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腹腔镜脾切除术4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腹腔镜脾切除术的经验体会。方法:2006年9月至2009年10月行腹腔镜脾切除术44例,其中外伤性脾破裂出血6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例,脾囊肿4例,脾血管瘤2例,脾淋巴管瘤1例,脾错构瘤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25例。均采用二级脾蒂离断法。结果:43例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1例行开腹手术。手术时间55~240min,平均(126.40±52.43)min,术中出血30~1 000ml,平均(221.7±214.43)ml,术后住院5~15d,平均6.5d,1例脾错构瘤由于术后短时间引流量多,引流液色红而再次行腹腔镜探查,发现为取脾时意外撕裂大网膜导致出血,腹腔镜下成功止血。术后无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二级脾蒂离断法脾切除术安全、可行、微创、经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了2006年5月至2009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完成的67例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临床资料,其中血液病2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和脾亢25例,脾占位性病变16例。其中11例合并胆囊结石。 结果 67例病人平均脾脏切除时间2.2h,术中平均出血量83.9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4d。1例术后出血,8例术后引流液淀粉酶增高,其余病人无腹腔镜手术相关的术后并发症,无手术死亡。11例同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3例巨脾病人行全腔镜下脾切除术。30例中转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原因为:巨脾、肥胖、脾胰韧带极短、出血、粘连。1例门静脉高压病人中转开腹。结论 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适用于各种脾脏疾病。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操作困难的处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中操作困难的处理。方法:回顾分析50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68例术中操作困难。分析操作困难的原因,总结处理的方法。结果:操作困难由一个原因所致共54例,二个以上原因所致共14例。53例完成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5例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术中并发胆总管横断伤1例、胆囊窝出血不止1例。无术中、术后死亡和术后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遇操作困难时,必须熟悉可能发生医源性损伤的几种病理胆囊,必须掌握严重粘连、急性胆囊炎、Calot’s三角“冰冻样”粘连、结石嵌顿、意外出血等操作困难的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儿童腹腔镜脾切除的经验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小儿腹腔镜脾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顺利完成腹腔镜脾切除术18例,中转开腹3例。1例因巨大脾装入取物袋困难,采用下腹横切口取出,余均经腹壁戳孔在取物袋中夹碎后取出。术中除1例出血达300ml外,余均少于10ml。发现副脾2例。术中损伤胃壁1例,术后出血1例。所有患儿术后恢复好,平均2d进食,住院5~11d。随访1个月~3年,患者生长发育良好,无严重感染,贫血和血小板计数明显改善。结论:小儿腹腔镜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且腹壁美容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脾切除术中的操作与显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 (LaparoscopicSplenectomy ,LS)手术操作和术野显露。 方法回顾分析 1999年 6月以来 11例LS临床资料 ,包括 1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和 10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 ,ITP)。 结果  9例获得成功 ,其中 6例采取仰卧位 ,手术时间平均 3 5小时 ,术中出血平均 2 0 0ml;1例采取右侧卧位 ,手术时间 4小时 ,术中出血 80ml;2例采取右侧斜卧位 ,手术时间分别为 2 5小时和 3 0小时 ,术中出血均为 10 0ml。 1例ITP术后 6小时出现腹腔内出血而再次剖腹手术 ,2例ITP中转开腹。 结论 脾周韧带及组织的良好显露与分离和脾蒂的成功控制是腹腔镜脾切除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三孔法腹腔镜脾脏切除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三孔法腹腔镜脾脏切除术的手术经验及治疗效果。方法;对5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脾脏占位性病变的患采用三孔法腹腔镜脾切除术。结果:本组7例手术过程均顺利,术中出血少、创伤小、术后6例恢复快,无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出血,再次行剖腹探查止血。7例患均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脾切除对于某些病例是可行的,防止术中和术后出血是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性巨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9月至2017年6月为17例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巨脾患者行腹腔镜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成功完成手术,1例因脾静脉破裂出血止血困难、1例因脾门粘连解剖困难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50~220 min,平均(180.8±17.8) min;术中出血量500~1 500 mL,平均(770.54±156.78) mL,术后淡血性引流液总量10~120 mL,平均(58.6±37.6) mL。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下门脉高压性巨脾切除术出血风险高,技术难度大,对术者腹腔镜下处理出血的技术及心理素质要求极高;但具有患者创伤小、美容效果好、手术并发症少、术后康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肾上腺手术中转开放手术及合并症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分析腹腔镜肾上腺手术中转开放手术原因及合并症处理。 方法 对 19例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中 8例转开放手术的原因及合并症进行分析。 结果  8例手术中转开放手术患者包括右肾上腺中静脉出血 1例 ,胰尾遮挡肾上腺肿瘤暴露困难 1例 ,左肾上腺囊肿被副脾遮挡1例 ,手术过程中气腹不满意 2例 ,未找到病灶 2例 ,腹膜后镜手术穿刺时引起腰大肌出血 1例。术后高热 3例 ,其中腹膜后脓肿 1例 ,反应性胸膜炎 1例。 结论 腹腔镜和腹膜后镜手术需要一定经验和熟练的配合 ,初学者操作易出现合并症 ,导致手术失败。腹膜后镜手术治疗肾上腺疾病更简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脾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6月~2014年6月,我科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19例脾良性病变,其中12例行腹腔镜脾切除,4例脾囊肿行囊肿开窗术,2例脾囊肿行脾下极部分切除,1例局限于脾上极的脾淋巴管瘤应用Habib 4X行腹腔镜脾上极切除术。结果 19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腹。12例行脾切除术,其中一级脾蒂法5例,手术时间60~115 min(平均85 min),术中出血30~300 ml(平均170 ml);二级脾蒂法7例,手术时间85~195 min(平均105 min),术中出血30~500 ml(平均240 ml)。4例脾囊肿行囊肿开窗术,手术时间55~70 min(平均60min),术中出血20~50 ml(平均30 ml)。3例行脾部分切除术,手术时间分别为90、110、110 min,术中出血分别为40、60、100ml。1例由于术后短时间引流量多、引流液色红而再次行腹腔镜探查,发现取脾时意外撕裂大网膜导致出血,成功在腹腔镜下止血。术后住院4~11 d,平均6.0 d,无术后并发症。19例随访3~8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5个月,12例脾切除术无远期并发症发生,6例脾囊肿行开窗术或脾部分切除术未见囊肿复发,1例脾淋巴管瘤行脾上极切除术后无肿瘤残留、复发。结论腹腔镜脾切除及部分切除术治疗脾良性病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巨脾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9月至2009年8月为38例巨脾患者施行腹腔镜脾脏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中转开腹。结果:30例成功施行腹腔镜巨脾切除术,术中出血50~1200ml。8例中转开腹,主要原因为出血,器械因素,脾脏呈球形肿大,脾门如脐状凹陷,处理脾蒂困难及病程较长。结论:通过改进手术方式,术中仔细操作,中转开腹的某些因素是可避免的,能明显降低中转开腹率。绝大部分巨脾手术可通过腹腔镜手术完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总结全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的手术技巧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9月至2012年6月为107例患者行LS,其中外伤性脾破裂出血6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7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例,脾囊肿4例,脾血管瘤4例,脾淋巴管瘤3例,脾错构瘤2例,脾结节样增生1例,脾脉管瘤1例,淋巴瘤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76例。结果:105例成功完成全腹腔镜手术,2例中转开腹。术后2例出血,再次手术探查止血,其中1例经腹腔镜探查止血,1例开腹探查止血。28例联合行胆囊切除术、1例联合行阑尾切除术、3例联合行肝切除术;53例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手术时间50~245 min,平均(122.5±55.6)min;术中出血量30~1 000 ml,平均(206.8±212.7)ml;术后住院5~15 d,平均(6.3±2.8)d。结论:LS安全、微创,术中应细致解剖,仔细操作,防止出血并安全有效地处理脾蒂是LS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的手术经验与临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7月至2011年7月为51例患者行LS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38例,先天性溶血性贫血4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3例,门静脉高压症伴脾亢2例,外伤性脾破裂4例。结果:46例成功完成手术,5例中转手助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120~180 min,平均(150±12.1)min;术中出血量50~500 ml,平均(150±11.3)ml。术后住院3~7 d,平均(5±0.6)d,术后无并发症发生。38例ITP患者中37例血小板恢复正常,1例术后升高后又降低。结论:LS安全可行,术前准备工作、术中体位、术者与助手的配合及脾蒂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治疗非外伤性脾肿大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因非外伤性脾肿大而进行脾切除的患者40例,其中22例行腹腔镜脾切除术为腹腔镜(LS)组,18例行传统开腹的脾切除术作为开腹组(OS),观察两组围手术期的相关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LS组中2例(9.1%)患者因术中出血而中转开腹,6例患者于腔镜下同时行门奇静脉断流术,4例患者于腔镜下同时行胆囊切除术。OS组中7例患者同时行门奇静脉断流术,3例患者同时行胆囊切除术。两组患者的脾重量、体积以及长度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LS组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OS组,但LS组术中失血量和术中输血的例数均也少于O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LS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7.6±1.8(d),小于OS组的10.1±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1)。LS组术后并发症率为18.2%,要低于OS组的38.9%(P<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非外伤性脾肿大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为50例ITP患者行LS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中转开腹,44例(88%)顺利完成完全腹腔镜脾切除术,手术时间平均(122.7±35.7)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13.6±95.3)ml,8例术中发现副脾并切除。术后6~12 h患者均可下床活动,24~48 h胃肠蠕动恢复停胃肠减压,3~6 d拔除脾窝引流管,术后平均住院(8.0±2.2)d。术后36例患者血小板很快上升,7~10 d至峰值,有效率81.8%。本组无一例手术死亡,术后腹腔出血2例,腹壁穿刺孔皮下血肿2例。结论:LS具有患者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康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术者具备一定的开腹手术经验及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遵循由易至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LS治疗ITP是安全、可行的,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门静脉高压患者不同类型手术的并发症及预后。方法:对45例不同病因类型的门静脉高压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责门周围血管离断术18例(断流组),经腹改良式Sugiura断流术17例(横断流组),改良冠一腔分流术10例(冠腔分流组),对术后并发症进行随访并分析总结。结果:4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发生多见并发症21例,其中术后急性腹腔出血1例,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2例,腹水3例,门静脉系统血栓6例,脾窝积液1例,术后再出血5例,术后食管吻合口狭窄2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8d。术后随访2~72个月,45例全部获得随访资料,3例死亡,其中1例为肝硬化癌变,2例为肝功能衰竭。冠腔分流组并发症低于其他2组(P〈0.01);冠腔分流组无死亡,断流组死亡1例,横断流组死亡2例,死亡率冠腔分流组亦低于其他2组(P〈0.01)。结论:合理选择不同外科术式治疗门静脉高压,有效预防及处理术后并发症,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改良冠一腔分流术作为部分门静脉高压患者的治疗术式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应用于直肠肿瘤手术的效果,总结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7月行达芬奇机器人直肠手术15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50例手术顺利完成,1例中转开腹。其中前切除术106例,APR手术39例,Hartmann手术6例。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240 min,239 min和260 min,术中平均失血量53 ml,清扫淋巴结数量平均13.2枚。术后排气时间1~7 d,平均3 d。术后肠梗阻3例,吻合口瘘2例,吻合口出血1例,均行保守治疗。1例因肠系膜血管出血时气腹机故障而中转开腹止血。无死亡病例。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行直肠肿瘤手术安全、可靠、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eopic splenectomy,LS)治疗非创伤性脾脏疾病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8例因非创伤性脾相关疾病行单纯性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3例行LS(LS组),25例行开腹脾切除术(open splenectomy,OS)(SS组),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评价其手术疗效。结果:LS组中1例因术中出血中转开腹,余均顺利完成手术。LS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显著优于OS组(P〈0.05),手术时间稍长于OS组。LS组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术中切除副脾3例;OS组发生并发症9例.术中切除副脾4例。术后随访5—48个月,平均(22.0±10.4)个月,均无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LS治疗非创伤性脾脏疾病安全、有效,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患者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腹腔镜脾切除术的手术经验及学习曲线。方法:将92例患者根据就诊时间分为4组,对比4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手助)率、术后流质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结果:手术时间逐渐缩短,Ⅱ组、Ⅲ组、Ⅳ组与Ⅰ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Ⅳ组与Ⅰ组、Ⅱ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逐渐减少,4组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转开腹(手助)率降低,但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流质饮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逐渐减少,术后住院时间Ⅲ组、Ⅳ组与Ⅰ组、Ⅱ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术的学习曲线约为20例,完成45例手术后,此技术的熟练程度、稳定状态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完全腔镜甲状腺手术的暴露技巧及术中烟雾的处理技巧。方法:回顾分析76例完全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中视野暴露技巧及烟雾处理技巧。结果:74例成功完成腔镜手术,成功率97.4%;2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4~5.1 h,平均(2.5±0.7)h;病理结果示甲状腺乳头状癌12例,2例伴淋巴结转移,1例隐匿性癌,8例甲状腺腺瘤,余者均为结节性甲状腺肿。36例行双侧切除术,25例行单侧切除术,13例行单纯肿物切除术。术后平均住院(1.55±0.6)d,术后引流量平均(45±5)ml/d。结论:术者巧妙应用手术工具、熟练掌握视野暴露及烟雾处理技巧,术中可创造良好的手术视野,节省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打孔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为8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行腹腔镜卵巢打孔术的临床资料。结果:84例手术均获成功,成功率100%。手术时间平均(24.7±4.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7.4±2.4)ml,术后排气时间平均(27.1±2.9)h,体温恢复时间平均(1.5±0.4)d,血象恢复时间平均(3±0.9)d。平均住院(4.5±0.41)d。术后随访1年,无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内妊娠39例,半年内妊娠13例,一年内妊娠7例。74例有排卵,76例月经恢复正常。结论:腹腔镜卵巢打孔术操作简单,具有术中出血少、损伤小、术后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避免了输卵管因术后粘连导致的机械性不孕及药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的多胎妊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等并发症;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