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下的单病种医疗质量和医疗费用控制办法。方法:介绍某三甲医院实施单病种付费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及五大举措,回顾性分析2017-2019年常见的6个医保单病种出院人次、人均费用及人均住院天数。结果:医保单病种医疗质量明显提高,医疗费用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降低。结论:医院创新单病种付费管理,可以提高医疗质量和基金效率。为弥补单病种付费方式的缺陷,可探索引入按诊断相关分组-预付款制度(DRGs-PPS),将对医院的医保管理提出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不同支付方式对住院分娩服务费用的影响,以及是否可以降低个人自付费用。方法:使用双重差分的方法,以按项目付费为对照组,分析按人头付费、单病种付费一剖官产控制、单病种付费在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实施前后对不同分娩方式分娩费用的影响。结果:按人头付费和单病种付费可以有效降低顺产的住院分娩费用和个人自付费用,但按人头付费对剖宫产的住院分娩费用无影响。结论:支付方式改革确实可以控制医疗费用和个人自付费用,但同时必须注意服务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单病种付费政策的费用控制效果以及对医院、患者、医保基金等方面的影响,评估政策的实施效果,为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2017—2019年徐州市某三甲医院的数据,建立双重差分(difference - in - differences, DID)模型分析胃息肉患者次均住院费用、次均自付费用、住院天数、实际补偿比等相关指标在政策实施前后的变化。结果 政策实施后,次均住院费用下降29.46%,次均自付费用下降38.37%,住院天数下降59.71%,月均住院人次数增加55.30%,单病种月收入基本维持稳定。结论 单病种付费政策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次均费用和自付比例、提高医疗机构效率、维持医保基金稳定运行。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 DRGs)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单病种付费政策依然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利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探讨单病种限额付费方式在医院实施的可行性。方法根据我院2002--2007年病案统计报表,以图表结合论证。结果单病种限额付费是医保公司作为第三方向医院支付医疗费用的一种方式,医保病人在我院出院病人的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单病种限额付费方式在医院是可行的,因此,健全和完善医院信息系统是单病种研究和实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按单病种支付标准控制住院费用的试点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医保病人按单病种付费后对控制住院医疗费用的效果。方法:在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对8种常见手术治疗为主的疾病实行单病种付费的试点工作,并进行试点前后及与同种疾病自费病人的费用对照比较。结果:对8种疾病实行单病种付费后,7种疾病的住院总费用控制在医保规定的定额范围以内。结论:试点期内按单病种付费后可使住院费用控制在标准以内。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基本医保制度的全覆盖,医疗费用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对医疗费用的控制越来越重要,加强医保供方控制是国际医保管理的经验,也是我国基本医保体系改革的重要方向。各地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方面积极探索,积累了不少典型经验。本文结合实践经验,提出我国支付方式改革应当避开单纯后付制和预付制的缺陷,推进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按床日付费、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等多种付费方式相结合的复合型支付方式改革,并且与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全面分析上海城镇职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历程,剖析改革诱因、暴露的问题和取得的成效,为其它地区开展相关改革提供经验借鉴。方法:收集相关文件和职工医保运行的有关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并访谈了解有关专家对上海市城镇职工医保改革的观点。结果:上海市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遵循从总额控制、总额预算管理到总额预付制改革的主线,辅之以精神病医院的按床日付费、部分病种的单病种支付等精细化管理手段,改革强调多种支付方式复合使用,注重把握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改革步调,基本实现了筹资与支付、费用与质量的平衡。  相似文献   

8.
医保支付是深化医改的重要环节之一,更是医疗服务调节、引导医疗资源配置的重要杠杆。新一轮医改以来,相关部门及医疗机构积极探索医保支付方式,实现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医疗成本过快上涨。成本管控将是各级医院长期生存的关键,也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作者从研究思考路径、保障措施以及结合具体案例分析等方面入手,分析研究基于临床路径视角对医保单病种付费定额支付方式,通过规范临床路径管理从而实现规范单病种医保付费,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医疗成本,促进医院持续发展,为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医疗保险按病种付费目录的推荐,是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的重要步骤,要把这项工作落实到位,需要处理好按病种付费与按服务质量付费之间的关系,进行包括医保支付标准在内的各项配套改革。单病种定额付费和病种分值付费按病种付费,就是将诊疗方案和出入院标准比较明确、诊疗技术比较成熟、临床路径稳定、综合服务成本差异不大的疾病,制定相应病种支付标准,由医保基金按病种(病例)向医疗服务机构支付费用的一种付费方式。  相似文献   

10.
以项目成本核算为基础的单病种付费制度改革,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费用负担;同时,也能促使公立医院主动对照医保支付标准,分析病种费用结构,找出内部瓶颈、创新改进方法,提高有限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提升。  相似文献   

11.
住院医保患者病种管理与费用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通过医院局域网,对医保住院患者的诊疗过程全程实施检测的方法和软件。对按项目付费方式,可通过网上病案、医嘱等的检查,对不符合医保规定的项目及时与医师沟通;对按单病种支付方式,可以随时统计病种住院日与住院费用,并与标准费用对比,及时为管理和医疗提供统计信息。  相似文献   

12.
如何找到一种既简单,又便于操作,既能调节补偿比例,又能提高补偿水平,既能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又能控制新农合基金风险的支出方式,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管理者必须研究的课题“,。我县于2010年开始借助卫十一项目,开展了住院支付方式改革的探索,由按床日付费方式调整为以床日付费为主、单病种为补充的混合支付方式,最终将单病种与床日付费有机结合,形成了单病种与床日付费的支付方式。通过几年来的实践,缩小了实际补偿比与规定补偿比的差距,控制了不合理的医疗费用,规范了医疗行为,降低了管理成本,初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我县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3.
重庆黔江区实施单病种限额付费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重庆黔江区实施单病种限额付费支付方式后的主要效果,总结了黔江进行单病种限额付费改革过程中相应的费用辅助监管政策,主要发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使用率情况良好;区乡医疗机构医疗质量没有出现下降;住院费用涨幅得到控制,费用结构日趋优化。  相似文献   

14.
针对近年来县级医院城镇职工医保住院统筹支付费用逐年增长的压力,为深入剖析其中不断上涨的原因,对不同类型常见单病种住院费用进行比较,并分析三种不同医疗保险支付方式下,相同疾病和治疗方式患者住院费用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三种医保的住院费用、次均费用、次均药品、次均"三费"等均存在差异.建议医院应积极引导群众合理就医、降低住院率,大力推行临床路径,并结合按病种付费管理,降低次均费用,建立临床科室医保员制度和切实可行的医保管理考核办法,从而减轻城镇职工住院统筹支付超支的压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总额预算”整体框架下的“单病种费用结算”制度的实施,对医院医保费用的管控要求越来越高。为保证医院在规范诊疗的前提下实现合理控费,作者以临床路径为依据,实施电子化信息监控,加强对单病种费用的调查研究,定期对单病种费用监控数据进行分析点评,逐步实现医保费用管控成效与临床绩效挂钩。在不断优化单病种费用管控方法的过程中发现,由于肿瘤专科医院的特殊性,其在单病种费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劣势,未来需要开展一系列的肿瘤专科医疗服务付费及其管理研究,以推动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不同医保支付方式对开展白内障日间手术的影响。方法从中山眼科中心白内障科实施表面麻醉下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中,选取2011年11月平均定额支付患者和2013年11月单病种支付患者的资料,回顾性统计分析患者支付费用、日间手术量及影响因素。结果单病种支付日间手术人次数及比例和医保患者中日间手术人次数及比例都比平均定额支付有了大幅度提升。不论传统住院模式还是日间手术模式,单病种支付方式明显低于平均定额支付,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支付费用及医保支付方式是影响日间手术的重要因素。结论单病种支付比平均定额支付更有利于促进白内障日间手术的开展。建议探索适宜的支付方式,激励日间手术开展,让日间手术患者享有更优医疗保障,从而推动日间手术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在推行单病种付费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出来应用病种疾病相关组(diagnosisrelatedgroupssystem,DRGs)付费模式,意在破解当前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在当前的医疗保险支付模式中,处于主导位置的总额预付制,具备了提高医疗保险机构的管理效率、压缩医疗成本支出功能,然而却不能够预防和控制伴随着医疗行为的道德风险中产生的貌似合理的治疗费用。可以让患者花最少的钱治好疾病的DRGs付费模式,契合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要求,这种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的DRGs模式,成为了目前具有前景的医保预付费支付的方式之一。纵观DRGs付费模式的利与弊,力求进一步规避道德风险,控制医保成本,施惠于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阐述四川省宜宾县住院按单病种限额付费参合农民的医疗费用和保障情况,并分析这种住院支付方式对医疗费用控制取得的成效。[方法]使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描述性统计法。[结果]宜宾县新农合参合率和保障水平逐年提高,实施住院按单病种限额付费的实际补偿比高于全县平均实际补偿比。[结论]宜宾县可全面实施住院按单病种限额付费的支付方式,使新农合筹资水平和保障水平同等提高,以达到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医保付费方式对同一病种医疗相关费用的影响,分析如何应对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并针对宿迁地区特点提出建议。方法:采集宿迁市某三级综合医院2020年6月-2022年6月449例翼状胬肉出院病例,分析对比按项目付费与DIP付费方式对同病种医疗费用的影响。结果:实施DIP付费方式以后,平均医疗总费用、药品费和手术费均明显下降,平均住院日缩短,患者平均自付金额降幅46.24%。结论:采用DIP付费方式可有效降低医疗费用、平均住院日和患者自费比例,可提升医保控费管理与医疗机构精细化管理效率,减轻患者负担。  相似文献   

20.
新农合住院支付方式改革现状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新农合进行了较大范围的住院支付方式改革探索,并形成了三种主要方式:单病种限额管理、单病种定额付费和按床日付费。目前的支付方式改革在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控费效果不明显、医疗质量监管和评估体系设计不足、付费标准制定不科学,医疗机构补偿不到位等。对此,提出建立住院混合支付方式、加强质量监管、探索科学的付费标准制定方法、完善补偿机制、建立双向转诊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