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骨髓增生异常肿瘤(MDS)是一种高异质性血液系统克隆性疾病。在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 MDS修订分型中, 伴环状铁粒幼红细胞的MDS (MDS-RS)被列为单独亚型。剪接因子3b亚基(SF3B)1突变是MDS, 特别是MDS-RS中常见的体细胞驱动突变之一, 亦为疾病表型最重要的影响因素。SF3B1突变是MDS发生及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转化的独立预后因素, 也是部分药物疗效预测的关键指标, 因此伴SF3B1突变MDS被列为MDS的特殊类型, 并成为相关研究热点。笔者拟就伴SF3B1突变MDS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预后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新进展进行阐述, 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及相关研究者对于伴SF3B1突变MDS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目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预后评估在国际上主要依据MDS预后积分系统(IPSS),但此评分系统对于部分同群组患者的病情评估仍有差异。本研究旨在通过对IPSS不同分组患者的外周血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清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铁蛋白(SF)、Vit B12比较分析,探讨上述指标与MDS预后的可能关系。将入选的116例MDS患者按IPSS评分系统分为低危(24例)、中危Ⅰ(43例)、中危Ⅱ(26例)、高危(23例)4组。测定各组患者治疗前及正常对照组(116例)MCV、空腹血清LDH、β2-MG、SF、Vit B12水平,比较MDS患者与正常人以及各组MDS患者间上述指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MDS患者外周血MCV、血清LDH、β2-MG、SF、Vit B12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低危组、中危Ⅰ组、中危Ⅱ组、高危组MDS患者血清LDH水平依次增高,4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β2-MG水平在高危组明显高于低危、中危Ⅰ组、中危Ⅱ组(P<0.05),后3组间无显著差别。外周血MCV、血清SF、Vit B12水平各组间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MDS患者血清LDH、β2-MG水平与疾病的进展及预后似有一定相关性,监测上述指标对MDS患者预后可能具有一定的提示性,有可能作为IPSS评分系统补充的候选指标。  相似文献   

3.
作者分别研究了12例(男9例,女3例,中数年龄45岁)伴骨髓三系增生异常的急性髓性白血病(AML/TMDS)和13例(男8例。女5例,中数年龄55岁)由非继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变的急性髓性白血病(AML)(MDS/AML)患者,以阐明AML/TMDS与MDS转变的AML间的临床和形态学差异。 结果 4例由MDS演变的AML患者未能确定FAB亚型。AML/TMDS组中数年龄较轻,二组患者外  相似文献   

4.
作者随机分组研究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A组)和联合13-顺式维甲酸(13-CRA)及1α羟维生素D_3(1αD_3)(B组)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旨在阐明联合用药能否提高Ara-C的有效率和有效期,延长MDS的生存期。全组共78例患者,包括MDS 63例,继发于MDS的AML 11例及骨髓原始细  相似文献   

5.
川芎嗪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39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树廷  王成秀 《临床荟萃》2003,18(22):1306-1306
流行性出血热 (EHF)发病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而至今尚无特效疗法。我院于 2 0 0 0年 6月至 2 0 0 2年 10月应用川芎嗪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患者 39例 ,疗效较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所有病例均为近两年收治的EHF住院患者 ,既往无心肝肾等疾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治疗组 39例 ,男 31例 ,女 8例 ,年龄 15~ 73岁 ,平均 (36 .2 1± 4 .83)岁 ;中型 33例 ,重型 4例 ,危重型 2例 ;对照组 36例 ,男 30例 ,女 6例 ,年龄 16~ 72岁 ,平均 (35 .73±4 .91)岁 ;中型 31例 ,重型 3例 ,危重型 2例。两组病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患者15种常见突变基因的突变规律及相关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初诊MDS和MDS转化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共97例。DNA测序检测并分析患者骨髓样本中15种基因的突变,包括RNA剪接因子基因U2AF1,SF3B1和SRSF2,表观遗传调节基因ASXL1,DNMT3A,IDH1,IDH2和TET2,信号转导通路基因JAK2,NRAS,KRAS和PTPN11,以及TP53,RUNX1和SETBP1。结果:67.98%的患者上述基因突变阳性,23.71%的患者同时携带多个基因突变,共检测到18种不同突变的组合。U2AF1突变最多见,其次为ASXL1和TP53突变。ASXL1和RUNX1突变常伴随其他基因突变,而SF3B1突变常单独出现。RNA剪接因子类基因突变互斥,常与表观遗传调节类基因突变相伴随。MDS/AML患者基因突变阳性率高于初诊MDS患者(85.71%vs 60.52%,P=0.038)。基因突变阳性组年龄显著大于突变阴性组,同时成人组基因突变阳性率高于儿童和青少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MDS及MDS/AML患者中常见基因突变的组合具有一定规律,与基因的功能分类和患者的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7.
陈妍华 《临床荟萃》1997,12(7):298-299
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其合并症之一,且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及预后明显不同,本文就此做一探讨.1 资料与方法本文收集1989~1993年住院患者.选择发病前已确诊糖尿病患者,合并AMI共30例(以下称糖尿病组),男21例,年龄51~73岁,平均64岁.女9例,年龄52~76岁,平均65岁.同期住院无糖尿病的AMI患者33例作对照组(以下称为对照组).男23例,年龄在51~75岁,平均63岁.女10例,年龄56~75岁,平均63岁.  相似文献   

8.
自 1 996年 1 0月以来 ,我们应用微波并推拿手法痛点“滑动按压”治疗肩背部肌纤维织炎 ,收到较好的效果 ,现将临床疗效观察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51 5例肩背部肌纤维织炎患者 ,分为微波并推拿治疗 (治疗组 )和超短波并正弦调制中频电流治疗 (对照组 )。治疗组 2 63例 ,男 1 82例 ,女 81例 ;年龄 2 9~ 55岁 ,平均 43岁 ;左侧患者 90例 ,右侧患者 1 73例 ;病程 5~ 360d,其中 <30d者 1 69例 ,30~60d者 73例 ,61~ 90d者 1 2例 ,>90d者 9例 ;对照组 2 57例 ,其中男 1 79例 ,女 78例 ;年龄 30~ 56岁 ,平均 44岁 ;左侧患者96…  相似文献   

9.
作者为了阐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非血液学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是否增加,系统回顾了1985年9月至1988年10月间51例MDS患者。该组患者年龄26—84岁(中数57.8岁),男性31例,女性20例,其中难治性贫血(RA)34例,原始细胞过多性难治性贫血(RAEB)17例。发生恶性肿瘤4例,包括结肠癌、肾癌、胃癌和膀胱癌各1例。发生在RA和RAEB组各2例,年龄56—67岁,从MDS诊断至发现肿瘤的时间问隔各为19、6、0和0个月。从MDS起生存期各为28、27~+、4和21~+个月,从癌肿起生存期各为2、21~+、4和20~+个月。MDS组的非血液学癌症发生率为0.86,比同年龄性别组的人群高出4.65倍(P<0.05)。  相似文献   

10.
石治安  郑纯礼 《临床医学》1993,13(4):184-186
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近年来有很大发展,我们对73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血清铁蛋白(SF)和血清透明质酸(HA)的联合检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73例患者,男31例,女42例,年龄25~68岁,平均47.5岁。其中乳腺癌21例,肝癌8例,胃癌10例,结直肠癌7例,食管癌12例,肺癌15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属临床  相似文献   

1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具有高度异质性.根据MDS各分型、预后及WHO分类将MDS分为低危型、中危型和高危型[1],其中中高危MDS转化为急性白血病可能性较大,治疗难度大,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2007-01-2010-01我们应用中药制剂参芪清热颗粒联合CAG方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临床诊断及IPSS分组均符合中高危MDS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24例,女6例,年龄27~77(平均58.6)岁,病程3~110个月.按WHO分型: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Ⅰ (RAEB-Ⅰ)12例,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Ⅱ(RAEB-Ⅱ)18例.按IPSS分组:中危-Ⅱ16例,高危14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特点,以利于有效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低危MDS病例的临床症状、血常规、骨髓涂片及骨髓活检病理、Survivin基因、WT-1基因、c-kit基因、染色体检查、淋巴细胞亚群等特征。结果低危MDS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男女发病相当,多表现轻中度贫血,全血细胞减少,骨髓两系病态造血多见,17%患者合并网硬蛋白纤维阳性。87.5%的患者survivin基因阳性。染色体异常核型检出率低,部分患者存在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随诊时间长短不一。结论低危MDS是一组异质性的疾病,生存期长,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早期左心衰竭误诊2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环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4):5815-5816
2006-01~2007-01我们收治早期左心衰竭患者38例,其中误诊为肺部疾病20例,误诊率达52%,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4例,女6例,年龄64~82(平均73)岁。其中64~70岁,男6例,女2例;70~80岁,男8例,女3例;≥80岁男1例。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伴有肺部基础疾病为主要表现16  相似文献   

14.
张静  朱芸  李伟皓 《临床荟萃》2003,18(24):1416-1417
再生障碍性贫血 (AA)可转归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最终演变为白血病[1] 。为进一步探讨AA转归MDS的血液学特点 ,收集我院确诊的AA 4 6 2例 ,其中有 5例由AA转归MDS ,占AA总数的 1.0 8% ,其中 1例又经MDS转归急性白血病 (AL) ,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检验科血液室1996~ 2 0 0 0年确诊的AA 4 6 2例 ,其中有 5例转归为MDS ,急性AA 2例 ,慢性AA 3例。男 4例 ,女 1例 ,年龄 14~ 70岁 ,平均 4 3.4岁。转归类型 ,4例转归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 (MDS RA) ,1例转归骨髓…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对65例MDS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65例MDS患者的FAB分型为:RA27例,RAS1例,RAEB33例,RAEB—T3例,CMML1例;中位年龄66岁(19—89岁),65例MDS中继发性MDS6例。在研究中对患者进行了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活检和染色体检查。结果表明,经骨髓细胞学检查为病态造血者64例(98.5%),其中3系病态造血者21例(32.3%),2系病态造血33例(50.8%),1系病态造血10例(单纯红系8例占12.3%,单纯粒系2例占3.1%)。骨髓活检38例,其中6例有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LIP)。染色体检查49例患者,其中29例检测出有异常核型(59.2%),且以数量异常为主,高危型MDS(RAEB或RAEB—T)的核型异常发生率高于低危型MDS(RA,RAS),继发性MDS高于原发性MDS;在这49例患者中15例转为急性白血病(30.61%),20例染色体正常组中3例(15%)转化为AML,而染色体异常组29例中有12例(41.4%)转化为AML。随访中位时间为35个月(2个月-106个月),染色体核型正常组中位生存期为26.8个月,异常组中位生存期为8个月。结论:我国MDS患者发病年龄较国外略年轻;高危MDS患者染色体畀常发生率高于低危MDS,染色体改变与MDS的白血病转化密切相关,核型异常组的白血病转化率较核型正常组高,生存时间短。  相似文献   

16.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克隆异常增殖性疾病,对MDS的定义国内外还未有明确统一的意见。巨幼细胞性贫血(MA)是DNA合成的生物化学障碍及DNA复制速度减缓所致的疾病。两者在细胞形态上均可出现巨幼红细胞、核碎裂、成熟红细胞大小不均等现象,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难度。现将我院近3年来已确诊的MDS26例、MA26例进行分析。一、材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MDS患者26例,男20例,女6例,年龄25~75岁;MA患者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28~83岁。2.方法(1)标本:抽取患者静脉血1.0ml,缓缓注入加有10μl、15%EDTA …  相似文献   

17.
我院 1996年 10月~ 1999年 9月采用鞘内注射甲氨蝶呤联合放、化疗治疗肺癌脑转移 12例 ,收到很好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均为住院患者 ,男 9例 ,女 3例 ;年龄 40~72岁 ,平均 5 4.5岁。所有病例均经术后病理、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病理或 CT、MRI确定诊断。术后脑转移 3例 ,晚期肺癌脑转移 9例。肺癌病理类型及脑转移部位见表 1。表 1  12例肺癌脑转移患者治疗结果序号性别年龄 (岁 )病理类型转移部位生存期 (月 )1男 58鳞 ,腺癌额 ,顶叶 52男 63鳞癌顶叶 1 03男 53小细胞未分化癌枕叶 94男 55鳞癌枕叶 355男 55鳞癌枕 …  相似文献   

18.
为确定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祖细胞能否对外源性干细胞因子(SCF)反应,研究了SCF对17例(7男,10女,中数年龄76岁)MD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红系和粒系祖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依FAB分型,17例中难治性贫血(RA)7例,原发性铁粒幼细胞性贫血(ISA)5例,慢性粒单棱细胞白血病(CMML)3例。原始细胞过多的难治性贫血(RAEB)及转化中的RAEB(RAEB-T)各1例。10例对照者(5男,s女,中数年龄66岁)为正常人。测定了全部  相似文献   

19.
阿斯匹林降低糖尿病人糖化血红蛋白5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资料与方法患者 115例 ,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5 5例 ,男 2 5例 ,女3 0例 ,年龄 3 5~ 73岁 ,病程 1~ 11年。对照组 60例 ,男 2 3例 ,女 3 7例 ,年龄 2 9~ 75岁 ,病程 1.5~ 15年。115例患者均检查空腹血糖 (FBG) ,早餐后 2h血糖( 2PBG) ,糖化血红蛋白 (HbAlc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伴TP53基因异常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4年8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期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接受allo-HSCT的42例伴TP53基因异常的MDS/AML患者, 根据TP53异常情况分为TP53缺失组、TP53单基因突变组和TP53多打击组, 回顾性分析各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移植疗效及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全部42例患者中包括MDS、AML患者各21例, 中位移植年龄为41.5(18~63)岁, 中位随访时间为34.0(7.5~75.0)个月。移植后3年总生存(OS)率为66.3%(95%CI 53.4%~82.4%), 3年无事件生存(EFS)率为61.0%(95%CI 47.7%~78.0%)。TP53缺失组、TP53单基因突变组、TP53多打击组移植后3年OS率分别为82.5%(95%CI 63.1%~100.0%)、60.6%(95%CI 43.5%~84.4%)、57.1%(95%CI 30.1%~100.0%)(χ2=3.100, P=0.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