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7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9年中抑郁症状的转归及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本(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164例首次发病住院患者,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中文版(SANS-CV)、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及功能总体评定量表(GAF)对患者在入院时及治疗后9年中每年进行一次评定,并据此计算缓解时间。结果:共139例患者完成随访。从治疗后的第1年起,每年末HAMD总分≥8分的患者所占比例为3.6%~13.7%,治疗后1~9年的HAM D总分均低于入院水平(P0.001)。入组时HAM D总分与治疗后9年中的缓解时间、9次年末的去除焦虑抑郁因子BPRS总分、SANS-CV、CGI及GAF分均无统计学意义相关。结论:经抗精神病药治疗1年之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的抑郁症状迅速减轻,此后在较低水平上略有波动;急性期抑郁症状水平不能预测精神分裂症的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氯氮平、氯丙嗪的疗效与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谷氨酸含量变化间的关系.方法 60例符合条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予以固定剂量的氯氮平和氯丙嗪治疗八周.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进行评定.治疗前及结束时检测血清谷氨酸含量各一次,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血清谷氨酸含量氯氮平组[(114±37)μmol/L]、氯丙嗪组[(111±29)μ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66±62)μmol/L],t值分别是3.02、3.23, P<0.01.治疗后氯氮平组血清谷氨酸含量 [(149±36)μmol/L]较治疗前明显增高(t=5.86,P<0.01),且治疗前后血清谷氨酸含量变化值与SANS总分减分率呈正相关(r=0.502,P<0.01),氯丙嗪组则不.结论氯氮平能影响谷氨酸能系统,这种作用可能与其改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以阴性症状为主(以下简称阴性)或以阳性症状为主(以下简称阳性)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氯氮平治疗前后血清谷氨酸(Glu)含量的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对25例阴性患者和20例阳性患者分别进行固定剂量的氯氮平治疗8周.用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评定疗效.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检测血清谷氨酸含量各1次,与15例健康志愿者血清谷氨酸含量比较.结果治疗前阴性组血清谷氨酸含量[(102±31)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166±62)μmol/l和阳性组[(141±28)μmol/l](P<0.01).治疗后阴性组血清谷氨酸含量[(124±38)μmol/l]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且Glu增高值与SANS减分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590,P<0.001).结论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有谷氨酸功能的低下,阴性症状的改善可能与谷氨酸功能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是否存在认知功能损害,比较各亚型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征。方法 对120例(抑郁症组、双相抑郁组、躁狂组及双相躁狂组各30例)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以下简称患者组)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YOUNG躁狂量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韦氏智力量表、韦氏记忆量表及Halstead—Retain神经心理成套检查(HRB—RC)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2周末评定及比较。对照组为30名正常人。结果 (1)各亚型患者组治疗前WCST操作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分类数、智商(IQ)值、记忆商(MQ)值,以及抑郁症组、双相抑郁组的正确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各亚型患者组治疗第12周末与对照组比较,WCST操作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分类数及MQ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各患者组中,WCST操作的总测验次数、随机错误数、分类数、IQ值和MQ值治疗前与治疗第12周末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与治疗第12周末比较,各患者组中的HRB—RC测验的连线乙、触摸总时间、范畴,抑郁症组中的连线甲,抑郁症组、双相抑郁组治疗前的敲击次数等,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部分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各亚型患者间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糖尿病时血糖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近年来精神分裂症、抗精神病药物与糖尿病的关系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对这一特殊群体糖尿病患者疗效影响因素的研究不多,本文的目的就是寻找影响血糖的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治疗工作提供依据。1 资料1 1 对象:为2 0 0 1年7月在北京回龙观医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1 ] 。1 2 方法:采用:①自编调查表对符合条件者进行相关因素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婚姻、职业、个性) ,精神病情况(精神病期、住院时间、疾病状态、自知力、抗精神病药的使用) ,糖…  相似文献   
6.
氯氮平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氯氮平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经氯氮平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韦氏记忆量表、阳性症状量表、阴性症状量表、简明精神症状评定量表、维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进行评估,观察氯氮平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与精神症状变化的关系。结果治疗后,阳性症状量表、阴性症状量表、简明精神症状评定量表、维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中错误应答数的评估分值显著降低(P<0.01)。维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中的非持续性错误、韦氏记忆量表中的再生、理解评估分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可改善部分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农村居民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为自杀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包括一般健康状况问卷、冲动性和攻击性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等对山东滕州市东郭镇19个村≥15岁的5039例农村居民进行自杀意念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以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农村居民中,9.33%(470/5039)在过去任何时候有过自杀意念(95%CI:8.52%~10.13%),5.39%(299/5039,95%CI:5.28%~6.59%)近1年有过自杀意念.近1年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排列为:近1年慢性压力大(OR=5.61,95%CI:4.04~7.78),攻击性高(OR=2.54,95%CI:1.93~3.35),非现婚状态(OR=2.04,95%CI:1.52~2.76),生命质量低(OR=1.86,95%CI:1.40~2.48),女性(OR=1.76,95%CI:1.34~2.32),自我感觉经济状况差(OR=1.70,95%CI:1.29~2.25),认识的人中有自杀(OR=1.53,95%CI:1.17~1.99),家庭亲密度低(OR=1.38,95%CI:1.06~1.80).结论 农村居民自杀意念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慢性压力大、攻击性高、非现婚状态是近1年自杀意念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应根据其危险因素制订有针对性的干预计划.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自杀未遂者再自杀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115例住院自杀未遂者出院后18个月、3年、5年、6年进行4次随访.结果 115例自杀未遂者中6年内21例再次出现自杀行为(18.3%),其中自杀死亡5例(4.3%).21例再次自杀者平均年龄(44.2±14.3)岁,13例有精神障碍(61.9%),8例既往(入院前)有自杀未遂史(38.1%),与94例无再次自杀行为者比较,两组在年龄(t=3.42)、精神疾病(χ2=11.20)、既往自杀未遂史(χ2=24.18) 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仅既往自杀未遂史(P<0.01,OR=10.21,β=2.32)进入回归方程.115例自杀未遂人群总的随访时间为723.55人年,以此推算6年内该组自杀未遂者群体年人均自杀死亡率为0.7%,年人均自杀未遂率为2.2%,年人均自杀行为率为2.9%.结论 部分自杀未遂者会再次出现自杀行为,而既往有自杀未遂史和有精神障碍的自杀未遂者更易再次发生自杀行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谷氨酸含量的影响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60例符合条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给予固定剂量的利培酮、氯氮平和氯丙嗪治疗8周。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定临床症状。治疗前、后各检测血清谷氨酸含量1次,同时检测15例健康志愿者血清谷氨酸含量作为正常对照值。结果治疗前血清谷氨酸含量利培酮组[(107±29)μmol/L]、氯氮平组[(100±30)μmol/L]、氯丙嗪组[(105±26)μ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66±62)μmol/L],P<0.01。治疗后血清谷氨酸含量利培酮组[(146±47)μmol/L]和氯氮平组[(141±32)μmol/L]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且治疗前后血清谷氨酸含量变化值与SANS总分减分率呈正相关,氯丙嗪组则不同。结论利培酮、氯氮平能影响谷氨酸能系统,这种作用可能与其改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氯氮平对血清谷氨酸(Glu)含量的影响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30例符合条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以固定剂量的氯氮平治疗.共观察8周,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评定疗效,治疗胶与治疗结束时检测血清谷氨酸含量,以健康志愿者15例淡对照组,结果:患者组基础血清谷氨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经氯氮平治疗后血清谷氨酸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基础力 谷氨酸含量与SANS总分呈负相关,SANS总分减分值与治疗前后血清谷氨酸含量变化值呈正相关.结论:氯氮平改善阴性症状的作用可能部分是通过改变血清谷氨酸含量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