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妊娠结局及治疗。方法收集1998年1月~2008年1月,我院产科收治的44例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先天性心脏病23例,风湿性心脏病21例),根据肺动脉压力分为轻度组29例,中度组8例,重度组7例,分析各组心脏病种类、心功能级别、终止妊娠孕周和方式以及母儿结局。结果轻度组心功能Ⅰ~Ⅱ级者24例,中度组心功能Ⅱ~Ⅲ级的发病例数为6例,重度组心功能Ⅲ~Ⅳ级者7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中、重度肺动脉高压者共有8例,占53%(8/15);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以轻、中度肺动脉高压者为主(87%,20/23);轻度组足月妊娠24例,中度组足月分娩1例,早产2例,医源性流产5例,重度组足月分娩1例,早产3例,医源性流产3例;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者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分娩为主,占71%(31/44);孕产妇死亡率为7%(3/44),医源性胎儿丢失率为20%(9/44例)。结论随着肺动脉压力的升高,孕妇心功能衰竭的发生率随之增加,围产儿疾病发生率和胎儿丢失率也明显增加;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高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手术终止妊娠是比较安全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患者的母婴结局。方法收集2003—2010年四川省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43例妊娠合并心脏病伴PH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各组心脏病种类、心功能级别、终止妊娠孕周和方式以及母儿结局。结果①轻度组患者中,妊娠及分娩期维持心功能Ⅰ~Ⅱ级者16例,Ⅲ~Ⅳ级者5例;中度组心功能Ⅰ-Ⅱ级者8例,Ⅲ~Ⅳ级者6例;重度组心功能Ⅰ~Ⅱ级者1例,Ⅲ~Ⅳ级者7例。②轻度组足月妊娠18例,早产3例;中度组足月分娩6例,早产5例,医源性流产3例;重度组孕产妇死亡3例,早产4例,医源性流产1例。3组发生新生儿窒息分别为5例、3例及4例。③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占76.74%(33/43)。结论随着肺动脉压力的升高,孕妇心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增加,围产儿疾病发生率和胎儿丢失率也明显增加;手术终止妊娠是比较安全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3.
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31例妊娠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8月我院产科收治的31例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肺动脉收缩压高低分为轻度肺动脉高压(30~49 mm Hg)、中度肺动脉高压(50~79 mm Hg)和重度肺动脉高压(≥80 mm Hg),分析患者的心脏病类型,心功能级别,终止妊娠的时间、方式以及母儿结局.结果 (1)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31例肺动脉高压患者中,足月分娩9例(29.0%),早产10例(32.3%),医源性流产12例(38.7%).新生儿死亡1例.(3)31例患者中,27例(87.1%)患者行剖宫产或剖宫取胎术.(4)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死亡6例,病死率为19.4%,均为妊娠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结论 (1)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不宜妊娠,轻、中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孕前应请专科医师综合评估以确定是否适合妊娠.(2)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医源性早产率和胎儿丢失率较高.(3)剖宫产或剖宫取胎术是比较安全的终止妊娠方式.  相似文献   

4.
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5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母婴情况及防治措施。方法收集我院53例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临床资料,根据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间接估测肺动脉收缩压,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组。分析心脏情况及母婴结局。结果(1)53例患者中,风湿性心脏病和先天性心脏病分别占22.64%和45.38%;围生期心脏病8例;未发现心脏器质性改变5例。(2)53例患者49例(92.5%)行剖宫产术。2例轻度肺动脉高压孕妇经阴道分娩。中期引产2例,18例医源性早产。早产和小于孕龄儿在中度组和重度组与轻度肺动脉高压组相比,P〈0.05。而出生儿窒息和病死率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9例重度肺动脉高压孕妇中3例分别死于心衰、肺栓塞;6例产后病情加重经SICU和心内科治疗后出院;16例出现心衰。结论重度、中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妊娠可危及母婴健康和生命,不宜妊娠。轻度和强烈要求妊娠的中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应加强孕期监护和管理。围生期常规应用抗凝药和新型肺血管扩张药可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2月我院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患者均为继发性肺动脉高压(风湿性心脏病7例,先天性心脏病8例,扩张型心肌病1例,妊娠期高血压心脏病1例),其中轻度肺动脉高压1例,中度肺动脉高压10例,重度肺动脉高压6例;心功能Ⅰ~Ⅱ级1例,Ⅲ~Ⅳ级16例;足月分娩6例,早产10例,中孕引产1例;剖宫产15例,阴道分娩1例,产妇死亡3例,极低体重儿2例,无围产儿死亡.结论: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易并发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应避免妊娠,重度者若妊娠建议孕早中期终止妊娠.剖宫产终止妊娠是相对安全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脏手术和未心脏手术及不同心功能状态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25例风湿性心脏病孕妇妊娠结局进行回顾分析。1)根据孕期是否进行心脏手术分为心脏手术组10例(A组),未手术组15例(B组),对两组围产儿进行分析。2)根据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分为Ⅰ级组7例,Ⅱ级组9例,Ⅲ级组7例,Ⅳ级组2例。观察各组的围产儿结局。结果未心脏手术组与心脏手术组比较早产、FG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功能Ⅰ级与Ⅱ级组足月分娩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风湿性心脏病手术后可明显改善妊娠结局,心功能Ⅲ~Ⅳ级患者围产儿结局不良,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及心房纤颤容易诱发心力衰竭,危及母婴生命,不宜妊娠。  相似文献   

7.
张敏敏  杨媛媛 《安徽医学》2013,34(6):701-704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妊娠分娩时机和方式。方法回顾分析68例妊娠合并P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肺动脉收缩压情况分为轻度组(30~40 mmHg)33例,中度组(41~70 mmHg)23例,重度组(70 mmHg)12例。比较各组病因、心功能级别、心功能出现恶化的孕周、终止妊娠的时间与方式、母婴结局。结果轻度组及中度组患者心功能以Ⅰ~Ⅱ级为主,分别为63.6%(21/33)和56.5%(13/23),重度组心功能Ⅲ~Ⅳ级者占91.7%(11/12),明显多于轻度组及中度组。68例患者中,以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主,分别占41.2%(28/68)、19.1%(13/68)和19.1%(13/68)。68例患者中,中期妊娠引产8例(11.8%,其中医源性引产6例),早产21例(30.9%),足月产39例(57.4%)。58例患者(85.3%)行剖宫产术,阴道分娩3例(4.41%)。重度组1例产妇死亡,病死率为1.47%。新生儿死亡2例。重度组早产率及低出生体质量儿率均高于轻中度组。结论肺动脉压力越高,孕产妇心功能情况及母婴结局越差。应根据患者情况综合判断终止妊娠的时机,剖宫产手术终止妊娠是较安全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脏手术和未心脏手术及不同心功能状态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25例风湿性心脏病孕妇妊娠结局进行回顾分析.1)根据孕期是否进行心脏手术分为心脏手术组10例(A组),未手术组15例(B组),对两组围产儿进行分析.2)根据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分为Ⅰ级组7例,Ⅱ级组9例,Ⅲ级组7例,Ⅳ级组2例.观察各组的围产儿结局.结果 未心脏手术组与心脏手术组比较早产、FG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功能Ⅰ级与Ⅱ级组足月分娩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手术后可明显改善妊娠结局,心功能Ⅲ~Ⅳ级患者围产儿结局不良,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及心房纤颤容易诱发心力衰竭,危及母婴生命,不宜妊娠.  相似文献   

9.
郭江斌 《吉林医学》2014,(18):4031-403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的围生结局。方法:将84例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孕妇分为轻、中及重3个组,观察比较心功能级别、终止妊娠方式、孕周情况,以及母婴结局。结果:治疗前轻度组心功能情况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治疗后三组心功能均有改善(P<0.05);轻度组阴道分娩率及心力衰竭、医源性流产、产后出血、产妇死亡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窒息和围生儿死亡率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压与孕妇心功能衰竭、母婴结局等有着直接关系,适时终止妊娠对于母婴结局的改善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手术和未手术的分娩结局、孕期抗凝治疗问题。方法对2004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35例风湿性心脏病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风湿性心脏病未行手术的妊娠19例,足月妊娠18例,早产1例,19例存活无畸形。手术后妊娠的16例,足月妊娠13例,早产2例,死胎1例,畸形1例。结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术后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妊娠及分娩期未发生心衰,心功能Ⅰ~Ⅱ级的患者均有良好的分娩结局。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口服华法令者的安全性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围产期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的妊娠结局及治疗措施。方法对20例围产期合并P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患者中PH分级为轻度6例,中度PH 12例,重度PH 2例;其中并发先天性心脏病14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19例行剖宫产术,1例阴道分娩。产妇无一例死亡,1例出现肺栓塞,已治愈。新生儿体质量1 185~3 300 g,低体质量儿5例,早产儿4例,胎儿生长受限5例。结论 PH患者在妊娠时随着心功能受损及肺动脉压力的增加,新生儿预后差;重度PH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应避免妊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对妊娠与分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的病例资料,孕前行心脏手术设为A组,未行手术组设为B组,比较两组心功能、妊娠期并发症及合并症、分娩孕周、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结果心脏手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妊娠期并发症明显减少,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足月分娩孕周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无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B组围产儿死亡2例,产妇死亡2例;剖宫产是两组的主要分娩方式。结论心脏手术后明显改善风湿性心脏病孕妇的心功能状态,降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择期剖宫产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分娩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肺动脉高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5例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估测肺动脉压力。结果45例肺动脉高压患者中,轻度肺动脉高压10例,中度肺动脉高压17例,重度肺动脉高压18例,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超声检查均有右房右室增大,肺动脉增宽。其中风湿性心脏病10例,肺源性心脏病4例,先天性心脏病22例(6例房间隔缺损,6例室间隔缺损,6例心内膜点缺垫缺损,2例动脉导管未闭,马凡氏综合症1例),二尖瓣脱垂3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冠心病2例,肺栓塞1例,原发性肺动脉高压1例。结论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肺动脉高压简单、安全、快捷、准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以先天性心脏病居多(55.8%),类型以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为主(45.8%)。(2)手术组与未手术组比较,心功能Ⅲ~Ⅳ级与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降低(P〈0.05);3例心衰均发生在未手术组,死亡1例;手术组无早产与围产儿死亡,而未手术组早产4例(26.7%),1例死亡。(3)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79.2%),手术组与未手术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确诊后宜尽早手术治疗,术后再妊娠可降低母儿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剖宫产终止妊娠是比较安全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风湿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外科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抽取2017年8月—2019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70例为观察对象。保守组给予保守方法进行治疗,手术组给予外科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分析2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差异性。结果:手术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手术组平均肺动脉压(MPAP)水平值低于保守组,而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相比保守方法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外科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有效率,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功能分级水平,促进疾病康复,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先心病伴肺动脉高压(PH)患者的妊娠结局、防治措施以及孕期处理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来收治的妊娠合并先心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肺动脉压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PH 3组,分析母婴的产科结局、妊娠中止方式、PH的治疗等。结果孕产妇好转出院39例,死亡3例。新生儿死亡4例,存活27例,早产7例,医源性流产4例。PH的程度对母婴预后影响有显著的差异。结论轻度PH经积极处理,仍有望获得满意的产科结局,中度、PH患者妊娠可危及母婴健康和生命,不宜妊娠,手术终止妊娠是比较安全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母婴情况。方法对本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中85例患者妊娠期间终止妊娠的方式、肺动脉压及心功能情况、妊娠后母婴结局进行分析。结果心脏病的不同类型对发生肺动脉高压几率有较大影响,肺动脉高压的严重程度与心功能也密切相关,这类病状提高了孕妇剖宫产率、死亡率、新生儿早产率等不良情况。结论肺动脉压力的增高可导致孕妇心功能衰竭、围产儿不良情况发生率等不良情况增加,适时选择剖宫产手术终止妊娠能有效提高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①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以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为主,占48.0%(24/50)。②手术组与未手术组比较,心功能Ⅲ~Ⅳ级与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降低(P〈0.05);3例心力衰竭均发生在未手术组,死亡1例;手术组无早产与围产儿死亡,而未手术组早产4例(26.7%),1例死亡。③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72.0%),手术组与未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确诊后宜尽早手术治疗,术后可降低母儿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剖宫产终止妊娠是比较安全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风湿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行人工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检查及术前、术中、术后处理方法.结果 无住院死亡病例,术后主要并发症有心律失常、继发性出血、低心排综合征和肾功能衰竭,无肺动脉高压危象发生.术后7~10 d检测肺动脉压力较术前显著降低[(41.9±8.9)mmHg/vs (85.1±13.8)mmHg](P<0.01).19例患者随访6~18个月,无远期死亡病例.结论 掌握手术适应证、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的围术期处理、减少心肌及肺损伤是提高手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风湿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行人工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检查及术前、术中、术后处理方法.结果 无住院死亡病例,术后主要并发症有心律失常、继发性出血、低心排综合征和肾功能衰竭,无肺动脉高压危象发生.术后7~10 d检测肺动脉压力较术前显著降低[(41.9±8.9)mmHg/vs (85.1±13.8)mmHg](P<0.01).19例患者随访6~18个月,无远期死亡病例.结论 掌握手术适应证、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的围术期处理、减少心肌及肺损伤是提高手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