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研究淫羊藿苷对尾悬吊模拟失重大鼠骨丢失的影响。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阿仑膦酸钠组(2.0 mg/kg)、淫羊藿苷组(30 mg/kg),每组10只。大鼠灌胃给药6周,每周称重1次,从第3周开始,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均给予尾悬吊处理。6周后,ELISA法检测大鼠相关骨代谢标志物水平;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大鼠骨密度;三点弯曲力学实验分析大鼠股骨生物力学性能;Micro-CT扫描仪观察大鼠股骨形态结构特性并对骨小梁进行三维重建,测定相关空间结构参数;Schr9dinger Maestro 12.8软件将阿仑膦酸钠、淫羊藿苷分别与BMP-2、OPG、RANK、RANKL蛋白进行分子对接;Western blot法检测股骨组织BMP-2、OPG、RANK、RANKL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淫羊藿苷组骨吸收相关标志物水平降低(P<0.05,P<0.01),骨形成相关标志物水平、骨密度、股骨骨应力、弹性模量及最大载荷、股骨组织BMP-2和OPG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淫羊藿苷较阿仑膦酸钠与骨代谢蛋白对接更好,更易发生作用。结论 淫羊...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初步观察淫羊藿苷(Icariin,ICA)对牛Ⅱ型胶原诱导型关节炎(typeⅡ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 DBA/1小鼠IL-17/RANKL的调节作用.方法 除正常对照组(N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3ml· kg-1 ·d-1)外以牛Ⅱ型胶原和弗氏不完全佐剂注射诱导DBA/1小鼠关节炎模型;将32只建模成功(关节炎指数评分≥4分)DBA/1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Con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3ml· kg-1·d-1)、甲氨喋呤组(MTX组,灌胃给予每周MTX 1.5 mg·kg-1)、淫羊藿低剂量组(IL组,灌胃给予ICA 5 mg·kg-1·d-1)和淫羊藿苷高剂量组(IH组,灌胃给予ICA 20mg·kg-1·d-1),每组8只,连续干预15 d,并于第3,7,11,15 d记录各组小鼠关节炎指数评分值.干预结束后检测各组关节炎小鼠血清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3(IL-23)、NF-KB配体的受体或激活因子(RANKL)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含量.结果 第2次免疫后1周左右,Con组足趾肿胀明显,关节炎指数评分明显高于N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干预15 d后,与N组比较,Con组IL-23、Tracp、IL-17和RANKL浓度升高,在IL-23和Tracp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17和RANKL 两个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on组比较,MTX组血清IL-23水平降低(P<0.05),IL组IL-23和RANKL含量降低(P<0.01,P<0.05),IH组IL-17、IL-23、RANKL和Trac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IH组与IL组相比,RANKL和Tracp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淫羊藿苷能改善CIA DBA/1小鼠足趾局部肿胀程度,下调血清IL-23和IL-17、RANKL和Tracp水平,具有调节骨免疫系统的潜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正清风痛宁片联合甲氨蝶呤(MTX)对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大鼠血清骨保护素(OPG)、核周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白细胞介素17(IL-17)的作用,了解其联合治疗的骨保护作用。方法于大鼠背部皮内、尾根注射Ⅱ型胶原乳剂建立CIA大鼠模型,选取造模成功且关节炎指数(AI)>2分的大鼠28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MTX组、联合组,每组7只,另选取7只作为正常对照组。造模后7天开始灌胃给药,MTX组予MTX(3.8mg/kg)每周1次;中药组予正清风痛宁片[130mg/(kg·d)];联合组予正清风痛宁片[130mg/(kg·d)]和MTX(3.8mg/kg)每周1次;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均干预26天。采用X线摄片观察大鼠四肢关节破坏情况,记录大鼠AI评分,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OPG、RANKL、IL-17表达水平。结果实验过程中,除模型组外,其余大鼠状态良好。造模第21天,各组大鼠AI评分均达到峰值,干预后各组AI评分均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第26天中药组、MTX组、联合组AI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MTX组干预后OPG、RANKL降低,中药组OPG升高,OPG/RANKL升高,联合组OPG、RANKL及OPG/RANKL升高,IL-17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TX及中药组比较,联合组OPG/RANKL升高(P<0.05),IL-17降低(P<0.05)。结论正清风痛宁片联合MTX能够协同提高CIA模型大鼠外周血OPG/RANKL,下调IL-17。  相似文献   

4.
王国芳  吴织芬  牛兵 《时珍国医国药》2011,22(10):2556-2558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黄芩苷和大黄素联合作用对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中RANKL表达的影响。方法牙周组织局部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制造牙周炎动物模型,将淫羊藿苷、黄芩苷和大黄素联合作用于实验动物,用原位杂交法检测用药前后牙周组织中RANKL的表达。结果空白对照组大鼠牙周组织中RANKL表达上升(P<0.01),OPG表达降低(P<0.05),RANKL/OPG比值上升(P<0.01);实验组RANKL表达量明显较空白对照组低(P<0.05),虽然OPG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RANKL/OPG比值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淫羊藿苷、黄芩苷和大黄素联合作用能够抑制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中RANKL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肾阳虚大鼠血清对共育体系中骨保护素(OPG),胞质蛋白(β-catenin)及核转录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淫羊藿苷对其的调控,进一步探究其诱导骨质疏松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取1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每组8只,模型组以10 mL·kg-1腺嘌呤灌胃建立肾阳虚模型,造模成功后收集血清。体外分离培养成骨细胞(OB)和破骨细胞(OC),采用茜素红、碱性磷酸酶(ALP)及姬姆萨染色观察并鉴定OB,OC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鉴定,transwell小室建立OB-OC共育体系,设置淫羊藿苷组(100μmol·L-1),空白组,淫羊藿苷(100μmol·L-1)+血清组(10%肾阳虚血清),血清组(10%肾阳虚血清)及Dickkopf1(DKK-1)药物组(100μg·L-1),干预共育体系2 d后,对OC进行计数,微板酶标法检测培养液中TRAP及ALP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OPG,β-catenin及RANKL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血清组ALP活性,β-catenin及OPG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 05),而OC数量,TRAP活性及RANKL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 05);与血清组比较,淫羊藿苷组ALP活性显著降低(P0. 01),与淫羊藿苷组比较,淫羊藿苷+血清组ALP活性及OPG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 05),TRAP活性及RANKL表达明显升高(P0. 05)。结论:肾阳虚大鼠血清能诱导骨质疏松的发病,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ALP活性,下调OPG及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同时提高TRAP活性,上调RANKL蛋白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淫羊藿提取物对骨质疏松骨折大鼠愈合过程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雌性SD大鼠分为正常骨折组和骨质疏松组,骨质疏松组去除卵巢3个月后分为骨质疏松骨折组和淫羊藿治疗组。对所有大鼠制备右侧股骨干中段横行骨折模型,淫羊藿治疗组灌胃给予浓度为110 mg/(kg·d)的淫羊藿提取物,其余两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连续给予8周,进行骨密度、microCT扫描和病理学检测,并对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及骨组织中Notch1、骨保护素(OPG)和RANK1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骨质疏松骨折组大鼠骨密度、骨体积(BV)、骨体积比(BV/TV)、骨小梁厚度(Tb.Th)、Notch1和OPG显著降低,ALP和RANKL含量增加;淫羊藿治疗8周后,大鼠骨密度、BV、BV/TV、Tb.Th、Notch1和OPG显著增加,ALP和RANKL含量降低(P 0.05);正常骨折组和淫羊藿治疗组骨折部位对合良好,骨重塑规则匀称,骨质疏松骨折组骨折端依然存在较明显的间隙。正常骨折组可见成熟骨小梁形成,处于软骨性骨痂向骨性骨痂转换阶段;骨质疏松性骨折组骨痂邻近原骨小梁细小松散,向骨性骨痂转化过程明显延迟;淫羊藿治疗组形态介于正常骨折组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组之间。结论淫羊藿提取物对骨质疏松骨折大鼠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Notch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补肾通督胶囊对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RANK/RANKL/OPG系统的影响,为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RA动物模型选用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补肾通督胶囊低剂量组(BSL)、中剂量组(BSM)、高剂量组(BSH)和雷公藤组6组,每组7只大鼠。造模后13天开始给药,BSL、BSM及BSH组分别给予120、240及480 mg/(kg·d)的补肾通督胶囊灌胃,雷公藤组给予雷公藤多苷片24 mg/(kg·d)灌胃。各组每天灌胃1次,每次2 m L。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2 m L的生理盐水灌胃。共灌胃18天。于31天取材,制作踝关节TRAP切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OPG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踝关节病理切片的阳性反应、炎症和骨破坏程度显著提高(P<0.01),血清RANKL和M-CSF水平皆有显著上升(P<0.01),而OPG和OPG/RANKL水平皆有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BSH组和雷公藤组阳性反应、炎症和骨破坏评分也显著下降(P<0.01);而BS各组和雷公藤组RANKL和M-CSF均显著下调,而OPG和OPG/RANKL均显著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雷公藤组比较,正常组M-CSF较低,而OPG和OPG/RANKL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模型组和BS各组RANKL和M-CSF均显著上调,而OPG和OPG/RANKL均显著下调(P<0.01)。结论补肾通督胶囊对于关节炎大鼠缓解骨破坏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对破骨细胞的调控起作用。  相似文献   

8.
赵冰洁  宋捷  章丽  袁嘉瑞  汪春飞  封亮  贾晓斌  董自波 《中草药》2016,47(11):1919-1925
目的评价淫羊藿醇提物对去除卵巢致骨质疏松大鼠的治疗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切除双侧卵巢,造成骨质疏松大鼠模型。手术4周后,以阳性药依普黄酮片(200 mg/kg)和不同剂量的淫羊藿醇提物(170、85 mg/kg)连续ig给药8周,然后取血清测定其碱性磷酸酶(AL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StrACP)活性;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股骨中骨保护素(OPG)、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ANKL)蛋白表达;采用三点弯曲法测定其胫骨的生物力学性质;最后运用micro-CT对股骨远端的骨小梁参数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三维重建,得到骨小梁的3D图形来直观地说明淫羊藿醇提物对骨质疏松大鼠的作用。结果淫羊藿醇提物高剂量组不仅能够显著降低血清ALP和StrACP活性,还能显著增加OPG蛋白表达,降低RANKL蛋白表达,且能有效地改善胫骨生物力学性质和股骨骨小梁参数。结论淫羊藿醇提物高剂量(170 mg/kg)对骨质疏松大鼠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可能是通过促进成骨细胞活性、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RANKL、OPG、LIGHT表达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ingarthritis,CIA)大鼠骨侵蚀中的意义。方法: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造模组、正常对照组(10只,简称正常组),造模组采用牛Ⅱ型胶原乳剂于大鼠尾根部注射,建立CIA模型。在造模成功大鼠中随机选取10只作为模型组(10只)。30天后,观察各组大鼠足趾肿胀度,取各组大鼠膝关节滑膜及血清。运用westernblot、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大鼠外周血、滑膜RANKL、OPG、LIGHT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足趾肿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大鼠外周血、滑膜RANKL、LIGHT表达显著增加,OPG表达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IA大鼠外周血、滑膜RANKL、LIGHT表达水平升高,OPG表达减少。CIA大鼠骨侵蚀可能由于低表达的OPG不能竞争性抑制RANK和高表达的RANKL结合,加上高表达的LIGHT,促进破骨细胞生成和活化而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淫羊藿、女贞子对糖皮质激素致骨质疏松(Glucocorticoid-induced Osteoporosis,GIOP)模型大鼠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Sprague Dawley(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女贞子组、淫羊藿组、淫羊藿女贞子组、钙尔奇组。每周两次肌肉注射地塞米松(1 mg/kg)建立骨质疏松模型。造模同时各给药组灌服相应药物,8周后检测血清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K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phosphatase,StrACP)、骨钙素(Bone Gla-protein,BGP)及骨Ca、P含量。结果:模型对照组较正常对照组血清AKP、StrACP活性以及血P含量均显著升高,血清BGP、血及骨Ca含量均显著下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均可显著下调血清AKP、StrACP水平,提高血清BGP含量;且可不同程度地纠正血及骨Ca、P代谢紊乱。结论:淫羊藿、女贞子配伍可明显改善骨代谢生化指标,有效纠正激素诱导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代谢异常,从而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有关补肾中药对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及其信号通路调节作用的研究较多,但缺乏系统性的归纳总结。该文综合整理和分析了近10年来淫羊藿、骨碎补、蛇床子、杜仲、补骨脂、续断等经典补肾中药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及其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根据现有研究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补肾中药主要通过BMP-Smads、Wnt/β-catenin、MAPK、PI3K/AKT等信号通路,促进成骨细胞的骨形成作用;通过OPG/RANKL/RANK、雌激素、CTSK等信号通路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作用,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目的。淫羊藿、骨碎补、蛇床子、补骨脂可通过上调BMP-Smads、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BMP-2、Smad1/5/8、Wnt3a及β-catenin等关键蛋白及基因的表达,促进成骨细胞的骨形成;淫羊藿、骨碎补、蛇床子、杜仲、补骨脂、续断通过介导OPG/RANKL/RANK信号通路,上调OPG和OPG/RANKL的表达,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2)补肾中药能通过多种途径防治骨质疏松症:淫羊藿中的淫羊藿苷、骨碎补中的柚皮苷、蛇床子中的蛇床子素、补骨脂中的补骨脂素既可以通过调控BMP-Smads、Wnt/β-catenin等信号通路促进骨形成,又可以活化OPG/RANKL/RANK、CTSK等信号通路抑制骨吸收。(3)补肾中药对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信号通路的相互联系(crosstalk)和整体动物实验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有待阐明其多靶点和多途径的作用机制与综合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2.
淫羊藿苷对体外培养大鼠股骨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风湿清方对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骨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试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MTX,1 mg/kg)和中药组(风湿清方,24 g生药/kg),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CIA造模,西药组与中药组免疫后第14天开始给药,给药直至第56天。观察各组大鼠足趾体积(每周二、周五测量),检测干预3、6周时血清IL-17、RANKL、MIP-1α的表达水平及骨密度、核素骨显像,观察病理切片,评价清热活血方药对CIA大鼠骨破坏的干预情况。结果 造模各组第10天起,双足体积开始增加,21天左右达到高峰,30天左右明显下降,其中两个给药组比模型组肿胀程度轻。与模型组同期比较,西药组干预3周后IL-17、RANKL降低(P〈0.01,P〈0.05),中药组干预3周后IL-17降低(P〈0.05);两个给药组干预6周后RANKL均降低(P〈0.01,P〈0.05)。与模型组及西药组同期比较,中药组干预6周后整体BMD及踝关节BMD均升高(P〈0.01,P〈0.05).,中药组干预3周踝ROI/下颌骨升高、足趾ROI/下颌骨升高(P〈0.05)。病理切片发现模型组关节腔隙明显增宽,滑膜组织增生严重,骨组织破坏,与模型组比较,两个给药组改善显著,软骨结构轮廓完整。结论 风湿清方可以抑制骨密度下降,防止骨破坏,其机制可能通过骨免疫Th/RANKL系统,下调IL-17、RANKL、MIP-1α的表达水平,抑制破骨细胞的成熟和分化,促进成骨细胞活跃,从而抑制骨破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羌活地黄汤对Ⅱ型胶原诱导的大鼠关节炎模型骨软骨连接的影响,探讨羌活地黄汤缓解关节周围骨破坏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牛Ⅱ型胶原诱导的大鼠关节炎模型,在初次免疫30d后,采用羌活地黄汤灌胃与甲氨喋呤对照,模型组和正常组采用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持续20d后取材,对膝关节骨软骨连接行病理学观察与形态计量分析。结果:关节软骨进行病理学评分,羌活地黄汤组与模型组比较,软骨破坏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羌活地黄汤组软骨连接处厚度增加,与模型组、甲氨喋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羌活地黄汤组软骨下骨空骨陷窝率减少,与模型组、甲氨喋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羌活地黄汤可缓解胶原诱导的大鼠关节炎模型关节软骨的破坏与减轻关节周围骨侵蚀,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骨软骨连接处的微观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Ⅰ型胶原合成降解率探讨淫羊藿和女贞子配伍对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取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淫羊藿组(9.5 g·kg-1)、女贞子组(9.5 g·kg-1)、淫羊藿女贞子配伍组(淫羊藿∶女贞子=4∶3,9.5 g·kg-1)、雷洛昔芬阳性对照组(6.25 mg·kg-1),每组10只,自由饮水、摄食。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用0.5 %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配成的维甲酸混悬液按70 mg·kg-1灌胃,正常对照组大鼠以0.5 % CMC-Na灌胃,连续造模2周。在模型复制的同时,各组动物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共3周。检测骨密度、生物力学、血清骨钙素(BGP)及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水平,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骨密度和生物力学性能显著下降(P< 0.01),BGP含量及PINP、PICP、ICTP水平显著升高(P< 0.05,P< 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淫羊藿女贞子配伍可显著升高骨密度(P< 0.01),增强骨生物力学性能(P< 0.01),下调血清BGP及PINP、PICP、ICTP水平(P< 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骨密度、生物力学性能与反映Ⅰ型胶原合成降解率的各指标间存在显著负相关(P< 0.05,P< 0.01)。结论 Ⅰ型胶原合成降解率的加快与骨质疏松的发生密切相关,淫羊藿女贞子配伍对Ⅰ型胶原代谢水平的调节作用可能是其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灌胃给予淫羊藿提取物后,利用HPLC法对其肾脏中的淫羊藿苷及其代谢产物(淫羊藿次苷Ⅰ、淫羊藿素、淫羊藿次苷Ⅱ)进行测定,以考察淫羊藿苷及其代谢产物在肾脏中的分布情况.方法:按118mg/kg(相当于淫羊藿苷)灌胃给予骨质疏松模型大鼠淫羊藿提取物后,于40min、1.5h、8h、24h取组织,经生物样品预处理后,利用HPLC法测定肾脏中各成分的浓度.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XDB-C18(4.6mm&#215;250mm,5μm);柱温为40℃;流动相:A(0.4% HAC水)-B(甲醇);流速为1.0mL/min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0nm.结果:淫羊藿提取物给药40min后在肾脏中即有分布且能被检测,1.5h浓度较高,其后逐渐消除或代谢为其代谢产物;其代谢产物淫羊藿次苷Ⅰ、淫羊藿素、淫羊藿次苷Ⅱ在肾中均被检测;给药8h后,淫羊藿苷在肾脏中浓度较低,其代谢产物仍维持一定浓度;给药24h后各成分逐渐消除.结论:淫羊藿苷在大鼠肾脏中有一定程度的蓄积,并且与其代谢产物共存于肾脏组织中,并能维持一定的时间,与中医学认为淫羊藿归肾经补肝肾强腰膝的理论相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骨脂-淫羊藿药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型大鼠血清中IL-10、TNF-α水平的影响,探讨补骨脂-淫羊藿药对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3月龄SD雌性大鼠40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壮骨止痛胶囊组、阳性对照组、补骨脂-淫羊藿药对组,采用去卵巢3个月制备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连续灌胃13周后检测比较各组大鼠血清IL-10、TNF-α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补骨脂-淫羊藿药对组能提高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血清IL-10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骨脂-淫羊藿药对组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清TNF-α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骨脂-淫羊藿药对可以抑制骨吸收,调节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的功能活动,使成骨细胞活动加剧,破骨细胞活动减弱,从而使骨吸收/骨形成代谢保持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基于ERα-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骨质疏松大鼠体内成骨分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8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生理盐水组(Sham-Veh)20只,假手术+淫羊藿苷组(Sham-Icariin)20只,去势+生理盐水组(Ovx-Veh)20只,去势+淫羊藿组(Ovx-Icariin)20只。分别在术后4周、8周进行Micro-CT相关参数(Tb.N、Tb.Th、Tb.Sp、BV、BV/TV及BMD)、RT-PCR相关指标(ALP、COL-1、OPG/RANKL、OCN、Run X2、ERα和GAPDH)及染色(β-catenin免疫荧光染色、HE染色及TRAP染色)评价。结果:骨小梁数量(Tb.N)、骨小梁厚度(Tb.Th)、骨体积(BV)、骨与组织体积比(BV/TV)及骨密度(BMD)在术后4周和8周时,淫羊藿苷组均高于生理盐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骨小梁间距(Tb.Sp)在术后4周和8周时,淫羊藿苷组均低于生理盐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淫羊藿苷组在ALP、COL-1、OCN、Run X2和ERα方面均高于生理盐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淫羊藿苷组在OPG/RANKL方面低于生理盐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淫羊藿苷组(Sham+Ovx)的β-catenin免疫荧光染色明显多于生理盐水组(Sham+Ovx);在HE染色方面,淫羊藿苷组(Sham+Ovx)的骨组织明显多于生理盐水组(Sham+Ovx);而在TRAP染色方面,淫羊藿苷组(Sham+Ovx)的破骨细胞明显少于生理盐水组(Sham+Ovx)。结论:淫羊藿苷在大鼠体内可以通过ERα-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BMSCs的成骨分化,促进骨生成,并可通过ERα相关的OPG/RANKL/RANK系统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抑制骨吸收。  相似文献   

19.
宋敏  罗晓  李宁  李晶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4):883-886
目的研究淫羊藿总黄酮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骨保护素(OPG)和骨保护素配体(OPGL)基因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揭示淫羊藿"补肾壮阳,益精健骨"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含淫羊藿总黄酮大鼠血清;用多次酶消化法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将含淫羊藿总黄酮大鼠血清(SRAT)以5%的质量浓度加入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培养液中,研究它们对OPG/OPGL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OPG/OPGL基因表达水平用RT-PCR法检测。结果半定量RT-PCR显示5%含淫羊藿总黄酮大鼠血清干预成骨细胞时,存在OPG mRNA的转录,在此浓度下,随着时间的延长转录水平逐渐增加,而OPGL mRNA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转录水平逐渐减弱。结论淫羊藿总黄酮代谢产物能上调成骨细胞中OPG mRNA的表达、抑制OPGL mRNA的表达,说明淫羊藿总黄酮代谢产物具有促进骨形成活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动物模型,观察强骨胶囊对其血清中骨保护素(OPG)、核因子-Кβ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r-kappaβ1igand,RANKL)、雌激素水平、胫骨干骨密度及胫骨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将3月龄48只SD雌性大鼠按照1:3的比例随机分为空白组、手术模型组。手术模型组制备成为去势大鼠模型,3个月后再将手术模型组大鼠进一步随机分为3组:强骨胶囊组、尼尔雌醇组、模型对照组,分别予以强骨胶囊、尼尔雌醇、蒸馏水(每组12只)进行灌胃3个月,3个月后处死空白组和手术模型组大鼠,取大鼠双侧胫骨及血液标本,检测治疗前后大鼠的胫骨骨密度、血清OPG、RANKL值,雌激素水平、胫骨生物力的变化。结果:追模后3个月手术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较骨密度显著下降(P〈0.05);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其中强骨胶囊组、尼尔雌醇组与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OPG、RANKL含量及大鼠各部位骨密度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骨胶囊对细胞因子轴OPG/RANKL/RANK系统有调节作用,能提高去卵巢大鼠胫骨骨密度及血清OPG含量,降低去卵巢大鼠血清RANKL浓度,同时改善胫骨生物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