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是脐血输血还是脐血干细胞移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是脐血输血还是脐血干细胞移植兰炯采郑世荣骨髓移植使造血系统恶性肿瘤、造血功能异常、造血功能衰竭、骨髓抑制、免疫缺陷……的诸多患者获得新生。“骨髓移植”的实质是骨髓中的造血干(祖)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的移植方式可采用骨髓干细胞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及脐...  相似文献   

2.
造血干细胞受损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的可能发病机制之一。骨髓移植能使患者骨髓造血功能重建,但由于组织配型相同的同种骨髓来源困难和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尚难广泛开展。胎肝含有丰富的造血干细胞。近年来,国内已陆续报道胎肝细胞输注治疗再障,效果满意。我院于1984年1月~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有三种人类骨髓移植法为不少接受化学、放射治疗所致全血细胞减少的癌症患者提供了造血机能的改善。不论何种移植方法均由三个阶段组成:抽取,输入和再生。(一)自体骨髓移植:将患者自身的骨髓抽取后冷冻贮存,待需要时输入。是否能作自体骨髓移植,乃取决于以下条件:1.患者骨髓无肿瘤。2.患者身体状况允许抽取骨髓,包括能耐受麻醉及每公斤体重抽取10cc 骨髓。3.患者疾病的恶性程度有可能因增加抗癌制剂剂量(有限剂量即对骨髓产生抑制剂)而增强反应。4.患者能耐受造血功能抑制(即总白细胞数少于  相似文献   

4.
1867年,德国病理学家Cohnheim教授在研究伤口愈合时,首次提出骨髓中存在着非造血干细胞的观点,指出纤维母细胞可能来源于骨髓。1945年,科学家们将正常老鼠的骨髓移植到经过放射线照射过的老鼠身上后发现骨髓移植可以使这些老鼠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5.
曹秀艳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6):1487-1488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已经成为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有效手段[1].与干细胞的来源相比,供者来源更加广泛,几乎能为100%的患者找到供者,这从根本上解决了供者来源问题.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成本低,由于亲情关系的存在供者的依从性会更好.单倍体造血于细胞移植中骨髓的输注是骨髓移植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的骨髓移植的成败.我科对10例白血病患儿行骨髓移植均获成功,现将移植过程中骨髓输注的方法及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其本质病变是克隆性造血干和(或)祖细胞发育异常,导致无效造血以及恶性转化危险性增高。骨髓出现病态造血,外周血细胞减少,易发生致死性感染和出血,部分患者最终进展为急性白血病。目前除骨髓移植外,无特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由于异基因骨髓干细胞移植受者ABO血型系统抗原的变化是一个逐渐改变的过程,所以它直接反映了移植后骨髓成活与否及造血功能的恢复状态,也可为患者正确选择输注血液成分治疗提供依据。国内对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血型转变多有报道,但微柱凝胶技术在观察血型转变过程的情况又怎样呢?近年来本院采用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获得成功。为了探讨微柱凝胶技术能否用于骨髓移植后血型转变的观察,笔者对1例ABO血型次要不合患者骨髓移植后的血型、抗体滴度、Coombs试验的转变进行了跟踪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外周血CD34~+细胞移植(1)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髓移植已成为治愈某些恶性血液病、骨髓造血衰竭、实体瘤、遗传性和免疫缺陷疾病的可靠方法[1]。近年来,由于移植后造血功能重建快、患者易接受和较经济等优点,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大有替代骨髓移植的趋势[2]。然而,自体外周血细胞移植物中仍有不少残留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9.
<正> 近年来,自体骨髓移植因治疗急性白血病获得了一定的疗效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自体骨髓移植中,大剂量化疗和全身照射后骨髓造血重建所需要的造血干细胞不仅可以从骨髓,而且还可以从外周血获得。由于从外周血分离造血干细胞比较方便,可重复进行,并且在缓解的早期其所含的残存的白血病细胞有可能比  相似文献   

10.
骨髓采集术国外多采用全麻,国内也多采用硬膜外麻醉,我科从2003年开始,大胆使用1%利多卡因多部位局麻采集骨髓,共行23例手术,护理配合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8例,女5例,年龄21~62岁。其中3例自体骨髓移植患者,3例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加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17例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加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正常供者,术后患者及供者无并发症发生,未影响患者造血功能恢复。1.2手术方法无采髓禁忌证的患者及供者,做好术前准备后,自体移植患者在层流洁净病房内进行骨髓采集术,供者在层流洁净病房或普通病房内进行。采集人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采用自体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此内容作一简述。骨髓的采集、输入和造血恢复急性白血病自体骨髓移植的疗效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1)采集和输入骨髓的质量与数量;2)移植前预处理治疗;3)移植的时机选择等。移植的骨髓一般采自经化疗诱导治疗后处于完全缓解期的患者本人,总量达600-1000ml。急性白血病缓解期患者骨髓粒系祖细胞(GM-CFU)含量大约相当于正常骨髓GM-CFU含量的50%,而是正常骨髓植入需要有核细胞数量大约为0.5×10~8/kg体重,因此,使用缓解期未净化骨髓至少需要大约1.0×10~(?)/kg。骨髓移入后,粒细胞造血恢复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观察骨髓移植后小鼠骨髓中血小板内皮细胞间黏附分子 (PECAM 1/CD31)的表达水平变化及川芎嗪对其表达的调节作用 ,进一步探讨川芎嗪促进骨髓造血微环境修复、改善造血重建的作用机制。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单纯BMT对照组和川芎嗪治疗组 (骨髓移植 川芎嗪 ) ,接受 7.5Gy60 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均匀照射 ,照射后进行同基因小鼠骨髓移植 ,并分别胃饲等量生理盐水与川芎嗪注射液 ,2次 /天。骨髓移植后第 7,14 ,2 1天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骨髓有核细胞表面CD31分子表达水平 ,计数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及骨髓有核细胞数 ,并做骨髓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 :骨髓移植后第 7,14 ,2 1天川芎嗪治疗组的CD31表达水平 ,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和骨髓有核细胞计数以及骨髓细胞增生程度均高于骨髓移植对照组 (P <0 .0 1或P<0 .0 5 )。结论 :川芎嗪可以明显促进骨髓移植后骨髓有核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31的表达水平 ,这可能是其促进造血重建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川芎嗪对骨髓移植小鼠CD44表达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探讨川芎嗪对骨髓移植小鼠早期造血重建过程中黏附分子CD44表达水平的影响,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骨髓移植对照组(简称对照组)和骨髓移植 川芎嗪治疗组(简称川芎嗪组),对照组和川芎嗪组每天分别胃饲生理盐水和川芎嗪。于骨髓移植(BMT)后第7,14,21,28天处死小鼠,计数外周血细胞、骨髓有核细胞,分析骨髓中造血组织面积及成熟红细胞容量,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骨髓细胞上CD44的表达水平.并于第10天取小鼠脾脏,计数脾集落形成单位。结果显示,骨髓移植后第7,14,21,28天川芎嗪组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骨髓有核细胞计数、骨髓中造血组织面积均显著高于移植对照组,外周血红细胞计数在第7,14,21天也较对照组为高;同时.川芎嗪组CFU-S计数明显高于同期移植对照组,骨髓中成熟红细胞容量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川芎嗪组C44的表达在第7,14,21,28天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川芎嗪可提高骨髓移植小鼠骨髓细胞表面CD44的表达水平,促进造血干/祖细胞的归巢,加速移植后骨髓的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14.
刘陕西 《临床荟萃》1989,4(7):289-291
骨髓移植(BMT)是将功能正常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给患者,替代骨髓有严重缺陷的造血干细胞,重建其造血和免疫功能。已被公认为治疗白血病、恶性肿瘤、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SAA)、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等疾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 ,其中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因供体选择困难 ,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高 ,而受到限制。我国在这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我院于 2 0 0 1年 11月由台湾慈济骨髓资料中心提供骨髓 ,对 1例M 2a白血病患者作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术(URD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对同种异体骨髓移植造血重建的影响,建立大鼠同种异体骨髓移植模型,通过外周血像检测、病理分析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综合评价MSC对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BMT)的积极作用。结果表明:①共移植后30天,MSC可在致死量照射的受者存活,并被发现受者胸腺、脾脏和骨髓;②MSC可促进BMT后造血重建,促进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的明显恢复;促进骨髓细胞数恢复及B淋巴系、巨核系分化增强;有利骨髓组织学的明显恢复发善。结论:大鼠MSC与骨髓共移植可在受体的造血器官长期存在,MSC可明显促进同种异体骨髓移植后造血S重建。  相似文献   

17.
应用骨髓液体培养的方法对白血病患者的骨髓移植物进行大规模体外培养净化处理并进行自体骨髓移植。实验证明骨髓移植物体外液体培养净化处理后,骨髓有核细胞和CFU-GM的回收率分别可达到68.6±20.0%和72.1±27.4%。骨髓移植后患者中性粒细胞数量恢复到>0.5×10 ̄9/L和血小板恢复到>50×10 ̄9/L的平均时间分别为24.7±7.2天和51.0±11.1天。临床研究证明,骨髓移植物体外液体培养净化处理后的自体骨髓移植,在患者体内成功的获得了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单体型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骨髓形态学差异及造血重建情况。方法在235名实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单体型相合120名,采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骨髓移植;115名全相合的患者,采用单纯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出层流室+30 d行骨髓穿刺抽吸涂片观察骨髓形态学差异,并观察造血重建情况。结果 235名患者均成功重建造血。全相合患者白细胞及血小板重建的时间分别14.7 d(12~26 d)及20.6 d(13~32 d);单体型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白细胞及血小板重建的时间分别12 d(10~21 d)及18 d(15~30 d);2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骨髓全部完全缓解。在骨髓增生程度、粒红比例和细胞形态等方面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体型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较全相合移植造血重建早,移植后骨髓形态学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探讨用逆转录病毒载体转入IL 3和IL 6双基因的骨髓基质细胞系QXMSC1IL 3/IL 6对异基因骨髓移植小鼠造血功能的促进作用。用逆转录病毒载体 (含小鼠IL 3cDNA ,人IL 6cDNA)分别转导到骨髓基质细胞系QXMSC1(H 2 d) ,构建骨髓基质细胞系QXMSC1IL 3/IL 6。供体小鼠BALB/c(H 2 d)骨髓去除骨髓中T细胞 ,受体小鼠C57BL/6(H 2 b)经γ射线致死量照射后 ,输入去除T细胞的供体骨髓 (1× 1 0 7/鼠 )的同时输入骨髓基质细胞QXMSC1IL 3/IL 6(5× 1 0 5/鼠 )。在骨髓移植后 2 0和 40天 ,分别检测骨髓移植小鼠外周血RBC ,WBC和骨髓有核细胞数及骨髓中CFU S ,CFU GM ,CFU E和CFU GEMM数。结果 :异基因骨髓移植共输入QXMSC1IL 3/IL 6基质细胞系可使异基因骨髓移植小鼠外周血RBC ,WBC数明显恢复 ,骨髓中有核细胞数 ,CFU S ,CFU GM ,CFU E和CFU GEMM明显增加。基质细胞系QXMSC1可作为有效的基因载体促进骨髓移植后造血功能重建。结论 :基质细胞转入细胞因子IL 3或IL 6基因可以进一步促进骨髓移植后造血功能重建 ,联合转导IL 3和IL 6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77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急性髓系白血病采用化疗方案效果欠佳,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虽然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寻找到HLA相合的供者概率较低,且易发生严重并发症。目的:评价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改善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1989-01/2007-03在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科完成。对象:选取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77例,中位年龄27.6岁,均同意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实验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单次造血干细胞移植72例,其中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21例、自体骨髓移植51例;移植前CR1期69例,CR2期2例,CR3期1例。双次造血干细胞移植5例,其中均为自体骨髓移植1例,其余4例分别为首次进行骨髓移植和第2次进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前均为CR1期。方法:骨髓移植患者按单个核细胞(0.8~1.5)×108/kg采集骨髓细胞,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在联合化疗后行粒系-巨噬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当白细胞>5.0×109L-1时采集造血干细胞。骨髓移植及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回输单个核细胞中位数分别为2.62×108/kg,4.03×108/kg。25例患者行TLI预处理方案,47例患者行TBI预处理方案,5例患者行不含TBI的高剂量化疗预处理方案。9例患者给予移植后治疗,接受VP/MM维持化疗3例,接受白细胞介素2 干扰素α免疫维持治疗4例,三者联合维持化疗2例。移植后每3个月进行随访,定期检测血常规、骨髓象等变化。主要观察指标:移植后造血重建情况、存活情况以及维持治疗对患者骨髓功能的影响。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髓系造血重建。72例单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无病存活42例,其中移植前CR1期41例,CR3期1例,至今无病存活率58.3%;5例双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至今无病存活4例。定期进行血象和骨髓象复查,均未发现移植后维持治疗对患者骨髓功能有明显影响,患者对维持治疗的耐受性良好。结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安全有效,可改善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