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以期提高治愈率,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对59例老年肺癌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及围术期护理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9例患者术后1例死亡(肺部感染并呼吸衰竭),病死率为1.7%。肺部感染5例,肺不张2例,心律失常2例,尿潴留1例,经相应治疗后均治愈出院。结论根据老年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适宜的护理措施是提高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刘月琴 《中国临床研究》2014,(10):1297-1299
目的通过对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相关高危因素的分析和护理风险评估,对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确保手术成功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的110例普通外科、骨科、泌尿科老年手术患者,记录患者一般情况、既往病史、临床检验结果、手术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并进行综合分析与比较。结果 110例老年手术患者围术期并发高血压18例,高血压危象1例,心力衰竭2例,肺部感染3例,下肢静脉血栓2例,尿路感染1例,压疮2例;经医生积极处理及手术护士配合进行围手术期护理风险评估,并在术前、术中、术后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110例患者均安全度过手术期和麻醉期,术后成功抢救3例;重症者转至内科治疗,其余患者采用对症治疗,均获痊愈出院。结论对老年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积极的风险评估与护理干预,可在降低患者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面获益,有利于保证老年患者的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3.
呼吸道管理在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华  石兰萍  耿庆 《天津护理》2006,14(3):134-135
目的:探讨低肺功能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的方法。方法: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基础上,对低肺功能老年肺癌患者,加强术前、术后有效的呼吸道管理。结果:40例70岁以上低肺功能老年肺癌患者中,1例因术前伴有重度通气功能障碍,术后发生呼吸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死亡。结论:加强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可有效的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低肺功能老年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呼吸道护理方法。对69例肺癌手术患者均实施了有效的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仅1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其余68例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有效的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能够提高手术耐受力,减少肺癌手术患者呼吸道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80岁以上肺癌43例术后肺部并发症原因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龄肺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原因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对43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15例,其中肺不张8例,呼吸衰竭2例,肺漏气3例,间质性肺炎1例,细菌性肺炎1例,死亡2例。结论:高龄肺癌患者术后易发生肺部并发症,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237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围手术期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237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76例,占32.06%,其中吻合口瘘12例,心律失常25例,肺部感染39例.237例患者手术治疗后死亡11例,余226例治愈出院.结论 加强老年食管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呼吸指导与护理对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行肺叶或全肺切除的肺癌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呼吸指导与护理。结果:60例患者均能按期进行手术。结论:对肺癌口才行围手术期的呼吸指导与护理,可减少肺部感染,肺不张呼吸衰竭等肺部并发症发生,同时也是保证患者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并早康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呼吸指导与护理对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行肺叶或全肺切除的肺癌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呼吸指导与护理。结果:60例患者均能按期进行手术。结论:对肺癌患者行围手术期的呼吸指导与护理,可减少肺部感染,肺不张呼吸衰竭等肺部并发症发生,同时也是保证患者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并早康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策略。方法:将62例老年肺癌患者进行围手术期间的伴发疾病、肺功能、手术方法及肿瘤分期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伴有呼吸系统疾病、肥胖及全肺切除均是老年肺癌患者手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最大限度保留肺组织及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是减少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上消化道穿孔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促进术后康复。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08年6月我院收治老年上消化道穿孔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绝大多数患者围手术期表现紧张恐惧及焦虑忧郁,少数心态稳定。临床治愈58例,死亡2例,发生并发症10例,其中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5例,修补处漏1例,盆腔脓肿1例。结论老年上消化道穿孔患者病情重,并发症多,围手术期应加强护理,以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胸外科肺癌患者术后使用呼吸机支持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对56例肺癌术后使用呼吸机支持治疗的患者,实施包括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心理护理、气管插管及切开的护理、口腔护理、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和褥疮护理等一系列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保留气管插管进入ICU监护,行呼吸机治疗12~48 h,均顺利脱机,无一例发生相关并发症。结论肺癌术后患者,做好呼吸机支持治疗的护理,加强呼吸道管理是促进术后顺利康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老年肺肿瘤患者术后综合呼吸功能训练的康复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对老年肺肿瘤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的影响,确定老年肺肿瘤患者术前及术后呼吸功能训练方法。方法便利抽取胸外科老年肺肿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责任护士给予的常规护理,实险组的患者增加一对一的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干预措施。结果两组研究对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胸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可以有效降低老年肺肿瘤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胸管留置时间与术后住院天数。(2)由有效咳嗽、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和节段呼吸训练组成的综合呼吸功能训练适合老年肺肿瘤患者的掌握与应用,能有效提高老年肺肿瘤患者术后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3.
高龄肺癌病人全肺切除术后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龄肺癌病人全肺切除术后的护理。方法总结行全肺切除术的32例70岁以上的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此类病人的护理要点。结果通过医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32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单次住院期间无院内死亡病例。结论加强术后护理是高龄全肺切除患者术后顺利康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胃癌术后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 145例胃癌根治患者,其中实验组73例,对照组72例,对其术后血氧饱和度监测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临床分析。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除进行常规的治疗、护理外,采取心理干预,专科指导,物理排痰等方法,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术后清理呼吸道的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并发症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胃癌根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分析高龄骨科术后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高危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预防措施。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624例,其中56例发生肺部感染作为感染组,568例未发生肺部感染的作为非感染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相关信息,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确定高龄骨科患者发生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吸烟史、术后卧床时间、不同麻醉方式、NNIS分级、不良气管摘管操作、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是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术后卧床时间≥14 d、不同麻醉方式、NNIS分级≥2、不良气管插管操作是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龄骨科术后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与诸多风险因素有关,护理人员应高度警惕,合理预防、规避风险因素,以有效降低肺部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海拔地区食管癌合并肺功能不全及糖尿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高海拔地区老年食管癌合并肺功能不全及糖尿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吻合瘘的发生情况.结果 31例患者中,27例较平稳渡过围手术期,2例术后并发吻合口瘘,1例胸部伤口裂开,1例肺部感染.结论 充分了解病情,严格控制血糖,早期治疗吻合口瘘,加强围手术期监护是预防和治疗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吻合口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肺癌患者术后适应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了解肺癌患者术后的适应状况,为临床护士全面实施整体护理以提高肺癌患者手术后的适应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肺癌患者术后适应状况的调查问卷,对119例肺癌患者术后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19例患者术后适应水平总体较好,有14项不适应反应发生率在50%以上,其中以疲乏最常见。用相关性分析表明年龄与术后适应水平呈负相关,术后生理功能、自我概念、角色功能和相互依赖4个方面的适应状况呈显著相关关系。结论根据Roy适应模式,临床护理人员应针对肺癌患者术后的主要不适应加强护理,尤其重视老年肺癌患者的护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老年肺癌患者实施术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52例老年肺癌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6例,干预组采用心理护理、戒烟、有效咳嗽、雾化吸入、呼吸功能锻炼、环境和营养支持方面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对两组实施术前护理干预后,干预组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干预组肺癌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前应用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开胸术后发生肺栓塞的相关因素与护理。方法:对1238例肺癌切除术患者术后加强心理护理,指导早期活动,分析其发生肺栓塞的高危因素,并采取预防措施,及时发现并处理肺栓塞。结果:本组术后发生肺栓塞8例,占0.64%,死亡1例。结论:肺癌患者术后发生肺栓塞有较高的病死率,积极预防并加强护理可减少肺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单孔胸腔镜与传统三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11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46例行单孔胸腔镜手术(单孔组),68例行传统三孔胸腔镜手术(三孔组),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止血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留置胸管时间、胸腔总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肺部并发症、术后疼痛程度及感觉异常等指标上的异同。结果单孔组的手术时间、止血时间、术后带管时间、胸腔总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感觉异常率均显著优于三孔组(P <0. 05,P <0. 01),而两组术中出血、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肺部并发症、术后心律失常及术后第1天、拔管后、出院时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结论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肺癌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较三孔胸腔镜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