCI用于ERCP麻醉,在降低病人心血管反应及减少丙泊酚的用量上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一些脑功能区手术尝试最大限度地在唤醒麻醉下切除病灶,麻醉医师常根据麻醉方法及经验估计患者的苏醒时间,需反复呼唤直至患者对指令产生正确反应.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监测仪作为一种新型的麻醉深度监测设备,能够鉴别意识的存在和消失[1],而靶控输注(TCI)丙泊酚能准确地预测患者的血药浓度,我们将AAI监测和TCI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神经外科术中唤醒,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靶控输注(TCI)是以药代动力学为基础,通过调节相应的目标药物浓度控制麻醉深度的给药方法。瑞芬太尼和异丙酚均有起效快,半衰期短的特点,适于用于TCI。本研究拟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病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TCI静脉麻醉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靶控输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全凭静脉麻醉(TIVA)在临床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与传统给药方式比较,可控性高,更为简便精确。笔者观察了TCI丙泊酚TIVA对全麻病人血流动力学、脑电参数的影响,并与静吸复合全麻比较,评价其诱导、术中情况和术后苏醒过程,为临床靶控静脉麻醉的合理应用提供可行性依据。  相似文献   

16.
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技术是指在输注静脉麻醉药时,应用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原理,通过置入输液泵中的微电脑自动调节输注药物的目标或靶位(血浆或效应室)浓度控制麻醉适当的深度,以满足临床要求的一种静脉给药方法。TCI技术在国外投入临床使用已有  相似文献   

17.
靶控输注(TCI)技术较容易维持稳定的麻醉深度且少有循环波动和意外清醒,肌松药TCI使肌松药的使用更加科学合理,但是TCI静脉麻醉效果如果尚无定论,本研究拟通过比较脊柱手术患者TCI静脉麻醉与经典的手控人工输注(MCI)静脉麻醉效果,探讨TCI全凭静脉麻醉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靶控输注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靶控输注(TCI)是通过调节静脉麻醉药物的靶浓度来实施静脉麻醉的一种给药方法。随着PC机的发展、远距离控制输注泵以及短效静脉麻醉药的出现,TCI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本文在简介TCI构造、性能以及和其化给药技术比较的基础上,对TCI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和人工控制输注(MCI)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中麻醉效果、对呼吸循环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方法2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M组采用丙泊酚MCI;T组采用丙泊酚TCI。分别记录麻醉效果,诱导与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量,监测不同时间点的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术中体动、舌后坠、术后不良反应例数。结果两组患者麻醉与苏醒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丙泊酚总用量T组明显大于M组(P〈0.05),T组麻醉效果优于M组(P〈0.05)。丙泊酚诱导后血压下降程度M组大于T组(P〈0.05),术中出现体动及术后不良反应例数M组多于T组(P〈0.05)。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优于丙泊酚人工控制输注。  相似文献   

20.
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丙泊酚靶浓度年龄差异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时丙泊酚靶浓度的年龄差异。方法选择81例需要行人工流产的孕妇。起始丙泊酚靶控输注(TCI)的靶浓度设定为4μg/ml,并伍用芬太尼1μg/kg。术中依据患者出现明显的肢体活动或呼吸抑制(SpO2<90%)相应增加或降低TCI的靶浓度。结果所有患者术中的BP、HR能维持在安全水平。年龄<30岁组和≥30岁组患者术中最大丙泊酚靶浓度分别为(6.17±0.79)和(5.30±0.46)μg/ml。结论丙泊酚TCI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时,所需的丙泊酚靶浓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