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8 毫秒
1.
+Gz作用下兔颅内压的改变孙喜庆,张立藩,吴兴裕,姜世忠,章志红(航空生物动力学教研室西安710033航空生理学教研室)关键词正加速度;颅内压;兔中图号R852.21随着现代高性能战斗机的发展,+Gz致意识丧失G-LOC)的理与防护研究亦已日益广泛和...  相似文献   

2.
+Gz重复暴露后大鼠脑皮层神经元的形态学改变[孙喜庆,张立藩,吴兴裕etal.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6;9(3):173~178]为探讨+Gz重复暴露对脑皮层神经元的损害及其机理,用光镜与电镜对+10Gz/3min重复暴露三次后不同时间大鼠脑皮层...  相似文献   

3.
血液流变学特性改变在+Gz致大鼠脑损害中的意义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孙喜庆  张立藩 《医学争鸣》1997,18(4):350-353
目的:探讨+Gz重复作用后大鼠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变化规律及其在+Gz致脑损害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动物离心机将大鼠重复暴露于+10Gz3min三次,观察暴露后不同时间血液流变学特性及脑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Gz重复暴露3次后即刻及1h,大鼠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红细胞聚集指数及屈服应力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暴露后6h,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及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已基本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红细胞聚集指数及屈服应力也呈现出恢复趋势,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Gz暴露后各时间组的血浆粘度、红细胞体积分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及Casson粘度则均无明显变化.+Gz重复暴露后大鼠脑皮层少数神经元出现缺血性改变.结论:+10Gz3min重复暴露3次可引起大鼠血液流变学特性的改变.全血粘度的增高可能主要与红细胞聚集程度增加有关.血液流变学特性的改变可能对加重+Gz重复暴露引起的脑损害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航空医学     
航空医学刘桂昌航空医学涉及专业较多,近年来取得不少进展,现重点介绍以下几个方面:一、过载(+Gz)防护通过系统的实验研究,证明+10Gz能引发大鼠脑组织自由基增加,过氧化过程加强,超微结构损伤。抗自由基药物(氧自由基自旋捕捉剂PBN、抗氧化剂VitE...  相似文献   

5.
观察在离心机高G值反复作用下,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特点,为高G值作用下脑功能改变的解释提供生理学依据.方法:选雄性大鼠20只,分为对照组及+Gz暴露后不同时间组,实验组经增长率为1G/s,持续3min的+10Gz暴露3次,立即经大鼠心脏灌注镧固定液,开颅取脑,制成切片,置透射电镜下观察.结果:+Gz重复暴露3次后即刻,即见镧颗粒通过少数开放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沉积于血管外围;暴露后1h及6h,可见大部分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开放,镧颗粒弥漫性地分布于神经细胞间隙,部分镧颗粒已进入神经细胞内部,分布于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的表面;暴露后24h,则见镧颗粒仅局限分布在血管腔内,毛细血管外的间隙则未见镧颗粒沉积,与对照组大鼠相似.结论:+10Gz/3min重复作用3次可引起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这种改变是可逆的.其可能在+Gz致脑水肿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反相HPLC荧光测定法对大鼠肾脏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GnT)Ⅲ活性测定时二价金属离子及氨基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nTⅢ必须有二价金属离子激活,最佳激活离子为Mn ̄(2+)离子,其次为Mg ̄(2+)离子;二协金属离子对GnTⅢ的激活作用依次为Mn ̄(2+)>Mg(2+)>Co(2+)>Ca ̄(2+)>Ni ̄(2+)>Ba ̄(2+)>Zn ̄(2+)。四种氨基糖(N-乙酰氨基葡萄糖GlcNAc,N-乙酰氨基半轧糖GaINAc,氨基葡萄糖GlcN,氨基半乳糖GalN),除GlcN使GnT活性增加外,其余三种对GnTⅢ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二氮嗪和钾离子对正常小鼠离体胰岛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二氮嗪(Diazoxide,Dz)对胰岛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用正常小鼠离体胰岛细胞为材料,观察其在三种不同介质作细胞外液的情况下,6种浓度葡萄糖诱导时的胰岛素分泌量。结果:当介质中含4.8mmol/LK+时(对照实验),胰岛素分泌曲线下面积为(15.70±0.80)ng/细胞;介质中含有250μmol/LDz和4.8mmol/LK+时,面积为(4.95±0.54)ng/细胞(为对照实验的31.53%);当介质中含有250μmol/LDz和30mmol/LK+时,面积为(31.54±1.54)ng/细胞(为对照实验的200.89%)。结论:在正常体液条件下,Dz可以直接抑制葡萄糖诱导的胰岛素分泌;当体液中K+浓度提高到30mmol/L时,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又得到恢复,且其分泌量比正常时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抗突触前膜受体抗体(PsmRab)和T淋巴细胞亚群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40例重症肌无力病人血清中上述两种自身抗体,应用T淋巴细胞亚群单克隆抗体微量细胞毒法检测该组病人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①AchRabIgG型阳性24例(60%)、IgM型阳性15例(37.5%),PsmRabIgG型阳性24例(60%)、IgM型阳性11例(27.5%);②仅AchRabIgG型阳性3例(7.5%)、IgM型阳性1例(2.5%),只有PsmRabIgG型阳性2例(5%),二种抗体的IgG型和IgM型均阴性7例(17.5%);③AchRab与PsmRab存在直线正相关;④本组病人CD+4增高、CD+8降低、CD+4/CD+8比率增高;⑤CD+4/CD+8比率与这两种自身抗体无相关关系;⑥年龄大于40岁组的CD+8低于40岁以下组,而CD+4/CD+8高于40岁以下年龄组;⑦病程大于或等于3年组的CD+8、CD+4/CD+8分别低于、高于病程小于3年组。结论:MG病人存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异常;MG可受到AchRab和PsmRab的免疫性损害  相似文献   

9.
清洁级长爪沙鼠正常血液生化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近400只清洁级长爪沙鼠清蛋白等15项血液生化值,其甘油三酯(TG)、尿素氮(BUN)、磷(P)、K^+、Na^+、Cl^-略高于人体正常参考值,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HO)、Ca^2+、葡萄糖(GLu)、肌酐(CRE)、尿酸(URA)结果与人接近;与金黄仓鼠的TP、TCHO、GLU、TG、URA、CRE、Ca^2+、P值接近,BUN、Cl^-、K^+、Na^+值略高;与豚鼠大鼠的U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用日本大耳白兔复制输精管结扎的长期动物模型,分为结扎25月组(VG25),同龄假手术25月组(SOG25);结扎6月组(VG6),同龄假手术6月组(SOG6)。记录各组家兔心功能,检测心肌及血清NE含量,称取心重(WH)。结果表明,左心室收缩期末压(LVSP),VG略高于SOG;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V625显著的低于SOG25P<0.05),VG6与5OG6比较虽无显著差异,也呈低值;±dp/dtmax,VG均明显高于SOG(P<0.01)。相关检验表明,+dp/dtmax与血清及心肌NE含量无相关性;心重与+dp/dtmax呈明显正相关,P<0.05;在25月组,LVSP与+dp/dtmax呈正相关,P<0.05。提示输精管结扎可提高心肌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1.
用PEG沉淀免疫复合物,再用ELISA法检测HBsAg/IgG免疫复合物,用此法对206例11种两对半阳性模式血清中的HBsAg/IgG复合物进行了检测,总阳性率为18.9%;HBsAg(+)、抗HBc(+)及抗HBe(+)、抗HBc(+)二种模式阳性率最高(均为50%),HBsAg(+)、HBeAg(+),抗HBs(+)、抗HBC(+)以及抗HBc(+)这三处模式均未检出,但例数少,分别为5、1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谷胱甘肽(GSH)对高糖时人内皮细胞分泌前列环素(PGI2)和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加入正常对照组,高糖组,正常+GSH组,高糖+GSH组培养基,放免法测定培养24,48h,72h时培养基中的PGI2和ET-1含量。结果:(1)高糖组较正常对照组PGI2显著下降(P〈0.01),ET-1显著升高(P〈0.01);(2)高糖+GSH组较高糖组PG  相似文献   

13.
PCR法检测临床常见三种性病病原体717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PCR法对717例患者进行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三项检测,结果:总阳性率为67.6%;在485例阳性标本中NG54.2%、CT57.3%、UU60.2%;总混合感染率为54.2%,其中NG+CT11.%,NG+UU13.0%CT+UU12.0%,NG+CT+UU17.5%。结论:PCR法患者标本进行了NG、CT、UUD三检测,不仅简单、快速、准确而且对多病原感染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肾病临床早期诊断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67名住院DM患者,采用放射核素法测定UAE及Uβ2MG,观察肾功能变化,探讨DN的早期诊断。结果,36例Alb(-)性患者,检测UAE及Uβ2MG的阳性率分别为33%、11%;21例Alb(±~+)者分别为57%、29%;10例Alb(++~++++)者分别为100%、70%。提示UAE、Uβ2MG检测能早期准确预测DN的发生及肾小球功能改变。因此,可做为DN早期诊断手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用反向点杂交法(RDB)对临床诊断的1例重症β-地中海贫血患儿及其家庭成员进行了基因分析。在该家庭中检出两种中国人罕见的β-地贫突变,基因型分别为:先证者,CD27-28(+c)/CD43(G→T);父,CD43(G→T)/N;母,CD27-28(+c)/N;胞姐,N/N(正常)。这两种突变经PCR-限制酶谱分析法进一步证实;CD27-28(+C)突变为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6.
探讨高血压病(HT)时胰岛素抗性(InsulinResistance,IR)与细胞钙代谢失常及膜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26名正常人(NT),17例单纯高血压(HT)和16例伴IR的高血压病(HT+IR)患者,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观察糖负荷前后血胰岛素(IS)和血糖(G)变化及空腹血红细胞膜ATP酶活性、胆固醇(C)、磷脂(P)、过氧化脂质(MDA)含量,并测定细胞液Ca2+总量[(Ca2+)i]及膜内面Ca2+结合力。结果(1)HT+IR组血浆IS和G水平明显高于HT组和NT组;(2)HT+IR组和HT组红细胞膜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明显低于NT组;(3)HT+IR组红细胞[(Ca2+)i]明显高于HT组和NT组;(4)HT+IR组胰岛素敏感性明显低于HT组和NT组;(5)HT+IR组和HT组膜C/P比率及MDA含量分别较NT组显著增高,膜内面Ca2+结合力皆显著低于NT组,HT+IR组膜内面Ca2+结合力减低的程度甚于HT组。结论高血压患者IR与细胞钙代谢失常和膜变化之间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一个携带罕见β—地中海贫血突变家系的分子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反向点杂交法对临床诊断的1例重症β-地中海贫血患及其家庭成员进行了基因分析。在该家庭中检出两种中国人罕见的β-地贫突变,基因型分别为:先证者,CD27-28(+C)/CD43(G→T);父,CD43(G→T)/N;母,CD27-28(+C)/N;胞组,N/N(正常)。这两种突变经PCR-限制酶谱分析法进一步证实;CD27-28(+C)突变为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GCT)各细胞成分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IL1)细胞因子在骨吸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分离技术和体外细胞溶骨模型,检测GCT各细胞成分的骨吸收活性及TNFα和IL1对这种活性的影响。结果:在溶骨模型中,多核巨细胞(MGC)的数目越多,45Ca2+的释放也越多;纤维母细胞样基质细胞(FC)组的45Ca2+值明显高于无细胞对照组(P<0.01),而与骨肉瘤细胞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此外,FC的条件培养液能大大增强MGC溶骨模型中45Ca2+的释放(P<0.01);原代单核基质细胞(SC)经TNFα处理后,其模型中45Ca2+释放明显增高(P<0.01),而IL1未见类似作用。结论:在GCT中,多核巨细胞具有直接溶骨的作用;纤维母细胞样基质细胞,除直接溶骨外,还可以分泌某种物质促进多核巨细胞的溶骨效应;TNFα能增强原代单核基质细胞的溶骨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23例体外培养的人垂体GH分泌瘤细胞观察Ca~(2+)通道阻断剂尼卡地平和尼非地平、Ca~(2+)载体A23187对GH分泌瘤细胞GH基础分泌和GRH/SRIF类似物SMS刺激/抑制GH分泌的影响,同时观察GRH和SMS对~(45)Ca内流的作用。发现大多数GH瘤的GH分泌依赖Ca~(2+),但由Ca~(2+)介导的GH分泌过程有不同环节的异常,在GRH和SRIF调节Ca~(2+)系统中分别有66.7%(6/9例)和55.6%(5/9例)的瘤细胞培养存在受体及受体后Ca~(2+)通道和Ca~(2+)-GH分泌偶联异常,这些异常可能与GH瘤的高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红细胞膜Na+-K+-ATPase及Ca2+-AT-Pase活性改变的影响因素。方法测定77例NIDDM患者和50例正常人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质过氧化物(LPO)、谷胱甘肽(GSH)、糖化血红蛋白(HbAl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红细胞膜Na+-K+-AT-Pase和Ca2+-ATPase活性。t检验、直线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NIDDM组血糖、HbAlc、TC、TG、TC/HDLC、LP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DLC、GSH、SOD、GSHPX、红细胞膜Na+-K+-ATPase和Ca2+-ATPase活性低于对照组(除GSH的P<0.05外,其他P<0.01);不同HbAlc、TC/HDLC、GSH、LPO、TC组的红细胞膜Na+-K+-ATPase活性有显著性差别。红细胞膜Na+-K+-ATPase活性=12.80+0.27(GSH)-0.12(LPO)-0.09(TC/HDLC),红细胞胞膜Ca2+-ATPase活性=108.2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