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PD)属于情感障碍的一种,分为双相情感障碍Ⅰ型和双相情感障碍Ⅱ型。具有发病高峰年龄早、确诊时间长、患躯体伴随疾病风险大、疾病治疗负担重的特点,同时患者的自杀风险也较高。有研究表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自杀风险是普通人群的20~30倍[1]。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自杀未遂率为9%;男性患者死于自杀的几率是女性患者的2倍[2]。Schaffer等[3]研究指出,  相似文献   

2.
自杀行为是一种异质性的现象,是患者的素质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目前双 相情感障碍的自杀行为越来越受到关注。已有的研究致力于探索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自杀及自杀企图的 预测因素及干预手段。现从流行病学、风险因素、预防、神经影像学及分子生物机制 4 个方面对双相情 感障碍患者的自杀及自杀企图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是情感的障碍以及认知功能的改变,但这些改变的神经生物学机制至今仍不清楚。大量的研究证实, 抑郁症患者存在神经解剖环路(边缘系统-皮质-纹状体- 苍白球-丘脑环路)的功能异常,尤其是额叶皮质、杏仁核、海马和扣带回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功能异常,这与应用三维脑磁共振对抑郁症脑结构异常的研究有很高的相关性。目前,这些结构、功能的改变与抑郁症状的相互作用机制还不清楚,本文就新近关于抑郁症脑功能影像学以及药物和心理治疗对脑功能影像学影响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同时还将探讨遗传对脑功能影像  相似文献   

4.
自杀未遂相关因素及认知行为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杀作为四种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严重的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及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自杀人群中自杀未遂者约为自杀死亡人群的20倍,并且自杀未遂者再次自杀的比例较高,因此自杀未遂人群的干预与治疗显得格外重要。国内外研究发现认知行为治疗在自杀未遂者干预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就国内外关于自杀相关因素及自杀未遂人群的认知行为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弥散张量成像在情感障碍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以往大量神经解剖学、脑代谢、影像学研究等结果证实:双相障碍皮层-皮层下网状系统和边缘系统调节区域(杏仁核,小脑中部)的中枢功能异常可能是情感失调的原因[1];抑郁症存在“边缘-皮层-纹状体-苍白球-丘脑”病理神经环路,其中前额皮层、海马、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结构影像学(计算机体层摄影、磁共振成像)和功能影像学(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单光子发射体层摄影和功能磁共振技术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双相障碍的神经影像学研究,探讨了双相障碍发病相关的脑功能区及其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杀未遂者精神障碍和自杀意念强度特征,为自杀未遂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在沈阳市4所三级综合医院急诊室同一时段内收集到资料完整的239例自杀未遂者,以贝克自杀意念量表(BSS)评估自杀意念及其强度,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自杀前1周的抑郁程度。精神障碍诊断标准按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结果①自杀未遂者总的精神障碍发生率为69.46%(166/239),前3位依次为:心境障碍47.70%(114/239),焦虑障碍38.91%(93/239),精神病性障碍8.37%(20/239);②有自杀意念的自杀未遂组总的精神障碍发生率为84.34%(140/166),其中心境障碍和焦虑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61.45%(102/166)和48.19%(80/166),均明显高于从无自杀意念组(P0.01);HAMD总分以及其中焦虑/躯体化、体重减轻、认知障碍、日夜变化、迟缓、睡眠障碍、绝望感等因子中的项目得分明显高于从无自杀意念组(P0.01);③在有自杀意念的自杀未遂患者中,有精神障碍组BSS中13个条目的自杀意念强度较无精神障碍组高(经秩和检验,P0.05)。结论自杀未遂者中以精神障碍患者居多,且有自杀意念并伴精神障碍的自杀未遂者其自杀意念严重程度更重。  相似文献   

8.
双相障碍与自杀有明显的联系,而双相障碍患者的自杀未遂则是预测其自杀死亡的重要标记之一,故本文对双相障碍中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作一综述,为预防双相障碍患者的自杀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躁狂抑郁症患者4~5人中最终有一人自杀,多数报告认为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比一般人口高20倍左右。自杀和自杀未遂掌握自杀未遂的确切数字比掌握自杀数字更为困难,自杀已遂者约为未遂者的10~20%。这是就自杀的全体而言。精神病和神经症时比例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0.
自Hounsfield于1972年首次报道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后,神经影像学技术应用持续发展,用于研究大脑结构、功能和生物化学等方面。本文就中国近年来对精神分裂症结构性和功能性神经影像学的研究做了一个概述并且用4个表格来描述中国大陆所有相关研究。国内在精神科领域使用神经影像学技术的首个研究报告可追溯至1983年,研究发现30%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脑萎缩。上世纪90年代国内逐渐出现功能神经影像学研究,并且快速发展。近年来,脑结构网络和脑功能网络研究已成为中国神经影像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1.
乡村严重自杀未遂者的特征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了解乡村严重自杀未遂者的特征并通过比较乡村与非乡村严重自杀未遂者的特征来深入了解2组人群是否相对独立,为制定自杀预防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自制调查表对1所市级、3所县级综合医院诊治的326例严重自杀未遂者进行包括精神科检查在内的2-3小时的调查。结果278例乡村严重自杀未遂者平均年龄(32±13)岁,平均接受正规学校教育(5±3)年,女性占74%,现婚74%,14%有自杀未遂既往史,88%服用农药或鼠药自杀未遂,39%有精神障碍(主要是重性抑郁障碍),13%自杀前曾因心理问题寻求帮助,家庭纠纷和情绪低落是前两位重要的自杀原因。与48例非乡村自杀未遂者相比,乡村组受教育年限短,家庭经济状况差,男性、自杀前一直在工作或学习者、服农药自杀者所占比例高,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少,慢性心理压力小(P均小于0.05)。2组在年龄、婚姻状况、自杀意图强度、急性应激强度、自杀前1个月的生命质量、家庭关系、精神疾病患病率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结论乡村与非乡村严重自杀未遂者的不同特征提示:即使是同样的自杀预防措施,在农村与城镇实施的模式和侧重点应不同。  相似文献   

12.
抑郁症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的研究显示抑郁症病人特定脑区神经病理改变.神经影像学研究表明"边缘-皮质-纹状体-苍白球-丘脑"[1]通路在抑郁症的病理生理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一些功能影像学资料与抑郁症的核心临床特征相关研究一致,但由于抑郁症是一类异质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形式多样,目前尚未找到相应的生物学标记,因此有很多神经影像学研究结果往往不一致,很难以某些脑区的异常结果来概括所有抑郁症的神经病理学发病机制,这使得传统的神经影像学研究遭遇瓶颈.近几年来,随着计算医学和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为了突破这种研究孤立脑区的局限,学者们开始着手从网络水平上整体性探求抑郁症的发病机理.目前国内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正方兴未艾,本文就基于脑影像学的脑网络在抑郁症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有严重躯体疾病的老年自杀死亡者的特征并比较有无精神障碍者特征的异同。方法由精神科医师运用心理解剖方法对全国23个疾病监测点上报的≥55岁的304例自杀案例的家属和周围知情人进行调查,分析其中178例(58.6%)报告自杀死亡前1年内有严重躯体疾病者的自杀特征。结果178例自杀死亡者中,女性占41.6%;79.2%居住在乡村;58.4%从未上过学;38.8%丧偶;25.8%有自杀未遂既往史;10.7%一级血缘亲属有自杀行为;43.3%服农药或鼠药自杀,32.6%上吊;68.0%自杀当时有精神障碍,主要是重性抑郁障碍;仅5.1%自杀当时有人在场。有、无精神障碍者在社会人口经济学特征、有无自杀未遂史和自杀行为家族史、负性生活事件导致的慢性心理压力和急性应激强度以及自杀前一个月的生命质量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大于0.05)。结论有严重躯体疾病老年人自杀死亡最常见的两种方式是服毒和上吊,2/3有精神障碍,但有无精神障碍者的自杀相关特征无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自杀未遂者再自杀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115例住院自杀未遂者出院后18个月、3年、5年、6年进行4次随访.结果 115例自杀未遂者中6年内21例再次出现自杀行为(18.3%),其中自杀死亡5例(4.3%).21例再次自杀者平均年龄(44.2±14.3)岁,13例有精神障碍(61.9%),8例既往(入院前)有自杀未遂史(38.1%),与94例无再次自杀行为者比较,两组在年龄(t=3.42)、精神疾病(χ2=11.20)、既往自杀未遂史(χ2=24.18) 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仅既往自杀未遂史(P<0.01,OR=10.21,β=2.32)进入回归方程.115例自杀未遂人群总的随访时间为723.55人年,以此推算6年内该组自杀未遂者群体年人均自杀死亡率为0.7%,年人均自杀未遂率为2.2%,年人均自杀行为率为2.9%.结论 部分自杀未遂者会再次出现自杀行为,而既往有自杀未遂史和有精神障碍的自杀未遂者更易再次发生自杀行为.  相似文献   

15.
孤独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早期的严重的神经发育障碍,以社会交往和语言交流障碍、重复刻板的行为和兴趣为临床核心特征。近年来,各国报道ASD发病率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目前,ASD发病的精确机制尚未明确,其病因的复杂性和临床表型的异质性阻碍了临床研究的发展,并给寻找新的有效的干预治疗手段带来了许多挑战。因此,从脑影像学角度揭示ASD的早期生物学标记在孤独症的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对孤独症的早期脑结构和功能异常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希望能对孤独症的筛查和诊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来自动物、临床和神经影像学对焦虑神经环路的研究证据表明,在经典的Pavlovian恐惧条件反射动物模型研究基础上,人类的病理性焦虑和动物的恐惧条件反应应答有着类似的脑神经环路,恐惧条件反射神经机制在不同物种之间存在高度保守性和一致性,本文对焦虑障碍的神经环路脑像学研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研究表明许多神经疾病和精神疾病患者均存在嗅觉功能异常。近年来关于双相情感障碍 嗅觉功能的研究越来越多,双相情感障碍病理机制所涉及的脑区与嗅觉系统所涉及的脑区在解剖学上 存在密切联系,对双相情感障碍嗅觉功能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其发病机制及早期识别。现对近年来有 关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嗅觉功能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抑郁发作自杀未遂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对抑郁发作自杀未遂患者(自杀未遂组,23例)和抑郁发作无自杀行为患者(无自杀组,24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Beck绝望量表(BHS)和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评定抑郁严重程度、绝望程度及自杀意图的强烈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血清BDNF浓度,并与正常对照者(对照组,30名)比较;对自杀未遂组的血清BDNF浓度与各相关因素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1)自杀未遂组的HAMD24[(37.8±8.7)分]、BHS[(13.0±3.8)分]及SIOSS评分[(18.1±3.9)分]均高于无自杀组[分别为(26.0±6.0)分、(7.5±4.3)分、(12.0±4.0)分;P<0.01].(2)自杀未遂组的BDNF平均浓度[(57 ±16)ng/L]低于无自杀组[(75 ±28)ng/L;P<0.05],无自杀组的BDNF平均浓度亦低于正常对照组[(111±39)ng/L;P<0.01].(3)自杀未遂组的血清BDNF浓度与抑郁发作的病程(r=-0.541)、BHS总分(r=-0.494)、SIOSS总分(r=-0.754)呈负相关(P<0.01-0.05).结论 低水平的BDNF可能是抑郁发作自杀未遂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自杀未遂者相关因素及其临床特点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自杀未遂者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并与正常对照者比较。方法本研究对70名自杀未遂者进行了调查及心理量表和家庭环境量表评定,以70名正常人为对照。结果(1)自杀未遂者中年轻女性多见;自杀方式绝大多数为服药或服毒。(2)两组的家庭环境和邻里关系明显不同,自杀未遂组存在问题较多。(3)自杀未遂组具有焦虑、病态人格和疑心等性格特点。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自杀未遂者存在问题较多,但个体素质因素是自杀未遂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甘肃天水市农村自杀未遂女性的自杀危险因素。方法:对天水市3个县区23个乡镇自杀未遂报告系统2007年6月至2009年1月报告的年龄≥14岁的自杀未遂女性150人(自杀未遂组)及由同一报告者提供的近1年内无自杀行为、年龄、居住地相匹配的正常女性150人(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自编《伤害幸存者研究问卷》和《正常对照者研究问卷》进行自由访谈及问卷调查;分析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结果:自杀未遂组在文盲、人均年收入低、现患精神障碍、有人格障碍、对自杀接受性高、自杀意念强、既往有自杀未遂史、近1个月有过失眠、近1个月因心理问题难以工作、近1年有生活事件、急/慢性应激高、生命质量低、冲动性及攻击性高、家庭亲密性及家庭适应性低、社会支持差的发生率上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χ~2=5.051~71.082,P0.05或P0.001);自杀行为特征为冲动性、服农药、家庭纠纷或为解脱痛苦。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0岁、文盲、现患精神障碍、对自杀接受性高、近1月因心理问题难以工作、近1年有生活事件、急性应激高、攻击性高、家庭亲密性低进入方程。结论:服药是天水市农村女性最常见的自杀方式;年龄40岁、文盲、现患精神障碍、对自杀接受性高、近1月因心理问题难以工作、近1年有生活事件、急性应激高、攻击性高、家庭亲密性低是天水农村女性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