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本文从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和中药知识产权等4个方面概述了中药产业的现状。作者认为:中药材生产在建立GAP基地,保证药材的质量的同时,应采用先进的生物工程技术开辟中药材生产的新模式;中药工业应引入先进制剂技术中药,以生产出“三效”、“三小”、“五方便”的现代中药;药材专业市场的规范管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中药商业应实行代理制模式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中药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应从专利、商标、著作权等多方位着于,构建中药知识产权的立体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2.
中药应用历史悠久,近现代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中药在某些方面还有不完善的地方。笔者从中药性能、中药配伍、中药资源方面的不足,提出一些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4.
张伯礼代表:促进大中药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清波 《光明中医》2010,25(5):853-853
<正>[本刊讯]"近十年来,在中药现代化的推动下,中药工业及相关产业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了大中药产业,它涉及中药农业、中药商业、中药保健品、中药食品、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药的概念,正确处理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方法:以科学发展观来认识与对待中药,促进中药的创新与发展。结果:转变观念,树立创新中药理念,有利于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结论:创新中药有利于中医药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药的概念,正确处理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方法:以科学发展观来认识与对待中药,促进中药的创新与发展。结果:转变观念,树立创新中药理念,有利于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结论:创新中药有利于中医药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层医院中药的使用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德斌 《河南中医》2007,27(4):80-8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年深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类回归自然,活出健康的呼声日趋增高。中药在医疗中的预防保健优势逐渐受到人们青睐。然而,由于中药的使用必须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整体发展水平滞后,影响了中药的标准化、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所以我们必须对中草药使用现状进行分析,并加以改正。  相似文献   

8.
中药现代化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方圣鼎  陈仁通  韦璧瑜 《中草药》2007,38(5):641-646
中药现代化就是将中国传统医药的优势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继承传统,走出传统,走向现代。中医药的优势在于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因人而异和复方用药,弥补了西方医学在诊治上的不足之处,这在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上具有导向性的作用。由于西方医学对治疗疑难症和抗衰老上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使人们对中医药需求增加,中西医优势互补的新医学体系将会逐步形成。从研发中药的角度,对传统中医药理论、整理和规范中药材及中药市场、中药炮制、微量元素测定、质量控制、制剂工艺、生物技术及专利保护等方面来探讨中药现代化,实现对传统中药的超越,把传统中药提高到现代药学的水平,能被国际社会所接纳,造福于全人类。  相似文献   

9.
中药炮制是中华民族的诸多医药学家通过二千余年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对药物的深入研究,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需要和药物的自身性质,对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矿物等采用净选、切制、炒法、炙法、煅法、蒸煮、焊法、发酵、发芽等方法加工处理后,使其药性发生适合临床应用的变化,从而发挥药物其针对某种病证的特殊疗效。清代张仲岩认为炮制在中医药学中非常重要,他说:“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则汤方无准而病症无验也。可见,中药炮制在我国中医药发展和临床应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药质量问题长期困扰着我们,阻碍着中医的发展。要解决中药的质量问题.应该找准影响中药质量的原因.分析影响中药质量的相关因素。本文着重从中药的命名、基源、产地、采收、炮制、配方、煎制、贮运和其它等九个方面论述了影响中药的有关因素。认为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非常之多.涉及的面很广,有历史的原因、有管理方面的原因、有从业人员认识上的原因、也有其它有待研究需要加以克服的原因......。提高中药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对此我们应该要有足够的认识,要加强中药质量的研究,改善管理,为振兴中医,脚踏实地地做好"稳定中药质量"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1.
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士必备的技术,其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危机患儿的痛苦乃至生命,掌握这门过硬的技术,尽量做到一针见血,是儿科护士的天职,也是衡量合格护士的标准之一。本人从事儿科护理工作已多年,现将这方面的体会做一报告。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伤寒与温疫的证治特点、《伤寒论》与《温疫论》的篇章结构、张仲景与吴又可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现代医学对出血热与鼠疫的认识,梳理热病证治的发展历史与脉络。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这一中医经典著作,指导临床,疗效显著,活人无数,尤其是对外感热病的发展影响颇深.伤寒学派是以研究或阐述张仲景《伤寒论》辨证论治及理法方药为中心的医学学术群体,该学派学术璀璨,连绵千年.现就以古代此派的形成、发展、争鸣3个阶段进行初步探析,认为其形成于晋唐,发展于宋元,争鸣于明清.  相似文献   

14.
根据“穴位组学概念”的提出,针对针刺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目的在于揭示针刺的生物学基础,阐明针刺的科学性,并对相关针刺处方进行优化,围绕临床针刺治疗手段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标准化与规范化研究,实现针刺科学机理转化为实际应用,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中药蛇床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姜涛  李慧梁 《中草药》2001,32(2):181-183
概述近年来有关蛇床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的近20年间,是新时期仲景学说研究队伍的形成———发展期。在这一时期,对《伤寒论》原著的注释和校正工作,揭开了新中国教材编写的序幕;对《伤寒论》中一些有代表性问题或关键性字词的考订,是一个特点;对《伤寒杂病论》方法论的研究,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特点。此外,这一时期,对六经的研究逐渐深入;对方证的研究仍是热门话题;对伤寒方中用药规律的研究出现热潮;对张仲景治疗方法原理的研究开始活跃;比较性研究热度不减;专题性研究渐成趋势。  相似文献   

17.
近百年来,公开发表的研究《伤寒论》的学术论文约3万篇,内容涉及张仲景生平事迹、《伤寒论》版本传承、《伤寒论》学术思想和临床应用研究等多个方面。民国时期是近代仲景学术研究的萌芽——发动期,这一时期的文章具有以下时代特点:①期刊和作者群有明显的地域和社团性;②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向;③研究空间不断扩大;④学术争鸣空前活跃。  相似文献   

18.
变应性鼻炎研究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理、流行情况、实验及试验研究、中医药治疗、针灸治疗、治疗前景的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并提出从辨证指标入手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七情学说实验研究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近年来有关中医七情学说的实验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评述。指出实验研究对七情学说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并着重对今后开展七情学说实验研究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七情学说实验研究所涉及的动物模型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喘证的一般护理注意调整病室环境、体位与休息、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饮食护理、情志护理;根据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同病异护、异病同护,实施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保障治疗措施的实施,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