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应用多普勒超声观测胎儿门静脉及脐静脉分支的血流改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胎儿循环是一个较复杂的过程,本文对胎儿门静脉及脐静脉分支的超声解剖及血流动力学进行详细的研究。1 材料与方法应用EUB565A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多普勒取样容积2mm,检查50例妊娠28~38周正常单胎孕妇。胎儿羊水、胎盘、胎心、脊柱等皆为正常声像。11 胎儿脐静脉分支的扫查方法 首先探及胎儿的胎盘,找出脐带的脐静脉始端,延此循至胎儿腹环。胎儿静止时于胎儿上腹部中线矢状切面,沿脐静脉向头侧追踪其未端,再显示出右心房的图像,可见静脉导管管腔连接于脐静脉与下腔静脉间,为长度18~23cm,宽度2~3mm喇叭…  相似文献   

2.
孕妇,26岁,初孕。因停经5个月来院检查胎儿发育情况。使用3.5MHz探头,常规腹部超声扫查示:脐左探及一完整胎儿头颅光环,双顶径约4.7cm,胎心搏动规律,脊柱四肢排列规整,胎盘位于子宫后壁,羊水量最深处约8.6cm,于羊膜囊内,孕妇脐右下探及一约...  相似文献   

3.
<正>病例1孕妇23岁,孕1产0,停经28周。超声检查示:胎儿颜面部﹑脊柱、胸部﹑四肢﹑胎盘﹑羊水均未见异常。胎儿腹部横切面于脐孔处见脐静脉未进入肝脏,腹部横切面及矢状切面均未显示脐静脉及静脉导管回声,胎儿膀胱右侧可见脐动脉及脐静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胎儿单脐动脉合并心血管畸形的价值.方法 35例单脐动脉胎儿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于胎儿腹部横切面、胸腔横切面、四腔心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右室流出道切面、主动脉弓及动脉导管弓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及静脉切面全面探查胎儿心脏结构.结果 单纯性单脐动脉即心脏结构完全正常28例;合并胎儿心脏结构异常7例,其中有明显血流动力学意义的严重畸形4例;无明显血流动力学意义的轻度异常3例.结论 产前诊断为单脐动脉的胎儿应进行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正正常脐带一端连于胎儿腹部脐轮,另一端附着于胎盘胎儿面(多附着在胎盘中央或偏心性附着)。脐带血管前置是指脐带附着于胎膜上,脐带血管通过羊膜与绒膜间进入胎盘,当胎膜上血管跨过宫颈内口位于胎先露前方时称前置血管。如胎膜破裂,位于胎膜上的血管破裂出血时,容易导致胎儿死亡,是产科危急征兆。1病例介绍孕妇,李xx,28岁,孕9产0孕39周不规则腹痛2小时,于2014年10月12日5时入院,胎心率(FHR)136~142次/分,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及探讨不同孕周脐带绕颈胎儿脐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5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58例脐带绕颈胎儿为观察组,并以58例正常胎儿为对照组,将两组胎儿的脐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进行比较,并比较观察组中不同孕周胎儿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胎儿的脐动脉及大脑中动脉PI、RI及S/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胎儿,而观察组中孕周37周以上者检测结果则高于28-36周的胎儿,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同时分析检测指标与脐带绕颈的相关性。结论:脐带绕颈胎儿与正常胎儿脐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存在明显差异,且不同孕周脐带绕颈胎儿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其与脐带绕颈有密切的关系,对于胎儿预后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脐动脉栓塞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5年1月-2019年5月在本院超声检查发现一支脐动脉栓塞,并于本院分娩或引产共7例胎儿的超声图像及妊娠结局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胎儿20-24周超声检查均为双脐动脉,均于28周后(28-30周)发现一支脐动脉栓塞,并于分娩后诊断脐动脉血栓,4例于分娩后诊断脐带过度扭转。超声表现其中4例为一支脐动脉内可见实性回声改变。1例为一支脐动脉内径减小继发脐动脉栓塞, 2例28周后超声诊断为单脐动脉,未显示脐动脉内血栓。5例活产,其中3例早产;2例胎死宫内。4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3例胎儿大小符合孕周。结论:脐动脉栓塞胎儿并发症和病死率高,严重影响胎儿预后,与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孕晚期超声检查应高度警惕有无脐动脉栓塞的发生,一经确诊,密切监测胎儿情况,及时终止妊娠,能有效地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并改善预后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脐动脉闭塞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超声检查发现一支脐动脉闭塞并于我院分娩或引产的7例胎儿,分析其超声图像特征及妊娠结局。结果 7例胎儿孕20~24周超声检查均为双脐动脉,均于孕28~30周发现一支脐动脉闭塞,并于分娩后诊断为脐动脉血栓,其中4例于分娩后诊断为脐带过度扭转。超声表现为:4例为一支脐动脉内可见实性回声改变;1例为一支脐动脉内径减小继发脐动脉闭塞;2例误诊为单脐动脉。妊娠结局:5例活产,其中3例早产;2例胎死宫内。4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3例胎儿大小符合孕周。结论产前超声检查是发现和诊断脐动脉闭塞的主要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产前超声在胎儿永久性右脐静脉和合并畸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本院开展产前超声检查的12200例孕妇作为实验对象,检测并分析胎儿永久性右脐静脉率及胎儿合并畸形情况、PRUV胎儿脐血流S/D值、具体羊水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所有胎儿中,检出患有永久性右脐静脉的胎儿有62例,检出率为0.50%,62例永久性右脐静脉的胎儿中孤立性永久性右脐静脉有46例,检出率为74.19%;16例胎儿合并相关畸形。孤立性永久性右脐静脉与合并畸形胎儿的脐血流S/D值、具体羊水情况及妊娠结局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胎儿永久性右脐静脉和合并畸形胎儿开展及时的产前超声检查,可明显的改善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而预防胎儿畸形提供良好的检查依据。  相似文献   

10.
脐带是连接于胎儿胎盘之间索条状结构,长均40-60cm.粗约1.5—2.0cm。含一脐静脉、两条脐动脉,血管周围为华通纸胶.通过脐血管将氧气及营养物质送入胎儿体内.同时又将胎儿产生的CO2及代谢物质自脐血管经胎盘渗出体外由母体排出。在分娩期若脐血管受压,血流受阻,或因其他因素使胎儿循环发生障碍,可致胎儿窘迫或围产死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胎儿单脐动脉产前超声表现及伴发先天异常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产前检查发现单脐动脉的121例胎儿的超声表现、合并其他异常及脐动脉缺失的侧别进行分析。 结果单脐动脉胎儿超声特征:(1)121例单脐动脉胎儿产前二维超声横断面扫查时膀胱周围左侧或右侧仅见1条脐动脉。(2)胎儿单脐动脉检出结果:121例单脐动脉胎儿中左侧脐动脉缺失59例(48.8%,59/121),右侧脐动脉缺失62例(51.2%,62/121),左侧与右侧单脐动脉的检出率相近。(3)合并先天异常:121例单脐动脉胎儿中合并其他先天异常16例,以心脏异常占多数(43.8%,7/16),包括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永存左上腔静脉,主动脉弓发育不良,右位主动脉弓,右心房、右心室增大。其中右侧脐动脉缺失胎儿合并其他先天异常的检出率(68.8%,11/16)高于左侧脐动脉缺失的胎儿(31.3%,5/16)。 结论单脐动脉胎儿左侧与右侧脐动脉缺失的检出率相近,但右侧脐动脉缺失合并先天异常的胎儿多于左侧脐动脉缺失的胎儿。  相似文献   

12.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脐带位置异常和预测胎儿窘迫的意义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本文对64例胎儿脐带位置异常于产前进行了CDFI检查和脐动脉血流速度比值(S/D)测定。CDFI诊断脐带绕颈的准确率为96.8%,对脐带缠绕肢体和隐性脱垂未能提出诊断。64例中合并胎儿窘迫29例,S/D值()2.89±0.57,与无胎儿窘迫组有显著差异(P<0.05);对比了胎儿窘迫组产式与胎儿结局的关系。提示脐带位置异常是发生胎儿窘迫的潜在因素,CDFI联合脐动脉血流S/D值检测是衡量其对胎儿危害程度的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82岁,因腹痛12h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d出现脐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伴恶心。无呕吐、腹胀,并排粘液便一次,量少。体格检查:脐周及上腹部腹肌稍紧张,有压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胎儿脐动脉及脐静脉内径的正常参考值,作为脐血管内径异常时的诊断参照指标.方法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测量346例中晚孕期正常胎儿脐动脉及脐静脉内径,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初步得出中晚孕期各孕月正常胎儿脐动脉及脐静脉内径的参考值范围.脐动脉及脐静脉随着孕周增加而增长,其内径与孕周呈高度正相关(脐动脉r=0.815,脐静脉r=0.906,P均=0.000),而脐带动脉与静脉内径比值与孕周呈负相关(r=-0.455,P=0.000).脐动脉与脐静脉两者间呈明显正相关(r=0.893,P=0.000).结论 正常胎儿脐动脉及脐静脉内径的变化遵循胎儿发育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脐绕颈胎儿脐动脉 (UA)及大脑中动脉 (MCA)的血流参数 ,为临床判断胎儿脑供血情况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比较 44例脐绕颈剖腹产胎儿与 61例脐绕颈自然分娩胎儿的脐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血流多普勒参数 ,以RI及VP为分析指标。结果 该两组脐绕颈胎儿UA的RI及VP有显著性差异 ,MCA的RI有显著性差异 ,剖腹产胎儿MCA的血流特点为阻力增高 (RI 0 67± 0 0 2 )。结论 脐绕颈胎儿MCA的血流阻力增高 (RI >0 65 )应作为剖腹产术的临床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应用DE测量脐动脉血流速度,以探讨胎儿脐血管血流动力学特征及其与胎龄的关系。研究对象包括56例16~40孕周的正常胎儿和4例过期胎儿,根据胎龄分为4组。应用PDE测量脐血管最大血流速度。测量指标包括:脐动脉血流收缩加速时间(AT)、最大速度(VS)、舒张末速度(VD、VS/VD)。结果显示:(1)在所有胎儿中均获得满意的脐动脉血流频谱,成功率为100%。(2)60例胎儿的脐动脉均呈现明显的动脉特征:血流速度于收缩早期迅速上升,达峰值后迅速下降,在下降肢上出现拐点,此后下降速度明显减慢,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仍高于零位线。因而,血流持续整个心动周期。(3)正常胎儿的脐动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孕晚期(孕37周后)胎儿脐血流频谱和脐带缠绕血流频谱的特点.方法 对孕37周后的胎儿脐血流和脐带缠绕脐血流进行动态频潜监测.结果 孕37周后正常胎儿的脐动脉平均血流速度〈19cm/s,脐静脉血流速度〈10cm/s.脐带绕颈及发生在其它部位缠绕者,脐动脉平均血流速度〉21cm/s,脐静脉血流速度〉11cm/s(P均〈0.05).结论 当孕晚期发生胎儿脐带缠绕(含脐带绕颈)、特别是大于1周时,脐动脉、脐静脉血流速度加大,与自然飘浮于羊水中的脐血流速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母体子宫动脉和胎儿脐动脉评估晚发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血流动力学,预测不良围产儿结局。方法选取晚发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孕妇169例(病例组)和58例同期分娩正常孕妇(对照组),于产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检测孕妇子宫动脉和胎儿脐动脉的搏动指数,比较两组动脉血流动力学异常及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再根据病例组孕妇子宫动脉和胎儿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异常情况,分为子宫动脉和脐动脉均正常(A组,99例);子宫动脉异常,脐动脉正常(B组,28例);子宫动脉正常,脐动脉异常(C组,17例);子宫动脉和脐动脉均异常(D组,25例),比较各亚组子宫动脉和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和妊娠结局。结果晚发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孕妇中胎儿宫内窘迫所致急诊剖宫产、早产、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子宫动脉血流异常及脐动脉血流异常发生率分别为48.5%、39.6%、31.4%、35.5%、31.4%及21.9%,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病例组中,A组和D组胎儿宫内窘迫所致急诊剖宫产、早产、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及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发生率分别为28.3%和96.0%、20.2%和92.0%、14.1%和76.0%、17.2%和80.0%(均P0.05);B、C组居A、D组之间,且B组高于C组(P0.05)。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晚发型胎儿生长受限孕妇的子宫动脉和胎儿脐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是了解围产儿预后的有效监护手段;子宫动脉和脐动脉均异常可提示妊娠合并症增加和围产儿结局不良。  相似文献   

19.
多普勒超声检测脐动脉血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丹曦  孙平  郭艳霞 《实用医学杂志》2004,20(11):1284-1285
目的 :探讨脐动脉血流频谱异常的相关因素及与围产儿结局的关系。方法 :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 3 98例晚期妊娠妇女的胎儿脐动脉血流 ,对 112例脐动脉血流频谱异常 (S/D >3或脐动脉舒张末期血流缺失 )的母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评估产生脐动脉血流频谱异常的相关因素 ,并比较脐动脉血流频谱异常组与正常组 (2 86例 )的围产儿结局。结果 :脐动脉血流频谱异常与妊高征、羊水过少、脐带异常、胎儿畸形、过期妊娠和胎盘异常有关 ;脐动脉血流频谱异常的孕妇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及围产儿病死率增加。结论 :运用多普勒超声对胎儿脐动脉血流进行检测 ,可监测胎儿宫内情况 ,并对围产儿结局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0.
系统超声诊断单脐动脉类型及伴发胎儿畸形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系统超声在产前诊断单脐动脉类型及伴发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单脐动脉的形态结构、血流信号特征、类型及伴发胎儿畸形,并与产后结果及病理学检查对照。结果(1)系统超声诊断单脐动脉及其类型,准确率为100%;(2)系统超声诊断伴发胎儿畸形与产后及病理对照符合率为85.2%;(3)单脐动脉中57.4%伴发其它系统畸形,以多发畸形为主;(4)单脐动脉中,右脐动脉缺失型常见,占63.8%;右脐动脉缺失型伴发畸形率较高,为76.7%。结论系统超声能准确诊断单脐动脉类型及伴发胎儿畸形,能对单纯性单脐动脉的胎儿进行动态观察随访和监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