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7 毫秒
1.
目的了解麻风患者延迟确诊的时间以及至确诊时的疾病经济负担情况,为采取相应的防治策略提供有利依据。方法对浙江省近年来发现的麻风病人且完成了相应的联合化疗疗程的对象使用自行研制的麻风病人疾病负担调查表,由经培训的麻风专业防治医生进行调查。结果 33例调查对象确诊时间平均为34.65±4.85个月,发病至确诊时在各级医疗机构平均诊疗次数为6.9次;直接经济负担平均为3 088.7士140.1元;间接经济负担为584.1士111.2元。不同型别的患者发病至确诊时经济负担:6例浙江省BP患者在各级医疗机构就诊次数平均为6天,误工天数平均为4.3±1.5天;而27例MP患者就诊次数平均为8.5天,误工天数浙江省(18例)的误工天数为6.5±1.2天,外省务工人员(9例)误工天数为3.9±1.1天。结论在麻风低流行状态下,麻风患者诊断时间较长以及在疾病诊疗过程中所承担的经济负担比较重,因而应对医务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以提高医务人员的麻风诊断水平,减少误诊的发生;同时,也要加大向社会宣传麻风知识的力度,促进患者及时主动就医,以降低麻风患者误诊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2.
为充分发挥基层麻风防治人员及防治网络的作用,争取早日消灭麻风病,本文对基层麻风村院的工作重点及为适应新的麻风防治措施,改革基层麻风村院现行的管理体制提出如下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麻风患者延迟发现对患者残疾的影响,为麻风防治及残疾康复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年5~6月由麻风防治人员采用麻风病新发现和复发病例个案报告卡及麻风患者残疾调查表对浙江省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确诊的麻风现症患者和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的麻风治愈留院者两组人群的发病时间、确诊时间以及残疾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并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被调查的两组人群中:麻风治愈留院患者的确诊时间为(69.51±8.36)月,导致的残疾率为96.51%,83例麻风现症患者的确诊时间为(35.96±6.05)月,导致的残疾率为26.51%,麻风患者延迟发现对畸残有明显影响(χ2=87.97,P〈0.01);麻风现症患者2年内被确诊的比2年以上才确诊的残疾比例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P〈0.05);麻风现症患者型别上比较:多菌型(MB)确诊时间比少菌型(PB)长(t=12.14,P〈0.01),但两者在畸残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P〉0.05)。结论麻风患者延迟发现对畸残有明显影响;麻风现症患者2年内被确诊的比2年以上才确诊的残疾比例要低。在麻风低流行状态下,应对医务人员进行有效地培训以提高医务人员的麻风诊断水平,减少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麻风留院者心电图情况,于2004年6~7月对我院127例麻风治愈留院患者进行了心电图检查,为麻风患者老年性疾病的预防和临床诊治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我院127例留院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其中男109例,女18例,年龄41~85岁,平均(69·6±10·1)岁。检查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16例麻风足底溃疡患者实施6个月的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麻风足底溃疡治疗护理的程序化与标准化,溃疡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明显增强,也减少了溃疡治疗中的焦虑紧张情绪。患者对于溃疡预防治疗知识知晓率实施前较高者仅有3例,6个月后16例患者均十分知晓相应的知识。16例麻风溃疡患者6个月临床护理路径完成后评价,溃疡愈合12例,显著进步4例,溃疡愈合率75%。其中的9例单纯性溃疡全部愈合。建议麻风病院在麻风溃疡治疗中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进行管理,并进一步探索实践经验,完善溃疡临床护理路径的内容,为制定全国性的统一的麻风病院足底溃疡临床护理路径标准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浙江省2012年麻风足底溃疡病原菌感染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本所住院部部分麻风足底溃疡患者溃疡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及耐药鉴定. 结果 64例足底溃疡患者病原菌培养56例阳性,占87.5%,其中48例为1种病原菌(85.71%);6例为2种病原菌(10.71%),2例为3种及以上病原菌感染(3.58%).最常见的感染病原菌依次为奇异变形杆菌(29.9%)、金葡菌(17.9%)、绿脓杆菌(9.0%)、摩根摩根菌(7.5%)、类白喉杆菌(6.0%)和粪产碱杆菌(6.0%).药敏试验表明无论革兰阳性菌还是革兰阴性菌对大多数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均较高,但对于高档抗生素如万古霉素、头孢他啶、头孢噻肟、舒普深、亚胺培南、氨曲南尚保持较高的敏感性. 结论 麻风病足底溃疡病原菌感染比较常见,对于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增加,建议在临床使用抗生素时应重视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发生,并配合以溃疡足的制动休息.  相似文献   

7.
手术加中药外敷治疗麻风足底溃疡临床分析滨海县皮肤病防治所张德品麻风足底溃疡为一顽固难治慢性疾患,是麻风病防治工作中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探索对其治疗方法,求得较高的治疗,我所自1993年起用手术加中药液外敷法治疗该病患者25例,疗效满意。现将方法...  相似文献   

8.
护理干预对麻风病足底溃疡的预防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有效预防麻风病足底溃疡的最佳时机与方法。方法将252例患者分为A、B、C三组,分别于足底溃疡发生前期、发生期和发生后期进行护理干预并随访12~48个月,观察干预前后足底溃疡的发生率。结果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后足底溃疡的发生率明显下降,A组仅1例发生足底溃疡,B组、C组足底溃疡发生率分别下降了69.14%和46.7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麻风足底溃疡的发生,早期指导患者进行预防教育,掌握自我护足的方法是有效预防麻风足底溃疡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5岁以下儿童肺炎的医疗费用进行调查分析,为减轻患儿家庭及社会的直接经济负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患儿疾病及住院费用信息,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儿男∶女为1.46∶1,0~1岁组患儿最多,共574例,占44.15%;94.39%患儿转归为痊愈;患儿入院诊断和出院诊断均以支气管肺炎为主;医疗费用全自费1 062例,占81.63%;药费所占比例最高,占40.84%;平均住院费用为1 647.45元;平均住院日为8.60 d,日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为201.88元,人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为1 647.45元。结论通过提高儿童参保率,控制药费,减少住院天数,提高家长防病意识及肺炎疫苗的推荐使用将有利于减少5岁以下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例的直接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2002年麻风患者生存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贵州省近年来麻风患者及治愈者的婚姻状况、劳动生活能力、经济收入等生存状况。方法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方法,对全省所有登记病例进行入户调查,并填写全国统一的调查表。结果13034例调查对象中,农民占91.19%,<18岁学龄人群仅有13.01%现在学校就读;12816例达到法定婚龄的患者,其中男性未婚率明显高于女性,麻风村内患者又明显高于家庭治疗患者(P<0.01)。村内患者劳动能力丧失、生活不能自理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家庭治疗患者。麻风患者人均年收入仅为全省农村的1/2,全国农村的1/4。结论贵州省麻风患者的生存状况令人堪忧,尤以麻风村为甚,政府有关部门应建立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体系和救助体系,并对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减少社会对麻风的恐惧与歧视,才能使其真正重返社会。  相似文献   

11.
宁波市2011年手足口病经济负担估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2011年宁波市手足口病流行期间患者的经济负担情况。[方法]2011年宁波市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在医疗机构随机选择手足口病门诊病例、普通住院病例及重症病例,采用问卷调查及医院收费系统查询相结合的方法,收集患者就医的直接及间接费用。[结果]共调查手足口病门诊病例56例,普通住院病例42例,重症病例68例。门诊病例人均花费1005.30元,其中直接费用686.39元,间接费用318.91元。普通住院病例人均花费3303.00元,其中直接费用2770.12元,间接费用532.88元。重症病例人均花费7866.35元,其中直接费用6598.57元,间接费用1267.78元。估计2011年宁波市手足口病经济负担合计达1 522.04万元。[结论]手足口病经济负担较重,需要加强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平价产房临床路径实施效果,为产妇选择最佳的医疗管理模式。方法将2008年9月-2009年3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127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临床路径(CP),另一组继续采用传统的诊疗方法。比较两组间的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顾客满意度。结果实施临床路径后,产妇的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平均住院费用下降,顾客满意度明显提高,两组比较皆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平价产房临床路径后.有效控制了产妇分娩的医疗费用减轻了群众住院负担。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槐荫区手足口病经济负担。方法选取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2012年槐荫区报告的手足口病例,采取问卷调查及医院收费系统查询相结合的方法,收集病例就医过程、相关费用和医疗保险等信息,估算手足口病例经济负担。结果共调查手足口病门诊病例125例,住院病例57例,重症病例3例。门诊、住院、重症直接医疗费用的中位数分别为800、4 290、21 914元,直接非医疗费用的中位数分别为80、200、150元,间接经济损失的中位数分别为585、1 170、1 421元。2012年槐荫区手足口病总体经济负担为297.13万元,其中直接经济负担193.84万元,间接经济损失103.29万元。参加至少一种医疗保险的病例占75.14%,医疗保险可为门诊、住院、重症分别减轻0.00%、28.92%和21.83%的直接医疗费用。结论手足口病给患者和社会造成了较重的经济负担。提高医疗保险覆盖率、扩大可报销费用范围、减少住院比例将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控制和降低发病率,才能有效减轻手足口病对社会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碳青霉烯类耐药与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经济损失的差异,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感染防控的认识。方法以某三甲医院2012年10月—2018年9月重症医学科(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其感染的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敏感结果分为CRAB组和碳青霉烯类敏感鲍曼不动杆菌(CSAB)组,将两组患者按照配对标准1∶1配对,采用配对秩和检验分析两组患者的直接经济损失。结果最终匹配成功46对,CRAB组住院总费用中位数为179 192元,CSAB组为82 314元,两组差值为96 878元;CRAB组住院日数中位数为49 d,CSAB组为27 d,两组差值为22 d;两组患者住院总费用、住院日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RAB医院感染患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西药费(29 246元)、材料费(19 465元)和治疗费(12 872元),占直接经济损失费用的63.6%。结论 CRAB医院感染导致患者住院日数延长,住院费用增加,因此降低CRAB医院感染发生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医院感染经济损失的1:1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1,他引:4  
目的为准确了解医院感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调查医院感染的直接经济损失,共101对。结果病例组的总医疗费用平均为5989元,对照组的总医疗费用平均为3327元,增加了2615元。不同科室中以肿瘤科医院感染经济损失最高,平均增加7389元;感染部位以伤口感染增加费用最高,平均增加3232元;多部位感染比1个部位感染医疗费用增多,平均每例增加费用1549元。101例感染者中,其平均住院天数为26.29天,比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15.15天高出11.14天。结论医院感染将会使患者负担加重、增加医务人员工作量、降低病床周转率、医院收入下降,故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将获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直接与间接经济损失。方法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方法回顾性调查某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神经外科手术病例,采用中位数进行描述,Wilcoxon配对秩和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24对感染与对照病例。感染组住院总费用(79 066.66元)与对照组(36 139.03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50,P0.001)。感染组较对照组西药费每例平均增加21 409.11元(抗菌药物费用为12049.90元),占每例总增加费用的49.87%。医院因手术部位感染导致平均住院日的延长而间接损失2 569.58元,患者间接损失的误工费为752.05元。每发生一例手术部位感染,平均造成的总经济损失为46 249.26元。结论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延长患者住院日,给医院和患者均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广东省病毒性肝炎患者住院费用构成,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4-5月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的病案资料,对不同型别肝炎的分布进行统计推断,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病毒性肝炎的次均住院费用为17 045.77元,其中戊型肝炎费用最高,为20 452.08元,其次为乙肝(20 047.24元)、丁肝(11 584.11元)、丙肝(9 158.56元),费用最低为甲肝(8 258.35元);药品费在住院费用中占最大比例,为57.5%(9 806.82元),其次为检查费19.9%(3 393.91元);住院天数、户口性质、支付方式、诊断分类均对住院费用均有影响。结论有效预防、合理缩短住院天数、控制药品费用可降低肝炎病人的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中国缺少全国性乙型肝炎(乙肝)相关疾病经济负担研究,本病的社会经济危害未能阐明,乙肝防治经济学评价缺乏关键参数;本研究旨在获得我国不同地区乙肝相关疾病患者住院期间及年均直接、间接和无形费用。方法 选取中国12个地区的传染病专科医院和综合性医院,采用时间阶段连续病例整群抽样法,对住院治疗的乙肝相关疾病患者进行调查。直接费用包括直接医疗和直接非医疗费用;间接费用采用人力资本法,分地区按城镇和农村人口计算患者和陪护人误工费;无形费用采用支付意愿法。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直接和间接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全国12个地区共调查医院27所,有效调查样本4 718例,总应答率为77.7%。按住院期间计算,平均住院29.2(27~34)d,例均费用16 832.80元,药费(10 365.10元)占比(61.2%)最高;直接和间接费用分别为18 336.10元和4 759.60元,二者之比3.85:1,直接和间接费用高低与乙肝严重程度相一致。直接医疗费用为17 434.70元,高于直接非医疗费用(901.40元);直接医疗费用中,住院费高于门诊费和自购药费;直接非医疗费用中,旅费最高。间接费用中,患者误工费(3 832.50元)高于陪护人误工费(927.20元)。直接和间接费用合计高低依次为肝移植、重型乙肝、原发性肝癌和失代偿期肝硬化,而急性乙肝、代偿期肝硬化和慢性乙肝(CHB)较低。直接和间接费用共同影响因素为医院级别高、乙肝相关疾病严重、城市户籍、使用抗病毒治疗、住院天数多、家庭收入高。按1年计算,年均门诊和住院3.74次和1.51次,年均直接、间接和无形费用分别为30 135.30元、6 253.80元和44 729.90元,合计总费用为81 119.00元;直接、间接和无形费用的构成比分别为37.3%、7.7%和55.0%。年均直接费用中,住院直接费用(26 074.20元)高于年均门诊费(4 061.10元),年均直接医疗费用(28 402.80元)远高于年均直接非医疗费用(1 732.50元)。年均间接费用中,门诊和住院间接费用分别为763.60元和5 490.10元。年均无形费用以肝癌最高,肝硬化和CHB次之,重型乙肝和肝移植均较低,急性乙肝最低。结论 乙肝相关疾病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经济负担,患者更多的依赖医疗服务,非医疗服务费用较少;采取有效治疗策略,遏制乙肝相关疾病的恶化,将会收到显著的经济效益;乙肝相关疾病对人群心理健康的影响,可用无形费用给出经济学表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